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94. 1133-114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133.童行
宋代所设置的入门阶段出家者的称呼。得到父母承认方可入寺,住童行堂,在努力修得经典诵读、法式执行等作为僧人必须的素养和技能的同时,还须从事寺内的杂役。按其分担,称为方丈行者、客头行者、堂司行者、监作行者。与沙弥有明确的区别,并给予免除课赋的特别优待。

1134.道教义枢
十卷。清溪道士孟安排集。道藏第七十二、三册。道教教理的纲要书。由佛、道论争形成的道教教理,按道德、法身、三宝、位业等三十七条分类说明。用佛教的教理改变的地方颇多,特别明显受三论学的影响。由于引用了隋代的伪经《海空经》和《本际经》,可以明显地看出,它并非梁代大孟法师孟安排所作,在佛、道争论盛行的初唐时所作则可以确立。如果按照本书的序文可以看出是根据《玄门大义》一书整理而制作的。

1135.道行般若经
Astasahasrikaprajnaparamita,十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第八卷。本经系罗什所译《小品般若经》的异译本,来自空观的般若说,系大乘般若系经典的一种。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译出,在中国是般若经的首次翻译。该经的同本异译除上述罗什的译本外,还有支谦译的《大明度无极经》六卷、竺法护译的《摩呵般若波罗蜜钞经》五卷、玄奘译《大般若经》的第四会[回]十八卷和第五会[回]十卷,施护译的《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十五卷。同时现藏的还有梵、藏文本。据传注疏的有支遁的《道行指归》和道安的《道行品集异注》。《道行指归》等现在已无留存。

1136.同庆寺
位于湖南宁乡县大沩山南麓。唐代大中年间(848-860年)应李景让之请,为百丈怀海的法嗣沩山灵祐而开创。产生弟子仰山慧寂,后世称为伪仰宗。与宰相裴休相交,在会昌破佛之际,由于果断的行动,在当时有很多尊崇者。山内流传的与灵祐有因缘的名迹很多,有仰山净室遗迹、作为湖南观察使的相国裴休住过的庵、香岩击竹的岩石等。据近年的报告称,撰有礼部侍郎郑愚“敕赐大圆禅师碑记”的庙宇建筑,只不过现存是小屋一间。

1137.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一卷。道藏第758册。系由大乘经典脱胎换骨改写的道教经典。作为灵耀宝藏天尊的神仙,为十方大圣诸众讲大乘经义时,回答弟子无始真人关于疾病和死亡等方面的问题。问疾之语来自《维摩经》的问疾品。另外,其中来生学仙一切人求欲果报品第八,则是《法华经》普门品下设的内容,只是以道教的风格改变了佛教的用语和人名。

1138.道贤论
孙绰撰。现无存世。见于《梁书》等的引用。将从西晋到东晋的七高僧与竹林七贤相比,赞赏其品德和言行。例如将竺法护比作山涛、竺法乘比作王戎、于法兰比作阮籍、于道邃比作阮咸、帛法祖比作稽康、竺道潜比作刘伶、支遁比作向秀。这些僧人主要是般若经系统的经典传道者。像竺道潜和支遁等还通老庄,是巧于清谈的玄学僧,这使得以孙绰为代表的江南知识分子对这样的佛教表现了很高的企求。

1139.道悟
(748-807年)禅宗青原系。由于住持[地]而被称为天皇道悟。俗姓张,浙江婺州东阳人。14岁时立志出家,父母不得已而允许,在明州大德之下剃度。25岁在杭州竹林寺大德之下受具足戒。师事径山法钦5年,大历十一年(776年)隐居于余姚大梅山。建中初年(708年)参见浙江钟陵的马祖道一,第二年秋谒见石头希迁嗣法,住湖南澧阳,后移湖北澋(?)口,再住当阳柴紫,以后活动于荆州城东的天皇寺。元和二年四月三十日圆寂,阳寿60岁,僧腊35。

1140.道洪
(574-649年?)俗姓尹,山西河东人。13岁时出家,师事昙延法师,诚心诚意地深入研究《涅槃经》。以后与净愿就《地论》进行研究。隋炀帝时被召至大禅定道场。唐代贞观年至律藏寺成为上座,再住大总持寺。贞观十四年(640年)应宝昌寺寺众之请讲《涅槃》。玄奘译经开始时,任证义(预审之意),大慈恩寺建成时被召入住。贞观末年圆寂,阳寿79岁。

《中国佛教史辞典》(093. 1132 道家)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132.道教
中国固有的宗教,与儒教、佛教并列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以寻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为中心,集阴阳五行、谶纬、卜卦等学说,及符咒等中国自古以来的民俗信仰之大成,形成道家的思想体系,并引入佛教的思想而得到发展。与儒家的大公的、国家的观念相比,道教强调私利和个人幸福的追求。通常认为道教起源于后汉末年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系由张角在汉灵帝时创始,是一个引导黄巾起义建设太平盛世意图的宗教政治团体。该道《太平经》的枯燥说教,由于以符水、吞字(饮用写有并非文字的护符)治疗疾病而得到民众的支持。五斗米道也是相同的宗教团体,创导者为张陵。在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盛行的同时,佛教也在壮大起来。道教方面为了对抗佛教,泡制了老子化胡说,由此还产生了传为西晋道士所作的像《老子化胡经》那样的伪作。四世纪进入晋代时产生的葛洪(283-343或363年)将“仙”引入道教的中心,使自古以来的神仙思想体系化。所著的《抱朴子》给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也被作为道教的基本典籍。葛洪以后约100年的寇谦之(365-448年)改革张陵以来的五斗米道,去除不合王法的部分,尤其引进佛教的礼仪方面,创建了合乎王法的新天师道。寇谦之接受北魏世祖深厚的归依,随即使道教国教化。他相对于儒、佛二教将自己的宗教称为道教。这是道教确立作为一个宗教团体的开始。不久,南朝宋国的陆修静(406-477年)梁国的陶弘景(456-536年)各自开始进行经典的收集整理、体系化和教学的准备。南北朝发展起来的道教,到了唐代越发昌盛。由于唐朝皇室姓李,将老子姓李联系起来,采用了老子为唐室祖先的说法,以至道教在唐室受到特别的崇信。继承陶弘景法脉的王远志综合了南北道教,建立起道教的基础。由于唐室一方面采取建立老子庙、设置道观、在科举科目中附加《道德经》等行动,另一方面几乎为每个家庭都准备了一本《道德经》。太宗于贞观十一年(637年)下诏,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定下了“道先佛后”的席次,而且作为唐室的一贯方针,使道教日益昌盛。其结果是作为一个大势力的佛教与之抗争,频繁地进行论战。在唐末五代时,杜光庭展开了道典整理与礼仪方面集大成的行动,在宋代吕洞宾(吕祖)、王钦若很活跃,张君房将作为道教概说书的《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加以整理。一到南宋,新道教抬头。其中有以萧抱珍为开祖的太一教、刘德仁的真大道教、王重阳的全真教。特别是全真教,与天师道一起成为中国道教界的两大势力。全真教提倡儒、佛、道三教的调和,并平民化,但去除了咒术的和迷信的要素,加强了推行出家主义。王重阳的七个弟子即所谓七真人,受师后使全真教有很大的发展。但到元世祖时,《老子化胡经》再次引发佛、道的争论,这次道教失败了。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所下的禁绝道教诏使它蒙受了很大的打击。元代中期以后,道教失去了成立当初的活动,被强大的政权所制服,教团的势力也趋于衰微。以上所述的道教是具有教团组织、与国家权力结合、由专门宗教家构成为特征的宗教。与此相对,以民众的生活为基础,满足民众的宗教欲求的道教则可称之为民众道教。民众道教兴盛于宋代,为了提倡民众日常的伦理,以善书和宝卷之类作为民众道教的经典。道教以长生不老、除灾招福等现实的幸福作为目的,其主要的修行方法为辟谷(由不纯的气避开谷类)、胎息(也叫服气、行气,以呼吸法将宇宙之气吸入身体,使之不老不死)、导引(一种柔软操)、服饵(服仙药)、房中(关于性的指点)、坐亡(由于同宇宙根本原理的道合一而永恒生命到来的神秘主义修行法)等。一般信徒的宗教生活以福、禄、寿为目的,道士祈祷时也依靠道士所颁发的招福除灾的符箓。集道教经典大成的称为道藏。现行的道藏由5485卷组成,系由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刊行的《正统道藏》5305卷之后追加补足形成的。在道教中有众多的神。神化的道是元始天尊(也称上皇、玉皇、玉皇大帝),神化的老子是太上老君(在唐代称为太玄元皇帝),这是最高的神。宋代以后的民众道教以吕祖为中心进行神化,还有文昌帝君(学问之神)、关圣帝君(关羽的神化)、玄天上帝(北极星的神化)等。从此开始众多的神均为一般庶民所信仰。

《中国佛教史辞典》(092. 1122-1131)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122.道安(姚道安)
(生卒年不详)传记上有“周世卒”的记载,约在大象二年(580年)圆寂。俗姓姚,陕西凭翊胡城人。特别重视《涅槃经》与《大智度论》,尤其在《大论》的研究中与弟子慧影一起整理,现存有其《大智度论疏》。天和四年(569年)北周武帝的三教谈论未成,示意废佛时,安提出了“二教论”,论证了儒教与佛教的重要性。但[武帝]在建德三年(574年)仍断然下令破佛,道安逃至林泽。现残存其门人们收集的《遗诫九章》。作为其弟子的有慧影、宝贵、无碍及荣法师等。为区别于释道安故称姚道安。

1123.道一
(709-788年)禅宗洪州宗之祖,谥号大寂禅师。俗姓马,一般称马祖道一,四川汉州什邡人。容貌奇异,牛步、虎眼、伸舌、勾鼻,在足里有双轮之纹。自幼学三教九流,投州罗汉寺在资州处寂之下出家,从渝州圆律师受具足戒,益州长松山修行。出蜀经湖北荆南明月山,于开元二年(714年)到南岳怀让,由于参与了磨砖之话而大悟嗣法。在福建建阳佛迹岩开法,历住江西捶州西里山、虔州龚公山,大历四年(769年)在洪州开元寺大振宗风。世称洪州宗(江西宗)。晚年移石门山宝峰寺。贞元四年二月一日圆寂,阳寿80岁,僧腊六60。有《语录》,主张“即心是佛”。

1124.道氤
(668-740年)长安高陵出身,声誉较高的秀才,进士考试一次合格。与梵僧相会,受感化而出家。师事拓福寺的慎言律师,修学勤勉。名声达玄宗之耳,受敕命随行洛阳。此时在洛阳福先寺一行禅师前讲论《瑜伽》、《唯识》、《因明》、《百法》等,其学识深受一行的敬叹。开元十八年(730年),在花萼楼佛、道二教的对论中论伏了道士尹谦,获得玄宗的赞叹与赏赐。以后撰述了《大乘法宝五门名教》、《信法仪》各一卷、《唯识疏》六卷、《法华经疏》六卷、《御注金刚经疏》六卷。

1125.滕永文
(生卒年不详)西晋时湖南衡阳太守。家中世代信佛,妻子全氏全家也笃信,常设斋会。由于曾一度供养一不可思议的沙门,而使其一族得到了鸿运。

1026.道衍
(1335-1418年)临济宗杨岐派。俗姓姚,名广孝,号独庵,谥号恭请。苏州长洲人,幼时即在妙智庵出家,向宗传行礼剃发。诗文颇佳。放弃在北禅虚亮公处的天台学业,在径山愚庵智及处嗣法。任记室(书记)十余年,取得了来往的所有事端的要旨(?)。初住临安的普庆寺,后归杭州[宁波]天童寺和嘉定留光寺。洪武十五年(1382年)住北京顺天府庆寿寺。永乐二年(1404年)受成祖之命还俗任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赐俗名广孝。永寿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圆寂,阳寿84岁。著述有《道题录》一卷。追封荣国公。

1027.道楷
(1043-1118年)曹洞宗,其称号来自住持地芙蓉道楷。俗姓崔,山东沂州费县人。自幼学神仙,得辟谷(断食法的一种)术,隐居于伊阳山中。游京师时,在述圣院德暹之下出家。熙宁六年(1073年)试经,翌年受具。游历各地,最后在安徽舒州投子山参拜义青嗣法。元丰二年(1082年)在沂州仙洞山出世,历住西京的乾元寺、招提寺,郢州的大阳山。崇宁二年住随州大洪山崇德保寿禅院,崇宁三年住东京十方净因禅院,大观元年(1107年)住天宁万寿寺。由于辞去紫衣赐号,在淄州获流放罪(?),后被赦免,不进行芙蓉湖的开拓,而建立寺院,名为华严禅寺(后来被赐名兴化寺)。政和八年五月十四日圆寂,阳寿76岁,僧腊42。

1028.道岳
(568-636年)俗姓孟,洛阳人。兄弟六人,其中三人出家。兄为精通《大智度论》的明旷(?-632年),弟为通晓《涅槃经》的明略(572-638年)。岳15岁出家,随志念、智通二师学《成实》和《杂心》,从九江的道尼受《摄论》和《俱舍》。特别对《俱舍》,他作为慧恺的笔受,整理了真谛三藏的注释二十二卷,还著有《十八部论疏》。他对《俱舍论》的研究是有名的,玄奘和僧辩等很多人听过。还受到过波颇三藏的绝对称赞。

1029.道岸
(654-717年)俗姓唐,原籍河南颖州,生于山东光州。文纲的弟子,常住会稽龙兴寺,行《四分》。应中宗征召入朝,为菩萨戒师。受敕命住洛阳、长安的白马寺、中兴寺、庄严寺、荐福寺及冈极寺等,统辖总务。归光州建寺后又返京。门人中行超、立俨是其高足。在会稽的新兴道场圆寂,阳寿64岁。为改变江表多行《十诵律》,敕请执行南山律宗,以此品行受到颂扬,敕请以南山律宗的品德颂扬他的功绩)。此外还有龙兴寺慧武、大禹寺怀则、大善寺道超、齐铭寺思一及云明寺慧周等弟子。

1130.东观汉记
二十四卷。后汉明帝下诏命班固等所著后汉历史,后在灵帝时大致完成,即为《后汉书》。本书即引自该书,叙述了桓帝的奉佛记事(?)。后来散逸,在清代收遗。

1131.稻芊经
一卷。收集了在大正藏第十六卷中译者不明的《佛说稻芊经》与《佛说大乘稻芊经》,不空译的《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彰芉喻经》[“芉”原字:艹(上)幹(下)],施护译的《大乘舍黎娑担摩经》,还有吴的支谦所译的《了本生死经》等同本异译的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