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戏剧博物馆

    昨日在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校区(原上海戏曲学校址)开会,会后参观了设在图书馆的上海戏剧博物馆(戏曲馆)。
    参观前在左侧展厅随便看,是传统家庭布置,在各地看得很多,没有太多惊喜。
    正式参观以动态展演开始,请来三个学生扮演的青衣、老旦、老生,各来一段京剧传统剧目片断。三个小孩子(那演老生的大概还是小学生),盛装却只是清唱,表演不足,而几位伴奏又在台前,激昂的伴奏声盖过了演唱声。结果就如鲁迅看社戏般,不知道唱些什么了──其实听得真切,我也听不懂。
    随后进入“舞台”后的右侧展厅,是京剧艺术陈列展,布展相当精美,出乎意料。那些京剧缩微版的人物、服饰,让我想起了日本人偶,如此联想自然很不敬,但真是很久没看到这么精致靓丽的传统造型了。后来听说这些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制做,已经后继乏人了。
    博物馆里还有名家用过的演出道具、服饰等。现在开馆不久,有些还裸放着,据说这些珍贵藏品以后是要收起来的。
    博物馆对京剧脸谱有十分详细的介绍,瓦块脸、六分脸……闻所未闻,像我这样的外行很难分辨。后来看到一幅绘画,大概因为是复制品,并未写有说明,解说者说是
“同光十三绝”,画的是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个京剧名家。有人注意到除了一个丑角,没有画脸的,难道那么复杂的京剧脸谱,只有百来年历史?

    对此很是好奇,回家翻看赠送的《粉墨中国──传统戏剧动态展演的本体史述》(王伯男等著),在第三章“中国戏剧的地域分布”中插入大量各地戏剧的脸谱,但对脸谱及其起源只字未提。网上查“同光十三绝”,是戏曲史上十分有名的史料,在百度百科词条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这十三个人中,没有净角(花脸),据传因绘者沈蓉圃不善勾画脸谱所致。
    在二楼还有资料陈列,包括图书及手稿。时间所限走马观花,印象深的有:某现代手稿把400格的文稿纸横过来、从右到左竖着写,很传统;油印的“观影记录”表格,钢笔填写片名、日期、观看者及观感等,那个“影”字还是简体字(左边是“井”);某京剧名家的手抄剧本,用毛笔抄在宣纸上。

    博物馆名挂“上海戏剧”,但本次陈列展似乎并没有突出京剧在上海的历史。
    秦邦廉老师还问了王伯男馆长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上海戏剧并不只是京剧。王馆长显然对此很了然,说是……七种剧(抱歉没记住),但因课题时间所限,只能专注一剧,像越剧方面很多资料都没有收集。只得留待来日了,看来王馆长是会继续做下去的。
    上海本地戏剧是沪剧、滑稽,其他几种大概是越剧、淮剧、评弹、昆曲吧,很多也是历史上在上海这个大舞台发展起来的。

参见:
上海戏剧博物馆昨日开馆《新闻晚报》2009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