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第二届Lib2.0研讨会听会记

今天去参加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的上海地区第二届Lib2.0研讨会,主题是“Lib2.0规划与实施”。主题看上去更适合领导们参加,但会议方式仍是草根+2.0的,全程网上视频直播,有收看的网友参与提问,云影还在网上赋诗一首“2.0在路上”,由keven在做会议总结前当场宣读——会后萧馆说听得发冷 🙂

东道主郑巧英、潘卫的主旨发言,展示了上交大在规划与实施图书馆2.0中所做的工作,有理念有技术、有用户调查有馆员参与。下午交流阶段东道主方面的几个发言,则从更细致的角度介绍了上交大在图书馆2.0方面的努力,个人印象较深的有李芳的教参2.0,整合精品课程与开放课件的设想(上午潘卫也讲到);孙翌的嵌入用户环境,对电子资源使用用户标签,MSN机器人24小时的虚拟参考咨询;余晓蔚的学科博客,设想七大版块,内容丰富——我觉得她现在就该行动起来啦!而且如此专业的内容,只面对本校的读者未免可惜,完全可以塑造成一个有影响力的专业信息博客。
有时要推出一项有Web2.0特征的服务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使其得到用户的认可,能持续参与并使用。上交大的规范与实施方案,显示了他们对此问题的充分准备,对计划2.0相关工作的图书馆,这是一个绝佳的样板。

这次会议请来厦门大学萧德洪馆长作主旨发言“图书馆2.0的组织文化”,也是我向往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因素。曾在几次会上见到过萧馆,此次正式听萧馆“八卦”,才真正明白厦大馆之所以能够与众不同的原因。报告中的一些内容如果只看PPT而没有萧馆的解说,是不能得其精髓的。为了不致忘记,关于第28页PPT,记一点下来:

在上面这幅八卦图中,每一卦靠中心的爻代表馆长,当中的代表主要干系人(馆员),最外面的是资源之类的条件,“一”(阳)表示肯定、“–”(阴)表示否定……萧馆解释毕,在图上划了一条斜线,说明东南部分风水不错 🙂
自己一直很推崇厦大馆的氛围,觉得厦大的馆员最具2.0素质。晚间饭桌上,萧馆给我们看不在现场的小薇给他发的短信,对他在发言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进行质疑。一个馆员给馆长发短信,商榷学术问题,这实在超出我的想像。

第一届会议参见:上海地区图书馆2.0应用与实践研讨会前后 (2007-06-01)

日本旧忆·自动贩卖机&自助求签机

十年前,中国很少有自动售货的,而在日本却随处可见自动贩卖机(自動販売機),感觉很是新鲜。厕所前卖面巾纸、卫生巾,大街上卖饮料、口香糖,神社中卖鸟食,甚至在小镇的僻静街道,也能看到卖啤酒、香烟的售货机,上标未成年人不能喝酒之类的警示语,不知是否起作用。
除了自动售货,还有其他类似的自助设施,比如机场登机自动验证,地下铁、火车(电车)自动售票,出入站自动验票、补票(精算),自动拍证件照乃至自动制名片机,还有国内至今少见的公共汽车找零机──放入一张纸币,会吐出币值按一定搭配的硬币,用于买车票投币。听朋友说,现在快餐厅也自助售餐了──放入一些钱,该数额之内的餐点指示灯亮,选择想要的餐点后,会吐出印有餐点名称的小票。

去京都玩,在金阁寺意外发现有数台自助求签机。投入100元硬币,会吐出一张狭长的签纸(おみくじ)。同行者一人首先投币,抽中“第一大吉”,上言“高山佛塔,人皆仰之”之类。第二位只抽到“第二十四大吉”,很有点扫兴。不知道“大吉”总共有多少,第二十四,还是大吉吗?或者大家都是大吉,根本没有凶?

本来对在寺庙中自寻烦恼的抽签活动不感兴趣,这次觉得向机器问签比较有趣,也尝试了一下,抽到“第十一大吉”,上言“有禄兴家业、文华达帝都、云中乘好箭、兼得贵人扶”。尽管排序只是“第十一”,但看后仍不免有轻飘飘之感,想不到自己竟然如此好运。下面还附有解签语,对日语不行的中国人而言,反而不如这四行汉字好懂。

(手机拍的,太不清楚了
人的命运本来天差地别,的确需要有比较多的抽签结果,才不至于让同行的几个际遇完全不同的人抽到同一个签。至于是不是看着相符,谁敢轻易断言未来?
刚才在网上查“金阁寺 おみくじ”,原来其凶吉是如此分配的。看来要抽到凶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十二月到东京参观,有几天自由活动。因为父亲喜欢集邮,便去了通信综合博物馆,看展览兼买些邮品。由展品得知,早在19世纪日本就有了自动贩卖机。从资料上看,俵谷高七(1854-1912)在1888年东京劝业博览会上展出“木制烟草自动贩卖机”,大受好评。后来他又发明了自动售买邮票、明信片的机器(自働郵便切手葉書売下機),木制外壳,内部结构简洁而精巧,是现存最早的自动贩卖机。不得不佩服!
自働郵便切手葉書売下機

理解元数据标准类型之CNMARC版

    常见谈元数据标准的,感觉是越来越复杂、越听越糊涂,尤其不明白冒出来的“应用纲要”到底是什么,与元数据标准的关系如何。今天见到远洋过客的“理解元数据标准的类型,标准规范不再复),似乎茅塞顿开。正确与否不论,先按自己的理解画示意图一幅:
 元数据注册系统
(此图于2007-11-20根据远洋过客留言更新)
    再做一个通俗版,中文编目为例帮助理解:
元数据元素集是CNMARC;
数据取值除了照录的,依据的词表有《中图法》、《汉语主题词表》、代码表(如出版地、语种等),以及一些格式规定(如年代取公元年);
据(著录)内容由《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决定;
各类文献的著录细则(可能结合MARC字段)属于应用纲要;
数据交换格式现在采用ISO2709,未来可能采用ISO25577(marcXchange)
编目时由软件将交换格式转换成编辑格式,不同类型文献有不同的模板(schemas),产生不同的工作单。 
(静候远洋过客、Keven及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