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oogle图书搜索API增强OPAC

    2007年中的时候,想要在OPAC中像链接Amazon那样链接Google图书(因为部分是可以看全文的),还是件挺令图书馆人伤脑筋的事(参见“Google图书搜索的电子书网址”)。但前几天Google发布了新的图书搜索API,开始转而鼓励图书馆及其他图书网站在图书页面显示Google图书搜索的封面小图片、全文的可获得状态,并链接到图书搜索的结果。

    Google图书搜索提供静态与动态两种链接方式:

Viewability API – Dynamic Links (动态链接:全文可看性API)
· 可通过ISBN、LCCN及OCLC号链接到Google图书搜索
· 获知Google图书搜索是否有特定图书,及其全文可看性
· 生成图书封面小图片链接
· 生成图书信息页链接
· 生成图书预览链接

所谓Viewability分为四种 [因地域而异,有些书在美国可看,到加拿大就不可看了]:
Full View:全文可看
Limited Preview:部分可看(仅部分页面可看)
Snippet View:片断可看(可作书内检索search within this book,每页仅显示部分内容)
Metadata View:无全文(仅有图书信息“关于此书”)
(但从API返回的preview状态看,只有3种:noview, partial, full。似乎中间两种合并显示了,其实标出是否可作书内检索对用户还是很有意义的。)

Dynamic Links – Getting Started最后附有三段代码实例:
   *  Example: Basic linking to books
    * Example: Using a callback
    * Example: An AJAX Example

Static Links to Google Book Search (静态链接)
·通过ISBN、LCCN及OCLC号链接到图书的有关页面(显然不能像动态链接那样保证链接的有效性)
链接语法(ISBN):
http://books.google.com/books?vid=ISBNXXXXXXXXXX&printsec=[内容]
[内容]代表
空:图书首页
frontcover:封面
titlepage:题名页
copyright:版权页:
toc:目次页:
index:索引
backcover:封底

Static Links to GBS Content的实例没有介绍LCCN及OCLC号的链接方法,去年是不加前缀直接引用的,即:http://books.google.com/books?vid=XXXXXXXX&printsec=[内容]。但从动态链接实例看,分别用了LCCN和OCLC作前缀。

    在宣传博文中列出了一串共14个已经链接到Google图书搜索的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以及图书网站LibraryThing、Open Library和Scriblio(开源软件,原WPOpac)。特别说明有几个大学是通过Ex Libris的Primo或SFX实现的。
    正好看到Library Technology Guides上的新闻:Ex Libris在其产品中集成了到Google图书的直接链接。据称Primo发现与传递解决方案(discovery and delivery solution),SFX内容敏感链接解析器(context-sensitive link resolver),以及Aleph和Voyager集成图书馆系统均加上了此功能。

    LibraryThing的Tim曾费尽心思做小插件以期利用群众的力量获取Google图书搜索的链接信息,这回很兴奋,因为LibraryThing还被Google官方举为首批应用者。在“来自Google的免费封面”中他提供了二段JS代码,一段是通过ISBN只抓取图书封面但不提供链接,一段是只在有全文时提供链接──应该说都很实用。同时,也没忘为他的OPAC增强服务LibraryThing for Libraries再做一回广告。

参见:
Google图书搜索的电子书网址 (2007-09-27)

Google Book Search Book Viewability API
Offical Google Blog:Book info where you need it, when you need it (2008-3-13)
Inside Google Book Search:Preview books anywhere with the new Google Book Search API (2008-3-13)

Library Technology Guides:Ex Libris integrates direct links to Google About this Book pages in its products (March 13, 2008)

The LibraryThing Blog: Google Books in LibraryThing (March 13, 2008)
Thing-ology (LibraryThing’s ideas blog):Free covers for your library, from Google (March 15, 2008)

浏览器工具条的推广及反馈

    在领导的支持与同事的协助下,本学期开学不久做了计划中的浏览器工具条推广,主要方式是在校内邮件群发。第一次写广告,费了一番心思,基本想法是:
1、读图时代,图示为主、文字为辅。不写成使用说明书或帮助文件,不求介绍详尽、只求吸引眼球,让人心动而后行动。
2、去技术化。没有几个用户是tech-savvy,尽量避免让人困惑的插件、RSS、Spyware之类IT用语;提供链接,心动后直接点击安装。
3、用语中庸,既要有一定的亲和力,也不能太随兴。虽然最感兴趣的一群可能是混迹论坛博客的年轻学子,但也希望别吓退了对网络用语颇不以为然的学者们。
    邮件主题:“把学校图书馆挂在你的浏览器上──图书馆工具条正式上线”。网站也做了些更新与之配合:
1、测试中发现在校园网内下载这个软件速度太慢,便先下载后放在本馆服务器上,因之顺便挂到了网站的“常用软件”栏目中。记得刚开始制作这个工具条时,IE版不过200-300K,现在已经超过1M(Firefox版只有1/3大小)。邮件中提供的IE链接就是本馆服务器上的。
2、在邮件发出后,以邮件内容更新了网站上原来简单的以文字为主的工具条介绍网页。
3、工具条上设有“民国书刊”专栏,但民国书刊的用户只是小众,所以宣传介绍中没有提这个部分,而是选择在网站的“民国书刊指南”页面上配以图示宣传。

    推广半个多月来,目前新安装数超过700(最多一天147,至今每天仍有二位数的安装量),活跃用户数目前保持在每天300以上(最高423),使用次数目前保持在每天1000以上(最高2768,略呈下降态势,大规模试用熟悉阶段使用较多)。除了对工具条表示赞赏或不以为然的回应外,来自用户的具体反馈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咨询:工具条上有一个“发表意见”栏目,本意是想搜集改进工具条的建议。实际上一些用户把它变成了一个参考咨询窗口,询问关于图书馆服务的问题。本馆网站上提供多种参考咨询途径,但直接点击浏览器工具条发表意见还是有其方便之处。
2、希望有其他浏览器的版本。去年有用户提出希望有傲游版,今年有二个用户希望有TT版。
3、字体问题。目前只发现可设置菜单栏字体,而目前下拉菜单中的字体太小,却无法改变。
4、希望能设置更多的邮箱。工具条集成有邮件提醒功能,目前支持hotmail, Yahoo, Gmail及POP3。一般邮箱都会支持POP3方式,所以应该说是支持大部分邮箱的。但POP3方式与前三者不同的是,设置时可以选择的是打开本地的默认邮件客户端(如Outlook Express),而不是自动登录webmail界面,对不使用本地客户端的用户只有提醒功能,不能一键登录看邮件。

    虽然对工具条的使用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作出较完整的评估,但使用数据及上述反馈已经显示用户对图书馆的专用工具条还是有需求的。感兴趣的图书馆完全可以定制一个自己的工具条,向用户推广。
    如果有能力自主开发,从目前来看应该也有动力。因为采用现有工具定制的不够灵活,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及时解决问题,如上述浏览器版本、邮箱、字体都是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国内通用浏览器的版本,国外服务网站是不会考虑到的。还有用户反应Hotmail不能设置(以前是没有问题的,应该是hotmail邮箱登录机制做了更改),立刻报告给conduit并得到回复承认是bug,目前仍未改好。

参见:
本馆浏览器工具条使用统计 (2008-01-11)
/posts/20080111220958.html
制作图书馆的浏览器工具条 (2007-03-13)
/posts/20070313210028.html
定制浏览器工具条 & 定制RSS源 (2006-08-01)
/posts/20060801142822.html

日本旧忆·小学社会课&《菊与刀》

    在去日本小学访问前,田中先生上读解课。由于预定要去听社会课,所以发的阅读材料是小学社会课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文章是一个小学生的作文,讲他与同伴们一起放风筝的故事。他的风筝飞得很高,玩得正高兴,却发现一位同伴因自己的风筝飞不起来而沮丧不已。于是他故意让自己的风筝跌落下来,让那位同伴不至于一个人太孤单。看到同伴不那么难过了,他很高兴。
    这是一篇典型的小学生作文,放在社会课中做教材,自然是教日本学生为人处世的方法。可是这样的内容在我看来很不可思议,并且持有异议。先生问我如何看待,我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教这位同伴放风筝的技巧,而不是用这位小学生的方式安慰他。先生的评价是我很“严厉”(kibishi),可我一点儿都不知道我哪里严厉啊?

    前段日子看《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八章“洗刷污名”或许能解我惑。因为“日本人对失败、诽谤或排斥的反应很敏感”(p114),因而“日本人常常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来避免直接竞争”(p107),这位小学生所做的,就是以自己同样的失败来避免游戏中与同伴的竞争而使同伴难堪。社会课所教给学生的,正是“避免因失败而引起的耻辱”(p109),“尽量减少直接竞争的作法,贯穿于日本人的全部生活”(p108)。
    或许老师以为,我的方式等同于在自己强势的情况下,让同伴与自己竞争,所以太严厉?难道日本就没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之说?我们的学校可是从小就这样教育我们的。
    看《菊与刀》时觉得,如果世人都能像作者本尼迪克特那样,从社会人类学角度,不带偏见地分析并理解他国人,或许这世界会更和谐。不知道有没有从类似角度分析中国人的书,看起来一定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