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学会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名单今天在网上公布了,看“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成员,有几位名字竟然十分陌生,于是上网去查。
    用国家图书馆目录维普中国期刊网,分别检索委员会成员出版的图书发表的论文论文被引情况,了解各位的研究领域与学术影响。维普检索G大类发文,自1989年起,除前10项有明显同名的其他学科作者外,一般不排除同名者;期刊网检索图情档博引文,自1997年起,基本上不视为有重名者。数据如下(国图图书/维普发文/期刊网引文):

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学术研究委员会专业委员会
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15人)

主任:
汪东波(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1/9/83)

副主任:
谢琴芳(北京大学图书馆CALIS管理中心,研究馆员)(1/17/230
陈树年(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馆员)(4/20/354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卜书庆(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0/18/43)
马张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7/22/239
孔方恩(天津图书馆,研究馆员)(0/5/6)
王松林(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教授)(2/91/137
吴开华(清华大学图书馆深圳分馆,研究馆员)(2/16/85)
张建勇(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0/10/52)
苏新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9/44/89)
陈坚(首都图书馆,副研究馆员)(0/?/2)
侯汉清(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7/62/281
胡广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0/6/6)
曹树金(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1/29/168
黄如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2/36/93)

    检索、统计过程中,也感到很安慰。因为信息显示,名人发文也不易:
1、自家办期刊的,发在自家刊中文章占相当比例。目前期刊稿源不会紧张,可能有约稿成份,但过高的自刊比例,不免让人感觉是对外投缺乏信心。
2、也见一稿多发,可见作者投稿时也没有很大把握。

    看keven介绍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专业委员会的讨论(“专委会”漫谈“后数图时代”),他们计划的活动很丰富。不知道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有什么计划?

 

西文授权影印书原题名的著录

    目前出版授权影印书的出版社越来越多,著录最重要的信息源题名页的形式也各有不同。大致有:

  • 题名页有原题名与翻译题名
  • 题名页只有原题名,封面有翻译题名
  • 题名页只有翻译题名,原题名在版权页等处
  • 题名页只有翻译题名,另有影印原书的题名页
  • 题名页有外文题名,但与原题名有所不同

    对于出现在题名页的原题名,在著录方面没有什么疑义,直接入245字段即可。但其它各处的原题名,著录方式就有点百花齐放了。大致如下:

  • 有影印原书题名页的,原题名当作附加题名页题名,著录在246附加题名页变异题名(指示符15)。
  • 原题名在版权页等处的,做500附注。做得周到一点的,再做246变异题名,提供检索点(指示符3#)。
  • 原题名在版权页等处的,直接做246变异题名,以$i说明信息来源(指示符1#)。
  • 出现在非题名页的原题名,著录于统一题名130或240。统一题名不一定出现在文献中,也无须说明出处。如果用附注说明原题名,则在534原版附注中用$t。

    从目前FRBR在OPAC的应用看,集中显示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是一种趋势。要系统能够做到这一点,采用统一题名不可避免。在编目传统上,也正是采用统一题名以集中不同名称的同一作品的。不过,对新版改名,以后是否也会将原题名著录于统一题名,而不是附加款目(700/730字段),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从实现目录功能上讲,对于不同于授权影印书正题名的原题名,做246变异题名可以解决“检索”问题,不能满足“集中”的要求。而用统一题名则一举两得!

 

简化MARC21

    刚过去的十月,LC的MARC标准主页上的MARC论坛讨论热烈,最热的话题就是减少MARC字段数(Reducing number of MARC fields?)和简化MARC21(About simplifying MARC)。

    事情由九月末论坛中的活跃人物J. McRee (Mac) Elrod (Special Libraries Cataloguing Inc.)介绍一项MARC内容标识符使用研究而起(The MARC Content Designation Utilization Study)而起。他介绍说,对40万MARC记录的分析,在MARC21近2000个字段及子字段中,小于50%的仅出现一次;36个字段与子字段覆盖所有使用的80%。他认为这些发现会支持简化MARC21。
    实施此项研究的北德州大学图情学院助理教授Shawne D. Miksa博士立刻说明,目前只是一个测试,未来将分析OCLC的WorldCat中5600万条记录。
    尽管他说明研究目的不是对MARC使用作出任何判断以至于减化MARC,只不过是为未来对MARC的决策提供经验数据。但仍激起了最热烈的讨论。
    编目员一讨论起“字段”,就没完没了。众说纷纭,我一见就头痛不已,只略看了几篇。

    以前就想过UNIMARC是如何炼成的,与LCMARC有那么多的不同。应该不是横空出世,是不是设计LCMARC时建议未被接受,失意之余重起炉灶,弄得现在两种MARC格式差异如此之大?
    在UNIMARC建立之后,好象根据LCMARC/USMARC/MARC21改了一些。比如跟着增加856字段,比如4XX连接字段由$1嵌套方式,改为可选择采用$a$t等子字段方式。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概到了UNIMARC咸鱼翻身的日子了。
    在这次讨论中,UNIMARC的东西就被翻出来不少,希望MARC21能依此改变。比如不著录ISBD的标识符(字段结束是不是要加点自然也不是问题了),比如ISBN字段后面用子字段标明装帧方式(而不是直接用括号),比如题名与责任方式增加一些子字段以明确说明各著录单元。
    前面两项我赞成,一个是简化著录,一个是简化索引;后一项那就是自找麻烦了,纯著录用,又不提供检索,为什么要增加子字段?真没想到,简化MARC的讨论,复杂化竟然也堂而皇之登场。

相关链接:
The MARC Content Designation Utilization Study 

用得最多的33个USMARC字段

用得最多的39个CNMARC字段 

飞云的博客:MARC数据中的字段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