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花色鱼票、蛋票、大户小户、刮鱼鳞、夹螺蛳
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从十岁开始就去菜场买菜了么?不要说现在没人相信,15岁读高中住校,管宿舍的阿姨都不信。但“1970年代:乌中菜场买菜记”确实是我的亲身经历。
1970年代住长乐路,买菜到五原路上的乌中菜场,但买河海鲜类却是在乌鲁木齐中路上的副食品店中,店在安福路和五原路之间,依稀记得店名叫红光(也可能它隔壁的点心店叫红光)。由于货源并不多,每天基本上很快卖完,所以这家店和乌中菜场一样,大多数时候也只有早上营业。
那时这里卖鱼为主,少有鲜活的品种,大多是冷藏冷冻的。当然咸腌的海货是不需要冷藏的,但很少见,只记得在那里买过墨鱼蛋。平时最多的是带鱼、青鲇鱼、马鲛鱼,少有河鱼。有一年忽然出现了大量橡皮鱼(马面鱼),因为是新品种,广泛宣传要大家买,在物资匮乏的当年,似乎是件很奇怪的事。
另外似乎冷冻的副食品都在这里卖,比如过年时的冰蛋,只要半斤的蛋票就能买一斤。所谓冰蛋,就是蛋打散、装方纸袋中冷冻,专门供应过年的。我们通常用来做蛋饺,因为冷冻过、蛋液比较稀,需要加入一两个鸭蛋增加稠度。
对这家店印象最深的,就是过年前清晨长长的买鱼队伍。每年过年时,会按每家户口人数发鱼票:5人及以上为大户,以下为小户,大户、小户的鱼票可购数量不同;鱼票分普通票和花色票,花色票可以买大黄鱼、车扁鱼(鲳鱼)、乌贼鱼(墨鱼),普通票买鳗鱼、小黄鱼、带鱼。花色鱼卖完的话,有花色票也只能买普通鱼。普通鱼没法做过年的主菜,所以起早排队是必须的。
早上6点开秤,由于排队人太多,到要去上班的时间还没买到是很常见的情况,普遍的做法是让已经放寒假的学生接下去排队。那时没有手机,外出后除了叫邻居捎话,没其他办法联系家人,让家中小孩完成买鱼任务的方法只有两个:或者小孩一早跟着大人去排队,或者事先跟小孩讲好,到时间大人还没回家,就要去接替。
和此店相连的另一已然消失的风景,是店对面马路边,一字排开的当时少见的个体户,俗称“刮鱼鳞的”,专门为顾客刮鳞、去鳃、取内脏,划鳝丝、去骨。划鳝丝是不是要钱不记得了,刮鱼鳞是不要钱的,据说因为鱼鳞及鱼内脏等可以卖钱,不同摊位还要竞争拉客。
这些摊点还兼卖螺蛳,也是极少数的“资本主义尾巴”吧。夹掉尾的螺蛳8分钱/斤,未去尾的螺蛳4分钱/斤。邻居在工厂上班,用厂里材料定制了一个小铡刀,有一个小小缺口可以放进螺蛳尾、轻松将其铡掉。虽只节约4分钱,也是一顿饭的荤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