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85. 971-98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971.太上感应篇
道教经典,代表性善书。后人抽出《抱朴子》卷三对俗编、卷六微旨编缀合而成,由南宋李昌龄(石)介绍于世。以老子化身太上老君启示的形式,解说感应即因果报应,天地之间有掌管人间罪过的神,若期望长生则应行善,目的是提高民众的伦理意识。在病愈、产子等庆事之际,作为感谢神的标志而印刷颁布。宗[宋]理宗对本书产生共鸣,在编首亲自记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出资刊行。这以后超越儒、佛、道的界限,受到喜爱而流传,成为中国民众的伦理目标和生活规范。李昌龄所刊行的《乐善书》中收本书,道藏太清部所收本中,李昌龄的《感应篇传》附有郑清之之赞。江户时代也曾在日本刊行。

972.大乘义章
二十六卷,净影寺慧远撰。大正藏四十四卷。慧远的其它著作中处处以“别章”转述本书中的教理说明,据认为本书为其增补,因而被推断为最早期的著作。本书由教聚、义法聚、染法聚、净法聚、杂法聚五聚组成,但现存本中缺杂法聚。从大乘的视点出发,对当时传到中国的所有经律论的教理加以整理,堪称一大佛教教理辞典。以三论的吉藏、华严的智俨、法相的基等为首的许多教学者都应用本书。

973.大乘起信论
一卷,马鸣菩萨造,真谛译。大正藏三十二卷。另外也有唐代实叉难陀译出的二卷本。梵、藏本现都不存。解说如来藏思想的大乘论书。根据《历代三宝纪》卷十一,本书是真谛于梁代太清四年(550年)在陆元哲之宅中译出,不同于被认为是扬州僧智恺所作的《大乘起集论序》中的译出年代即梁代承圣三年(554年)说。本序文含有种种疑点,被所世作为伪作。更有法经等的《众经目录》卷五(成书于594年)中,由于《真谛录》中没有本论之名,而将本论入“众论疑惑“项,怀疑是真谛所译;三论宗的慧均(初唐时人)在《四论玄义》卷十中说,本论是中国地论学派的人假托马鸣所撰。慧均说的根据不明,但这是围绕本论的印度撰述与中国成书争论的直接原因。无论如何,本论一带到中国后,立刻就得以流传,并得到热烈的研究与讲说,这也是事实。先是智恺著《一心二门大意》,作为本论的纲要书,但恐怕是后代的伪作。因而现存最早的注释书为昙延(516-588年)的《大乘起信论疏》(仅有上卷),接着是慧远的《义疏》、元晓的《疏》与《别记》。元晓的注释对法藏的《义记》有很大的影响。如此在华严宗中本论受到重视,另外早期的禅宗、湛然以后的天台宗中也多加采用,还受到法相宗与净土教的人们的注目。另外,本论在流传中还产生出《占察善恶业报经》与《释摩诃衍论》等伪经与伪论,也是值得特书一笔的。并且被认为是慧思撰或昙迁著作的《大乘止观法门》也以本论的教理为基础。以上所说主要是真谛译的流传情况。唐代昙旷的注释中也言及实叉难陀译本,时代智旭著有唯一对实叉难陀译本的注释书《裂纲疏》。

974.大乘玄论
五卷,吉藏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对南北朝以来的诸经论研究过程中所论及的主要问题,从般若空观、无所得大乘的立场加以论述,是三论宗中重要的著作之一。内容由二谛义、八不义、佛性义、一乘义、涅槃义、二智义、教迹义、论迹义八科组成。由于与吉藏其它著书的引用关系,以及与《四论玄义》卷二的“八不义”的相应一致等,对是否吉藏真撰留有疑问,但本书总结了吉藏教学的重要问题,是极有意义的,尤其对日本三论宗有着显著的影响。

975.大乘止观法门
二卷或四卷。大正藏四十六卷。据传为南岳慧思所著,但据记载,昙迁也有同类的著作。有与天台的性恶说类似之说,以如来藏缘起说为基础,受到《起信论》等很强的影响。源信的弟子寂照于1000年授予遵式之下起开始研究。智涌了然1121年著《宗圆记》五卷,明代藕益智旭著《释要》四卷、谛闲著《述记》一卷(1930年),都认为是慧思的著述。证真(?-1215年?)怀疑是慧思之撰,珍海记为昙迁的撰述(1136年)。村上专精认为是日本中古天台的产物。

976.大乘四论玄义
十二卷(现行十卷),均僧正撰。续藏一•七十四•一。全名《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略称《四论玄义》等。著者被认为是唐代的慧均僧正,亦称均正。与吉藏同门,在《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中加《大智度论》,从四论的立场论述二十多个主题。现行本没有留下原来的样子,缺卷一、三、四。近年发现了卷一的“初章中假义”与“八不义”的写本。也有与吉藏不同的见解,对三论宗的研究很重要。

977.大乘大义章
三卷。慧远问、罗什答。大正藏四十五卷。亦称《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就大乘中的深义,鸠摩罗什回答庐山的慧远之问。对佛菩萨的法身、色与空、菩萨的修行等问题,在明确大乘小乘的不同、大乘诸经间教说的不同的同时,加以热情细致的讲解。慧远的提问是弘始九年(407年)送出的,以后几次往返回答,汇总成三卷十八章的形式,时间大概自刘宋起到梁代为止。是了解当时中国人对佛教的理解的重要资料,同时也因记载印度佛教的实际情况而令人注目。

978.大乘法苑义林章
十四卷,基撰。大正藏四十五卷。也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法相宗初祖基(632-682年)的著述,将唯识教学中主要的问题分为二十九章加以解说。同一著者的《成唯识论述记》是祖述《成唯识论》的注释,同样的,本书以独自建立起唯识法相教学的组织体系而著名。从《述记》与本书可见法相宗教学的形成。

979.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仅存三卷,慧沼撰。续藏二•三•一。亦称《大乘义林章补阙》、《补阙义林章》、《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大乘法苑林章补阙章》。本书是弟子慧昭对基的《大乘法苑义林章》的注释,据认为本来是十卷的著作,但现存的仅为其中的第四卷、第七卷、第八卷三卷。作为法相宗的系谱,是重要的典籍,只是其全貌不得而知。

980.大小品对比要抄序
一卷,支道林撰。大正藏五十五卷。比较《大品般若经》与《小品般若经》,在明确其异同的同时,探究《般若经》的本质。现在只有此“序”收入在《出三岁[藏]记集》卷八中。著者支道林(134-366年)本名支遁,东晋时代以江南的会稽为中心活跃的佛教界的指导性人物。当时还在罗什正式翻译般若、中观之前,支道也还与同时代的释道安一样,从古译经中苦心追求般若、空之正义。他所说的“大品小品”,当指无罗叉所译《放光般若经》与支谶所译《道行般若经》。

《中国佛教史辞典》(084. 961-97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961.对根起行法
一卷,信行撰。现存有敦煌写本(斯坦因2446、龙大藏有片断)的残简。论述对应三阶众生的性质、能力之优劣进行实践的方法。明确全体分为五段:第一段“三阶之出世之道之不同所由义”,第二段“三阶之三世之处之不同所由义”,第三段“三阶之藉伴与不藉伴之不同所由义”,第四段“三阶之断障之不同所由义”,第五段“三阶之六法之具与不具之所由义”。是了解三阶教的教判论与中心思想即普敬、认恶等思想的基本文献。另外,华严宗第二祖智俨在《五十要问答》卷下中,引用本书的“普敬、认恶之法”,作为“人集教”的教说。

962.泰(太)山
位于山东省济南的东南,亦称岱宗、岱岳、东岳,中国东部的名山,与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同为五岳之一,由二十余峰、谷组成。古代起就著名,《礼记》中也说历代皇帝五年一度从泰山起依次巡察五岳、进行祭祀,孔子的苛政猛于虎的传说也与泰山有关。有把山神格化了的太山府君的信仰,《古今图书集成》中说泰山为天帝之孙,主召魂魄,佛典中也有《灌顶经》、《法句譬喻经》等出现此名,为地狱之所在。善导的《法事赞》、唐临的《冥报记》、《法苑珠林》中所引用的《幽冥记》中也出现。古来文人墨客多来游,道士僧徒隐栖于此,也有很多庙祠佛寺。佛图澄的弟子竺僧朗进山,与隐士张忠交往,符建皇始元年(351年)在金舆峪建一庙,被称为朗公谷山寺,以此为中心占凶吉、现灵验,得到民众的信仰。此寺在隋代改称神通寺。当时僧朗之下有诸君主给的佛像等种种赐物,后来僧意继承,教授聚集的僧徒,接着志湛活跃。与南京的栖霞寺、荆州的玉泉寺、天台的国清寺同属天下四绝的灵岩寺,也是因僧朗的往来、说法而建的。僧照于元魏普泰年间住丹岭寺,唐代乾符年间大行来此,修法华三昧。经石峪的溪床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印刻有据推断为北魏时代的《金刚经》。

963.大慈恩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皇太子治为母亲文德皇后在无漏寺的旧址上创建。寺内设置翻经院迎玄奘,到显庆三年(658年)为止,玄奘在此进行了大半的译业。永徽二年(651的),为防经像散失于火灾,奏请建造五层砖塔;永徽四年,太宗御制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由褚遂良书写印刷后置于塔中。在住的玄奘之下,阿地瞿、那提等三藏传来经论,接着基住此振化,被称为慈恩大师。玄宗时义福来此,德宗时天竺僧牟尼室利留住。塔被称为大雁塔,长安年间重修,宋代熙宁年间遭火灾,明代天顺年间、清代康熙年间重修,现在仍是西安市内著名的古迹。

964.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十卷,慧立本、彦琮笺。大正藏五十卷。亦单称《慈恩传》,唐代留学印度的大译经僧玄奘三藏(602-664年)的传记,被认为是玄奘传记中最详尽、正确的。对于本书成书中慧立与彦琮的作用还有不同的说法,据推断恐怕是慧立先著五卷本,后来彦琮对此前后改编、补充文章,成为十卷。慧立在玄奘一开始翻译(645年)就列于经场,担任缀文。据传彦琮也在贞观末年(649年)投于玄奘之门。

965.大集经
Maha-samnipata-sutra,六十卷,隋僧就合编。大正藏十三卷。全名《大方等大集经》。前二十六卷与日密分三卷为昙无谶译,无尽意菩萨品四卷为智严、宝云共译,日藏分十二卷、月藏分十一卷、须弥藏分二卷为那连提耶舍译,共由二十七品组成。本经汇集大集部所属的经典,解说大乘之空思想,密教的要素浓厚。本经有很多单行本,无尽意菩萨品的单行本为《无尽意菩萨经》,日藏分为《大乘大方等大集日藏经》,月藏分为《大乘大方等大集月藏经》,须弥藏为《大乘须弥藏经》。

966.大集月藏经
十卷,那连提耶舍译。大正藏十三卷(《大方等大集经》第四十五—五十六)。别名《大方等大集月藏经》、《月藏分》、《月藏经》等。本经详细描写佛法的灭尽思想。在中国很多人相信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尤其是昙景所译《摩诃摩耶经》与本经,对人心给予最大的刺激。隋代吉藏、三阶教的信行、唐代的道绰、善导等全都根据本经解说末法思想。

967.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十五卷,明佺等撰。大正藏五十五卷。亦称《大周录》、《武周录》、《刊定录》。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应则天武后之命以明佺为首的70名学僧合作编纂的一切经目录。本书包括时代别、译者别的目录(所谓代录),由“刊定入藏目录”(一卷—十二卷)与“现定入藏目录”(十三卷—十四卷)以及“伪经目录”(十五卷)组成。是介于《大唐内典录》(664年)与《开元释教录》(730年)之间的目录,内容上是杜撰的,特别是根据《历代三宝纪》的失误增加篇幅。总的来说,作为经录其可靠性很低。

968.大宗地玄文本论
二十卷。大正藏三十二卷。本论被当作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但据认为并不是从梵本译出的,而是中唐以后的伪作。就像说是马鸣所造那样,由于与《起信论》有关,因而据说《释摩河衍论》的成书与本论的成书有密切的关系。本论在到唐代为止的经录中没有出现,最早为高丽藏所收,宋代的藏经从略,收于《至元录》,但是元藏中被去掉,明藏起入藏。五一位的修行阶位说明正是佛教的,但说明方法道教性的颇多。清代杨文会有《略注》四卷。

969.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
十卷,基撰。续藏一•七十四。亦略称《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杂集论述记》、《对法论疏》、《对法抄》等。基对玄奘所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的注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是安慧揉合无著(Asanga)的本文而成,流传于中国,重要的一点是依照阿毗达磨的传统,由本文与注释共同叙述唯识的教义。基对此的注释,被评价为简洁而得要领。

970.大正觉寺
位于北京市。元代创建,初名真觉寺,也被称为五塔寺。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班迪达由西藏入京,向成祖进贡金佛五尊,以及据传BIRUMA佛教中释尊成道之地佛陀伽耶的大塔样式的金刚宝座规式。成祖任命他为大国师,下金印,让他住该寺。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模仿金刚宝座规式,用白色大理石在五层方台基檀的上面建造四方十二层四座、十三层一座共五塔。塔在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后来由于义和团事件的兵火等大部分没有了。

《中国佛教史辞典》(083. 951-96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951.大觉寺
位于浙江省临安县西的天目山。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雪岩祖钦的弟子临济宗杨岐派的高峰原妙开创,赐大觉正等禅寺之额。原妙圆寂后,其嗣中峰明本沿袭其迹,法弟大觉祖雍后来也住此。

952.谛闲
(1858-1932)俗姓朱,渐[浙]江黄严[岩]人。二十四岁时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之后听敏曦、晓柔、大海等诸师的讲义,光绪十二年(1886年)继承天台宗第四十三世之法。历住杭州六通寺、上海龙华寺、宁波观宗寺等,1912年上海的留云寺成立佛学社后,成为主讲,讲《圆觉经》与唯识。1918年在北京讲《圆觉经》,边上蒋维乔、黄少希等边听边作笔记,写成《新闻记》。著作有《圆觉经讲义》二卷、《教观纲宗讲义》等很多,收入在《谛闲大师遗集》十卷。

953.谛观
高丽国人。由于唐代末年的混乱期,天台教学的教籍失散,吴越王钱弘俶于建隆元年(960年)派使者去高丽求典籍,尽力复兴天台教学。探究天台的教观而得到国王知遇的谛观,携带诸论疏去天台山。应国王之命,对携带《智度论疏》、《仁王经疏》、《华严骨目》、《五百问论》等出国加以禁止,并责问天台山之师,不作答而得命可以立即带教论回去。到达[天台]山中,参谒螺溪的义寂,为之心服而请教。住螺溪达十年,圆寂于此地。所著《天台四教仪》一卷,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书,得到广泛流传。

954.大灌顶神咒经
十二卷。大正藏二十一卷。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杂密经,汇集十二部咒术经典。灌顶并非密教的洒水灌顶之意,而是感叹经的功德效验。据传有神昙的《疏》一卷、璟兴的《疏》二卷、行感的《珠林》一卷等,现不存。

955.大孔雀王神咒经
一卷。大正藏十九卷。原始密教经典,东晋帛尸梨密[蜜]多罗译。《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同)现也存。在建康最早传播的密经。后来有罗什译《孔雀王咒经》一卷、僧伽婆罗译《孔雀王咒经》二卷、不空译《佛母孔雀明王经》三卷、义净译《大孔雀咒王经》三卷等。

956.大月氏国
曾在蒙古地方的民族,移住于今阿富汗一带,推翻巴克特里亚王朝,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支娄迦谶与支谦、竺法护等即此国出身。

957.大贤
(生卒年不详)亦记作太贤。新罗人,自号青丘沙门,住庆州南山的茸长寺,活跃于新罗景德王时代(742-764年)。尤其通晓唯识,也有一种说法传说他为圆测门下道证的弟子。著作相当多,可举出55部,现存《梵纲经古迹记》、《菩萨戒本宗要》、《药师经古迹记》、《成唯识论学记》、《起信论内义略探记》5部14卷。这些著作在中国也有流传,但对日本的影响特别大,有许多人对其中的《梵纲经古迹记》著有注释。

958.太玄真一本际经
十卷,流行于初唐到中唐的道教经典。现仅存相当于第二卷、第九卷的部分,收录于道藏第758册,前些年吴其昱根据佩里奥本与斯坦因本将全本复原。根据《甄正论》卷下,隋代道士刘进喜改换佛教经典,造五卷本,后来道士李仲卿增加成十卷。解说教化三乘、引导进入一乘,还解说一切诸法根本的非因非果之道性等等,佛教的影响明显,尤其受到三论宗很强的影响,据推断是为对抗佛教的教理而创作的。

959.太虚
(1890-1949年)俗姓张,幼年时出家。学习所有佛典,尤其熟悉唯识。与只以唯识学为重点的欧阳渐进行争论,主唱综合佛教。针对当时对佛教的批判,出版《海潮音》杂志加以启蒙,建立武昌佛学院充实僧侣的教育,整顿僧制,更在1924年主办世界佛教联合会、1929年主办世界佛教友谊会等,努力护法弘法。著作有《佛教概论》、《我的佛教改进运动史》、《整理僧伽制度论》、《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论》等很多,全都收在太虚大师全集六十四卷中。

960.大兴善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隋文帝在营造新城的同时,作为国寺所营造的寺院。命灵藏选寺域,在此地移建陟岵寺而造。文帝时起着一大佛教中心的作用,毗尼多流支(灭喜)、达摩般若(法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等外国僧的译经活动即在本寺进行;还有许多当时的高僧们居住、出入,其中很多人被作任命为僧官。但是,到了炀帝时,本寺变得与一般寺院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