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可用性测试

    前晚在电脑桌面上看到一个名为“用户界面可用性测试”的PPT,觉得有些好奇。打开一看,原来是上个月中美数图研讨班人机交互课时,我们组的一个作业──以用户测试方法,对本馆学位论文数据库做人机界面可用性测试,测试专题是有关苏州的民俗。当时上台演示就是用的这个PPT,还想着回馆后据此改进,重新发布一下检索界面。不料课程结束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见到文件名,不打开居然就不记得还曾有过这件事。唉,廉颇老矣!

    规则是:测试者只做客观的观察与记录,可以询问被测试者做某项操作的原因,但不能向被测试者做演示说明、不能指点被测试者如何“正确”操作。
    先后有四位同学做白老鼠。这次测试给我最大的冲击就是,原来不同用户使用系统的习惯还真是差别巨大,四个人竟然就没有相同的,几乎可以说完全不同。这真是个简单而又强大的方法!因为从中发现了用户界面的很多问题。

    第一位典型的Google风格,直接在检索词框输入检索词“苏州”,然后打回车。在Google的熏陶下,相信大多数用户都是这样的习惯。很遗憾的是,出现了“请选择检索范围”的提示──本馆用的是TPI系统,由于采用了“导航”功能,必须先选择范围,才能有检索结果(这点似乎不是我能够改进的)。
    于是,选择检索范围,再检索,系统显示“对不起,没有找到相关记录!”想想不大可能啊,又不是什么很偏的内容。仔细看检索词,发现上面的检索字段是“姓名”。(大家的意见是,最好像Google一样,默认为所有检索字段,只是TPI并不支持。不过,使用学位论文系统的人,以作者姓名检索的肯定是少数,用中文关键词、中文摘要甚至中文题名做为默认检索字段,都比姓名好得多)
    再于是,选择检索字段,下拉框里出现了几十个选项,连学号、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等都是,看得人眼花缭乱。(很明显,无用的检索字段除了干扰使用外,没有任何益处,应当去掉)
    终于出现了检索结果。再使用二次检索,用“民俗”做限定……

    第二位很细心,一开始就看到有选择检索范围的,很仔细地挑选……

    第三位是最专业的,选择检索范围、字段,输入检索词“苏州”,回车,看到只命中二十多条,决定逐条查看筛选,因为“或许有些相关内容,没有用民俗这样的字眼”。这时发现检索结果一览显示的是:姓名、学号、学院、系所、学科、专业。要想筛选,得逐条点击看详细记录。(测试到这里,本人已经觉得无地自容,不知道我们的用户界面什么时候变成这副不堪的样子了)

    第四位迷信高级检索,同样受到众多无用的干扰字段,结果只在一个输入框中输入“苏州民俗”就开始检索了。很幸运有一条命中的,但面对结果,却不知道如何才能看到详细信息。(TPI比较奇怪,需要点击姓名看详细信息,这点我无能为力)
 
    昨天抽空对本馆学位论文系统重新做发布,没有看到发布过的痕迹,大概是什么时候系统重装、缺省发布,所以才会有那么奇怪的检索界面。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有些不是我能改变的,有些错误我不会犯,但如果没有做过这次测试,我肯定想不到改变系统的缺省检索字段。
    教训:如同编目员需要关注OPAC界面,自建数据库也必须关注用户界面。除了一开始应该做可用性测试外,正式运行以后,也该想着经常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参见:
中美数图研讨班2008·人机交互与数字化图书馆 (2008-05-24)

《用户界面可用性测试》上有8条评论

  1. 由这四位已经能够发现不少问题,面对野生的,问题肯定更多。只不过很多都需要开发人员解决。
    还要汗一个。重新发布时,选了一个不同的模板。发布后只注意上述几个问题,没有发现竟然因此无法看全文了。用户当天就发现并提出了,今天又重新发布了一次──似乎用户对检索界面可用性并不在乎,不然以前怎么从来没人提出呢?

  2. 恩,tpi可以改一下它的网页,让检索范围默认选定。
    UI一直是我关注的地方,甚至考虑过朝UI方向发展了。

  3. 编目师的这个博客好,但界面不好,太浪费有限的屏幕空间,呵呵,提个意见
    博主 对 雨僧 的回复: 2008-08-13 11:55:54
    呵呵,找了二圈,没看到中意的模板可换 🙁
    等哪天长了本事,自己做一个,或者到哪里拷贝一个来 🙂

  4. 很想请教,对于软件图形界面的做好的适用于设计师本身的可用性评估方法是什么?
    博主 对 tinger 的回复: 2008-10-15 21:27:39
    抱歉,偶是完全的外行。那是个学习笔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