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为什么要测体温?

如题:新冠肺炎防控为什么要测体温?
答案是:因为新冠肺炎患者最常见症状是发热和咳嗽,其中体温可测而咳嗽难测。
就好比以前做学术评价,都用WOS和EI,因为只有这两个综合性索引工具。而如果要进一步做引用评价,就只能用专做引文的WOS。
现在对用WOS评价学术论文有相当质疑。而对用测体温来初筛/粗筛新冠肺炎患者,更值得质疑!
因为数据早已表明,发热并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标志物,以此来筛查病人,无异于缘木求鱼

首先,发热是人类生病时常见症状,很多病都可能发烧,这是常识。

而现在似乎发烧就等于新冠肺炎、会传染,于是所有公共场合包括公共交通工具都将体温高于37.3者拒之门外,没有任何道理。

今年首次出沪去了苏州,身处异地,更深切地感受到处处测温的问题。进出火车站测温,让我担心如果我在苏州感冒发个低烧,是不是就不能进站返回上海?上公交车测温,让我联想没有私家车者如果生病发烧要去医院,就只能步行?如果病者本已虚弱,如何承受长距离徒步?出租车没有测温,但我不知道如果我说要去医院,司机会不会拒载。(公交车司机除了开车、注意刷卡/投币,又加上了测温,真累!)

更重要的是,虽然据称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有发热症状,但在还能生龙活虎四处逛的时候并非如此。

钟南山团队早在2020-2-9就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发文,分析了截至2020年1月29日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552家医院1,099例经实验室确诊的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数据。该文2020-2-28正式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0-4-30还在《NEJM医学前沿》网站发布了中文翻译【链接见后】。

本研究关于常见症状的基本结论是:最常见症状为发热(入院时43.8%有发热,住院期间88.7%有发热)和咳嗽(67.8%)

  • 我的推论:
  • 病到需要入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在1月份时,多半已经相当严重了,此时有发热者仍不到半数。换言之,在更早的发病初期,绝大多数患者并不发热,更不要说数量更为庞大的无症状感染者了(也是有传染性的)。
  • 发热的大多数是其他病人(比如说5月17日北京33个因使用空调不当集体发热的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者),真正在大街上逛的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很大概率不发热。

国内媒体对钟南山团队的两次发文均有及时、大量的介绍,可见是广为人知的结论。

必须承认除了做检测(核酸或者血清抗体),要筛查是无解的。

不能为了显示在努力做事或者为了缓解民众的焦虑,就找一件够折腾却无意义的事情来做。请停止劳命伤财的测体温吧!

参见

2020年4月“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分析

参见:无症状感染者、疫情二次爆发、自然免疫(2020-3-30)

国内从4月1日起发布前一日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数据,3月31日新增130例,转确诊病例2例,解除隔离302例,尚在医学观察1367例,比前一日减少174例【截至3月31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4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又补充了无症状感染者的累计数据:截至4月14日,全国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6764例,其中境外输入588例;累计转归为确诊病例1297例,其中境外输入251例【2020年4月15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现根据国家和湖北省卫健委逐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通报,对4月1-30日数据做简单计算对比分析。

  • 4月全国确诊病例数据合计:
  • 新增995例:其中本地131例、境外输入864例;其中湖北9例(均本地)。
  • 4月全国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合计:
  • 新增1468例:其中本地1128例、境外输入340例;其中湖北767例(均本地)。
  • 转确诊246例:其中本地35例、境外211例;其中湖北1例(4月3日)。
  • 4月1日尚在观察1075例:其中本地849例,境外输入226例;其中湖北721例,其他地区354例。
  • 4月30日尚在观察981例:其中本地866例,境外输入115例;其中湖北631例,其他地区350例。

总病例数据:4月14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295例,4月17日武汉更新早期数据、核增325例【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数据订正情况(2020-4-17)】。以上两者合计82620例。

—— 数据计算 ——

(一)无症状感染者在感染者中的比例

  • 无症状感染者也是病毒感染者,国际上绝大多国家统计时一并计入病例中。以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计算以“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为分母。由于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日后确诊、计入确诊病例,因而应从累计数据中扣除(统计时段以外的确诊无法计入)。按前述数据计算:
  • 截止4月14日无症状感染者比例=6764/(82620+6764)=7.6%
  • 4月无症状感染者比例=(1468-246)/(995+1468-246)=55.1%
  • 可以看出4月中旬前的数据与4月的数据差距巨大。可以推测由于早期检测不足,只有确认有病者才能检测,因此无症状比例过低。
  • 如果以4月比例计算的话,按国际通行统计方法,国内感染者数当超18万

(二)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的比例

  • 全部=246/1468=16.8%(约1/6)
  • 境外输入=211/340=62.1%(介于3/5-2/3之间)
  • 本地=35/1128=3.1%
  • 可以看到境外输入与本地之间的巨大差异。可以认为境外输入由于入境即检测,因而发现较早,日后大概率会出现症状、转为确诊。
  • 而本地比例如此之低,隐含着另一个巨大差异:湖北与湖北以外。本地无症状感染者中,湖北占绝大多数=767/1128=68%。但是,日后确诊的仅1例。
  • 本地(除湖北)=(35-1)/(1128-767)=9.4%(约1/11)
  • 湖北=1/767=0.13%

(三)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的分类计算

  • 由上可知,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在境外输入与本地以及湖北与湖北以外地区有巨大差异。那么,如果对(一)中4月数据作分类计算,会有什么结果呢?
  •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比例=(340-211)/(864+340-211)=13.0%
  • 本地无症状感染者比例=(1128-35)/(131+1128-35)=89.3%
  • 本地(除湖北)无症状感染者比例=(1128-767-(35-1))/(131-9+1128-767-(35-1))=72.8%
  • 湖北无症状感染者比例=(767-1)/(9+767-1)=98.8%

—— 余话 ——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在国内外有不少调查分析,结果差别很大【中国的无症状感染者群体有多大,是如何防控的?澎湃新闻 2020-04-10】。上述(一)中4月数据的比例接近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邬堂春团队建模估计的59%感染病例未被发现;上述(三)的本地数据接近广州4月份的排查数据:排查发现的感染者共185人,其中164例是无症状感染者,占比88.6%,平均一周内转阴。【广州排查13.87万 185人感染 近9成无症状!.中华网,2020-4-24】
如果按广州的比例,或者按(三)中湖北的比例计算,国内感染者数就远非(一)所计算的18万了。

湖北仍是值得特别关注的。虽然湖北/武汉自4月16日起无新增病例,并且在4月27日实现现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从前引4月1日和30日数据对比,湖北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下降了90例。但是,其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在整个4月每天都是2位数,合计有767例,占比超过国内本地新增的2/3,目前尚在观察的631例,也占国内本地的84%!研究者对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虽有不同看法,但没有完全否认其传染性的,从这点上讲,“清零”其实并未实现。另外湖北的数据很妖,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大,却基本没有转确诊。如果说当初武汉病死率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是因为医疗系统几近瘫痪所致,现在这种迥异于其他地区的状况是已经全民免疫了吗?但从武汉4月8日解封后一周的检测数据看,2个群组的检测阳性率不到万分之五点七和万分之八,离全民免疫还太远!【武汉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有多高?武汉副市长这样回应. 新闻联播 2020-04-15】

——题外话:在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下,“清零”本身并非理性的目标。

“武汉肺炎”名称污名化中国?

当我看到说“武汉肺炎”是污名化中国时,很是疑惑;事情甚至还闹到境外,更觉不可思议。在当时自己的每日记事里,用的也是“武汉肺炎”。因为,之前的国内新闻报道、包括权威媒体就是这样称呼的——这不就是个通称(通俗称呼),怎么忽然就“污名化中国”了?如果那是污名化、那也是国内媒体首先“自污”!为什么都这么健忘?

网络时代,修改甚至删除网页很容易,但直到今天(2020-4-29),还是能查到一些正规媒体在标题用“武汉肺炎”的信息,绝大多数已经知道此病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择若干记录于此:

  • 【例1,中国新闻网,来源:人民日报】武汉肺炎不能断定是SARS 病例大部分为华南海鲜城经营户(2019-12-31)
  • 【例2,光明网-时评频道】武汉肺炎疫情元凶查明,防治是个新挑战(2020-01-10)
  • 对于湖北武汉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疫情病原学的鉴定,截至1月7日21时有了新消息: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获得了全基因组序列,电镜下呈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至此,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武汉不明原因肺炎通过科学研究得出初步结论: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 【例3,环球时报】社评:了解防控武汉肺炎的全貌,这很重要(2020-01-20)
  • 武汉星期一更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报告,在过去两天新增确诊病例136例,累计达到198例,3人死亡。同一天北京、深圳分别通报了两个和一个确诊病例,浙江通报了5个疑似病例。中国社会围绕武汉肺炎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
  • 【例4,健康时报网(人民日报社主管)】聚焦武汉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信息速递(2020-01-22)
  • 阅读提要:最新疫情:截至1月22日7时,我国共确诊32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4省市出现确诊病例,死亡6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
  • 【例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科普】为什么武汉肺炎患者会有肠道症状(2020-02-09)
  •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主要是因为病毒经呼吸道传播,速度快、力度大,并且在早期不易发现携带者,暴露者不易防护而被大面积感染。
  • 另外,微博上的超话 #武汉肺炎求助# 有1.5万讨论、820万阅读,持续到3月初。这是这次疫情在武汉爆发之惨烈的一份民间记录。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污名化”之说当由此启动【见后附“背景”】。究其源头,是2015年“世卫组织发布新型人类传染病命名最佳实践”,要求疾病名称中应当避免包括地理方位、人名、动物或食物种群、涉及到文化、人口、工业或职业和可煽动过度恐慌的术语。下文有一些历史上疾病命名涉及以上禁忌的例子(埃博拉病毒、日本脑炎病毒、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病毒、[美国]诺瓦克病毒),有助于理解传染病命名:从 2019-nCoV 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疾病命名的一些思路(2020-1-31)。

真是没想到,现在的人类居然如此敏感而脆弱!想起32年前的“上海甲肝”,身为上海人从来没有觉得被污名化,只是让我永远记取那年上半年的经历。上文没有提及的,应当还有类似的、不是疾病名称的“西班牙流感”——我以为“武汉肺炎”与此类似,只是表明疾病的最初爆发地而已,没有任何其他含意,想来前引媒体也是这么理解的吧?

本来科学命名与大众称呼从来都可以并且实际上常常是并行的,为此上纲上线,真没有必要。查国家卫健委网站“疫情防控动态”,最早消息用的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 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2020-1-14)】,但这并没有影响前此各大媒体在标题上用“武汉肺炎”代之。当然我们的媒体后来都绝口不再提“武汉肺炎”,但并没有理由因此就要求其他人也跟着改口,否则就扣上一顶“污名化”的帽子!

油管上有一位在华语音乐界的马来西亚人对“武汉肺炎”名称这个话题作了一番探讨,目前顶8.6万、踩1.2万,评论也值得一看:武漢肺炎名字不能改的原因!Why China hate the name Wuhan Virus?(2020-3-30)

——— 背景 ———

  • 在百度查“武汉肺炎”:温馨提示:病毒无关地域和种族。“新冠肺炎”的英文名为“COVID-19”,中文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在Google查“武汉肺炎”,左栏提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及其病毒的命名
  • 疾病: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2020-2-11命名;名称中不含“肺炎”(实际上不少病人没有肺炎症状)】
  • 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2020-2-11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2020-1-12世界卫生组织曾命名为2019-nCoV】
  • 【新华网】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命名为“COVID-19”(2020-02-12)
  • 新华社日内瓦2月11日电(记者凌馨 刘曲)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1日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
  • 在世卫组织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谭德塞宣布,“我们现在将这一疾病命名为‘COVID-19’”,它是2019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疾病的简称。
  • 谭德塞解释说:“在世卫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共同指导原则下,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不涉及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人群,同时方便发音且与疾病有关的名称。”
  • 谭德塞强调,为该疾病命名很重要,因为可以避免使用其他不准确或是污名化的名称,同时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冠状病毒疫情提供一个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