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951.大觉寺
位于浙江省临安县西的天目山。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雪岩祖钦的弟子临济宗杨岐派的高峰原妙开创,赐大觉正等禅寺之额。原妙圆寂后,其嗣中峰明本沿袭其迹,法弟大觉祖雍后来也住此。
952.谛闲
(1858-1932)俗姓朱,渐[浙]江黄严[岩]人。二十四岁时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之后听敏曦、晓柔、大海等诸师的讲义,光绪十二年(1886年)继承天台宗第四十三世之法。历住杭州六通寺、上海龙华寺、宁波观宗寺等,1912年上海的留云寺成立佛学社后,成为主讲,讲《圆觉经》与唯识。1918年在北京讲《圆觉经》,边上蒋维乔、黄少希等边听边作笔记,写成《新闻记》。著作有《圆觉经讲义》二卷、《教观纲宗讲义》等很多,收入在《谛闲大师遗集》十卷。
953.谛观
高丽国人。由于唐代末年的混乱期,天台教学的教籍失散,吴越王钱弘俶于建隆元年(960年)派使者去高丽求典籍,尽力复兴天台教学。探究天台的教观而得到国王知遇的谛观,携带诸论疏去天台山。应国王之命,对携带《智度论疏》、《仁王经疏》、《华严骨目》、《五百问论》等出国加以禁止,并责问天台山之师,不作答而得命可以立即带教论回去。到达[天台]山中,参谒螺溪的义寂,为之心服而请教。住螺溪达十年,圆寂于此地。所著《天台四教仪》一卷,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书,得到广泛流传。
954.大灌顶神咒经
十二卷。大正藏二十一卷。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杂密经,汇集十二部咒术经典。灌顶并非密教的洒水灌顶之意,而是感叹经的功德效验。据传有神昙的《疏》一卷、璟兴的《疏》二卷、行感的《珠林》一卷等,现不存。
955.大孔雀王神咒经
一卷。大正藏十九卷。原始密教经典,东晋帛尸梨密[蜜]多罗译。《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同)现也存。在建康最早传播的密经。后来有罗什译《孔雀王咒经》一卷、僧伽婆罗译《孔雀王咒经》二卷、不空译《佛母孔雀明王经》三卷、义净译《大孔雀咒王经》三卷等。
956.大月氏国
曾在蒙古地方的民族,移住于今阿富汗一带,推翻巴克特里亚王朝,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支娄迦谶与支谦、竺法护等即此国出身。
957.大贤
(生卒年不详)亦记作太贤。新罗人,自号青丘沙门,住庆州南山的茸长寺,活跃于新罗景德王时代(742-764年)。尤其通晓唯识,也有一种说法传说他为圆测门下道证的弟子。著作相当多,可举出55部,现存《梵纲经古迹记》、《菩萨戒本宗要》、《药师经古迹记》、《成唯识论学记》、《起信论内义略探记》5部14卷。这些著作在中国也有流传,但对日本的影响特别大,有许多人对其中的《梵纲经古迹记》著有注释。
958.太玄真一本际经
十卷,流行于初唐到中唐的道教经典。现仅存相当于第二卷、第九卷的部分,收录于道藏第758册,前些年吴其昱根据佩里奥本与斯坦因本将全本复原。根据《甄正论》卷下,隋代道士刘进喜改换佛教经典,造五卷本,后来道士李仲卿增加成十卷。解说教化三乘、引导进入一乘,还解说一切诸法根本的非因非果之道性等等,佛教的影响明显,尤其受到三论宗很强的影响,据推断是为对抗佛教的教理而创作的。
959.太虚
(1890-1949年)俗姓张,幼年时出家。学习所有佛典,尤其熟悉唯识。与只以唯识学为重点的欧阳渐进行争论,主唱综合佛教。针对当时对佛教的批判,出版《海潮音》杂志加以启蒙,建立武昌佛学院充实僧侣的教育,整顿僧制,更在1924年主办世界佛教联合会、1929年主办世界佛教友谊会等,努力护法弘法。著作有《佛教概论》、《我的佛教改进运动史》、《整理僧伽制度论》、《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论》等很多,全都收在太虚大师全集六十四卷中。
960.大兴善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隋文帝在营造新城的同时,作为国寺所营造的寺院。命灵藏选寺域,在此地移建陟岵寺而造。文帝时起着一大佛教中心的作用,毗尼多流支(灭喜)、达摩般若(法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等外国僧的译经活动即在本寺进行;还有许多当时的高僧们居住、出入,其中很多人被作任命为僧官。但是,到了炀帝时,本寺变得与一般寺院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