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版发布(附内蒙古宣贯培训班)

教育部2018.5.31发布《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这是对2003年版的修订。
大致对比两个版本,有如下主要差异:
更重视服务教师: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增加了“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图书资料配备不再提“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
增加了大量阅读相关内容,包括“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
信息化方面,取消了卡片目录相关内容,不再提“计算机管理”,改称“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取消了“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馆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的要求。
图书馆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要求有所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藏书量要求基本持平、小有调整,生均册数小学25、初中35、完中40、高中45,不再区分一类、二类学校;每年新增图书比例由“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计算下来1.5-4.5本)改为“不少于一本”,更为务实。

—–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骨干人员培训班 —–
为宣传贯彻新版《规程》,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教育装备技术中心于2018.10.15举办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骨干人员培训班,与会者一百余人。培训由起草专家组成员李小燕讲解《规程》,温州市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主任陈建淼介绍温州市中小学云图书馆,还有多个专家报告涉及阅读的不同方面。
我应邀讲图书馆基础工作(PPT分享)。其实对中小学图书馆现状不太了解,对内蒙的更不了解。如何让听者能有收获,很费心思。为更有针对性,准备内容前先问主办方几个具体的现状问题,没有得到多少有效信息,牛刚科长只说要多讲概念。我觉得把握不了这个“概念”的含义,如果只是基本概念泛泛而谈,会比较空,但如果纯粹讲具体工作,就是平常做的事,没什么意思。先后做了两个版本,最后确定结合《规程》内容,在每个工作流程中提取若干基本概念,结合实践重点解说。基于之前获知区内中小学计算机系统应用不广的现状,有一些电子表格Excel应用的内容。到呼和浩特后,又抓住前一天晚餐时间向参会的各盟市领队了解情况,发现先前“获知”的信息可能不甚准确,但相信对自动化系统背后数据表及关联关系的介绍,也可用于对馆藏与借阅的定制分析,就没有修改PPT。
看参会名单,有相当部分不是图书馆员,而是来自电教中心、教研机构、教育局,是作为骨干接下来要去培训各中小学馆员的。讲课过程中拍PPT的学员不少,但看不出对报告的反应。结束后在电梯里偶遇2位学员发表感想(没认出我),其一说:太专业了,听得是懵的。想了下,如果没有实际做过,确实会是这样,但如果是馆员,就是无奈的结局了。
好在第二天离会前,和同是与会专家的太原五中张玲老师聊天。她针对我讲课中的内容提了些问题,交流的结果,让自己觉得讲的东西多少还是起了点作用,很欣慰。谢谢张玲老师!

在线期刊数据库影响文献计量指标

看到Wiley的一个信息图,称对旧研究资料的需求在增长。
Infographic: The Demand For Older Research: 3 trends to lookout for(对旧研究的 需求:需要关注的3个趋势)

一是Wiley回溯期刊库(1996年前期刊论文,最早1791年)的使用统计,全文下载量2012年1180万,2016年1680万,增长42%。【在我想来,这不只是相同群体对回溯期刊需求的增加,恐怕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随着时间推移的订户增加(比如本馆早就订购了Wiley Online Library,但回溯库是2016年订购的)】
二是可发现性改善。这部分提供了3个参考文献:
1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7. Backfiles Matter. Available at: http://news.wiley.com/WOLbackfiles_infographic.
[Accessed 28 September 2017].【此网址已失效,不知与本信息图是何关系】
2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ers. 2015. The STM Report. Available at: http://www.stm-assoc.org/2015_02_20_STM_Report_2015.pdf. [Accessed 28 September 2017].
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STM报告:科学和学术期刊出版概述》第4版,2015年3月。180页
3 Scholarly Kitchen. 2014. Growing Impact of Older Articles. Available at: 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4/11/10/growing-impact-of-older-articles/. [Accessed 28 September 2017].
此文介绍Alex Verstak等Google研究人员2014年11月2日提交到arXiv的文章: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owing Impact of Older Articles,分析1990到2013年的引文年龄,发现学者正在引用更多旧文献,并且这种趋势似乎正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三、对回溯库的高需求。2016年,对于Wiley Online Library上的内容,回溯库占拒绝访问的近四分之一;只有30%的回溯库请求得到满足。【说明很多图书馆没有购买回溯库——本信息图的目的原本就是推广其回溯库】

在线期刊数据库的使用方式通常是搜索最终文献(文章),这改变了以前浏览期刊的利用模式,使得以前不会被选择或没有机会浏览的期刊中的文章被查到进而被引用,因而其影响文献计量指标值是可以想像的。一是旧文献利用可能增加,会使学科半衰期延长。二是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利用可能增加,会改变文献分散规律。还有其他吗?

跟着手机地图到处逛(地图收藏法)

直到上世纪末,地图也仍像其他东西一样,属于稀缺物资,基本上只有到当地才能买到(或者在火车接近城市时会有小贩上车兜售),一些小城市则根本没有地图。极少数的例外是著名旅游城市的旅游地图,可能在大城市的新华书店有售。对于身处他乡、没有地图就缺少安全感的我来说,曾经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买地图。当然,需要买地图的另一个原因是确认行程是否合理,在没有地图情况下安排的行程,有点像盲人摸象。

网络的普及让信息不再稀缺,而随着电子地图的发展,只要带上手机就拥有了哪怕最偏远地区的地图,这种感觉很好。外出旅游,有了电子地图,不但可以事先根据方位设计行程,出行安排变得轻松许多。更最重要的是,电子地图让我们可以不局限在那些旅游网站上力推的收费景点,找到很多小众但很值得看的地方,不少是免费的。东西好坏,本不以门票价格高低为测度标准,尤其是近年公办文化设施开始免费,很多好地方其实都不收门票。但免费景点较少主动推广,更不会像商业企业那样大做广告,因而常传播不广。在以前,对于小众景点,还常因找不到具体位置而不得不放弃,电子地图基本改变了这种情况。

现在我在去一个地方前,在电子地图上加收藏是必做功课,不管是自由行、随团出行还是普通出差。首先,在地图上收藏好旅游攻略上的必去点。其次,查当地的全国重点文物,选择性收藏。因为近几批的全国重点数量庞大、水分不少,所以不一定会如以前那样见到全国重点就专程前往,但如能顺便看看,也好过很多新造景区。最后是重点——把地图逐级放大(对,是逐级,因为不同比例的图层显示的点是不一样的),收藏区域中那些可能不起眼的小景点。主景点里的小景点也一样,以免走过却错过。有时间会查一下收藏点的详细信息,没时间就这么标记一下。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方便安排行程,走合理的线路。即使随团队出行,也可以多看些有意思的地方。
限于时间,收藏的点不一定都会去,只是备用。到目的地后,有机会就可以跟着手机地图寻访,或者去某大景点时,顺便看看周边。有时还会发现包括全国重点文物在内的各级文物,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存,这便是意外之喜。

有人说,自己不会看地图。此法是最适合不会看地图的。手机地图上清楚标示着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行进方向,附近的收藏点也同样醒目,完全没有方向感也不难跟着前往目的地。反正我的地图上经常是满地星(收藏点),平时看到听到有意思的地点都会在地图上收藏。每次旅行结束后,则截屏保存本次旅行去过的地方,和照片一起保存,然后取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