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127. 1531-154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531.密严经疏
四卷。法藏撰。续藏一·三十四。缺第一卷。本书是对地婆诃罗(日照,?-687年)所译《大乘密严经》的注释,由于同为法藏著作的《法界无差别论疏》提及本书,据认为大概是690年左右撰述的。法藏的著作分成二个部分,即表现五教判的华严系的著作,以及对提出四宗判的如来藏经论的注释,本书在其注释中处于领先位置,并且由于法藏本人也参加了这一经典的翻译,有一定的价值。只是第一卷现不存,不能见到开头的玄谈,难以评估其地位。

1532.明昱
(生卒年不详)吴人,字高原。法相宗的人,明万历年间为名儒王肯堂讲《成唯识论》,当时的讲义录形成《成唯识俗诠》十卷(续藏一·八十一)流传于世。著书现存《相宗八要解》八卷,由《百法明门论赘言》、《唯识三十论约意》、《观所缘缘论会释》、《六离合释法式通关》、《观所缘缘论释记》、《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三支比量义钞》、《八识规矩补注证义》各一卷组成。同时代的智旭也留有称为《相宗八要直解》的同类著作,可了解当时法相研究的状况。

1533.明概
(生卒年不详)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道士傅奕上书十一条意见,提出作为富国利民之策,应削减寺塔僧尼,对此,绵州振响寺的明概作《决对傅奕废佛法僧事并表》,对傅奕十一条中的前八条进行反驳。明概区分道教与道家,将道家与儒家并列,作为九流中的二流,但是二者的区别是儒之教要优于道。明概对道教的批判集中在傅奕所属的天师道,是了解初唐时天师道情况的有力资料之一。

1534.妙法莲华经
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在印度存在着传统型的比丘教团,及其它以在家菩萨为中心的进步的、具有很强信仰心的菩萨团,公元前后起为寻求新的立场,兴起了称为新经典集结的宗教文学运动。本经典就是在这一运动中在西北印度结集而成的,为发挥佛陀的真精神,主要以诗、譬喻、象征这些文学手法,赞颂永远的生命——佛陀,用微妙的词汇生动地歌颂佛陀之教。在印度,龙树(三世纪)在《大智度论》中大力引用此经典,世亲(四世纪)著《妙法莲华经尤波提舍(法华论)》二卷。汉译有六种,现存三种,现存三种即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276年),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406年),隋代阇那崛多、达磨笈多共译《添品妙法莲华经》(601年),以罗什译本流传最广。罗什一译出本经,其门下四圣之一僧叡就以九辙分类解说并作“经序”,同门的道生著《法华经疏》二卷,慧观作《法华宗要序》、意义清晰。之后,著注疏的学僧不断出现,达七十余家,其中代表性的有:梁三大法师之一、光宅寺法云的《法华经义记》八卷;隋代天台大师智顗的“法华三大部(《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摩诃止观》)”三十卷,被评价为法华研究之极致,并由此确立一宗;三论宗的集大成者嘉祥大师吉藏的《法华义疏》十二卷、《法华玄论》十卷、《法华统略》六卷、《法华游意》二卷、、《法华论疏》三卷;法相宗的祖述大成者慈恩大师基的《法华玄赞》十卷;宋代禅僧戒环的《法华经要解》七卷等。日本在圣德太子著《法华义疏》之后,作为镇护国家的三部经之一受到尊崇;最澄以本经为基础,开创日本的天台宗;日莲强调本经,使新佛教兴隆。在日本还盛行对本经的写经与刊经,还流传以法华讲赞作为天台三会之一,成为佛教例行之事。

1535.明本
(1263-1323年)临济宗杨岐派。号中峰,赐号法慧禅师、佛慈圆照广慧禅师,谥号智觉禅师、普应国师。俗姓孙,杭州钱塘人,景定四年十一月二日出生。九岁失母,十五岁立志出家,参拜天目的高峰原妙,二十四岁跟高峰剃发,第二年具戒,至元二十六(1289年)观流泉而悟,得到师的印可而嗣法。原妙圆寂后,游皖山、庐山、金陵,大德二年(1298年)在湖州辩山结幻住庵。大德四年在平江的雁荡山结幻住庵,[大德]十年领(?)师子院。接着在船中而不定居,皇庆元年(1312年)在庐州六安山结幻住庵。还于至治二年(1322年)在中佳山结茅[庐],命名为幻住庵。师[明本]屡屡被请到径山、灵隐寺等名山,但辞而不住。至治三年八月十四日圆寂,终年六十一岁,僧腊三十七。[所著]《广录》三十卷入藏,[另]有《幻住庵清规》一卷。

1536.妙乐大师
天台宗中兴之祖、荆溪尊者湛然的称谓。由于初住常州妙乐寺而得此称。→湛然

1537.妙理圆成观
北宗神秀(?-706年)著。被高丽均如的《华严五教章圆通记》引用。

1538.弥勒上生经疏
二卷。基撰。大正藏三十八卷。全名《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亦略称《观弥勒上生经疏》、《弥勒上生经瑞应疏》,是基(632-682年)对沮渠京声所译《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的注释。本经解说,供养弥勒菩萨,就要在弥勒在兜率天出生时与他在天上共生,是解说这一弥勒信仰的经典。本注释先分五门解释,之后对经文加以注释。列举以无著为首的信仰弥勒的人物等等,是了解弥勒信仰的重要文献。

1539.弥勒成佛经
一卷。大正藏十四卷。鸠摩罗什译于后秦弘始四年(402年),但据说之前有竺法护译本。在《弥勒经》中形态最完整,促进了弥勒信仰的发展。据传有隋代的智顗、唐代的慧净、靖迈、新罗的太贤、憬兴等的注书,现不存。

1540.弥勒信仰
基于以下各经论而普及的以弥勒菩萨为对象,兜率上生、当来下生成佛的信仰:西晋大安二年(303年)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一卷、《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一卷,后秦弘始四年(402年)罗什译《弥勒大成佛经》一卷、《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刘宋的沮渠京声(?-464年)译《弥勒上生经》一卷,东晋(317-520年)译者不详的《弥勒来时经》一卷,后魏永平元年—天平二年(508-535年)菩提流支译《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九卷,唐大足元年(701年)义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唐景龙二年—开元元年(708-713年)编入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一编的菩提流支译《弥勒菩萨所问经》一卷等。愿求兜率上生的人从释道安开始,有戴顒、法祥、道矫、僧业、慧严、道王、道法、法盛、昙副、昙斌等人。现存梁代沈约的《弥勒赞》一编(《广弘明集》卷十六)。唐代时玄奘鼓吹兜率上生信仰后,成为法相宗的传统,还盛行造像。弥勒信仰多进行印度传来的愿兜率上生,而愿在弥勒当来下生时,生于阎浮提,遭遇龙华三会之说法的信仰也普及起来。留传有宋明皇帝造“龙华誓愿文”、周顒作“京师诸邑造弥勒三会记”、齐竟陵文宣王“龙华会记”(《出三藏记集》卷十二)等。南岳慧思的《立誓愿言语》也解说弥勒下生。唐则天武后在永昌元年(689年)命法朗等伪作《大云经》,拟宣传武后为弥勒下生。元代的白莲教提出“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还盛行造像,齐建武年间,僧护在剡县石城山造立一千尺的弥勒像,后继的僧祐在天监十五年完成,被称为三世石佛、剡县大佛。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留有许多北朝制作的造像,从敦煌千佛洞也发现“弥勒下生图”等。这些造像形式,通过朝鲜半岛,对日本产生影响。

《中国佛教史辞典》(126. 1521-153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521.摩诃止观
二十卷。智顗说,灌顶记。大正藏四十六卷。开皇十四年(594年)在荆州玉泉寺讲说的天台观门之极致[顶点]。智顗晚年的讲述,是其著作中最成熟的、体系化的论书,在其证据中贯穿着智顗独特的宗教体验与宗教实践。本书的组织是,灌顶的序分与智顗的正说分,序分中举说教的人、时、处等(通序),接着表明观门的付法祖承(别序);正说分分为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十章,又将大意之观门始终简略为五段,合并成五略十广,但后而三大章未说。

1522.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
十卷。湛然述。续藏二·四。亦称《摩诃止观弘决搜要记》等。为了要广泛涉及《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对其进行注释,为查找其要点方便而作本书。内容主要是留下重要不可缺的部分,削除其它部分,方便修行止观者使用,订正现行辅行的误字,明确不明之点。但是,对其内容中与辅行不同之处(“十如是三转读文”被认为是慧思的,“玄义”被认为是智顗的)等,到底是后人所加,还是湛然所述,不得不令人怀疑。然而根据著者的序,为晚年隐栖佛陇时所作,是圆寂前三、四年的述作。

1523.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四十卷。湛然述。大正藏四十六卷。亦略称《止观辅行》。对智顗讲述、灌顶记的《摩诃止观》一部十卷的注释书。著者在卷首举出十条著作缘由,不留祖说[原说],只述所记情况,其结果是祖说[原说]与湛然浑然一体,不加明确,但实际上提出了许多祖说[原说]中没有的问题。主要是对其它派别特别是华严、法相、禅进行驳论(初住即极论、法华渐顿华严顿顿说、性恶论等),使灌顶以后动辄[逐渐]衰微的天台教学兴隆起来,纲罗了很多重要的教义。

1524.摩诃僧祗律
四十卷。大正藏二十二卷。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起经过二年,由佛陀跋陀罗(觉贤)与法显共译。作为依照大从部的律,其组织与上座部系的诸律不同,但内容要点是一致的。译出的是法显入竺传来的本。另外,留存有佛陀跋陀罗所译《摩诃僧祗戒本》一卷,法显、佛陀跋陀罗所译《摩诃僧祗比丘尼戒本》一卷。由于内容详尽但组织杂乱,后世几乎未作研究。

1525.末法思想
指佛教史观,认为释尊灭后,随着时代的流逝,逐渐地到了只有教、不实施的末法时代,末法一结束,就到了连教也听不到的法灭时期。将时代区分为正、像、末,正法是教、行、证三者完备的时代;接着的像法时代,虽得不到证,但有教与行,与正法相似(像);接着就是末法时代。有关各时代的长短有不同说法,即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五百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共四说,一般认为末法在正、像后一万年,也有说法是不限定时间。[末法思想]在《大乘同性经》与《杂阿含经》等中得到说明,渐渐地末法受到强调,出发点是促使受生于末法时期的教徒进行反省与奋起,思考对应的方法。在中国,北齐时起末法思想兴盛,南岳慧思(515-577年)在“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中,记有他本人生于末法八十二年,立誓书写《金字般若经》等以传播弥勒之世。而隋代的信行(540-594年)以正法为第一阶、像法为第二阶、末法为第三阶,认为在末法之时应修普法(全佛教),倡导三阶教。唐代的道绰(562-645年)、善导(613-681年)等也认为当时已经进入末法之世,净土教为时教相应之教,解说应从事忏悔、念佛。日本从平安时代中期起,末法思想加强,慧心僧都源信(942-1017年)著《往生要集》、法然上人源空著《选择本愿念佛集》,鼓吹净土教。日莲(1222-1282年)认为最澄等的法华观为像法之法,强调并提倡在末法时,用法华本门的五字紧要妙法可得到解脱。据传为最澄所作的《末法灯明记》是平安末期的伪作,但荣西、源空、亲鸾、日莲等鎌仓新佛教的祖师加以采用,是推进日本末法思想的力作。

1526.万岁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九仙山。有瑯瑘王王审知于后唐天祐元年(904年)创建的七层塔,根据《法华经》称为报恩定光塔。后梁开平初年,上奏称为万岁塔寺,宋代熙宁八年(1075年)建立千秋堂,乾道九年(1173年)改为华峰堂。王审知投巨资装饰伽蓝,入藏五千余卷大藏经。他通过这一建设,把佛教当作实施文教政策的基轴,每天开设盛大的斋会,雪峰义存、玄沙师备、安国弘瑫、安国慧球等参加这些法会。

1527.万善同归集
三卷。永明延寿撰。大正藏四十八卷。法眼宗三祖永明延寿(904-975年)提出教禅一致思想,论述万善乃以实相为宗、归于一心,论述顿悟渐修论,所谓心即佛,但由于久为烦恼所覆,所以通过修行万行而达到莹彻[彻悟]。由114条问答组成,体系化为理事无阂、权实双行、二谛并陈、性相融即、体用自在、空有相成、正助兼修、同异一际、修性不二、因果无差。根据《宗镜录》一百卷,[本书]深化了慈愍流的净土教与禅的一致说,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卷首有沈振在熙宁五年(1072年)的序。

1528.曼陀罗
(生卒年不详)Mandra,译作弱声、弘声。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来杨都,与僧伽婆罗一起译出《宝云经》、《法界体性无分别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三部。

1529.密印寺
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西大沩山。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由于裴休的要求,嗣百丈怀海之法的沩山灵祐开创。[沩山灵祐]有弟子仰山慧寂,后世称为沩仰宗,这儿是发祥地。山内有裴公庵、裴公墓、石龙 、仰山居室遗迹、香岩岩、回心桥、盘陀石等名胜,由于灵祐的接化而有许多传说。其中,据说闻爆竹之声而大悟的弟子智闲的香岩岩在禅史中很著名。据说曾有三十多座宋代禅者的墓塔、清康熙年间重修的大伽蓝,可知以往的盛况,但都毁于近代的兵火。

1530.密教
密教是显教的对应语,意指秘密地说、表面上不能猜测之教,其经典采用内含陀罗尼与咒述因素的形态。带有这样的密教倾向的经典,由东晋时帛尸梨蜜多罗(Srimitra)与昙无兰(Dharmaraksa)等翻译,之后仍断断续续地传到中国。到唐代,由玄奘与义净等译出被明确称为密教经典的著作,但也只限于一部分。密教的真正导入是在盛唐的玄宗时代。这一时期,善无畏(Subhakarasimha,637-735后)、金刚智(Vajrabodhi,669-741年)、不空(Amoghavajra,705-774年)这三大密教巨匠先后由印度(或锡兰)来到中国,都深得玄宗皇帝的信任。据认为,善无畏所译《大日经》、不空所译《金刚顶经》分别是属于胎藏界与金刚界的二大密教圣典。一行为善无畏的弟子,也曾协助《大日经》的翻译,根据其师口述,著《大日经疏》;一行还跟金刚智学密教。三巨匠中不空最晚,他根据前二人所传密教文字,成为集大成者,在玄宗亡故后,仍深受肃宗、代宗的信任,还巧于连结(?)当时宫廷的实权人物,统治唐代的佛教界。在他众多的弟子中,特别重要的是惠果(746-805年),在惠果晚年,从日本入唐的空海传得其密教正系,这就是日本的真言宗。密教除了展开泛神论的世界观理论之外,还包含秘教性的礼仪规定,其图像学的严密性对以艺术表现宗教理念作出了划时代贡献。但是,以唐朝的皇权为背景、在短时期内得到急速发展密教,随着唐朝的衰微,最终从中国佛教界消失了。

《中国佛教史辞典》(125. 1511-152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511.本寂
(840-901年)曹洞宗的派祖。由住寺地称曹山本寂,称耽章,谥号元证大师。俗姓黄,泉州(福建省)莆田人。年少时仰慕儒学,十九岁出家,入福州福唐县的灵石山。二十五岁受戒,咸通年间(865年前后)参拜洞山良价而嗣法,师从数年后辞别洞山。先住抚州(江西省)曹山崇寿院,光化二年(899年)住荷玉山(祥符元年改名宝积寺)。曹山与荷玉山是同一地方,旧名荷玉山,由于本寂游历了曹溪山六祖慧能之寺、仰慕六祖而改为曹山,荷玉山之寺原为道观,称荷玉观。由于在二寺活跃,修行者云集。天复元年闰六月十六日圆寂,终年六十二岁,僧腊三十一。有《语录》。曹洞五位思想的集大成者。

1512.饭圣僧法
梁武帝命宝唱编纂、述作的五卷本书。现不存。

1513.梵臻
(生卒年不详)钱塘人。具戒后,跟知礼学天台学。不但得到知礼亲授《止观》,在自己阅读二十遍后,还得到了师的证明。皇祐三年(1051年)在上天竺寺,第二年回金山,熙宁五年(1072年)应杭州太守之请,入南屏的兴教寺,开讲席。擅长辩论,与仁岳对论。另外,他还发明了一种类集的著作形式,被称为南屏一家,[用此形式]著《释十类》,后来的《诸文类集》、《读教记》、《绪余集》、《乐邦文类》等即属此类。著《十不二门总别指归》一卷(现不存)。弟子有丛谏,[其南屏家]是四明三家中最为繁荣的门派。

1514.梵天讲寺
位于浙江省杭州凤凰山东山麓,北宋乾德年间(963-968年)吴越王钱氏开创,寺名为南塔,治平年间(1064-1067年)改称今名。天台宗山外派的庆昭,曾跟随钱塘的奉先寺清源,景德元年(1004年)入此寺,和孤山的智圆一起,同四明知礼进行论战,往返五次、达七年之久。后来清康熙、乾隆年间,继承明代云栖祩宏成为莲社祖统的省庵实贤住此,化导众人。

1515.本如
(981-1050年)四明句章人。继承知礼之学,为四明三家之一。跟随三年作知事,知礼一喝而悟。建中靖国元年(1011年)应遵式之请,继续东山承天寺(能仁寺)之席,大振法道。仰慕庐山之风,与丞相章郇公等结白莲社,仁宗赐白莲之名,[本如]得赐神照之号。著《普贤行法经疏》二卷,门人处咸续著《续解》。著《仁王忏仪》(现不存)、讲说《法华》、《涅槃》、《光明》、《观无量寿》、《观音别行》、《玄义》、《止观》、《金錍》、《观心论》等达数遍。终年七十岁。

1516.梵呗
指配上曲调、讽诵经文,或咏唱偈颂、赞扬佛德。“呗”象是梵语,音译为“婆陟”、“呗匿”等,被当作赞叹及止断之意,但原语不明。在中国,咏经称为“转读”,以歌赞叹称为“梵呗”。据说魏武帝第四子、陈思王曹植曾在游鱼山(山东省)时,听到空中的梵天之赞,和之而作梵呗,他所作的梵呗是删改《太子瑞应本起经》而成的“太子颂”与“菩萨睒子颂”。曹植的这一梵呗由吴国的支谦与康僧会继承,支谦根据《无量寿中本起经》作“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契”意为将文本分成章节。支谦的这一梵呗在梁慧皎撰《高僧传》时已经亡佚。康僧会根据《般泥洹经》卷上作“散谒法王来、及至名显若雪山”之一契,被称为“泥洹呗”,慧皎时还存在。《高僧传》卷十三中设“经师”一编,叙述有关转读与梵呗,举出擅长此道的僧侣,有帛法桥等11名,可知从东晋到宋、齐时,在南方盛行梵呗。东普[晋]时,建初寺支昙籥根据《超日月三昧经》卷上,作“六言梵呗”,名为“大慈哀愍群生、及至稽首礼无上尊”。其弟子法平住祗洹寺,以响[音]韵清雅而闻名。宋代时白马寺僧饶与道综同以美妙的声调而著名,另外,白马寺超明、明慧、庐山寺道慧、乌衣寺昙迁、道场寺法畅、瓦官寺道琰等也以[高]音量的声调而知名。接着在齐代,永明七年(489年)二月,据说竟陵文宣王感得“维摩一契”,招僧辩、慧忍等来咏唱。僧辩、慧忍分别作梵呗。《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中列举了当时梵呗的种类。梵呗作为称颂佛德的法乐,似乎得到广泛地实施,在讲经的仪式中,也伴随着讲经而使用。唐代的道世在《法苑珠林》卷三十六中设呗赞编,在《诸经要集》卷四中设呗赞部,列举了许多梵呗,由此可知梵呗在唐代也得到采用。根据《宋高僧传》卷三译经编,唐永泰年间(765-766年)梵呗被当作译场九位之一。

1517.梵纲经
二卷。大正藏二十四卷。据传为鸠摩罗什所译,但被视为刘宋时(五世纪)完成的伪经。全名《梵纲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亦称《梵纲菩萨戒经》及《菩萨戒本》。被当作《华严》的结经。解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佛性戒、大乘独特之戒,在日本也受到重视。天台智顗认为是罗什所译,著《菩萨戒义疏》二卷,华严的法藏著《梵纲经菩萨戒本疏》六卷、新罗的太贤著《梵纲经古迹记》三卷,此三书对后世的影响尤其大。除明旷的《天台菩萨戒疏》三卷外,还现存有义寂、元晓、玄奘、智周、祩宏、智旭等很多注释。

1518.梵纲经古迹记
二卷。太贤撰。大正藏四十卷。亦称《梵经古迹记》、《梵纲经古迹》。新罗的太贤对被当作大乘菩萨戒的根本圣典的《梵纲经》所作的注释。太贤学华严、法相两教学,本书也以这一宽广的视野,认真查对43种经典、4种律文、12种论书等,畅叙了他对大乘戒的独特见解,因而得到很高的评价。本书在日本还受到南都系戒学的重视,因而对本书著有很多注释。

1519.梵纲经疏
六卷。法藏撰。大正藏四十卷。全名《梵纲经菩萨戒本疏》,如字面所示,是《梵纲经》的注释。作为玄谈的摄教分齐(?),将本经当作大乘制教依据的是南山道宣,将戒体作为思之种子依据的是法相宗的基,而本书依据最多的,则是法相宗的智周(668-723年)的《梵纲菩萨戒本疏》。据说智周采用天台的思考方法。[法]孙弟子继承本书,著《梵纲菩萨戒疏》;本书对新罗太贤的《梵纲经古迹记》也有影响。注释有日本的凤潭的《梵纲经疏纪要》六卷等。

1520.摩诃衍
中印度人,由于学大乘佛教而得此称呼。→求那跋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