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与metadataetc.org

    曾蕾与秦健教授新作《元数据》6月出版:
Metadata / Marcia Lei Zeng and Jian Qin

                        
New York: Neal-Schuman, 2008.        London : Facet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1555706357 (US)                   ISBN 9781856046558 (UK)

    想着什么时候有中文版呢,试译目录[2008-7-13根据内容大纲中文版wiki更正、增加部分翻译,wiki上有完整目次]:

第1部分 元数据基础 Fundamentals of Metadata
第1章 导论
第2章 当前标准
2.1 通用元数据(DC, MARC系列)
2.2 文化物件与可视资源元数据(CDWA, CDWA Lite, VRA Core)
2.3 教育资源元数据(LOM)
2.4 档案与保存元数据(EAD)
2.5 版权管理元数据(copyrightMD, ODRL)
2.6 科技资源元数据
2.7 多媒体元数据(PBCore)
2.8 人物、代理的元数据描述(VCARD, FOAF)

第2部分 元数据构建 Metadata Building Blocks
第3章 Schemas:结构与语义
第4章 Schemas:句法
第5章 元数据记录

第3部分 元数据服务 Metadata Services
第6章 元数据服务
第7章 元数据质量检测与改进
第8章 实现元数据互操作
 
第4部分 元数据研究展望 Metadata Outlook in Research
第9章 元数据研究概观

附录:资源与参考源 Sources and References
A. 元数据标准–元数据表、应用纲要、注册站 Metadata Standards — Metadata schemas, application profiles, and registries
B. 受控词表和内容标准 Value Encoding Schemes and Content Standards
C. 术语

    目录译自www.metadataetc.org的《元数据》教科书部分,有各章阅读书目及练习,以及附录A与B──没看到书,看附录也能增长不少知识。

    曾教授对www.metadataetc.org的介绍同样值得一看(《元数据》教科书和网页“出炉”)。除了网站三大部分(上述《元数据》教科书部分、wiki部分、元数据教学BBS),令人感兴趣的还有网站背景云图及制作方法(生成软件http://tagcrowd.com/),“本月图片”敦煌莫高窟第407窟“隋三兔藻井”──顺着链接Three Hares Homepage看这三个共用三只耳朵兔子的网站,原来世界各地都有呢,这比看wiki部分的SKOS中文翻译有意思多了:)──期待下月的图片了,因为不只是图片啊。另:建议为image of the month存档,如果只保留一个月太可惜。
    因为喜欢,选贴上面网站其他两张世界各地三兔图:

         
埃及或叙利亚瓷器碎片,约公元1200年    

法国Wissembourg圣彼德与保罗教堂天花板,约公元1300年

    该网站还链接有更多相关网站、这些网站还有更多图片,如西藏古格王国白庙中的四兔图:

呵呵,喧宾夺主了;-)

OCLC推出实验分类服务Classify

    OCLC前些日子刚推出了针对LCSH、MeSH、TGM(图形资料叙词表)等的控制词表术语服务(Terminology Services),接着又推出了实验性分类服务(An experimental classification service),这是一项基于WorldCat数据挖掘的原型服务Classify,采用OCLC的FRBR作品集算法,提供作品的DDC、LCC及NLM分类号。
    从Classify检索入口,可以通过ISBN、ISSN、OCLC控制号、UPC(通用产品码)或者作者/题名进行检索。由于很多作品都有不同版本,所以分类号也可能呈现五花八门的情况。
    目前提供的信息有:
基本信息:题名、作者、体裁、版本、收藏馆数
分类信息(DDC、LCC、NLM):最常用分类号及收藏馆数,最新分类号及收藏馆数,最新分类法版本、分类号及收藏馆
分类号分布图:分为所有及DDC、LCC、NLM的分布
版本详细信息,包括题名、作者、语种、收藏馆数、MARC类名、分类号等

    其中最抢眼的是分类号分布图。同一种书,分类号大多数情况下差别不会太大,于是分类号分布饼图一般情况下就象游戏中那个张着大嘴吃豆子的小家伙。下面特意找了个有很多不同分类号的例子截图

    昨天看到时没觉得这个分类服务有什么用,今天看到David说这是个“快速、简单获取分类号的途径,而无须是OCLC成员”,方才想到原来WorldCat是不显示分类号的。David在一个专业馆工作,在美国很多小馆无钱参加OCLC,而查LC的命中率又不够高,如同我当初,千方百计、削尖脑袋找免费的数据来源。
    Classify提供最新分类号、分类法版本也是挺有用的,因为有可能反映了分类法的更新,常常新分类号更接近最新理解。看了几个例子,或许都不是医学方面的,没有见到NLM号。

   不管“有用”、“没用”,可以看到OCLC在如Lorcan Dempsey所说的那样,不断地"make data work hard"。难怪OCLC尽管属于图书馆行业,却已连续三年名列《计算机世界》最佳IT工作单位(Computerworld’s Best Places to Work in IT),并且排名从2007的第86位上升到了2008的第51位。

   另:在WorldCat.org查上图中的书“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11-45”,共14条,而且首条只显示10版本(而不是上图的15),可见WorldCat.org“版本”部分的FRBR化做得还不到家──10版本中没有包括检出的几个中文译本,即《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蔣介石的外國高級參謀長 史迪威》。

参见:
Class numbers on works (July 09, 2008) from Lorcan Dempsey’s weblog
Classify from OCLC (July 10, 2008) from Catalogablog

读者服务礼仪──微笑

    中图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2008/7/1-5在长宁区图书馆举行
    会议虽然假青年之名举办,但会议主题“图书馆公共形象:研究、策划与设计”却是针对所有图书馆人的。“公共关系”部分的突发事件模拟应对、“活动组织”部分的策划展示、“文明礼仪”部分的表演,做得“好”或“不好”,均是图书馆现状的反映,如果说与“青年”无关,大概也离实际相差不远──青年在大多数图书馆里都只是“小山子”而已。
    断断续续地看了点QQ直播,认认直真地看了所有PPT──相信很多馆领导会如获至宝,作为改善图书馆形象的参考,更可作为馆员培训的教材。

    多位专家报告涉及馆员与读者接触时的行为规范与礼仪,其中有让我深以为然的,也有让我不以为然的。
    有些部分其实属于个人修养,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不做绅士淑女的权力,哪怕他/她是图书馆员。有些部分则是服务性行业的行为规范,似乎个人没有选择权,其中最受不了的要求就是“笑容/微笑”。
    曾经很无理地认为,儿子出生后自己看上去老了不少,是由于常常逗他乐,便常常笑,因而生出不少皱纹。岁月悠悠,早已到了怕笑出满脸皱纹的年纪,却并不是拒绝微笑面对读者的理由。
    自己去服务场所,最怕的就是带着莫名笑容、服务热情的服务员,往往见情形不妙就只有落荒而逃。作为一个馆员,也同样不想笑对读者,在我看来,需要做的只是在职责范围内、礼貌地、尽可能满足读者的要求。

    读者与馆员,常常互为镜子。
    在HKIEd坐参考咨询台时,一位咨询馆员说起老师讲她们这边都是面带笑容,而另一边外借馆员则冷若冰霜。其实这位老师忽略了自己前来咨询时带着求助心情而对馆员客客气气,而办理借还手续时则觉得是理所当然而带着公事公办的情绪。
    好的馆员是读者的镜子,可以用微笑换来读者的微笑。自己不才,常常以读者为镜子,见到温和客气的读者则温和客气,见到颐指气使的读者便也颐指气使,笑是不可能的。
    在PPT中举出“我最反感的服务用语”中有“那你投诉我吧”,在阅览室工作时也曾遇到一回投诉。有一位博士生常客,已经不记得何故起了争执,说要找馆长投诉。图书馆常来常往的,那就去吧,可他竟然问我馆长室在哪儿,毫不犹豫地向他详细说明方位;这还不够,明知本室只我一个的他接着问我叫什么名字,懒得啰嗦扯一张纸写上姓名递给他。
    结局是出乎意料的,他离开没一会就回来了,说:“大家都挺不容易,这次就不去找馆长了”。我看看他,无语。

[update 2008-7-8] 结语:面对读者,我更喜欢“不卑不亢、不冷不热、以礼相待”。虽然这是七十年代初尼克松访华破冰之旅时的接待政策,用来对读者可能会被认为“政治不正确”,但我觉得撇开历史背景,内容上是最合适的,至少对自己而言。

参见:
会议资料下载:2008.07.03.上海.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演示文档 by 闲来无空
中国图书馆学会网站报道及相关新闻链接: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

文明用语PK资料:青年论坛之锦与石  by 老槐也博客
突发事件模拟应对:假如我是馆长 by 图情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