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报告草案网络直播

LC去年11月成立的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最终报告草案在推迟二个多月后,终于要露出庐山真面目,引起大批业内人士关注。11月13日,工作组在LC介绍草案内容,同时进行网络直播,一时访问者众,网路堵塞,以至没有几个人真正看清直播内容。由于大家的强烈关注,最终88分钟的直播内容未加编辑,在16日全部放到了LC的网络广播网站供在线观看(Draft Report: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同时工作组网站也提供了下载网址(Webcast: November 13, 2007,Interim Draft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还可直接选择看各个部分,不必从头到尾收看。网站上还有会场所放PPT下载(16页),可以了解报告基本框架。

前些日子为11/16上海联合编目中心年会准备一个“编目未来”的报告,所以一直关注工作组的进展。10/30见消息说报告11/13发布,还以为可以赶着报道最新进展。从13日晚就开始访问工作组网站,一直没有结果;看博客报道,都是报怨没看清直播,最终有关内容的报道都在15日以后了(我们这里是16日)。昨天先看到远洋过客的报道,而后又看了其他国外的博客报道。由于草案文本要到11/30发布,所以见到评论不多。

报道比较完整详实的,应该是与会的Karen Coyle。她的报道首先是三个主要变化(sea changes),对会场PPT中的"Working Group’s Guiding Principles",加了一些解释,更容易理解:
1、重新定义书目控制:包括所有资料、类型广泛的用户社区以及信息搜寻的不同地点
2、重新定义书目世界(bibliographic universe):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包括参与信息传递与数字化的营利组织
3、重新定义LC的作用:作为其他图书馆与非图书馆机构的合伙人,一起达成图书馆界的目标
接下来是五个方面的建议(PPT中称为“结论”,Working Group’s General Conclusions),以及前四个建议的较详细内容,建议全部共有100多条,需等全文公布。五个建议/结论:
1、通过书目记录的合作与共享,通过使用整个供应链生产的数据,提高所有图书馆书目生产的效率
2、致力于高增值的活动。尤其是通过对图书馆拥有但当前仍隐藏而未用的独特资料提供访问,为知识创建提供更大价值。
3、技术定位:认识到WWW不仅是我们的技术平台,也是标准的适当平台。认识到用户不仅是人,而且是图书馆数据交互的应用。
4、通过增加资源的评价性、质量与数量分析,定位我们的未来。开展工作以认识FRBR框架所提供的潜力。
5、通过教育、通过开发能提供现在与未来决策的度量标准,强化图情专业。

报道较专深的是William Denton对于FRBR部分的讨论,综述了AUTOCAT邮件讨论组及一些博客的观点。前述PPT中对FRBR提到:
4.2 Realization of FRBR 重新认识FRBR
1. Develop test plan for FRBR 开发FRBR的试验计划
2. Temporarily suspend work on RDA 暂时停止RDA中[与FRBR]相关的工作
Karen文中对4.2的详细信息是:
认识FRBR:被称为FRBR的框架有很大的潜力,但至今未被测试。尽管FRBR本身未被清晰地理解,却被当作RDA的基础。工作组建议RDA不要做进一步工作,直到对FRBR及它对书目元数据所提供的基础做更多的调查。[好象听直播中讲到要与OCLC、IFLA等一起做试验工作]

期待最终报告……

附: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大事记
2006-6 LC副馆长Deanna B. Marcum在ALA年会上允诺建立外部咨询组
2006-11-2/3 工作组成立会议,决定召开三次专题会议
2007-3-8 第一次会议:“书目数据的用户与使用”
2007-5-9 第二次会议:“书目数据的结构与标准”
2007-7-9 第三次会议:“书目数据的经济学与组织”
2007-8-? 公开征求意见截止
2007-9-1 “最终报告”草案公示(推迟→2007-11-30)
2007-11-1 “最终报告”正式发布(推迟→2008-1-9)
200711-13 “最终报告”草案介绍网络直播
2007-11-30/12-1 “最终报告”草案文本公布(预定)
2007-12-15 “最终报告”草案公示结束
2008-1-8/9 “最终报告”发布(预定)

参见:
远洋过客:LC书目控制的未来工作组昨天的报告
Coyle’s InFormation: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LC, 11/13
The FRBR Blog: WoGroFuBiCo uproar!

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关注2007年11月 (2006-12-12)
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会议:用户与使用 (2007-03-10)

你如何保存自己的数字资源

    美国国会图书馆(LC)的“国家数字信息与基础设施保存项目”(National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Preservation Program, NDIIPP)4月17日开始通过“数字保存”(Digital Preservation) RSS Feeds发布新闻与公告,既解释数字保存对于国家未来的极端重要性,也提供如何保存个人数字收藏的信息。
    国家图书馆兼顾高端与大众,很有意思。那么如何保存你的数字记忆(Preserving Your Digital Memories)呢?“很多情况下,数字资料比物理资料更脆弱。文件本身易于损坏,或者存储格式过时。”相信很多人都对此深有体会。

    LC提出了针对不同数字收藏的小贴士:

 · 电子邮件:以纯文本文件保存在硬盘或存储盘上,并保留标题区信息。还可以打印重要电子邮件。
 · 寻找数字资料:加标签(描述性关键词、元数据),给保存的内容加上多一些信息。
 · 计算机文件:应当建立一套备份系统,定期备份到CD、DVD或者最好是外部硬件。做不止一个备份,放在不同的物理场所。
 · 存储盘:CD和DVD常只数年就会损坏或过时。不要用可擦写盘做长期存储,不要用粘纸贴在盘上,把盘存在干燥暗处,避免损坏。把旧盘转成新的格式
 · 数字照片:因为数字照片需要特定的软硬件才能看,故应当使用自由可得的格式,升级文件到最新的存储媒体。做几个备份,并存放在不同的地方。保存到网站上,并以档案质量的墨水及优质纸打印备份,也是可选保存方法。

    对上面的小贴士很不以为然,除了赞同加标签。Web时代,怎么推荐的全是存在光盘、硬盘上?自己以前保存的盘,等想起看时,或者已找不到读的设备,或者已损坏读不出来,或者已没有可用的软件——并不是总有可升级的选择的。花那么多精力,还不一定保存得好。所以我推荐存在网上。有网站帮自己保存,多多地加标签,想找时一索即得,多么快意。

    当然网络风险是明摆着的。因为有切肤之痛,所以信不过中国的Web2.0公司。选择中国之外的,也未必就可信,所以一定要找有信誉的公司。只是在中国,又有功夫网在帮着增加网络风险,比如我的Flickr图片集我的Googlepage……

    不过自己是无名乐观的。当初Furl被和谐了,找代理也不能用,就趁机休养生息,不找了。等着Furl开禁了去瞧,那些东西都在那儿好好保存着呢。

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会议:用户与使用

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Working Group on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3月8日在加州Google总部召开首次地区会议,主题:书目数据的用户与使用 (Users and Uses of Bibliographic Data)。后两次地区会议分别是5月9日在芝加哥,主题:书目数据的结构与标准 (Structures and Standard for Bibliographic Data);7月9日在北佛吉尼来,主题:书目数据的经济学与组织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of Bibliographic Data)。原来只有受邀者才能与会,2月28日改为公开会议(Public Meeting),什么人都可以去,不用事先注册。

会前Karen G. Schneider (Free Range Librarian: My Post to Library of Congress) 在ALA Techsource Blog上发长文“亲爱的国会图书馆……”(Dear Library of Congress…),据称是对此会议的反馈。文首对在最后阶段才宣布会议公开表达了些微不满[尽管宣布过晚会影响一些人安排与会,但最终选择公开总还是件值得称道的事]。从标题可以想像,其内容与其说是评论会议,不如说是表达对LC各方面的不满。
因为Karen的文章太长,只匆匆略过,感觉有点抬杆的味道。

Michael Stephens对此“公开信”大为推崇(Tame the Web: Schneider pens an Open Letter to the LOC),并且推荐他的学生去读。他所说的“不仅要思考图书及其描述的未来,还要考虑图书馆的未来”,大概正是Karen所表达的观点。看Michael摘出来的“精华”:
It is both ironic and poignant that librarians are still worrying about “bibliographic control,” after ceding so much of the same to the companies that now rent them journal access per annum at usurious rates, digitize their book collections into DRM obscurity, or sell them ponderous, antiquated “management” systems that on close inspection do little more than serve as storehouses for the metadata specific to the formats of bygone eras, bold days when we saw our central roles as defenders and curators of our cultural heritage.
那意思是说,图书馆昔日作为文化传统守护者与监护人的中心作用已然不再,却还担心微不足道的“书目控制”,既具有讽刺意味又令人心痛。还不赶快考虑些更重要的事情?
把两件相对独立的事情对立起来,看来无论中外,都喜欢这样分析问题。以此立论、驳论,是最方便的。

T. Scott将Karen的博文视为“小宣言”(a mini-manifesto),他的“自由了的图书馆员”(T Scott: Librarians Unbound) 在赞同Karen一些观点的同时,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图书馆员存在的核心确实是作为文化传统的守护者与监护人,但却不是图书馆的守护者与监护人
“I think of our forebears in the scriptoria, laboriously copying texts, viewing the arrival of the printed book with great alarm. Who would need well designed and run libraries anymore, when just about anybody would be able to own their own identical copy of a printed book? Surely, Gutenberg’s diabolical invention was the deathknell of librarianship.”
那意思是说,既然印刷术没有终结图书馆,数字化又能怎样呢?真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至少对于积极进取的图书馆员,或许真是这样。

Talis的布道者Paul Miller也在会前写了“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及麻烦的用户与使用”(panlibus: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 …and the pesky users and uses),特别评论了会议的背景文件(Users and Uses of Bibliographic Data: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Working Group on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PDF文件),对其中“用户”与“使用”界定范围过窄表示失望。
文件中所称的三类使用是:发现与传递(discovery and delivery)、馆藏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及相关数据的相互兼容(cross-compatibility with related data)。前者对一般用户、中间对图书馆、后者对机器,难道还没有包容一切?

工作组成员及参会报告人Andrew Pace在会前写了“书目控制的未来”(Hectic Page: Bibliographic Control Has a Future)。文中除再次宣传NCSU的分面导航OPAC外,还贬LCSH、褒tag,尤其对LibraryThing推崇倍致

言归正传,还是看看会议的内容。
会议征求发言的内容是:
√ 谁在使用当前的书目数据、如何使用?
√ 当前的书目数据满足用户需求吗?
√ 为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需要或推荐对书目数据做什么改进或强化?

Karen Coyle属于自行与会者。在其博客 Coyle’s InFormation 上详细介绍了会议的日程、各个报告及报告人——光看看她介绍的报告人就很有意思,还有她写的参会总结。所有博文如下:

导言:Preamble: Users and Uses Meeting

LC方面的会议引言:Users and Uses, Introduction
Speaker: Deanna Marcum (Associate Librarian for Library Services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 very high up in that organization and known as a real mover and shaker.)

OPAC研究者的发言:Users and Uses, Research
Speaker: Karen Markey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uthor of “The Online Library Catalog: Paradise Lost and Paradise Regained?” D-Lib Magazine 13, no. 1/2 (2007))

要“烧掉目录”的研究者的发言:Users and Uses, Research 2
Speaker, Timothy Burk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t Swarthmore College. He wrote a piece in 2004 titled “Burn the Catalog”)http://www.swarthmore.edu/SocSci/tburke1/perma12004.html

社会网络系统创建者的发言:Users and Uses, Social Networking
Speaker: Tony Hammond (NISO OpenURL standard committee; creator of Connotea, a social tagging system for scientists)

OPAC屠夫的发言:Users and Uses, New Services
Speaker: Andrew Pace (Hea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CSU)

谷歌学术搜索的发言:Users and Uses, Google Scholar
Speaker: Anurag Acharya (Principal Engineer at Google Scholar)

研究图书馆的发言:Users and Uses, Research Libraries
Speaker: Bernie Hurley (Director for Library Technology at the UC Berkeley library)

图书馆系统供应商的发言:Users and Uses, Vendor perspective
Speaker: Oren Beit-Arie (Chief Strategy Office at Ex Libris)

博主的总结:Users and Uses – Karen’s Summary

Lorcan Dempsey作为工作组成员,会前早早地作了消息通报(LC Working Group on the future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会后先发了简要通报(LC WCFBC),预告自己将在旅行结束后发贴。OCLC方面会怎么说?让我们拭目以待。
感觉那份背景文件的“三类使用”很像Lorcan总结的。

关于书目控制工作组,参见:
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关注2007年11月 (200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