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LC报告:图档博所用社会元数据

OCLC最新发布报告《图书馆、档案馆及博物馆所用社会元数据(第一部分:网站评论)》。本报告是OCLC研究项目“共享与集成社会元数据”的第一份成果,由RLG合作者社会元数据工作组完成,工作组成员是来自5个国家的21名志愿者。
报告长达174页,目次就有2页。长假天天宅在家中已觉很对不起自己,实在打不起精神学习。在项目网页看到2010年10月与报告同名的PPT,45页,浏览一过,简单摘录如下:

(p.2)术语:我们谈论的是什么
社会媒体/社会网络
用户贡献内容UGC
社会元数据
社会媒体功能
社会参与度
Web 2.0

(p.3)基本认识
用户贡献内容可以丰富LAM创建的描述性元数据
在网络层传播与共享用户贡献有问题需要解决
[注:图书馆、档案馆及博物馆简称LAM]

(p.11)研究目的,20个问题[仅列出10个]

(p.16)成果[三个报告,当时期望2010年11月完成,看来是大大延期了]
1、网站评论,及利用第三方网站(150页)[即本次发布的报告]
(p.13,共76个网站)
2、网站管理者调查结果分析(50页)
(p.13,发出问卷,收到42个回复)
3、社会元数据推荐及书目

(p.23)使用第3方网站
LibraryThing for Libraries (LTFL)
Flickr和Flickr Commons
Youtube
Facebook
Twitter
Wikipedia
Blogs

(p.32)图2:提供社会媒体功能的时间
尚未公开 10%
不到一年 21%
1-2年 41%
3-4年 10%
4年以上 19%

(p.33)提供社会媒体的主要目的(多选)
建立用户社区 81%
提高对内容的流量及访问 79%
强化描述 60%
建立收藏 26%

(p.35)图5:访问者每月贡献内容
不到100 67%
100-499 20%
500-1000 3%
1000以上 10%(3家:Australian Newspapers,Distrubuted Proofreaders,WorldCat)
[总体来说,对用户贡献不能期望太高)

(p.40-44)利用社会媒体的建议十八条

———-出处的分割线———-
报告:Social Metadata for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Part 1: Site Reviews / by Karen Smith-Yoshimura, OCLC Research; Cyndi Shein,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pdf: 6.10MB/174 pp.)

新闻:New Report: “Social Metadata for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Part 1: Site Reviews” (3 October 2011)

项目网页:共享与集成社会元数据
Sharing and Aggregating Social Metadata

Slideshare上的同名PPT:
Social Metadata for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 by Rose Holley,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Karen Smith-Yoshimura, OCLC. Libraries Australia Forum, Canberra, October 20, 2010

[update 2012-2-13]才想起来加上第2部分:
Social Metadata for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Part 2: Survey Analysis
[update 2012-4-24]第3部分最新发布:
New Reports: “Social Metadata for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Part 3: Recommendations and Readings” and “Social Metadata for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Executive Summary” (23 April 2011)

OPAC、电子阅读、图书馆2.0、套录

OPAC、电子阅读、图书馆2.0、套录四个词,相互间没什么关系。因为Roy Tennant博文“弃用七词”(7 Words or Phrases to Never Say or Write Again, Mar 17, 2011)中,对这四个词我比较有兴趣,因之以为标题。Tennant在文中用语夸张地表示了对7个词的反感甚至厌恶,在他看来,在数字图书馆时代这几个词早就失去其使用价值,却至今无法摆脱,因此在文后郑重其事地“立誓”弃用。
OPAC 联机公共目录
主要针对其中的Public Access部分──确是历史陈迹了。
Webmaster 网管
这个是对Master(主人)不爽──中文译成网管(网站管理员),还是很贴切的。
E-Reading 电子阅读
中心意思是阅读与设备无关。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书目指导
“在这星球上谁会冲过去参加书目指导?”“别在人前说出来,免受鄙视。”
Library 2.0 图书馆2.0
提名放到“历史的垃圾桶”里。他承认该词“是指以不同的方式做事”。并说,虽然“图书馆2.0”从未这样说,但他感觉(用这个词就)好象“图书馆2.0”人群到来之前,图书馆是个不变的机构。──不能说他太敏感,只能说这个词容易让人有这种联想,因此打击面太大了。
Copy cataloging 套录编目
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话是:有OCLC的网络级系统,还要本地系统干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ybrarian 网络馆员
其实已经是个过气的词了,不提也罢。
上述七词完全是通过Twitter杂凑的,因而会从过气的Cybrarian到正火的E-reading。
所谓“无用”却无法摆脱,也从某种角度说明现实。
有些词本是约定俗成,可以转义的,在语言发展史上也不少见。如OPAC,完全可以改为小写,指图书馆的联机目录。当前的图书馆目录固然可以直接用Online Catalog,以Tennant的观点,大概Online也没有意义,直接用Catalog就行,但Catalog含义广泛,要解释是图书馆的目录,又得加上很多修饰──不过,对于服务于OCLC的Tennant来说,图书馆目录本身也是没有意义的,只要OCLC的网络级目录就行了。
Tennant一方面自言参与了图书馆35年的变化,看到他所谓的“少壮派”用“图书馆2.0”反抗现状很是不爽,另一方面却又对图书馆界沿用旧词不思改变愤得很。矛盾吗?
立场啊,立场,无人能免俗。比如我,觉得以上7词中,“书目指导”最该放入“历史的垃圾桶”……

麻省理工图书馆的新技术服务

随着Web2.0概念的普及,永远的beta版广为接受,不少图书馆摩仿Google实验室,在网页上集中提供/展示不一定很成熟的新技术服务。几年前关注过台湾大学图书馆实验室(2008-5-5),前些日子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有“新服务向导”。
昨天看到的MIT图书馆新技术服务,名为Betas & Widgets(在首页的Library Services–Tools下),以libguides为平台建立,在形式上与Google实验室更相似,不但有当前试用品current betas,也有毕业试用品Beta graduates,甚至有试用品墓地beta graveyard。这些试用品都标注了开始日期/终止日期,很有记录价值。

目前试用
1、PubGet for MIT & PubGet Mobile (2010.12.10)
Pubget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键全文获取服务(对非赢利机构及其图书馆免费)
2、MIT’s WorldCat Mobile (2010.12.10) [普通版当天毕业,见下]
3、音乐图书馆iPad借用 (2010.5.6)
1台由某基金资助购买的iPad,可借用4小时(不过夜)。含85个音乐应用,以及3千余馆藏CD与DVD片断[借的不仅是设备,很切合音乐图书馆的背景]。
4、MIT图书馆新闻博客之移动网 (2010.4.20)
5、人文图书馆的亚马逊kindle外借 (2009.10.8)
3台,可借用一周。目的是为想买者提供试用机会。
6、移动网站iPhones版 (2009.9.16)
功能:各馆开放时间及位置;提问及要求面谈;图书馆博客新闻;访问图书馆网站。[开发早,功能简单]
7、美味书签的人文科学DVD馆藏 (2009.3.31)
2008.5.24-2009.11.11,共1320条。组织得相当好的美味书签,实现目前OPAC无法达到的功能──有9个tag bundles:演员、作者、角色、日期、导演、类别、语言、位置、评论、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找到所需DVD。由3个学生开始做,帐号密码公开,鼓励大家继续。[看来并没有后续跟进的,这也是2.0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毕业生
获准毕业基于:
· 得到正面的用户反馈(一定数量)
· 被证明MIT社区正在使用
· MIT员工能够提供长期支持,或者有MIT之外值得信任的可靠来源支持
详细介绍的仅一个:MIT的WorldCat (2008.10.15, 2010.12.10毕业)
其他较早的列举清单及简介:
1、杜威研究顾问(商业与经济问答库
2、Firefox校外期刊访问按钮(小书签)
3、LibX – MIT版(Firefox扩展,快速检索OPAC、期刊及Google学术搜索等的工具条)
4、学术交流播客(图书馆的学术出版与许可顾问所组织的播客)
5、新书RSS种子(分主题的新到资源通报)
6、Twitter(@mitlibraries)
7、Vera多检索(新版电子期刊检索,可同时检索多个库)
8、视频教程(使用图书馆工具与资源的联机视频)[也使用libguides组织]
9、美味书签中的虚拟参考收藏 [用了很好的名称http://www.delicious.com/virtualref,2005.9.27-2010.10.22,共343条、32个标签]

墓地
停止试验服务的准则:
· 无法支持
· 被其他工具或服务取代
· 未被证明是用户需要的服务
1、基于地点游戏SCVNGR的手机客户端──图书馆之旅(2010/8/30-2010/12/10)
2010年秋新生介绍时使用(8/26-9/5),因使用少、反馈少、费钱而终止。
2、iGoogle检索(2007/9/7-2010/4/20)
3、Facebook应用(2007/9/7-2010/4/20)
以上两个都包括OPAC及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均因使用少而退出服务(后者并缺少更新支持)。页面上有对开发者的致谢,或许开发者非MIT员工?

Betas & Widgets汇集的新技术服务,有简介、有提供日期,并提供相关活动、相关服务以及详细功能介绍链接,在网站功能上有很好的连接与区分
除上述三个部分,还单列了Widgets与移动应用两个部分,汇集对学术有用的工具、应用与网站等,非MIT馆员所开发。这些也是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中用户会感兴趣的内容吧

———-附:图书馆实验室链接———-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Library Labs 
密歇根大学图书馆:MLibrary Labs 
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Betas & Widgets  
[图书馆新闻博客的Betas版块]
台湾大学图书馆:NTULIB netLab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新服务向导
清华大学图书馆:LAB新体验

[update 2011-10-23] 备忘: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哈佛图书馆创新实验室:Harvard Library Innovation Lab

[update 2011-10-28] 备忘:Europeana’s ThoughtLab

———-关于LibGuides———-
学科导航系统LibGuides (2010年7月8日)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