1970年代:乌中菜场买菜记

关键词:国营马路菜场、小菜篮头、豆制品票、砖头排队

现在的五原路,很安静。而在1970年代,这里有一个国营的马路小菜场,名叫乌中菜场,因为边上就是乌鲁木齐中路(麦琪路)。菜摊沿人行道两边排开,是水泥台子,部分顶上有简单的遮雨蓬。除了鱼在麦琪路上有专门的副食品店供应外,其他肉蛋蔬菜豆制品等都在这个小菜场里出售。
那时买菜,除了钱,第一要带的就是小菜篮头(篮子),通常是竹编或藤编的,圆形,直径30厘米以上;如果要买豆腐,还要带上碗,因为没有容器提供。第二要带的,就是各种票证,肉票、蛋票、豆制品票,都是遗失不补的。
除了带上容器和票证,买菜还需要早起,并准备足够的耐心,排队。虽然很多东西都凭票供应,但每天的供应还是有限,因此天不亮就去排队是常事。肉、蛋、豆制品、不同类型的蔬菜等等,各有各的摊,要买几种东西就要排几个队。蔬菜供应相对充足,一般留在最后,离开菜场前买。
首先要排的队通常是豆制品,主要有豆腐、豆腐干、素鸡、烤麸(虽然不是豆制品)。买豆制品其实是凭一张一定额度的卡,根据数量剪角。不同品种需要的额度不一,最希望买到的是豆腐,4分钱/块(一板豆腐分切16块),只剪一个角。排在队伍中,一直伸长脖子看豆腐还剩多少。有时前面的人都买豆腐,还没轮到自己已经卖完,如果剩下的额度只能买一块豆腐,那当天的队就白排了。如果额度还多,又到了旬末,再不买就要过期,会选择买烤麸。其实很喜欢烤麸,但因为要的额度最多,一般不舍得买。
买菜通常只一个人去,因此很多人都用各种东西代替自己排队。比较地道的用菜篮头,买菜时多带一个小篮头。有些专门代人买菜的(通常是女性),则会从地上拣个砖头做上记号,表明那块砖是代替自己排队的,然后跟排在后面的人打个招呼,就到另一处去排队了。排在砖头后面的那位,得了托付,要负责“踢砖头”——随着队伍的移动往前挪动那块砖头。如果砖头已经排到,而托付的人却没及时赶来,很有可能没人承认那块砖是代表她排队的,前面的努力就都付之东流了。因此,准确评估卖不同东西队伍的排队时长,绝对是个技术活。当然也有莽孟(不讲理)的,即使已经错过,也一定要买,别人自然也是无可奈何。那时插队当然也是有的,但大体上大家还是比较守规矩的。
总之到六点开秤(开卖)时,菜场里早已是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大部分时候东西很快卖完,因而小菜场基本上只在一早营业。买完菜的人或上班、或上学,只剩下菜场一片空空荡荡。

学术失范、伴随一生

文章投给某刊,隔几天登录一次投稿系统,状态一直是“初审”。今天再一次登录,状态处赫然写着“一稿多投”,大惊!心想:“果然编辑部内部是有个共享的投稿查询系统的”。连忙登录另一家刊的投稿系统,还好,同一篇文章的状态还是“初审”。为免被查出一稿多投,连忙找到撤稿选项,一路点击确认撤稿,直到删除投稿人信息以消除投稿痕迹。心中怨怼建议自己在投出一家没有回音后、赶紧投第二家的那位:这下好了,这文章还可以投给哪家呢?——惶惶然梦中惊醒。

这是今早的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最近确实投了稿,当然没有一稿多投。只有第一句话是真实情况,后面则是碰到过、听到过的各种现实场景与想像的混和。

触发此梦的另一原因,是看了昨天澎湃新闻《东北师大文学院两篇硕士论文高度雷同,系出同门仅相差一届》。抄袭早已不是新闻,但同一导师且相邻两届、全文照抄,还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想起多年前,有位系里老师找到我,要求不公开Ta的硕士论文,并解释说,当年是留校当辅导员的,后来读了博。言下之意我懂,也满足了Ta的要求。那时还没有商业学位论文库,要是现在,想不公开学位论文,Ta还有更艰巨的工作要做——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每个人都从学生时代走过,当年留下的文字,都有可能在网上找到。不要以为自己不打算做学问、没有高远的志向,就可以不把学术失范当一回事,那是伴随终生的定时炸弹。未来很长,很有可能在春风得意时忽然引爆。
当然不止学生求学位。工作后为求职称之类,一稿多发、抄袭之类也不少见。每次看此类事件的评论,都有人论及学术不端论文检测系统。百度知道如何逃避检测的提问及经验分享,以及某宝成千上万的检测店家所显示的旺盛需求,均彰显当今社会讨论“道德”问题实在太过沉重。
现实总是更有说服力。所谓“白纸黑字”,相比纸质时代,数字时代证据不但更易长久留存,而且更易传播获取。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当今的学术不端标准其实是很低的,已有国人在美国的大学乃至中学亲身验证了。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标准逐步看齐,因此如果只是满足于通过不端检测,今后还是难以高枕无忧的。
简言之,无须道德考量,仅“随时可能被抓出”就足以令所有人谨记:学术失范、伴随一生。任何理由都只能是借口,都是没有意义的。一失足将成千古恨,无从后悔。

1970年代:过年食事之春卷

今日立春,据说要吃春饼。但上海似乎并没有这个食俗,我们是在春节吃春卷。
很多年前写过1970年代的过年食事,年夜饭中写到了春卷,但没有讲到如何准备。现补记。

当年临近过年时,小菜场里便会出现卖春卷皮的,现场做、称重卖。用的炉子有点像现在做杂粮饼的那种,铁皮制的圆饼铛大小也差不多。炉子比较低,师傅坐在小凳子上做。揉出筋道的面团浸在水桶中,师傅一手取出一团面,在圆铁板上抹一圈,直径大约20公分。不一会儿面皮变干,一张春卷皮子摊好,揭下叠放。因为饼铛的直径比较大,同时可以做两三张,一人做一人取,速度挺快。不过,过年想吃春卷的人太多,如此现做现卖,排队是必然的。
春卷皮因为是热的时候叠放起来的,粘合的比较紧,揭开的时候需要小心不要撕破。还要注意适当保湿,如果变干,包时折角处会断裂,馅心露出,不但破相,炸时还会爆油,就算做失败了。

现在春卷有各种各样的馅心,当时咸的只有一种,核心就是传统家常菜“烂糊肉丝”,即黄芽菜炒肉丝、勾上芡。加入其他东西就只为提高档次了,比如冬笋丝、香菇丝、火腿丝、木耳丝、虾米等等。
上海春卷是油炸的,准备馅心有两个要点:一是勾上浓厚的芡汁。工作后在单位附近饮食店看到店员们在店堂里包春卷才悟到的,炸好后吃时汁水多。二是提前炒好,放冷。热馅会使皮变软,汁水也容易渗到皮外,没法油炸。
油炸本身没有太多技巧,实践一下就会体会到:火太小春卷不容易呈现金黄色;火太大上色快,但里面可能不够热。
当年也有一种甜春卷,用豆沙做馅,不过我家只做咸的,现在仍然如此。曾经用豆沙做另一种点心,称为“猫耳朵”,即用馄饨皮包豆沙馅,油炸。

现在偶而在菜场还能看到有卖那种手工制春卷皮的,当然都不是现场做的了。不过,我更喜欢超市的冷冻春卷皮,方形、每袋25张。不得不说,这是少有比原来做得好的东西,因为这种机制面皮没有孔洞,馅心中的汁水不易渗出,油炸时油不会溅得到处都是。
超市里的冷冻春卷也曾买来吃过,结论是没有自家做的好吃,要吃还是得自己做。

附写于2008年的1970年代年菜记忆:
当年年夜饭
过年菜·丝笋烧肉和蛋饺肉圆
自制过年腊味·腊肉香肠和鳗鲞
自制过年点心·汤圆和八宝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