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的美食(附大众点评网的沦陷)

前几天看了一集《孤独的美食家》(严冬之北海道·旭川出差篇),果然美食常会不经意间在小店中碰到。
很多时候,我们吃到的是期待的美食,比如要去的是家名店,又或者在大众点评网上评分很高。对这类美食,我大多吃过不久即忘。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偶遇但出乎意料的美食,以下是其中两款。

(一)深渡的馄饨
多少年过去了,一直记得深渡,黄山到千岛湖途中的一个小镇,原因只是那一碗小馄饨。
1989年第一次去黄山。下得山来,一路坐车往千岛湖而去,就到了深渡,在那儿坐船去淳安。渡口有很多路边摊,在上船前的等候过程中,随便找了家吃馄饨。
小馄饨端上来就很让人惊异,薄得透明的皮漂浮着、几乎布满在整碗汤中。馄饨皮虽薄,吃到口中却是爽滑不烂。没包多少肉,但口感之好,令人大大地满足。
这些年,竟然再没有吃到过那么好吃的小馄饨。曾经看到一篇讲徽州小馄饨当年如何讲究的网文,深以为然。

(二)凤凰的鲜片鱼
暑假去凤凰,午餐时间到了土桥垅汽车站,准备下午从这里坐中巴去南方长城。不曾想附近餐馆很少,沿着土桥路略走了一段路,看到一家小店,名为回味湘菜馆。餐馆门敞开着,没有空调,但有大风扇可以去暑,就走了进去。看菜单点了两菜一汤,其中有一个鲜片鱼。
等了差不多一刻钟,见一人从外面匆匆进店,手中红色马夹袋中装着一条鱼——原来点单后再去买菜真不是传说。又等了十来分钟上菜,鱼煮在火锅上,鱼头鱼骨垫底、最底下还有豆芽,鱼片在汤面上。夹一片鱼入口,鲜弹滑嫩,且鱼片顺着刺片出,刺是完整的、没有切断的小刺,调味咸鲜微辣也恰到好处。
离开凤凰前在另一家店午餐,空调足足的。点了酸菜鱼片,调味不同但做法类似,味道也不能说差,但鱼片口感上的差距真不是一点点。不免想起回味湘菜馆,不知名的厨师做鱼水准之高,确实令人回味。
说明:此店大众点评网未收。因为不确定具体位置,也没法加到点评中去。

——— 大众点评网的沦陷 ———
题外吐槽下大众点评:点评的评分体系中,三星是“好”,因而四星、五星的店通常值得尝试。注册近十年,找餐馆已习惯查点评,自己也常贡献些信息。但近年点评的分数渐渐失去评价意义,无疑影响用户对其推荐的信任。从观察看,分数缺乏参考价值的原因有二:
一是刷分现象增多,新注册帐户给自己五星高评,或者给竞争对手一星差评,对新店评分影响尤其大。看到五星好评的新店,一定要看评分者是否临时注册(有时从用户名就可以看出)、有没有其它点评。
二是被淘宝族占领,“习惯给五星”,因而四星、五星只表明可以接受,已经不能表明“很好”了。甚至我有时觉得这店还行、可以打三星时,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星给低了。

1970年代:个体户和小贩

关键词:刮鱼鳞、爆炒米花、卖甜酒酿、剃头师傅

1970年代,早就割掉了所有“资本主义尾巴”,上海还存在个体户和小贩吗?真的还有:
比如副食品店对面“刮鱼鳞的”。(参见:1970年代:卖鱼的副食品店
再比如几乎所有当年的小孩都记得的“爆炒米花的”。(参见:童年的零食
收泔脚的,不确定是不是个体户,可能是郊区公社派来的;但回收中药原材料的,肯定是个体户。(参见:1970年代:垃圾分类
与“鸡肫皮、甲鱼壳”的叫买声类似的,还有“卖甜酒酿”的叫卖声,每年的某个季节会出现。酒酿装在粗陶缶中,纯白的米粒、清亮的汁水,很是诱人。价钱已不记得。

在我们那个区域的走街串巷者中,还有一位剃头师傅。这位师傅是个五十来岁的女性,每过一段日子,就会带着理发工具箱,来到我们住处。无需发声,大家自然就知道她来了。师傅人很温和,一般是给小孩子理发,同楼一位同学总是由她理发的。不过我自己是去外婆家时,在那附近的理发店剪头发的。

还有人在几乎固定的地方卖东西——这个我不确定是不是在文革结束以后了。
我也是看了拉拉猫的“儿时流窜的 复兴西路、五原路、乌鲁木齐路” ,才想起那个后脑勺满是肉(俗称朝头肉厚)的胖子,当年在麦琪路上卖细铁丝变形小玩具,直径大约5厘米,可以折叠按扁,拉长也不足10厘米。原文写得相当生动,摘录如下:
“那小贩是一个特别胖的大块头,他叫卖的东西,是手工用铁丝编制的一种小玩意儿,他会边唱边翻动那只小东西,它可以变化出各种形状来,我至今依稀记得他的唱词:“累扎(篮子)、咕咚(鼓)、喇叭,拉一拉是碰碰气(锣),翻一翻是小花篮。。。”后面的词记不得了,其实就是翻给大家看,这铁丝编的小玩意儿可以变换成篮子、铜鼓、喇叭、碰碰气(上海人,你懂的!国语叫锣吧)、小花篮,还有好多种花样。现在想想,那可不就是最早的变形金刚么?……只可惜那时候一个月的零用钱才5毛钱,没舍得花5分钱买一个。”
我当年是买过一个的,只不过东西早已不知所往了。跟随着这位拉拉猫的记忆,头脑中回放出他的唱词:“来扎、咕咚、喇叭,拉一拉是碰碰气,翻一翻是小花篮……”

另外,在菜场边,还有卖菜谱的。菜谱是刻蜡纸油印的,有不同品种。每份不到一毛钱,16开、数页纸,现在家中某个角落应该还有几份。我是从这些油印小册子开始,了解那些烹饪术语的,比如勾芡,我们平时是叫“着腻”的。

写到最后,发现上述个体职业在日常用语中都用形容词表示,原来沪语中也常用形容词做名词、作为某一类人的称呼。参照英语:The handicapped。

中国大学MOOC: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去年开始在Coursera平台学了一些课程,今年也关注了一些国内平台的课程,但一直没开始跟着学。
暑假是旅游季,平常外出喜欢看古建筑,正好得知湖南大学柳肃教授《中国古代建筑艺术》MOOC课程,便找来选上,在家以每天一周课时的速度学完。

中国大学MOOC:《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开课:5月30日 10:00;结束:8月30日 17:00
此课原开过三次,此次新开标为“大学先修课”、面向高三学生,不禁让我很有点不好意思。
此次开课称14周,实际内容7周(26学时、每周4学时),第10周测试截止(8月7日)。
选课时早已过了开课时间,没赶上前几次测验截止时间,但不影响看视频、做测验(只是没成绩)。

本课程为入门性,目的是旅游观光时看懂古建筑、欣赏古建筑,应该说是达到目的的。课程视频中有较多建筑照片与视频,讲解直观、易理解。与一些类似书籍很明显的不同是,实例中较多出现湖南各地的建筑。笔记了各类建筑中的精华,准备一一标注在地图上,为以后旅游做准备。
课程最后有半周课时讲古建筑保护问题,柳教授关于近三十年建设中的破坏甚于文革的观点,确实是之前未曾想到的事实。面对古建筑保护问题,真的很无奈。

课程很有意思,完全不枯燥。柳教授性情中人,一次讲塔林,说到和尚地位有高低,随口说有扫地的、做饭的、喂猪的!马上纠正 “没有喂猪的”——显然融入了当年下乡插队的经历,令人捧腹。
很希望提醒柳教授的一点是,有关非洲历史文化的言论明显不符合“政治正确”,如果在西方国家,是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 中国大学MOOC平台 ———
平台功能与Coursera相当:
各节已完成/未完成/部分完成有不同标识,会记住前次学习位置、自动播放下节视频。
每个短视频(数分钟到二十多分钟不等)配随堂测试,并且记忆测试已选项。
每个测验(选择题)可做3次,时间相当宽松;记录各次测验成绩,以及所选项。
讨论区(老师答疑区):老师互动很好,补充了很多知识,包括纠正讲课中的口误和课件字幕的错误。
不足:视频、字幕不能下载。明显的中国特色(讨论区称知识产权问题,书将出版)。

平台有手机版,使用了iOS版,功能上的不足:
没有自动播放下节;
主屏不可横置,而播放视频横置效果好,需要经常切换屏幕;
不支持“随堂测试”与“测验”(只能使用网页端)。[update 2016-12-13: 2016.11应用更新后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