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133. 1591-1600;译后语)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说明:1601后词条丢失

1591.瑜伽教僧
明代在瑜伽教寺(教寺)从事法要、仪式的僧侣。

1592.瑜伽法镜经
→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

1593.瑜伽论
一百卷。弥勒菩萨造,玄奘译。大正藏三十卷。全名《瑜伽师地论》,原题《Yogacarabhumi》,中国[中原]传为弥勒之作、西藏传为无着之作,是印度瑜伽行学派的一大集大成书。了解其全貌只有玄奘译本与西藏译本,玄奘译本在贞观二十—二十二年(646-648年)译出。本书由五部分组成,即“本地分”、“摄决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本地分”以所谓“十七地”为内容,是最基本的,在此“十七地”中“菩萨地”尤其重要,在玄奘译本之外,已知还有昙无谶译本、求那跋摩译本等。另外,真谛译《决定藏论》是第二“摄决择分”前半部分的异译。据说玄奘留学印度的最大目的就是完整地传来本书,从这一点不得不说本书是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论书。

1594.瑜伽论记
二十四卷。遁伦撰。大正藏四十二卷。还称为《瑜伽伦记》、《遁伦记》、《瑜伽论疏》、《瑜伽师地论记》、《瑜伽论伦记》等。遁伦(一说为道伦的误写)对玄奘所译《瑜伽师地论》的注释。遁伦出身新罗,由于继承法相宗的异系,本书也可作为了解其异说的重要资料。另外,本书也是现存唯一对《瑜伽师地论》全书所作的注释。

1595.瑜伽论略纂
十六卷。基撰。大正藏四十三卷。全名《瑜伽师地论略纂》,还略称《瑜伽略纂》、《瑜伽论钞》,亦单称《略纂》。本书是法相宗初祖基(632-682年)从玄奘所译大部头的《瑜伽师地论》中,取出要文[重要部分]所作的注释。本书珍贵之处在于,它是法相宗正系对瑜伽唯识重要的论所作的注释,但注释到本论一百卷中的六十六卷(即“摄决择分”中的“思所成地”)为止。是否可以认为,原为涉及一百卷全书的注释,后来末尾部分失落了。

1596.喻疑
一编。大正藏五十五卷(《出三藏记集》卷五)。宋元嘉(424-453年)年间、八十五岁时圆寂的罗什门下的慧叡所著。以《般若》、《法华》、《涅槃》为大化三门,批判怀疑三经之说的昙乐等人。

1597.喻道论
一卷。孙绰(313年左右-370年左右)撰。大正藏五十二卷(《弘明集》卷三)。叙述佛教与儒教并无矛盾。在开始的序中,指出方外(超俗)之教佛教与世俗之教儒教的不同;接着在本论中主张中国的圣人也讲报应之说,佛教只不过在解说方法上有所不同;还认为出家为大孝,佛教经典中说教之事不少,因而佛教与孝的精神并不对立。另外在说儒、佛一致时,令人注意的是采用老庄思想为媒介。

1598.庾亮
(289-340年)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追赠太尉,谥号文康。擅长谈论,性喜老庄,与帛尸梨蜜多罗、康僧渊、竺道潜、慧严、于法兰等有交往。

1599.永嘉集
一卷。永嘉玄觉撰。大正藏四十八卷。亦称《禅宗永嘉集》、《永嘉禅集》。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永嘉玄觉由浅入深地讲述悟修的圆旨,庆州刺史魏静编集、述《序》。由十门组成,其内容是:慕道志仪第一、戒骄奢意第二、净修三业第三、奢摩他颂第四、毗婆舍那颂第五、优毕叉颂第六、三乘渐次第七、事理不二第八、劝友人书第九、发愿文第十。第九记载与左溪玄朗的来往书信,以天台宗的教理为根本,试图巧妙地与南宗禅融合。与完全为禅宗文献的同著者的《证道歌》相比,本书充满着天台教理。

1600.杨岐派
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临济宗在宋代分成二派,形成黄龙派与杨岐派。派祖为杨岐方会(992-1049年),由于在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大振禅风而被称为[杨岐派]。宋代时黄龙派先繁荣,后来势头基本上为杨岐派所占。此派出五祖法演,法演下有三佛——圜悟克勤(佛果禅师)、佛鉴慧勤、佛眼清远,圜悟下分成大慧宗杲与虎丘绍隆二派:虎丘派出密庵咸杰—松源崇岳—运庵普岩—虚[原文作“虎”]堂智愚,日本的南浦绍明嗣法虚堂;而密庵下出破庵祖先—无准师范,到了元、明、清,杰出的临济宗僧侣辈出。此派继承看话禅的禅风。

———- 译后语 ———-
连载了两年多,终于完成,一桩事了结。
当年翻译时,上网还很不方便,网上也没有什么资源。有些专有名词手头(及所在图书馆)的词典查不到,另外还有些汉字因为字符集的原因打不出来。现在Google后再分析下,可以很方便地补上。
当然仍有查不到(比如neetanネエタン)、打不出的,网络资源也不能解决翻译中存在的所有问题。感谢同事Calvin和网友蕭蘇晏热心指出翻译中的讹误

附数量说明: 已发出翻译词条1124条(含参见),约占词条总数2/3。
那本辞典本尊不知遗落在家中哪个角落,词条总数只是估计。

《中国佛教史辞典》(132. 1581-159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581.唯心诀
一卷。永明延寿撰。大正藏四十八卷。法眼宗第三祖永明延寿以教禅一致思想为基础,论述唯心思想、解说观心之必要。[本书认为]心不能用真妄有无来辨别、不能以文言句义讲述,但为迷途中的众生,歌咏优秀的圣人,用言辞来诠释。由此而说万法,但结局归于一法,悟一法则万法圆通。诸经也是千名一法,应缘而立号。不论是释迦出世还是弥勒下生,达磨[摩]西来还是七佛出世,都表示万法唯心。另外,由于有误解此一心的人,将这些误解总结成120种邪宗见解进行说明。

1582.维摩经
三卷。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十四卷。亦称《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经》、《不可思议解脱经》。原名Arya-vimalakirtinirdesa nama mahayana-sutra(《名为圣维摩诘所说之大乘经》),以伟大的在家居士维摩诘为主人公,托名由他所说的解说大乘佛教的深义的经典。出现在《般若经》之后的早期大乘经典之一,大致完成于公元一世纪前后。[本经的]思想内容根据般若皆空的思想,发扬大乘菩萨的实践道,对由他方净土教的旨趣而来的在家信者的宗教德目加以明确,本经在印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由于完成早、内容深远雄[宏]大,有很多人翻译、诵持。最早的汉译是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由严佛调翻译的《古维摩诘经》二卷。接着在吴王孙权(大帝)之下,大月氏国的支谦译《维摩诘经》二卷,是现存最早的。之后晋惠帝元康元年(一说六年)竺叔兰所译《异维摩诘经》三卷、太安二年(303年)竺法护所译《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东晋祗多密译的《维摩诘经》四卷及后秦弘始八年(406年)由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最后是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一说贞观年间)玄奘翻译的《说无垢称经》六卷。以上七种译本中,现存的仅支谦、罗什、玄奘三种;自古诵读中用得最多的是罗什译本,僧肇在《维摩诘经序》中,记载了[罗什]在慎重的准备之下进行翻译的情况。在罗什所译经论中,译文内容也同样出色,是其代表作。在罗什之前本经已经有如前所述的译本,《般若经》也有数种,通过格义理解般若空观。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本经为首,罗什的译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僧叡在《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中赞叹罗什译本的出现。僧肇著《注维摩诘经》十卷,道生也写注,南北朝一直在研究、讲说,特别由于以在家居士为主人公,在士大夫、知识分子中诵读,南齐的萧子良、梁武帝著义疏。[还]有隋代净影寺慧远的《维摩义记》、天台智顗的《维摩经玄疏》、三论吉藏的《维摩经义疏》等,慈恩大师基对玄奘译本写有《说无垢称经疏》。本经的不思议品第六与入不二法门品第九,是说明[本经]根本旨趣的著名部分,在唐代以后的禅宗中仍受到发扬。

1583.维摩经义疏
六卷。吉藏撰。大正藏三十八卷。从三论宗的立场对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的注释书。据推断完成于吉藏在长安的隋大业年间(605-616年)。吉藏对《维摩经》的注释另外还有《净名玄论》、《维摩经略疏》,作为随文解释,以本书最为详尽。本书先分论“玄义”四门,接着逐个解释本经的十四品,但也有将最初的“玄义”部分取出,成为单行本《维摩经游意》一卷,在目录等中作为单行本记载,但本来是作为本书的序论而写的“玄义”。

1584.维摩经疏
二十八卷。智顗敕撰。续藏一·二十七、二十八。亦称《净名广疏》、《维摩经文疏》等。与《维摩经玄疏》一样,是应隋炀帝之请,自己口授腹稿、由门下作笔录而成,以自己的见解为基础,经再三推敲后,揭示净佛国土的真义。是著者晚年的著作,到二十七卷佛道品时因病而停笔,剩下几品由弟子灌顶补作后完成。后来湛然对本书作删节,作十卷《维摩经略疏》,以与[智顗]注释时相同的真挚态度进行[写作],其计划是忧虑失原规、坏大道,在祖师的坟堂中祈誓而求征(?)。到了宋代,智圆著《维摩经略疏垂裕记》。

1585.维摩经游意
一卷。吉藏撰。本书是将吉藏《维摩经义疏》六卷(大正藏三十八卷)的卷一“玄义”部分的单行并加上题名而成,大概是日本的三论宗所为。因而单行本只有写本与明和五年(1768年)的刊本,在奈良录及东域录·三论宗章疏等古目录中难以见到此名。内容是缩小、简述《净名玄论》,在一定浅深、二释名题、、三辩宗旨、四论会处四门中,除第一外,基本根据《净名玄论》。

1586.维摩经略疏
五卷。吉藏撰。续一·二十九·二。内题与尾题为《维摩诘所说经疏》、《维摩经疏》。在同著者的《维摩经义疏》卷一中说,“余夫以开皇末,因身疾,自著玄章。仁寿终,奉命撰文疏。辞阔略,致二本不同”,据推测由于义疏为六卷本,本疏为五卷本,在日本的三论宗中习惯称义疏为广疏,本疏为略疏。本书与其说是随文解释,还不如说是达意的注释,与《维摩经义疏》性质不同,要看吉藏对本经的理解,应一并参照两者。

1587.熊十力
(1882-1968年)湖北黄冈人。年轻时学儒学,后从欧阳渐学唯识学。因而著《新唯识论》三卷,其内容虽以儒学与佛教的折衷为目的,但不管怎么说也有提高儒教、对佛教加以批判的一面。然而醉心禅宗,可以说在批判佛教的同时取禅宗这一点上,与宋明的儒学走的是同一路线。但是他对佛教的研究,尤以法相研究最为彻底,著《佛家名相通释》,辅助从法相理解《新论》,作为一部名著有很高的声誉。

1588.游心法界记
一卷。法藏撰。大正藏四十五卷。本书以小始终顿圆五教为基础,显示如何观诸法。撰号为西崇福寺,据认为是晚年的著述,但撰述年代不明。以往认为本书继承杜顺的《五教止观》,但最近研究提出了二种观点,[一种认为]本书的草稿本为《五教止观》,[另一种认为]《五教止观》完全是法藏以后的作品。总之,没有学者对本书为真撰加以怀疑,而引用八十华严等与《妄尽还源观》相同,成为了解《探玄记》以后法藏教学的基本书籍。

1589.幽栖寺
位于江苏省南京祖堂山、古称中头山的南峰。据说开创开刘宋大明三年(459年)。唐代贞观十七年(643年),牛头禅之祖法融讲《法华经》,筵下聚集一百余人,牛头禅开教,因而初称祖堂寺。光启四年(888年)一度废绝,杨氏于吴太和二年(930年)复建,成为延寿院,之后恢复古幽栖寺。法融以后,牛头宗五世智威、其弟子慧忠、玄素等住此,到近世达四十七世。流传有因法融修道接化而来的传说,有祖洞、虎爪穴、献花岩等遗迹。

1590.瑜伽焰口
即施饿鬼会。不空有《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各一卷,跋驮木阿译《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一卷。之后,宋代遵式、仁岳、南宋颜丙等著行法,宗晓著《施食通览》、元代中峰明本著《开甘露门》,明代云栖祩宏著《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补注》而集大成。

《中国佛教史辞典》(131. 1571-158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571.文淑
(生卒年不详)武宗(840-846年)时,正月、五月、九月三长斋月时讲《法华经》,被视为俗讲第一人。不清楚与假托经论讲淫秽之事的文淑是否为同一人(赵璘著《因话录》卷四)。

1572.文殊信仰
以山西省五台山为中心,流行于西藏、蒙古、满州[东北]等处。出典是六十卷《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说,东北方有清凉山,文殊菩萨住此。东晋时代起逐渐盛行,唐代769年时,不空奏请在天下佛寺的食堂中置菩萨像,[以文殊]为上座;772年在天下的僧尼寺中设立菩萨院,置[文殊]像。这一时期,作文殊菩萨变等图像,留存在敦煌千佛洞等处。

1573.文殊般若经
二卷。大正藏八卷。梁天监二年(503年)扶南国人曼陀罗仙所译(第一传[译])。全名《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曼陀罗去世后,同为扶南国人、继承译业的僧伽婆罗译《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第二传[译]),是阿毗昙学者头等烦琐的译本。另外,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七会[回]曼殊师利分(第三传[译])。汉译现存此三传[译本]。

1574.文超
(生卒年不详)华严宗法藏的弟子。著作《华严经义钞》,亦称为《随闻要科自防遗忘集》,有断简留存;还现存《华严关键》的一部分,可知其独特的十观组织。

1575.门律
一卷。张融(444-497年)撰。大正藏五十二卷(《弘明集》卷六)。吴郡名族张融永明年间(483-893年)得病,本文是他在临死之际为全家所定家训。叹道教与佛教对立,强调根本之道是一个,说明应并修二教。张融在将此文给全家看的同时,还送给何点、何胤、孔稚珪、孔仲智、周顒等征求意见。由于周顒站在佛教为主、儒教次之的立场上批判张融而引起争论,其来往争论的书信收在《弘明集》中。

1576.译经图纪
四卷。靖迈撰。大正藏五十五卷。正名为《古今译经图纪》。记录后汉到唐代译经僧的传记及其译经,据说原是以大慈恩寺翻经堂墙壁上为纪念译经僧的功绩而画的“古今翻译图变”为基础添加而成的。著者靖迈担任玄奘的笔受。从本书的内容来看,本书的完成年代当在麟德元年(664年)以后。本书记述时对《历代三宝纪》加以若干改订增补,但基本上将《历代三宝纪》中的错误也一同继承下来了,因而本书作为经录并无独特的价值。另外,开元十八年(730年)智升作《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

1577.耶律阿保机
(872-926年)辽太祖(916-926年在位)。名亿,谥号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契丹族迭刺部出身。初在痕德董可汗下为官,立下军功。侵略南方,又入侵华北,建元神册(916年),称皇帝。期间,于天复二年(902年)在潢[黄]河之南的龙化州建开教寺,太祖的六年(912年)建立天雄寺,让僧崇文等50人移到上京,住天雄寺。后在神册三年作为营造帝都的一部分,建立孔子庙、佛寺、道观。在稳定国家基础的同时,还乘唐末五代的混乱,从外蒙古压到东塔吉克斯坦,接着灭渤海国,建东丹国,在凯旋本国途中,病逝于扶余府(吉林省农安县)。之后其子太宗即位,改国号为辽。

1578.耶律楚材
(1190-1244年)元代名臣。亦称移刺楚材,号湛然居士,法讳从源,谥号文正。字晋卿,父亲耶律履,生于金代的明昌元年六月二十日。十七岁进士及第,成为官吏。贞祐二年(1215年)为左右司员外郎,当年参拜曹洞宗的万松行秀,得到印可。贞祐三年蒙古军攻陷[金]后,在太祖下为官。准备元朝的各种制度,太祖去世后仍得到太宗的重用,任中书令。太宗去世后,皇后海迷失代行政令,[楚材因]遭疏远,而在忧愤中于南宋淳祐四年五月十四日病故,终年五十五岁。追封广宁王。有《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

1579.唯识三箇之疏
指基的《成唯识论枢经》、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的《成唯识论演秘》师资的三本书。

1580.唯识二十论述记
二卷。基撰。大正藏四十三卷。亦称《二十论述记》、《二十唯识述记》、《二十唯识论述记》、《二十唯论疏》。法相宗初祖基(632-682年)对玄奘译《唯识二十论》的注释。《唯识二十论》与《唯识三十论颂》一样,都是世亲(Vasubandhu)与唯识有关的代表作,本书是对此加以解释的注释书,和末注(?)《成唯识论述记》一起,被视为法相宗有关世亲唯识的指南书中的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