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93. 1132 道家)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132.道教
中国固有的宗教,与儒教、佛教并列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以寻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为中心,集阴阳五行、谶纬、卜卦等学说,及符咒等中国自古以来的民俗信仰之大成,形成道家的思想体系,并引入佛教的思想而得到发展。与儒家的大公的、国家的观念相比,道教强调私利和个人幸福的追求。通常认为道教起源于后汉末年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系由张角在汉灵帝时创始,是一个引导黄巾起义建设太平盛世意图的宗教政治团体。该道《太平经》的枯燥说教,由于以符水、吞字(饮用写有并非文字的护符)治疗疾病而得到民众的支持。五斗米道也是相同的宗教团体,创导者为张陵。在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盛行的同时,佛教也在壮大起来。道教方面为了对抗佛教,泡制了老子化胡说,由此还产生了传为西晋道士所作的像《老子化胡经》那样的伪作。四世纪进入晋代时产生的葛洪(283-343或363年)将“仙”引入道教的中心,使自古以来的神仙思想体系化。所著的《抱朴子》给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也被作为道教的基本典籍。葛洪以后约100年的寇谦之(365-448年)改革张陵以来的五斗米道,去除不合王法的部分,尤其引进佛教的礼仪方面,创建了合乎王法的新天师道。寇谦之接受北魏世祖深厚的归依,随即使道教国教化。他相对于儒、佛二教将自己的宗教称为道教。这是道教确立作为一个宗教团体的开始。不久,南朝宋国的陆修静(406-477年)梁国的陶弘景(456-536年)各自开始进行经典的收集整理、体系化和教学的准备。南北朝发展起来的道教,到了唐代越发昌盛。由于唐朝皇室姓李,将老子姓李联系起来,采用了老子为唐室祖先的说法,以至道教在唐室受到特别的崇信。继承陶弘景法脉的王远志综合了南北道教,建立起道教的基础。由于唐室一方面采取建立老子庙、设置道观、在科举科目中附加《道德经》等行动,另一方面几乎为每个家庭都准备了一本《道德经》。太宗于贞观十一年(637年)下诏,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定下了“道先佛后”的席次,而且作为唐室的一贯方针,使道教日益昌盛。其结果是作为一个大势力的佛教与之抗争,频繁地进行论战。在唐末五代时,杜光庭展开了道典整理与礼仪方面集大成的行动,在宋代吕洞宾(吕祖)、王钦若很活跃,张君房将作为道教概说书的《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加以整理。一到南宋,新道教抬头。其中有以萧抱珍为开祖的太一教、刘德仁的真大道教、王重阳的全真教。特别是全真教,与天师道一起成为中国道教界的两大势力。全真教提倡儒、佛、道三教的调和,并平民化,但去除了咒术的和迷信的要素,加强了推行出家主义。王重阳的七个弟子即所谓七真人,受师后使全真教有很大的发展。但到元世祖时,《老子化胡经》再次引发佛、道的争论,这次道教失败了。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所下的禁绝道教诏使它蒙受了很大的打击。元代中期以后,道教失去了成立当初的活动,被强大的政权所制服,教团的势力也趋于衰微。以上所述的道教是具有教团组织、与国家权力结合、由专门宗教家构成为特征的宗教。与此相对,以民众的生活为基础,满足民众的宗教欲求的道教则可称之为民众道教。民众道教兴盛于宋代,为了提倡民众日常的伦理,以善书和宝卷之类作为民众道教的经典。道教以长生不老、除灾招福等现实的幸福作为目的,其主要的修行方法为辟谷(由不纯的气避开谷类)、胎息(也叫服气、行气,以呼吸法将宇宙之气吸入身体,使之不老不死)、导引(一种柔软操)、服饵(服仙药)、房中(关于性的指点)、坐亡(由于同宇宙根本原理的道合一而永恒生命到来的神秘主义修行法)等。一般信徒的宗教生活以福、禄、寿为目的,道士祈祷时也依靠道士所颁发的招福除灾的符箓。集道教经典大成的称为道藏。现行的道藏由5485卷组成,系由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刊行的《正统道藏》5305卷之后追加补足形成的。在道教中有众多的神。神化的道是元始天尊(也称上皇、玉皇、玉皇大帝),神化的老子是太上老君(在唐代称为太玄元皇帝),这是最高的神。宋代以后的民众道教以吕祖为中心进行神化,还有文昌帝君(学问之神)、关圣帝君(关羽的神化)、玄天上帝(北极星的神化)等。从此开始众多的神均为一般庶民所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