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五年

    按生日,应该是明天,10月28日。今日有闲心。

    五年间写博耗时无数,留几个可计量的数字。虽说Page View已死,但也只有它相对可见:

    博客网又捱过了一年,9月发现不提供访问统计了,前途不难预卜。最后一次看到博客网旧窝的访问统计是183,267,那天是暑假出游回家的8月11日,博客大巴新家访问量184,127,终于超过了旧窝,此时距搬家已近三年。2006年9月16日搬家那天旧窝的访问量略大于103,000,也就是说,在没有更新的三年时间里,旧窝的访问量在80,000左右,应该主要来源于搜索引擎。博客大巴在半个月前超过了200,000:

    Google分析的博客大巴一年访问数据,似乎比大巴本身的访问统计略少:


    什么时候可以一一巡游这些来访者的国度?
   

    RSS阅读器很多,在线的也不少。只看Google阅读器,年内订阅数有望达到500?


社会网络的魔力

    Pew研究中心的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最新PPT“社会网络的魔力:图书馆如何成为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节点”(The magic of social networks: How libraries can be a node that helps people solve problems)。皮尤互联网项目主任Lee Rainie于2009年10月21日在威斯康星图书馆协会的演讲。

    PPT共45页,起首引用Benton基金会1996报告中一位图书馆资深用户的话:“如果撂下一个图书馆,过30年,那儿将到处长满蜘蛛网,因为人们看到它,不会认为那是一个合理的机构,因为它太落伍了。”居然是十多年前、在图书馆服务极为普遍的美国,真有点触目惊心。查到报告原文“建筑、图书与字节: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与社区”(Buildings, books, and bytes: Librarie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digital age),有需要再看了。
    工业时代,信息稀缺、昂贵、面向机构、为消费而设计;信息时代,信息冗余、廉价、面向个人、为参与而设计(p.4)──这就是图书馆环境的实质性变化吧。PPT提供了大量对比数据,说明这些年来网络生态系统10方面的变化,而后指出了信息流的四个步骤:关注──获取──评价──行动(p.38),并一一说明图书馆如何应对:

获取用户关注(p.39)
改变传统服务
提供提示、更新、RSS订阅
出现在相关场所 [到用户所在?]
通过社会网络发现用户轨迹

帮助用户获取信息(p.40)
在“长尾”世界中可发现
追求新的发布方法
提供利已原因的“爱链”(link love)
参与关于图书馆工作的对话 [让用户对图书馆工作提出看法?]

帮助用户评价信息(p.41)
透明、链接友好、存档任何东西
集成最佳相关工作(作品?)
如果有错,寻求原谅

辅助用户行动(p.42)
提供反馈机会
提供再混合机会 [复用?]
提供社区营造机会
对群众的智慧采取开放态度

    PPT最后部分是图书馆成为社会网络节点的8个提示(p.43-44)
如朋友一般考虑
记住自己的长处,并以专家、过滤者及推荐者(链接者)的身份表现出来
明白用户群大于显现的,潜水者及未来的也是其中一部分
寻找机会提供对用户的支持,用自己的材料建设社区
帮助人们应付技术
参与Web 2.0世界
转向移动、始终连接、永远联系──这改变了时空与存在的现实 [移动上网]
寻求帮助/反馈

    既然是“节点”,作者的观点当为图书馆参与现有社会网络,而不是建一个孤立的网络希望用户来参与?

关于MARC的思维导图

    苏西(Suzie)在博客上写了她对AACR, LOC, DDC, FRBR, CCO, MARC, RDA的理解,每种都有一串提纲契领式的描述。撷取部分关于MARC的:

    * 自1960年代LC开发出来后,目前是第21次修订 [指书目格式吧:MARC21 Format for Bibliographic data, 1999 edition, update no.9 (October 2008)]
    * Pre-web, pre-a lot of things.
    * 从001到880,有200个字段 [计算了一下,目前有效的书目数据字段从001到887共212个,加上以前曾经有的,大致是249个]
    * 800 subfields [显然不止这个数]
    * 4%的字段占80%的记录 [出处待考。还算正常分布吧,尾巴可能长了点]
    * OCLC的一项研究,每5600万记录才有一条使用856字段 [按Thomas Hickey的2007年数据是3.64%,2009年数据是7.79%,有链接的记录远不止这个数]
    * OCLC高级程序经理Roy Tennant说“MARC必须死” [最近他老人家又说了:MARC不必要的复杂。但LibraryThing的Tim显然不这么认为,参看他在Tennant博文下的留言]
    * 除图书馆外,没有机构用它 [Tim显然很喜欢它]
    * “有损耗的输出格式”(Lossy Output Format)[出处未知]
    * 原打算作为传输格式(a transfer format)!!!最终成了元数据方案(a metadata scheme) [近来正在想这个]

    Keven在元数据讨论组上转发Suzie博文时用了mindmap一词,借来用做标题了。

参见:
How to Catalog a Hicc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ACR, LOC, DDC, FRBR, CCO, MARC and RDA(需备梯)
WorldCat书目记录2009统计分析 (2009-10-14)
Tennant: Digital Libraries: The Unused Complexity of MARC (October 14, 2009)
MARC Must Die / By Roy Tennant. Library Journal, 10/1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