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73. 871 僧官制度)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871.僧官制度
国家任用特定的僧尼为官吏以管理、监督佛教教团的制度。僧官是具有僧侣与官吏双重身份的僧尼。僧官制度的建立,可上溯到北魏道武帝于皇始二年(397年或皇始元年)以赵郡的法果为道人统,以及后秦的姚兴(393-416年)任命僧[丰刀(上)石(下)]为国内僧主,僧迁为悦众,法钦、慧斌为僧录。北魏时,华北统一后,一度似乎仍用“僧正”这一官名。然而,伴随着文成帝的佛教复兴之诏(452年),僧官制度整然完备,即在中央设置以道人统(沙门都统)为长官,都维那为次官的监福曹,在地方设置以州沙门统为长官的僧曹(监福曹的分署),使教团的管理一元化。之后,和平元年(460年)监福曹改为昭玄寺,设置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及功曹与主簿员,但实际上似乎并未作画命“大统”。昭玄寺还进行僧尼犯杀人以下罪的判决。接着孝文、宣武二帝时,在各寺加设相当于上座、寺主、维那三纲(三官)的僧官。后来东魏时,昭玄统也称为国统,昭玄都维那也称为国都。接着北齐文宣帝于天保二年(591年)建立昭玄十统之制,任命法上为昭玄大统,僧达等九人为通统。西魏文帝的大统年间(535-551年),还出现昭玄三藏的官名,继承这一官名,北周敕任周国三藏为中央的僧官,夏州三藏、安州三藏等为地方的僧官。这里的“三藏”主要是掌管教团内部的礼仪、教学方面的职务。另一方面,作为南方的僧官,最早大概是东晋安帝时代,益州刺史毛璩任命僧恭为蜀郡僧正,但这显然是地方僧官。国家层次上的僧官,始于刘宋武帝(420-422年)时瓦官寺法和成为僧主。接着孝武帝时(453-464年),以僧正为最高,之下设都邑僧正等。明帝时还任命僧瑾为天下僧主。以后,南朝的僧官制度还是继续以僧主、僧正为中心。但在齐、梁代,与中央的僧主(天下僧主)、僧正相比,还是地方的僧主、僧正握有实权。隋代时,已知至少到开皇十年(590年)前后,还在中央任命昭玄大统、昭玄统、外国僧主等,也还使用僧主、僧正的称呼。然而,似乎并不存在统一的组织,据认为只是为方便或是习惯而设置各种僧官。入唐后,武德二年(619年)设立十大德制度,但一时而终,随着所管辖的中央官厅的整顿充实,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完全没有设置中央僧官。后来,作为中央僧官的例子,有中唐时澄观、惟英就任僧统,但这一“僧统”更具尊号的意味。与此不同,元和(806-820年)—长庆(821-824年)年间,正式设置僧录(左卫僧录、右卫僧录),作为功德使之下的次官或事务官,掌管中央与僧尼有关的事务。而在地方上,唐初起设置地方僧统为最高僧官,在元和二年以后,也设置了僧正,但与地方僧统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是为了在都督、节度使、刺史的管辖内帮助掌管教团。宋代在中央(首都开封)设置左右街僧录司,总管教团,其官职设僧录、副僧录、讲经首座、讲论首座(后二职南宋时废止)等,还设直属僧录的鉴义(负责总务,南宋时加上额外鉴义)。在西京河南府也设置僧录司。地方僧制度沿袭唐代之制,各州设管内僧正一名,之下设副僧正、僧判。后来在特定的州,还在僧正之上设都僧正。另外,在五台山继承唐代的十寺僧长制,设置十寺僧正司;在天台山设都僧正、副僧正、僧司等。这些都是特殊的制度。元代时设立宣政院,作为管理全体教团的机关,设总统、僧录、正都纲、副都纲等僧官。还在天下各州路设僧录司,其管辖下的各州设僧正司,僧正司中设僧正与副僧正,各县设都纲。另外,作为大都宣政院的江南方面派出机关,设置释教总统所,统率、监督地方僧官。明代时,先是太祖在金陵天界寺设善世院,作为统辖佛教教团的机关,设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但洪武十四年(1381年)时确定了在京、在外二种僧录司制度,第二年起实施。在京僧录司中设善世、阐教、讲经、觉义左右各一人,作为在外僧录司的下属机关,设立府层次的僧纲司(设都讲、副都讲)、州层次的僧正司、县层次的僧会司。这些机关的任务是:(1)调查僧尼人数并作成名簿;(2)选定寺院住持;(3)发给度牒;(4)指导、监督僧尼等。清代的僧官制度大致以明代的制度为准,但总管僧尼的实权几乎完全丧失。

《中国佛教史辞典》(072. 861-87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861.禅林僧宝传
三十卷,觉范慧洪撰。续藏二·乙·十。宣和五年(1123年)成书。继承嘉祐年间(1056-1063年)达观昙颖所著《五家宗派》,以政和年间(1111-1118年)为止云门宗、临济宗的法孙为中心的云门、风穴以下81人的传记与机缘为中心,每章附有赞。针对灯史类以上堂语为中心,把重点放在略传中,是了解宋代主要禅者的行状的重要资料。现存本有大慧派的舟峰庵庆老所补五祖法演、云岩悟新、南岳石头怀志庵主之传。一说原为《百禅师传》,收100人的传记,大慧宗杲除去19人变成81人。

862.杂阿毗昙心论
(Samyuktabhidharma-hrdaya-sastra)十一卷,法救造,僧伽跋摩(Samghavarman)等译。大正藏二十八卷。续补法胜的《阿毗昙心论》,解说说一切有部教理之纲要的小乘论书,由十二品组成。其它汉译有三种,即前秦的僧伽提婆译本、法显与佛陀跋陀罗的共译本、刘宋的伊叶波罗译本,但现在都不存。本书于南朝宋的元嘉十一年(434年)在京都长干寺中,由宝云担任译语、观公担当笔受译出。注疏有宋代慧通的《杂心义疏》、齐代智林的《毗昙杂心记》、梁代智藏的《阿毗昙义疏》、隋代靖嵩的《杂心疏》等,但现不存。

863.僧叡
(生卒年不详)魏郡长乐(河北省衡水冀县)人。十八岁时成为僧贤的弟子,二十二岁时博通经论。听泰山的僧朗的《放光经》二十四岁时游历各处讲说。师从释道安,罗什一来长安,即帮助其译业。罗什应僧叡之请翻译《禅法要》(坐禅三昧经)三卷送给他,僧叡日夜修习。得到姚嵩、姚兴的信任,《成实论》一译成就开讲。从诸经典开始,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中论》等写序。作为罗什门下第一人,与僧肇一起得到很高评价。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与建康的慧叡为同一人,假如按此说,后秦灭后来到江南,住乌衣寺,著《十四音训叙》,宋代元嘉十三年(436年)八十五岁时圆寂。

864.僧渊
(414-481年)俗姓赵,颍川(河南省许昌临颍)人。出家后,游徐州,跟白塔寺的僧嵩学《成实》、《毗昙》。学了还不到三年,就和学了十年以上的人一样了,因而有了名。据说隐士刘因之舍所住之山为精舍给他。弟子有昙度、慧记(纪)、道登,徐州彭城成为北方《成实论》研究之中心。北魏太和五年圆寂,终年六十八岁。

865.僧伽提婆
(生卒年不详)Samghadeva,众天。罽宾人。前秦建元年间(365-384年)来长安,建元十九年(383年)译出《阿毗昙八犍度论》,第二年译出《阿毗昙心论》。《八犍度论》是提婆背诵出来的,由于忘记了“因缘品”而不能译,后来在390年由昙摩卑补缺。之后到江南,应慧远之请入庐山,于东晋太元十六年(391年)译出《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东晋隆安元年(397年)游于京师,应王珣之请讲阿毗昙,第二年夏又与罽宾的沙门僧伽罗叉一起重译《中阿含经》。

866.僧伽跋陀罗
(生卒年不详)Samghabhadra,译作众贤。西域人。南齐永明年间(483-493年)到广州,与僧猗一起译出《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他知名的另一因素是传播对于佛灭年代论而言重要的众圣点记(每年作安居的记号,显示释尊灭后的年代)。

867.僧伽跋澄
(生卒年不详)称为众现,罽宾国人。前秦符坚(357-384年)末年来长安。由于背诵出阿毗昙毗婆沙,建元十九年(383年)符坚的秘书郎赵政与道安聚集寺僧,译出《鞞婆沙论》。跋澄诵经本,昙摩难提笔受成胡文,佛图罗刹宣读译文,秦僧智敏笔受成汉文。第二年译出《婆须蜜集经》、《僧伽罗刹集经》,此二经由昙摩难提、僧伽提婆与跋澄三个诵梵本,竺佛念宣读译文,慧嵩笔受,道安与法和校定。毗婆沙翻译中的情况在道安的《鞞婆沙序》中有详细记载。

868.僧伽跋摩
Samghavarman,别名僧铠、众铠。印度人。年少时弃俗,善解律藏,精通《杂阿毗昙心论》。刘宋元嘉十年(432年)渡流沙到建业。应道场寺慧观的请求,住在平陆寺,一起行道讽诵,日夜不止,据说僧众归集,传播道化。元嘉十一年九月应慧观之请,在长干寺译出《杂阿毗昙心论》十四卷,十二年正月在秣陵平乐寺译出《萨婆多毗尼摩得勒伽》十卷。常有志于游化,据说十九年翻译之事完毕,终于乘西域商人的船去西天,不知所终。

869.僧伽婆罗
(生卒年不详)Samghavarman,译为众铠、僧养。扶南国人。来南齐杨都,成为求那跋陀罗的弟子。除了与曼陀罗共译外,还译出《阿育王经》、《解说道论》等十部三十二卷经论。

870.僧伽罗叉
(生卒年不详)罽宾人。东晋隆安元年(397年),与僧伽提婆一起译出《中阿含经》(现不存)。

《中国佛教史辞典》(071. 851-86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851.禅苑清规
十卷,长芦宗赜撰。续藏二·十六。清规记载中国禅的僧团生活规定,由百丈怀海(749-814年)制定的是最早的,但《百丈古清规》为佚书,全貌不明,现存的清规中最古的即为本书。撰者宗赜(1106年左右圆寂)住真定府(河北省)十方洪济禅院,崇宁二年(1103年)撰序文。清规随社会的变化而变迁,但本书保存了百丈古清规的精神。细述受戒、上堂、知事、头首等规则,尤其是卷八“坐禅仪”对日本禅宗产生影响。除了有属政和元年(1111年)刊行本的高丽本之外,还有嘉泰二年(1202年)的再刊本。译注有镜岛元隆、佐藤达玄、小坂机融共编的《译注禅苑清规》(曹洞宗宗务厅)。

852.千臂千钵曼珠室利经
十卷,不空译。大正藏二十卷。全名《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根据本经所附序文,译出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但与金刚智与不空的有关事迹相违背,因而出现了伪作说。内容上以文殊为中心,强调心地法门,是从杂密向纯密过渡之教,其它地方没有疑问,但序文有问题。另外,与本经有关的书总共只有用梵字书写的《千钵文殊一百八名赞》一本,由空海传到日本。

853.善伏
(生卒年不详)俗讲历史上令人注目的僧侣,亦称等照。俗姓蒋,常州(江苏省)义兴人。五岁时在安国寺出家,幼小时起聪明,应刺史之请求一度入州学,但不能舍弃佛教,再度出家,之后游历各地,接受苏州的流水寺璧法师、越州的敏法师、天台的超禅师为首的许多师之教。他认为“不杀生为佛教的入口”,向人们说明不杀生的重要性。晚年住伏牛山,以自然为友过生活。使善伏留名于佛教史的,是《续高僧传》卷二十善伏传中记载他于贞观三年(629年)“听俗讲”,因为这成为了解俗讲起源的资料。

854.荐福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亦称大荐福寺。唐代则天武后为高宗追福,于文明元年(684年)创建。初称大献福寺,天授元年(690年)改称今名。神龙二年(706年)中宗在寺内设置翻经院,作为义净的译经场。同时期华严的法藏来此著书,再入唐的实叉难陀于景云元年(710年)在该寺圆寂。景龙元年(707年)率饯建砖塔,与大慈恩寺的大雁塔相对被称为小雁塔。开元十八年(730年)成为金刚智的译场,会昌元年(841年)日本僧圆仁留锡,大中五年(851年)弘辩住此,入内就禅的南北两宗问题奉答。之后,小雁塔于宋代政和六年(1116年)、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加以重修,虽有破损,但现存。

855.宣武帝
(483-515年)北魏第七代皇帝(499-515年在位),庙号世宗。帝继续孝文帝对佛教的信奉,自己在宫廷中为诸僧朝臣讲《维摩经》。还在景明(500-503年)初年下诏大长秋卿白整,学大同云冈石窟,在洛阳之南的龙门为孝文帝与文昭皇太后营造石窟,这就是龙门石窟的开始。在这样的帝治下,迎来了北魏佛教的兴盛,据说延昌年间(512-515年)僧尼寺总计达13,727所。伴随着教团势力的提高,也产生了种种弊害,便下诏严格运用僧祗户制、限制佛图户制等。

856.忏法
即根据诸经之说忏悔罪过的礼仪及其仪则。忏悔前附忏礼,称为忏礼仪;忏悔后加上发愿,亦称忏愿仪等。梁代以后盛行,据传梁武帝于天监二年(503年)作“慈悲道场忏”,还制“摩诃波若忏文”、“金刚般若忏文”等。现在留传有梁简文帝的“涅槃忏启”、“六根忏文”、“悔高慢文”,梁代沈约的“忏悔文”,陈宣帝的“胜天王般若忏文”,陈代江总文的“忏文”,陈文帝的“妙法莲华经忏文”、“金光明忏文”、“大通方广忏文”、“虚空藏菩萨忏文”、“方等陀罗尼斋忏文”、“药师斋忏文”、“沙罗斋忏文”、“无碍舍身会忏文”(《广弘明集》悔罪编)等。隋、唐、宋代时作有许多忏仪类文,除了隋代智顗的《法华三昧忏仪》一卷,唐代湛然的《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一卷,智顗的《金光明忏法》一卷,宋代遵式的《金光明忏法补助仪》一卷,宋代知礼的《金光明最胜忏仪》一卷,智顗的《方等忏法》一卷、《方等三昧行法》一卷、《请观世音忏法》一卷,遵式的《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一卷,《往生净土忏愿仪》一卷以外,还有唐代宗密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宋代净源的《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一卷、唐代善觉的《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四十二卷、明代禅修的《依楞严究竟事忏》二卷、梁代诸大法师集《慈悲道场忏法》十卷、佚名的《慈悲水忏法》三卷、志磐的《水陆修斋仪轨》六卷、佚名的《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一卷、知礼的《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明代受登的《准提三昧行法》一卷、清代夏道人的《准提梵修悉地忏悔玄文》一卷、元代王子成的《礼念弥陀道场忏法》一卷、明代受登的《药师三昧行法》一卷、佚名的《慈悲药师忏法》三卷、时代智旭的《礼佛地藏菩萨忏愿仪》一卷、《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一卷、佚名的《慈悲地藏忏法》三卷、清代继僧的《舍利忏法》一卷、清代弘赞的《礼舍利塔仪式》一卷、明代传灯的《吴中石佛相好忏》一卷、明代如惺的《得遇龙华修证忏仪》一卷等。宋代以后与水陆会与斋会结合,成为佛教主要例行之事,支撑着寺院的经济。强调除灾招福的一面,产生出水忏法与炽盛光法、占察忏法(亦称塔忏法、自朴法)等。在近代中国,呈现出禅堂变为经忏堂与水陆内坛、僧侣简直就成为经忏师的盛况。

857.善无畏
(637-735年)印度出身的翻译密教僧。印度名Subhakarasimha,音译名为戌婆誐罗僧贺,或者就是输婆迦罗,译名净师子,但一般以义译名善无畏称呼。原为从中印度摩伽陀(Magadha)国的王族中分出的乌荼(Udra,今Orissa)国之王,后来出家,在那烂陀(Nalanda)寺师从达摩掬多(Dharmagupta),研究密教的奥义。应师之命,开元四年(716年)八十岁时入长安,得到玄宗欢迎。应敕在兴福寺、西明寺、菩提院从事译业。译出佛典有《大日经》、《苏悉地羯罗经》,对中国密教的确立作出了贡献。弟子有著《大日经疏》的一行等。

858.禅门经
一卷,中唐时在中国所作的疑经(伪经)之一。根据卷首慧光的“序”,本经似乎亦称为《禅要经》。内容以经典的形式标榜初期禅宗的思想与立场,是当时达摩系的禅者们,感到不满足于小乘的禅经,写成本经,作为大乘禅经加以代替。可见“究竟顿教大乘”、“究竟禅”之语。经录中最早出现在《开元录》,断定为伪经,但在《历代法宝记》、《顿悟要门》等禅录被引用,可以得知从唐代到五代时流行于禅宗内。敦煌文献中发现了完本(斯坦因本5532号),由柳田圣山校订(《塚本博士颂寿记念佛教史学论集》,1961年)。

859.禅门师资承袭图
一卷。续藏二·十五·五。全名《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唐代裴休问、宗密(780-841年)答》。→裴休拾遗问

860.詹陵
(生卒年不详)明世宗(1521-1266年在位)初年的儒者,著《异端辩正》,总括唐宋时的排佛论,攻击佛教,也兼批判道教,为儒教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