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中的图书馆2.0

    联盟图书馆系统(Alliance Library System, ALS)与联机图书馆活动(Online Programming for All Libraries, OPAL)合作,将在网络游戏“第二次生命”(Second Life)中建一个图书馆。OPAL是一个协作创新活动,向各类图书馆提供面向用户及馆员的活动与培训,方式是实况直播,公众可以通过VoIP语音、文本聊天及同步浏览参与。
    “第二次生命”是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G),一个完全由其居民建立与拥有的3D虚拟世界,自2003年向公众开放以来,至今已有来自全球的近20万居民。玩家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和推广各种各样的虚拟商品和服务。据说其中已经建了两个图书馆Librariaum和Second Life Public Library,但都没有提供实际的图书馆活动与服务。于是ALS打算建立一个结合几项图书馆2.0理念的新型图书馆,称为“第二次生命图书馆2.0”(Second Life Library 2.0)
    将于2006年6月开通的这个网游图书馆,首先选择OPAL的一些公共活动提供给虚拟居民,包括图书讨论、培训时段等。目的是向或许不使用图书馆的成年人,推广真实的图书馆与联机图书馆服务。如果成人项目成功,类似图书馆服务也将在少年版Teen Second Life中提供。
    此项目还建立了一个Google讨论组,邀请愿意参与及接受更新信息的图书馆员加入。消息一经公布,即引起数位blogger的兴趣,Tom Peters和Jenny Levine还表示要参与此事。

    去年底看到多个blog写参与“游戏、学习与图书馆学术会议”(Gaming, Learning, and Libraries Symposium)的经历,只觉得疑惑,图书馆与游戏何干,以至于要开学术会议?Meredith Farkas (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正在写一本游戏与图书馆的书,有兴趣者可以看看他的介绍。现在一些美国人已经把游戏视为一种学习方式,另一些则从中发现教育可资借鉴的手段。

  • 电子/网络游戏的流行乃至令人沉迷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不独青少年喜欢,成年人、老年人也有沉缅其中者(本人也曾经打到深更半夜不愿收手)。发现其中的亮点加以充分利用,实乃明智之举。
  • 在网络游戏中建立的虚拟社区,也有居民记得建图书馆,还不止一所,可见图书馆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
  • 通过网络游戏中的虚拟图书馆,推广图书馆服务,培养数字原住民的信息素养,这种异想天开的方式,令人叹为观止。   

 
相关链接:

 

OCLC发布新的数据挖掘项目――读者对象

    图林Library 2.0很热闹,最近刚被选为下届北美专业图书馆协会(SLA)主席的SirsiDynix公司副总裁Stephen Abram对此也一直是谈兴甚浓,但OCLC只谈Web 2.0,绝口不提L2。
    Web 2.0有很多特征,其中之一是“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不知道是不是确切,我把它译为“数据核心”――对图书馆来说,内容是基础,围绕着自己特有的内容来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才是Web 2.0时代的生存之道。而OCLC积数十年而成的联合目录数据库WorldCat,5千万书目、10亿馆藏,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数据核心”。OCLC副总裁、首席策略家Lorcan Dempsey一直在呼吁“让数据起作用”,数据挖掘是研究部的重头戏

    3月24日,OCLC正式公布了研究数年的数据挖掘研究成果之Audience Level,通过对WorldCat中馆藏数据的挖掘,结合其FRBR研究的xISBN项目,提供作品(而非某一出版物)的读者对象。
    在书目记录中,虽然为“读者对象”代码预留有位置,但西文编目的传统是除了儿童读物,一般不作标记。为获取读者对象信息,OCLC转而利用其独特而庞大的馆藏数据,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收藏馆加以不同的权重,以数字方式提示文献可能的读者对象。

    这个项目有什么意义呢?按OCLC的说法,可用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进一步开发:
1、information relevancefor retrieval(信息检索相关性)
2、reference services (including readers advisory)(参考服务,含读者咨询)
3、collection development(馆藏发展)

    提供三种利用途径:

1、用户界面
输入WorldCat号或ISBN,在页面的最下面,会以图示法显示该作品的读者对象(从中小学级Schooler到学术级Scholar)

2、Web服务
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中加上如下链接,显示作品的读者对象信息(我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为例,可以用WorldCat号或其它ISBN代替这里的0590353403):
http://researchprojects.oclc.org/al/al.xml?oclcno=0590353403

如在后面加参数“&manifest=true”,则显示所有版本的读者对象信息,如:
http://researchprojects.oclc.org/al/al.xml?oclcno=0590353403&manifest=true

[update (2006-3-25 17:00)]
以上只是简单的示例。实际上Web服务提供了最广泛的应用可能性,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任何人都可以将这一服务结合进自己的应用。最原始的方法如在自己的OPAC中显示某书的读者对象,高级一点的如评估本馆西文馆藏的学术层次……

3、Greasemonkey用户脚本
在Firefox浏览器中安装Greasemonkey扩展后,再分别增加用于Open WorldCat或者亚马逊的用户脚本,在访问这两个网站时,脚本会自动在它检测到ISBN的网页中插入读者对象评价信息。

    看OCLC研究部主页的那一长排研究项目,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它会成为本行业的龙头老大了。

Audience Level prototype资料
新闻发布:New OCLC Research prototype assesses likely audience for resources in WorldCat, the world&aposs largest catalog of library resources

使用说明:Learn more about the Audience Level prototype

算法介绍:Audience Level project overview

经典回放:
Lynn Silipigni Connaway, Edward T. O&aposNeill and Chandra Prabha. 2004. “Estimating Audience Level of Monographs Using Holding Patterns in WorldCat”. Presentation given at Library Research Seminar III: Learning and Growing; Inquiry into Librarianship, 14?C16 October 2004, Kansas City, Missouri (USA). (PowerPoint : 32MB/29slides)
 

其它相关资料:
Lorcan Dempsey: Making data work harder
Lorcan Dempsey: Making data work – Web 2.0 and catalogs

Greasemonkey中文手册

 

图书馆2.0网站五项基本原则

    最近图林热烈讨论五定律(图情老槐一飞蓝天白云)。看国外图林blog,除了Lorcan Dempsey讲“阮冈纳赞与长尾”(Ranganathan and the long tail),Stephen Abram也在“图书馆2.0花车巡游”(The Library 2.0 &aposBandwagon&apos)中谈到2.0环境下五定律应当转变,不过他并没有提出2.0版的五定律。

    与2.0版五定律有得一拼的,倒是John Blyberg提出的图书馆2.0网站五项基本原则。Ann Arbor地区图书馆(AADL)有一个极具2.0风格的网站,其网络主管与主要开发者John Blyberg在图书馆Geek中很有影响力。前几天他写了“图书馆2.0网站从何开始”(Library 2.0 websites: Where to begin?),提出了图书馆2.0网站的五项基本原则:

 图书馆2.0网站五项基本原则Social software 社会化软件
Open source 开源(软件)
Single sign-on 单点登录
Open standards 开放标准
Integrated OPAC 集成OPAC

    在他的行文中,这五项基本原则是相辅相成的。

    社会化(Social)、社区(community)是2.0提倡者特别鼓吹的。John指出公共图书馆本来就是一个社区,现在是要延伸图书馆的边界。或者也可以说,通过社会化软件,扩大图书馆服务到尽可能广的地方吧。

    将社会化软件结合进图书馆网站,还应当使用开源软件。John认为采用开源平台与技术不仅是为了省钱,更重要的是把在开源基础上开发的成果免费给他人使用。最欣赏B如是说:

We are libraries after all, we ought to act like it, not just in the stacks and at the circulation desks, but in the server rooms and IT departments as well.(毕竟我们是图书馆,我们应当这样做,不仅仅在书库与流通台,而且在服务器房与IT部门)
Open source allows success to be contagious as code is reused, changed, improved, forked, spawned into radical new ideas. That sounds like something a public library ought to be involved with, doesn’t it?(通过代码的复用、改变、改进、分叉、大量生产出全新思想,开源使得成果到处蔓延。这听上去不正是公共图书馆应当参与的吗?)

    或者说,在2.0时代,图书馆不仅要向公众提供图书,还应当提供技术开发成果。这是图书馆技术人员对图书馆精神的进一步扩展。在我国,这种技术的互用,似乎尤其应当发扬光大。

    很多图书馆网站都在做单点登录了,用户访问网站只要输入一次认证信息,然后不管是查个人借阅信息、填馆际互借申请、或者博客留言,都可通行无阻。John指出单点登录的好处不仅仅是减少用户麻烦,而是充分利用统一的用户管理系统,与社会化软件的特性结合,作为粘性联机体验(a cohesive online experience)的基础。John认为,图书馆网站不仅仅是资源,它也应当成为一个目的地。
    或者说,通过单点登录可以获取并充分利用用户的信息,提供吸引用户的信息,从而为形成一个网络社区打下基础。不知道多少图书馆的单点登录系统做到了这一点,或者打算这样做。

    要很好地实施单点登录,需要提供与支持开放标准。采用W3C标准,输出、用Greasemonkey、RSS feeds这些基本功能的实现都没有问题。采用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WSDL (Web Service Definition Language) … [不懂啦]

    OPAC大概是公共图书馆网站中最不受图书馆控制的部分了,因为常常受制于图书馆集成系统。John曾要求图书馆集成系统商给客户(也就是图书馆)更多权利――开放、标准化等等(ILS Customer Bill-of-Rights),在这里他仍然没有忘记揶揄ILS供应商,比如将OPAC比做只学过编程基础、打算转修语文的学生做出来的东西。
    所谓的集成OPAC,John的理想是将OPAC嵌入图书馆网站结构中,通过页面解析(page parse)可以访问所有网站数据与功能。用通俗的话,是不是就是开放OPAC给搜索引擎作索引呢?

    研读完John的五项基本原则,感觉天下大同、前景光明。用我很贫乏的语言,就是:2.0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