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eni,合家共修族谱

    前晚在译言上看到“Geni发布”,说是上周介绍过的一个做族谱的新产品,链过去一看,竟然已经有3千万人的档案了。
    本来只想去看个大概的,结果即时就做起了自己的族谱,加上了40多个亲属,还给其中6人发了邀请,第二天一早就发现一位外侄女已经加上了其父母的邮箱并发出了邀请。这就是病毒式传播的威力。

    之所以一看就动手做了,实在是geni用起来太方便了,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时时体验那种不受打扰的流畅感。
    首先,Geni不用注册。对于已经注册怕了的人,实在太重要了。只要输入你的姓、名、电子邮件,选择男或女,就可以开始建立你的家族谱系。在我把自家上下四代都做到家谱图的过程中,Geni就在获取我的信息,所以它不需要你填N多信息才让你开始。
    其次,电子邮箱就是自己的登录名(这样做的优点参见:改进电子商务网站易用性的10个方法),初始密码在开始建族谱的时候,就发到了邮箱中。当我进一步想对自己的家谱访问做设定时,Geni要求我重设密码,这时直接输入自己想用的密码就行,而不象很多网站那样,要我先输入原来的密码──这意味着要打断目前的操作,去开某个邮箱,找出系统自动生成的密码。
    再次,当然就是最重要的族谱功能了。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从其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添加自己的直系亲属,形成一棵谱系树,而不是要求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操作。
    一般信息还包括出生日期、出生城镇,现住城镇,可选择生日提醒,还可选择发出邀请──让人非常舒服的做法:系统直接根据填写的电子邮箱发邀请,不会跳出一个窗口要你确认(包括Google Doc都会这样烦你),如果没写邮箱,它也不会告诉你邮箱没填无法邀请(太多系统有这样“友好”的提醒)──总之,它不会来打扰您。
   细节方面,婚姻情况包括在婚、离婚,结婚日期,可多至15次婚姻;出生顺序──排兄弟姐妹大小用的(难道不可以根据生日吗?可以,不过如果不清楚生日呢?双胞胎呢?),可以是未知或者独生,最多达30位(多子多福);过世的,除过世日期,还有下葬日期,并且均可注明本人是否在场。除了姓、名,都可以不填。凡日期不确定的,不填自然可以,填了还可以勾选circa(估计)──非直系亲属,或者年代久远,记不清很正常。
    其他功能:个人档案包括从外貌到绰号的一切,联系信息包括各种IM及社会网络,学校、工作、爱好;照片、视频上传;家族出生地及现住地图分布(Google地图)……。Timeline列出个人生活中的重要节点:出生、上学、工作、结婚、生儿育女等等。还有很多功能有待探索。
    最后,输出功能也是不可少的──网事难料,万一网站关门,自己的努力就付东流了。Geni提供GEDCOM格式的输出,据称是用于保存、转换、传递族谱信息的标准文件格式。纯文本型的,符合长期保存要求。

    Geni接受汉字输入,但目前还没有中文界面。相信很快会有的,因为永远的beta版嘛──在我开始输入地点的时候,中国省名还是用下拉框选择拼音的,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地方变成接受汉字输入了。
    若干日子以后,就可以看到一个亲友们共同做成的庞大的家族谱系了,而且是在不断生长中的。家庭中的某些日子,时间一长就忘记了,有了这个备忘录,多久都会记得──有Geni记录并提醒着。

Facebook相关的统计数据

    数据来自Laurie Bridges和Cliff Landis在Computers in Libraries 2008上的PPT(见后):

    大学生十大网站(Top 10 Website Among College Student, 2005-2007)(Top10website)

    风水轮流转,2005年时第一位是Collegehumor.com,9.6%(到2007跌至第7);2006年是MySpace,13%(2007年第2,仅6.8%);2007年是Facebook,12.2%(2006年第2,11.5%)。

· 5800万活跃用户中,超过一半每天访问(来源:Facebook, 2008)
· 85%大学生有Facebook帐户(来源:Facebook, 2008)
· 美国第5、加拿大第2最流行网站(来源:Alexa,March ’08)

· 用户每次访问平均花20分钟(来源:Facebook, 2008)
· 用户平均每次访问32页(来源:Alexa, 2008)

图书馆应用:
· Notre Dame Library Search:每天2个活跃用户
· WorldCat:每天47个活跃用户
· JSTOR:每天2个活跃用户

图书馆页面:
· Hennepin县图书馆:183位粉丝
· Aurora University图书馆:120位以上粉丝

    除了Facebook,PPT还讲到其他一些社会网络应用。在介绍了LibraryThing、AADL、WorldCat.org、Amazon之后,总结说:
· Library catalogs are social networks for ideas.
备注页文字是:So how do we connect the people-networks with the idea-networks?
    确乎值得思考。

图书馆招聘职位

    在订阅的邮件列表中,经常会看招聘馆员信息,非传统名称相当多。最有感觉也记住了的就是metadata librarian。
    在Stephens的444页PPT之253页,列出了更多新潮馆员称谓,其中不少就是职位名称,由此足以感受美国图书馆界在实践与理念上的变化。若干年后,这些称谓或职位未必仍然存在,但昭示图书馆发展的某些趋势应该没有问题:

User Experience Librarian(用户体验馆员)
Virtual Librarian(虚拟馆员)
Digital Strategies Librarian(数字策略馆员)
Librarian 2.0
Innovation Librarian(创新馆员)
Information Concierge(信息看门人)
Strategy Guide(策略指导者)
Gaming Librarian(游戏馆员)
Blogging Librarian(博客馆员)
E-Resources Librarian(电子资源馆员)
Coder(编程员)
Wiki Librarian(维基馆员)
Virtual Branch & Services Manager(虚拟部经理)

见自:
Michael Stephens:The Hyperlinked Library: Trends, Tools & Transparency (174MB的PDF)

关于上述PPT,参见Ted的介绍:
图书馆观点:活生生的 Web 2.0 (20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