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HL/CALIS & 日本旧忆·馆际互借

在日本图书馆参观与实习时,对他们的高校联合编目与馆际互借系统特别感兴趣。NACSIS(文部省学术情报中心,现为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II)是日本的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其联合目录NACSIS-CAT考虑到馆际互借方面的需求,馆藏信息包括期刊的卷期。馆际互借系统NACSIS-ILL会在收藏某刊的图书馆中,筛选出符合用户所需卷期的图书馆,供借入馆选择;借入馆可以同时选择多个提供馆,如果排在首位的馆不能提供,接下来会转到排在后面的其他馆。因此,如果需要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只要查联合目录,然后提交申请就可以一次搞定。
在研修结束时,要写一篇文章,当时选择的主题就是NACSIS-ILL。正巧需要参考某篇文章,所在的图书馆没有,于是亲身经历了一次文献传递。周一通过图书馆发出需求,中间隔了一个法定休息日,周四图书馆收到复印的纸本。图书馆通知我到邮局付费,然后凭邮局付费收据取纸本。如此迅速就得到了原文,自己感觉相当满意。

最近想看几篇文章,馆里没有,于是开始亲身体验CASHL的文献传递服务。可以自己直接在网上提交文献传递需求,email收到原文后网上划转费用,与十年前的日本经历相比,感觉上会好很多。可惜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顺当。
在10月30日给XX大学提交了二份申请,11月1日收到一个回复,主题是“因该刊被借出而无法提供服务”,内含一份申请信息。因为不熟悉CASHL的服务规定,又傻傻地等另一篇而无结果,今天(11月5日)才想到登录去看,结果“事务状态”都是“服务不能被提供”,知道白等了。两份申请虽然是同一期刊,但是年份、卷次不同,难道都出借了?都出借也应该发两个通知,或者在一个通知中告知两份都无法提供服务才对呀。
首次申请没有收到,文章还是要的。这时就看出CASHL系统设计中的问题了,1、系统没有将申请自动转向另一个馆的功能;2、系统也不提供手动更换图书馆重新申请的功能,原来的请求作废,要申请还得从刊名检索开始,一切从头再来!真是又费时、又费事。

又想到CALIS联合目录。最初看到的联合目录设计中曾包括期刊的馆藏卷期信息,可最终实施时却去掉了。所以CALIS的联合目录无法用于期刊的文献传递,同属CALIS系统的CASHL文献传递就需要另建文献信息库。虽然强化了期刊目次信息,可省掉用户输入引文信息的麻烦,但实际造成了成员馆需要同时维护两个联合目录。从本馆以往的情况看,不准确的书目信息是造成文献传递未能满足的重要原因。
以现在的技术,如果CALIS联合目录包含期刊馆藏信息,CASHL直接采用CALIS联合目录的书目与馆藏信息,同时嵌入期刊目次信息,也是不难实现的。

技术发展了,但设计并没有做到人性化。要实现“无缝的用户体验”,还需要系统的设计者也做几次用户。

日本旧忆·入境日语会话

当年刚毕业,上了二十来年学,忽然没东西学了,很无聊。正好电视、广播同时开播《标准日本语》,就跟着念了两册初级。过了若干年,应领导安排申请赴日时,那点可怜的日语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因为日本国际交流中心的司书项目本馆已有一人在日,所以自觉没什么希望,申请书寄出,就把这事抛到脑后了。等半年后收到邀请信时,早已过了各种培训班的开班时间。于是搬出早年的《标准日本语》书和录音、录像带,又在图书馆借了本语法书,再听听日方寄来的磁带(暑假午间常常听着进入梦乡),独自恶补。

总之,在赴日之前,从没跟任何人作过会话。第一个真实的会话人居然是入境官。
飞机上无语。下了飞机,坐机场车到入境处,排队办入境手续。日本人入口排队的人不多,一会儿就办完了,我按示意转到日本人入口办手续。送上入境卡与护照,中年入境官问有没有“在留资格认定书”。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看着她出示给我的认定书样张,答两个字:ない(没有)。入境官不再说什么,就给了一些说明资料、在签证上盖已用章、反页订上入境卡副页,结束了入境检查。之前在市外办送签证材料时,为这个认定书费了不少周折,心里原有所担心,已经准备好了日本国际交流中心的邀请信复印件及其办签证材料清单,结果并没有用上。后来得知中心的其他几个中国人都为没有这个认定书,在入境处耽搁了长短不等的时间。我很幸运,没碰上一点麻烦。
随后入关,那位有一把年纪的官员不看大包小包,只要看护照。看完护照,他笑咪咪地问我会不会日语。这是最基本的会话,还能听懂,回三个字:すこし(一眼眼)。于是顺利入境。

在等候取行李时,见到一位同样手持关西国际中心提供的JICA接待处指南的男子,便用日语问他是否去中心。他比我清醒,用上海话回答──取同一个航班的行李,当然是从同一个地方来的。邵先生是研究者班的,日语很棒,接下来找到接待处、确认坐车事宜,就全由他处理了。
在等车期间,去机场的银行换日币。这里不需会话,填个单子,递上美元,就拿到日元了。
又等了若干时间后,与即将共度半年时光的各国各界人士坐上中心的车子,在夜色中离开了机场。

OCLC成员报告之美国“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大事记

Sharing, Privacy and Trust in Our Networked World: a report to the OCLC membership. Dublin, Ohio USA : OCLC, 2007. ISBN 1-55653-370-5.

    OCLC成员报告“网络世界中分享、隐私与信任”最后一个附录F“对比大事记:图书馆与信息技术”(PDF下载,2094K) 。虽然简单,却包含许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事实。全文翻译如下:

    如今的虚拟社区与社会网络软件始于一个多世纪前的电报与电话,代表着交流与社区建设技术的自然进步。图书馆在采用协同技术、在新兴的社区平台上提供内容与服务方面一直处于前列,以更好地服务用户并简化操作。以下是美国的一些亮点,更多信息见“信息技术与美国图书馆里程碑的比较大事记”插页。

1901 LC生产印刷目录卡片,共享编目开始
1919 ALA采用首个资源共享规则(resource sharing code)
1952 ALA修改馆际互借规则,采用标准化的馆际互借单
1969 首个OPAC用于ISB高级系统开发部图书馆(IBM Advanced System Development Division)
1971 图书馆开始以电子方式共享编目资源
1979 图书馆开始使用计算机馆际互借系统代还资料
1992 馆员Polly Jean Armour造出词组“互联网冲浪”(surfing the Internet) [这么流行的词,出自图书馆员]
1994 佛吉尼亚技术大学、密歇根大学及美国海军研究图书馆发布图书馆网站 [原来图书馆网站的历史并不长]
1995 Jenny Levine创建首个图书馆技术博客 [竟然已有十二年历史,难怪The Shifted Librarian广受尊敬]
1998 纽约州立大学Morrisville分校的Bill Drew使用IM提供实时参考服务 [丫枝知道这个事实吗?]
2006 图书馆开始在联机3D虚拟世界“第二生命”(Second Life)中提供服务
2006 发布WorldCat.org——在网上共享10,000多所图书馆的馆藏
2007 9月27日,在YouTube上标签为或说明中有“图书馆”或“图书馆员”的视频超过25,000

附记:
很可惜的是,上面所说的“信息技术与美国图书馆里程碑的比较大事记”(Comparative Timelin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U.S. Library Milestones)插页,在PDF下载文件中只能看到很漂亮的片断。Roy Tennant说,那图是从1901-2007的,单为看此图花些时间就很有趣(Tennant: Digital Libraries: "Sharing, Privacy and Trust" Report Out, 2007-10-22)。
放大那张插页看效果很好,但图书馆方面只到1975年为止,而附录中则跳过了网络发展最为迅捷的1999-2005,正是吊足众看客的胃口。不知道何处有全图?
从图中可以补充1971年的另两个重要里程碑:
· 首个用户贡献、分享的图书馆“谷腾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上线 [历史如此悠久?当时的网络条件是怎样的?]
· 纽约公共图书馆生产自动图书目录 [?]

参见:OCLC成员报告“网络世界中分享、隐私与信任”:有趣的数字/posts/2007102919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