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公司强强联合

    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领域曾有五大公司,如今强强联合,眼看着就只剩三家了。
    去年夏天,Sirsi公司和Dynix公司宣布合并为SirsiDynix(中国办事处设在上海)。
    今年夏天,听说Ex Libris公司被收购。今天,见到收购Ex Libris公司的Francisco Partners完全购入Elservier旗下Endeavor信息系统公司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购入后Endeavor将与Ex Libris合并,用后者的名称。
    剩下的Innovative公司,不知何去何从?

    Ex Libris相当了得,据称世界100所顶尖大学中有70家、北美50所顶尖大学中有45家使用他们的产品。Ex Libris原来是以色列公司,由于擅长处理多种语言,故其ILS系统ALEPH 500被世界64个国家的1700个机构所采用。而其链接解析器产品SFX几乎被当作Link Resolver的代名词。
    Ex Libris在国内也有一些用户,如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均采用ALEPH。今年又有南京师大与北外相继购买了他们的产品,南京师大自动化系统大概用的是汇文,未购ALEPH。Ex Libris中国办事处设在北京,标准汉译“艾利贝斯集团”。
    Endeavor也有1600个用户,像美国国会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都用其集成管理系统Voyager。Endeavor产品比较单一,且似乎是五大公司中唯一在中国没有用户的,看来进取意识不够,难怪最终连公司名称也不保了。

    Francisco Partners是世界最大的面向技术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s)之一。半年内购入两家ILS公司,图书馆技术应用前景还真是看好啊。
    如果把RLG并入OCLC也归入上述强强联合的话,似乎图书馆领域的企业/组织都在朝巨无霸方向发展。

参见:
Sirsi and Dynix merge to form SirsiDynix (June 19, 2005)
Ex Libris to be Acquired by Francisco Partners (July 26, 2006)
Francisco Partners to acquire Endeavor Information Systems from Elsevier (November 21, 2006)

电子期刊馆藏进联合目录

    OCLC与EBSCOSerials SolutionsTDNet三家电子期刊数据库供应商合作,推出电子期馆藏服务(eSerials Holdings service)。可以在其联合目录WorldCat中,根据ISSN自动设置与维护成员馆的电子期刊馆藏。如果成员馆的供应商不在上述三家之列,也可以将电子期刊订购数据直接提供给OCLC,或者向OCLC推荐自己的供应商。

    只要下一个订单,无需另外付费。与OCLC当初对在Open WorldCat中给出馆藏链接设置很高的门槛作对比,可见OCLC急切地需要得到成员馆的电子期刊订购信息,它集成图书馆馆藏的胃口越来越大了。

    图书馆订购的虚拟馆藏,很可能是朝不保夕的,进联合目录有点不可思议。OCLC的目的是要让WorldCat(及其它包含WorldCat的服务如FirstSearch)成为最终用户查找文献时的依靠——只要目前是你的馆藏,读者可以用就行了;至于将来不是了,反正是自动维护的,把你的馆藏去掉就行了。

    用联合目录代替本馆OPAC,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新发现北卡州大学(NCSU)图书馆信息技术部主任Andrew K. Pace在ALA网站上开了博客Hectic Pace。始于6月,大至一周一篇。以上消息来自他10月4日报道RedLightGreen关门的博文“Endings and Beginnings”。

    NCSU年初推出新版OPAC,Andrew因对传统OPAC有“猪”之喻——“停止给猪抹口红”要“杀了这头猪”之说而名噪一时。Andrew说OCLC的这个服务7月推出。OCLC着力推动都柏林核心,它的网页元数据都用DC。因而可以从源文件了解,该服务的网页2006-03-16建立,最近一次修改2006-09-22。

参见:

OPAC改朝换代由此开始 /posts/20060116191147.html

解读OCLC编目服务的霸王条款 /posts/20050226221451.html

落花流水·红绿灯 & 亿唐 /posts/20061023194242.html

 

附记:

红绿灯(RedLightGreen)月初关张,现在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www.redlightgreen.org,会自动转到worldcat.org

日式炒乌冬

    迎奥运,中央台在北京街头捉不规范英语。看到几个镜头,简直怀疑是娱乐节目的“真真假假”篇:

    某山西面馆,不知为何把店招译成“face powder”(面粉),让节目中的老外倒了胃口。
    换一家店,菜单上的英文名称全是直译的。特别拿来做例子的“日式炒乌冬”英译是:day style fry black winter(白天风格炒黑色冬天)。

    估计这些都是机器翻译的杰作。于是拿几个在线翻译网站试试“日式炒乌冬”:

Google翻译(http://www.google.com/translate_t
Japanese speculation in the Ukrainian winter(日本人在乌克兰的冬天做投机买卖)

雅虎宝贝鱼(http://fanyi.cn.yahoo.com/translate_txt
The date type fries Wu Dong
(即AltaVista的Babelfish,http://babelfish.altavista.com/tr,不少在线翻译网站用它)

免费在线翻译网(http://www.onlinetranslation.cn/
The date type fries Ukraine winter

爱词霸翻译(http://fy.iciba.com/trans.php
I am Japanese to fry a black winter
[要注册才能用,不爽]

    把“日式”译成Japanese,那是比较到位的;
    “炒”一般都译得不错,只有Google根据上下文,认为此处“炒”应当理解为“炒作”,也有点道理?
    至于“乌冬”,不管是“乌克兰的冬天”,还是“黑色的冬天”,都离实际差得太远。尽管译不出的名词用汉语拼音一般而言比较保险,但对于外来语,肯定还是回归原文更合适,但没有一家用了udon(うどん)。
    其实无论用“乌冬”查雅虎还是Google,起首的大多数是关于乌冬面的,怎么它们的翻译还没有学会这个词呢?
    关于“乌冬”,可参看维基百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