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图班结束那天,打算再写一篇有关的博文。不过据说是因为一把年纪的缘故了,两周课结束,感觉身心俱疲,没有及时动手。隔天晚上又为参加上海地区图书馆2.0应用与实践研讨会,赶着做一个PPT。如果不是看到图谋的“感言”,差不多把这件事忘了。
各小组的项目报告主题各异、多姿多彩,项目有上课时即兴想到的,也有原来计划中的,更有基于已建项目的。印象深刻的有侧重实现技术的“上海年华·人物篇”,还有对功能推敲细致入微、着重商业推广的“海派餐饮文化”。笔记不在手头,无法一一细述。
听各小组的项目汇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学员提问,总是加功能——比如纺织服装数字图书馆,现在有网站可以试穿衣服什么的,你们有没有考虑提供类似功能?
老师(张晓林、秦健)点评,总是质疑功能太多:要实现这么庞大的计划,恐怕还没等建成,就已经过时了。
自己工作中想建的,只是一个功能十分单一的“馆藏特色民国书刊库”。但想着要完成课程报告,这样“可怜”的东西肯定是拿不出手的,所以作为小组的项目报告,极力推崇比较丰富一点的现有项目。或许我那可怜的项目,正是老师们所乐见的?
开班时孙坦讲“虚拟数字图书馆”(参见花生壳的报道),我理解他所讲的“虚拟”,不但不是具体的数字图书馆,甚至不是mashup,而是把其他来源的内容根据用户的需求临时组合起来——差不多就是一站式检索结果的聚集。(理解是否正确,有待考证)
结业式后的“数字图书馆开放论坛”,张晓林宣讲他据说讲了无数次的畅想——“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再造与建设进展”。我是第一次听,从头到尾,在PPT中出现的大量图表中,我没有看到哪部分是国家科学图书馆自建的。
记得在点评“上海年华·人物篇”时,张晓林就曾质疑,项目计划中的很多内容在美术馆、博物馆及上图自己的网站上已经存在,为什么不经由通用接口拿过来,还要自建?
尽管上的是数字图书馆课程,但课程的一头一尾,给我的感觉却是,我们现在不需要想着做什么数字图书馆,只要去找到可以用的东西,直接拿来提供给用户就可以了。
有比数字图书馆更重要的东西:“图书馆应该与用户一起,到用户那里去构建和维护用户自己的信息/知识环境,而不仅仅着眼于构建图书馆的馆藏。”(引自花生壳,不记得是否孙坦原文)
update (2007-6-1): 开放论坛的提问阶段,图谋向张晓林提问:对高校数字图书馆有何建议?张晓林的回答是:高校要准备好变化,当一二千元的手提电脑、高速无线网以及电子书普及,读者已经在网络上建起了自己的流程,你是去还是不去?
如果觉得上面这些引述与感想不太清晰,建议看OCLC近年的两次研究报告。
参见:
图谋: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项目报告感言
花生壳:第三届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侧记
update (2007-6-1): 花生壳新博文对此问题的解答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花生壳:数字图书馆研讨班总结
update (2007-6-2): 刚发现还有一位资深的博主也参加了数图班,惜乎无缘一见。其新博文正好介绍了OCLC的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和search for tomorrow:
倦鸟归林:OCLC:search for tomorrow
相关链接:
数字图书馆会议信息二则
中美数图研讨班·开班前胡思乱想
中美数图研讨班(2)·遗憾的绿宝石、教学效果评价
中美数图研讨班(3)·规划一个梦想的数字图书馆
中美数图研讨班(4)·机构库,看起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