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业余生活不似现在这般丰富多彩,学生也都很恋家。周末本地学生都回了家,家在外地的学生百无聊赖,称自己患上了”周末综合症”。所幸当时尚未与国际接轨,医学也未发达到现在的地步,此病只停留在戏称阶段。
现在,孩子太顽皮,猴子屁股坐不住,那是得了”多动症”;孩子笨手拙脚,原来患上了”感觉统合失调”;更年期综合症原本是妇女病,最近听说男性也有了”症状不明显”的更年期综合症。全民缺维生素、微量元素A-Zn,不知道高加索山区的长寿老人们是否每天在补充?
刚开学,打开邮箱收到了成堆信息,正为来不及看而烦心,又听说一种新疾病――”信息成瘾“:多发于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高学历,性格内向,拘泥细节,从事与信息关联密切的人员。如果不是条件有所不符,倒要担心自己染上了。
看”医学已进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知道了医学界研究出来的更多千奇百怪的毛病,如笼中虎症候群、天堂忧郁症、悠闲病、全身性开朗症、惧血惧医症,据称有3万种之多。真是心情不好有病,开心也有病;工作太忙有病,闲来无事也有病。原来正常的个体、性格差异,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起伏,以及正常的衰老进程,现在都成了疾病。众多的医药广告,实际已经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同该文开头举的那个让所有健康人生病的乡村游医。
医药界如此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行为并不是现代社会的孤例。学术研究或许不全是功利的,但如”学术工作中的帕金森定律“所说的情况,却也是处处可见:自己设计命题,并且孜孜以求,试图找到答案,由于视野狭窄而不得要领;或为了证明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制造大量自拟问题,耗费大量资源。
如果问题是现实存在的,没有研究出成果,并没什么可非议的。但如果问题是”虚”拟的,其谋财意图与医药界难分伯仲。不过,二种情况有时还真难以区分,不但别人如此,研究者自己怕也如此。研究到全身心投入时,恐怕谁都会觉得自己的研究极有价值――就像骗子行骗到最后,连自己都会相信了。
原文见:《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16日
1、”医学已进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摘自《发明疾病的人――现代医学产业如何卖掉我们的健康?》,尤格?布雷希著,张志成译,内地即将出版)
2、乔新生”学术工作中的帕金森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