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分类号中的斜线“/”

    杜威十进分类法(DDC)中是没有斜线“/”的,但书目记录中的DDC类号有不少带斜线的。前一阵有位网友曾在本博留言,问“/”的含意;这几天CALIS联合目录咨询中,又有同仁问同样的问题。可见对此迷惑的不在少数。

    以前我也同样迷惑不解。2005年3月,不知为何下了决心,要弄明白此问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上找到了十进分类法部主管Dennis McGovern的邮箱,举338.6/42/091724为例发邮件询问。不久收到回复,称“/”(正式名称segmentation marks),有两种含意:
    一表示简版号的结束(Abridged ed.)
    一表示标准复分号的开始
我的例子中的两个/正好分别是这两个意思。

    今天王绍平老师介绍了OCLC网站上的“Segmentation Marks in Dewey Numbers”(DDC现归OCLC旗下),表明LC已经不再用“/”(也称prime marks或slash marks)表示标准复分号的开始了。
    经由网站链接的博客025.431: The Dewey blog的博文Sweet segment solution (August 04, 2005),得知此决定由2005年9月1日起实施。

    换言之,目前的杜威分类号中的斜线“/”只有一个含意:
    分隔简版号码与完整版号码
如338.6/42/091724,按现在的规则,就是338.6/42091724。

Library Hi Tech专辑:新一代OPAC

Library Hi Tech, Volume 27, Issue 1
Special Issue: Next generation OPACs

    《图书馆高技术》本专辑包括“新一代OPAC”文章12篇,实际因篇幅关系,其中4篇将在下期刊发。同时该刊正为同一主题的下一个专辑征稿,内容是新一代OPAC的实施与实验。看来“新一代OPAC”还真是热闹非凡。

    专辑编辑Bradford Lee Eden在引论(Introduction) 中对专辑文章做了介绍:
    很多图书馆已经用Web2.0技术对笨重的厂商OPAC进行改头换面或重组,或者通过面貌一新的前端应用,或者集成FRBR功能的后端软件,或者通过整合用户熟知的社会网络工具。新一代OPAC解决方案结合有私有或开源软件,基于OPAC中原有结构化元数据,形成多重浏览、更多社会网络选择及更多Web2.0工具如二维及三维信息可视化。某些馆结合新的开源或免费OPAC如LibraryThing,或者实施编程脚本、重新设计提问,达到更方便简易的访问与检索。

The VuFind implementation at Villanova University / John Houser (pp. 93-105)
Implementing VuFind as an alternative to Voyager’s WebVoyage interface: One library’s experience / Birong Ho, Keith Kelley, Scott Garrison (pp. 82-92)
    VuFind被称为目前最令人感兴趣的开源发现工具之一。前文介绍VuFind在维拉诺瓦大学的实施,特别强调图书馆上层管理者支持的重要性。后文则调查了西密歇根大学实施VuFind的情况,介绍用开源软件代替原目录界面的经验。

Project Blacklight: a next generation library catalog at a first generation university / Elizabeth (Bess) Sadler (pp. 57-67)
    介绍佛吉尼亚大学的黑光计划,是使用Web2.0的又一个开源OPAC技术实例,黑光计划在某种方面对开发VuFind软件有所帮助。

The new cooperative cataloging / Tom Steele (pp. 68-77)
    讨论标签或大众分类法,考察了LibraryThingPennTags

Subjecting the catalog to tagging / Luiz H. Mendes, Jennie Qui?onez-Skinner, Danielle Skaggs (pp. 30-41)
LibraryThing for libraries at Claremont / Jezmynne Westcott, Alexandra Chappell, Candace Lebel (pp. 78-81)
    前文结合学术图书馆中实施LibraryThing for Libraries (LTFL),考察社会标签,分析了加州大学北岭分校的Oviatt图书馆OPAC中的使用数据。
    后文则描述了克莱蒙大学图书馆实施LTFL的情况。

Making the new OPAC seamless: dealing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finding” to “getting” /
Carmel Denholm, Leto Kauler, Jan Lavelle, Lloyd Sokvitne (pp. 13-29)
    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立图书馆实施TALISPlus新一代OPAC的情况。

Accessing information in a parliamentary environment: is the OPAC dead? / Roxanne Missingham, Rina Brettell, Shirley White, Sarah Miskin (pp. 42-56)
    讨论新检索系统ParlInfo的数据及用户分析,这是为澳大利亚议会开发的,2008年9月发布。

未发的4篇是:
墨西哥的蒙特雷伊科技大学图书馆在其OPAC中实施Drupal及其他用户工具。
休斯顿医学科学院德州医学中心(HAM-TMC)图书馆讨论创建与实施新一代工具与服务。
改进LC的Z39.50服务器功能,安装YAZ代理以过滤并解决有问题的Z39.50请求,支持检索XML记录。
解释基于语义的提问重写,以及FRBR作品实体组成,如何改善中介元搜索环境的行为。并讨论了一些开源工具,如meta-Composer,Semantic Access Point Network (SAPN)技术,及pazpar.

参见:
开源OPAC发布:VuFind (2007-07-23)
SEOmoz的Web2.0奖 & 我用的获奖网站 (2008-08-18)
再看国外流行的开源软件──第三届梅隆技术协作奖 (2008-12-11)
耶鲁大学的VuFind使用调查 (2008-12-15)

Blacklight:佛吉尼亚大学的开源OPAC (2008-03-03)

在OPAC中嵌入LibraryThing提供的相关链接 (2007-04-10)
把图书馆2.0带入你的目录:LibraryThing for Libraries有了第一个用户 (2007-5-15)

图书馆编目快闪族

    快闪党(Flash mob,也叫快闪族)是一群互不相識的人透過互聯網或手提電話簡訊相約在指定時間和地點集合,然後一起做出一些特定的動作(例如拍手掌、叫口號等,一般是不犯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又在短時間內若無其事般急速消失。──维基百科

   
一二十个书迷(bibliophiles,更应该称为书痴Bibliolater或书狂Bibliomania)
,携带手提电脑和条码扫描仪,集聚某小图书馆一整天,完成所有馆藏(通常是几千册图书)的编目,然后消失无踪──这就是LibraryThing
(LT)的“编目快闪族”,把小型图书馆的图书信息集中加到在LT上建立的图书馆帐户中。由于LT有庞大的书目信息库(目前为 4,379,602种),命中率高,因而得已快速完成。极少数没有的(包括WorldCat也没有),就需要原编了。
    很多机构的图书馆很小,没有能力进行计算机管理,或者把数据放在网上供感兴趣的人查询。LibraryThing面对这些馆藏在5000册以下的小图书馆,开设机构帐户。通常这些小馆,大概也缺少人手把信息放到网上,做为示范或营销,LT就策划组织了编目快闪族活动,已经做了一座教堂(St. John’s Church in Beverly MA)和一个专业协会(罗德岛奥特朋学会,Audubon Society of Rhode Island,分别有1,363册和2509册馆藏。
    这些书的信息放上网,是不是有助于日常工作呢?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可以作外借管理吗?LT不提供流通系统,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用标签标记,比如:out – Kim(表示Kim借出此书)。
    罗德岛奥特朋学会的LT首页,发现他们的标签除了主题/关键词,似乎还有索书号(排架号),这样,标签列表前面的数字部分,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排序清单了。而在LT上查到本馆的书后,也很容易根据标签在架上找到书。
    排架、外借──真是万能的标签用途!

刚成立不久的LT小组:Flash-Mob Cataloging (Feb 24, 2009)
编目快闪组的二次活动:
Flash-mob cataloging: We did it! (February 23, 2009)
The First Ever Catalog Flash-Mob (November 17, 2008)
编目快闪族所有相关信息:http://www.librarything.com/blog/labels/flash%20mob.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