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版权信息”的另类解读

      维基新闻新近推出,中文版挂在维基百科主页。”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撰写新闻并投稿,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对撰写的报道进行修改与润色”(日经BP社2004/12/14)。有人担心质量,其实现在看什么新闻不需要自己的判断?有人担心过滤问题而”殃及池鱼”,这倒真是值得担心的。为了更好地发展,维基百科(及其系列出品)需要吸引更多人关注,这才是推出维基新闻的关键所在。

      这里谈的是另一个问题。曾经在其他地方质疑过维基百科的版权说明(版权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版权法所保护的只是一种想法的创造性表达方式(creative expression of ideas),而不是想法或信息本身。因此,阅读一条百科全书的词条或其他著作后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再提交给Wikipedia的过程是完全合法的。”
      很自然就联想到了一些出版社的名著新译本:出版社要出版外国文学译著,不找原著、只选名译,再请个文笔不错的人,懂不懂原文无所谓,将原译的表述略作修改。只须付少量稿酬,即可高效完成译书工作。
      不知道这种联想是否无理?或许很多工具书的词条本是大同小异的,如果各执一词,反而让使用者无所适从?


      那天看Montain的回复”维基百科的价值”。先看到他说”由于版权在中文环境下常常被忽视,所以大家还有一点重视不够”,以为是撰文者没有注意保护别人的版权;再看到他说”内容开放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似乎又是说可以让大家更自由地使用。在我看来,内容开放似乎与知识传播程度并无多大关系。即使是受严格版权保护的内容,对于大多数正常使用者而言,一样可以方便地引述,只要不忘署名、注明出处。
      于是又去看了一下维基百科长长的”版权信息”,不意读后最终理解的维基百科版权是这样的:
      对使用者,维基百科的内容可以”被复制,修改和再发布”,但须注明来自于维基百科,或者”列出最少5个(少于5个则为全部)主要的作者”。对撰文者,使用有版权的内容必须得到授权;在维基百科的原创作品没有版权,必须认可被他人修改,但有署名权;自己拥有版权的内容一旦放到维基百科,也必须认可被他人修改。
      看后不免有点杞人忧天,主要是对内容开放所致的使用者”修改”权力。对于受严格版权保护的内容,使用者如有不同意见,大可在引用后予以分析。而维基百科的内容可以修改后发布,如果使用者修改后违背维基百科词条的原意了,维基百科仍认同是自己的观点吗?而撰文者是否仍要为那个在被使用前已修改得可能违背自己认知的词条署名?

注:今天再去看”维基百科搞笑词条“,却发现Montain的那个回复不见了,我可没删过!附上以前保存的原文。

维基百科的价值[回复]
如果仔细看看英文版的维基百科,我想你就不会对这个计划的价值感到怀疑了。中文版才刚起步不久,内容方面还有差距。由于版权在中文环境下常常被忽视,所以大家还有一点重视不够,即这个计划提供的是内容开放的材料。内容开放的材料是在比较宽松的版权条例下发布的创造性作品。内容开放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Mountain | 2004年 11月23日 01 : 14
   个人主页:http://conch.blogbus.com

 

Google Print:读者、图书馆、出版社、书商皆大欢喜

      Google宣布与美英数家大图书馆合作数字化图书馆馆藏,成为昨天的一大新闻。Google将自己的这项计划称之为”Google出借图书馆藏书”Google checks out Library Books,是早先开始的Google Print (Beta) 的一部分,在此之前Google Print主要面向出版社,由出版社提供图书。
      与Google Scholar有独立的检索界面不同,Google Print与Google Web使用同一检索界面,现有多少图书不得而知,我只在输入Google所举例子时才见到过检索结果中”Book results for …”和这个标记。此次Google计划在今后数年中扫描数百万册图书,使得这些图书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
      毛军提到了版权问题。事实上,Google Print最早的合作者正是出版商,如果没有解决版权问题,出版商如何愿意合作?读者在网上看到的是图书页面的扫描图像,文字不可复制,但可以保存网页。过版权保护的图书可以看全文。在版权保护期内的图书,只能看书目信息和少量页面。如果想看全书,可以选择去网上书店购买,或者去图书馆借阅(均提供相应链接)。

      Google Print无疑将是多赢的――读者、图书馆、出版商、书商,当然还有Google:

 

      读者在网上找书,可以在网上看到过了版权保护期的图书,了解什么书商处有卖想要的书(通过”Buy this book”链接书商),什么图书馆有此书出借(通过”Library Search”链接查图书馆?);
      参与图书馆可以借此不花分文数字化自己的馆藏,其他图书馆也可通过更多的外借增加图书利用率和读者到馆率;
      同样不花分文,图书信息被更多潜在客户知悉,出版社、书商可以卖掉更多的书,出版商还有如下所述的额外收益;
      那么Google得到了什么呢?它通过检索者点击网页上与图书内容相关的广告获得收益(这些收益与该图书的出版社分享),同时,实现其”组织世界信息、使之被广泛获取与使用”的目标。

      随着Google的不断壮大,开始有人担心它会成为第二个微软。偏偏Google在上市申请书中承诺”不要变得邪恶”,反而引来Google邪恶说。但Google至今的每一步都让人感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比如在面向研究人员的Google Scholar中不做广告;比如在Google Print的FAQ中,提示避免注意少儿不宜内容。
      Google在简洁的外表下提供高质量的检索结果,不断提供丰富的内容,所以我喜欢Google。然而,如同我同时去几家超市购物以免一家独大后的垄断,我也希望它的竞争对手们做强做大。

 

美国国会图书馆克特表:LC Cutter Table

国内西文编目取著者号普遍使用《克特著者号码表》,即Cutter-Sanborn Three-Figure Author Table。该表属于查号法,一大本,又不是按A-Z字顺排列,查找不便。
在国外,国内这一版本的克特表已经很少见了。一般图书馆都采用即时拼号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克特表”。如果新图书馆要用克特表,或者图书馆想改用克特表(如原采用种次号等情况),推荐LC Cutter Table。优势是:
1、LC克特表仅6条规则,一张纸,查找方便;
2、取号长短随意,总体号码较短。小馆可以只取2位(1位首字母,1位数字),即使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一般也只取3位(2位数字)。遇重号时,再加数字。LC的著者号以3位居多,很少见到超过4位的。

附:LC Cutter Table及实例分析

 

LC Cutter Table

1. After initial vowels(首字母为元音时,第二字母所对应数字)

for the second letter: b d l-m n p r s-t u-y
use number: 2 3 4 5 6 7 8 9

2. After initial letter S(首字母为S时,第二字母所对应数字)

for the second letter: a ch e h-i m-p t u w-z
use number: 2 3 4 5 6 7 8 9

3. After initial letter Qu(首字母为Qu时,第3字母所对应数字)

for the second letter: a e i o r t y
use number: 3 4 5 6 7 8 9

4. After initial letter Qa-Qt(首字母为Qa-Qt时,第3字母所对应数字)

use numbers: 2-29

5. After other initial consonants(首字母为其它辅音时,第二字母所对应数字)

<>r

for the second letter: a e i o u y
use number: 3 4 5 6 7 8 9

6. For expansion(扩展数字:第三及后续字母所对应数字)

for the letter: a-d e-h i-l m-o p-s t-v w-z
use number: 3 4 5 6 7 8 9

当然实际使用时,需要比使用普通《克特著者号码表》更多的人工干预。因为这个表不是所见即所得的傻瓜式表,时常需要灵活处理:
1、表中没有列出所有可能情况(特别是第2、4条);
2、需要根据已取号码情况调整取号;
3、尽可能为将来到书预留空号,以保证号码短、排序正确。

下面是取自LC联机目录的实例(责任者/分类号 著者号 年份/书名):
Sankar, Andrea / R726.8 .S26 1991
Sapienza, Jerral / R726.8 .S265 2002
Sasaki, Takashi / R726.8 .S27 1997 Japan
Saunders, Cicely M. /R726.8 .S278 2002 / Cicely Saunders
Saunders, Cicely M. / R726.8 .S28 1983 / Living with dying

解释:根据克特表第2条,Sa=S2;根据第6条,n=6, p=7, s=7, u=8:
1、由于Sasaki出版于1997年的书先到,用掉了s=7,取号S27。当Sapienza出版于2002年的书到后,已无法用p=7;按排序,p在s前,可用6,但6已被Sankar出版于1991年的书用掉(n=6),于是改用”6+数字”。为了给q和r预留位置,同时考虑到p之前还有o,最后使用的是65=S265
2、同理,作者Saunders, Cicely M.出版于1983年的书Living with dying用了u=8,取号S28。2002年再来另外一种书Cicely Saunders,同作者依题名排,应在前面,取号尽量接近,于是取S278(如用S279,则将来同作者再来题名介于二者之间图书时,就必须取4位数字了)。

LC克特表的详细使用方法可见LC Cutter Tables: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