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人生轨迹

我外公外婆都是宁波人,外公讲话宁波口音,外婆则是纯正上海口音。据说外公外婆是远房亲戚,婚后全家(包括我从未谋面的外曾祖母)多随在铁路工作的外公在全国各地生活。

母亲1934年九月初七(不知为何身份证号为0906,阳历10月14日)出生在北京,当时外公在前门火车站任职。其后全家一度回到上海,住在马当路,母亲在此读小学,还曾去过宁波她自己的外婆家,到老仍记得江北岸李家接雨水的大水缸。

1944年母亲在衡阳读小学,因抗日战争波及(衡阳保卫战),外公大概留守,外婆带着全家老小,经香港一路逃难到重庆。母亲对这趟长途跋涉没有艰辛的记忆,只记得挑夫挑着行李和她的大妹妹(当时5岁),以及途中吃蜂蜜。对于重庆,除了上过小学、下雨皮鞋淋湿被保姆烤坏,母亲念念不忘的就是刚到重庆受不了辣椒,后来就适应了——这话重复过很多次,却完全不影响她晚年不肯碰一丁点辣味。

抗战胜利后外公到浦口火车站当站长,母亲和舅舅们一同在蚌埠崇正中学读书。那是一个教会学校,母亲对嬷嬷比老师印象更深,只说祷告时嬷嬷指点她该怎么做,却从来没说过哪位老师教过些什么。舅舅每周坐火车回浦口家,母亲因身体弱,周末去蚌埠过房爷(干爹)家。我问为什么不就近到南京上学而选择蚌埠,母亲说是她过房爷在蚌埠当站长。我猜测或许当年对铁路员工来说,过江去南京并不比去蚌埠更方便,而崇正中学也确实是所好学校(经查现为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

1949年(猜测是在5月前)全家回到上海,用金条租下虹口的房子。因外公不愿去东北,放弃“铁饭碗”离开了铁路,后半生在打浦桥地段医院挂号为生。虽同在市内,坐公交从虹口到卢湾不过10公里,但外公通常周末才回家。外公应该在1966年初退休,一生平安

回到上海后,母亲在武进路的滨海中学继续读初中。对于为何初中读那么多年,我和父亲一同问过她,母亲没有给出解释。1953年毕业时,班主任惊异于学习相当不错的她没有继续读高中,而是考中专进了上海卫生学校,学的不是护士而是医士。卫校当时在南京西路、现在东海广场的位置。她还记得20岁生日时,外公特意带她到西餐馆“吃大餐”。

1956年毕业,母亲被分配到宝山县血防站,从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不几年血吸虫病消灭,她被分配到葑塘卫生院(后称葑溪卫生院、现名祁连社区卫生中心),一直到退休 。

单位离家十几、二十公里(我们搬过一次家),要换一次公交车。由于公交班次少、速度慢,每早6点多出门、晚6点半到家,真正的披星戴月。那个年代,赤脚医生都可以看病,科班出身的母亲自然也看病。我上小学时母亲还要值夜班,每隔一段时间有一天不回家。值夜班不但要接诊,有时还要出诊。好在那时出诊通常都是病人家属上门来叫医生,对于骑车技术差又怕夜黑的母亲来说,路上有人作陪甚至坐在病家的自行车后座上去出诊,总算没有什么障碍。因为算帐仔细不出错,后来母亲到药房工作,就不值夜班了。

母亲在衡阳时得过伤寒,走路一度持stick(母亲原话)。工作不久又得过肺结核,在外婆悉心照料下痊愈。后来分别得了高血压、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都是终身疾病了。50来岁时,在去医药公司办事路上,下公交车崴了脚而骨折,就此病休在家。几年后到年龄才办的退休手续。

70多岁时,某次从椅子上滑到地上不能动了,家中就她一人。所幸正在电话机边,可以打电话。我匆匆赶回家,哥哥也赶到,把她扶起。后来发现摔断了左股骨头,于是手术更换。住院期间很折腾,止痛泵外还不断要护士给她打麻醉剂,幸好手术结果不错。不过从此不敢脱手走路,平时离不开助行器,但日常生活并无大碍,反正她向来不愿意出门。80多岁时又一次滑倒摔断右大腿,那是在海南博鳌的疗养院里,经过有点复杂不想提了。回到上海手术打钢钉,恢复后基本老样子,只是自理能力更差些。

我自己小的时候,根本想不到问大人的生活经历。等到孩子渐渐长大,想到了解长辈生活时,祖辈早已不在。知道母亲年少时曾四海为家,便有心问她以前的情形,却发现她很少记得,到后来记得的甚至比我知道的还少。以上是四年前我所记录下来的她的历史(补充了第二次骨折记录),或许可以从侧面反映近一个世纪的社会变迁。至于她在家庭中的生活,我真不想说什么。如果我可以自我表扬的话,就引用一下她曾经常常很自豪地对老同学、老同事、老邻居、亲戚等等说的:自己命好!

父亲的回忆——80年风云14:结束语

我不是公众人物,没资格也无须人们评价一生功过。所以只要自我估值一下足矣!

我出生在日寇入侵的战乱年代,童年生活困苦,经历过民不聊生的旧社会,亦欢欣鼓舞迎来新时代。凭着热情十五岁就弃学北上参加革命,抗美援朝时又成为解放军。年轻单纯的我循规蹈矩、积极向上、在部队八年自认是个还不错的战士。复员回沪从当工人开始,积极劳动、努力投入技术革新,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份子。通过半工半读上大学、听广播自学读日语,从技术员成长为工程师,并自主创业开发新产品,逐渐在行业内有些名声,最后也可说小有成就。在我出生年代谈不上人生梦想,但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本份做人、踏实行事和有志者事竟成,我想自己基本达到了这三条。如果单看事业清单,自我评估可能挺高。但人生还有其他物质及精神等多方面追求。目前生活稳定、 家庭和睦、经济上略有节余,在物质方面没有更多奢求。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会有脾气缺点,要打些折扣,若以100分为满分,照理能拿95分吧。但实际的自我测评总分仅给75分,比及格略好一些。为什么?因为精神追求方面因素影响我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评估。

对我们这些来自旧社会的人,所谓出身都是绕不过的关口。我是单亲家庭孩子,一生只见过父亲两次 (其中有一次还是去索讨学费),对其抛家弃儿我一直很憎恨。至于他的国民党身份,由于我从未与他生活在一起,认为这与个人无任何干系。我参加工作后每次填表都坦然相告,因不知其去向当然只能认为下落不明,从来没有掩饰过。但政治运动整人时颠倒了观念,什么都要打上阶级烙印,你跟他的血缘注定了你们之间不可能没联系,用过他钱就扯上了经济关系,更摆脱不了他反动思想影响,而且他还是你一切错误(当然包括脾气缺点)的思想根源。这种论断不仅精神上伤害人格尊严,其流弊实质上阻碍我的发展进程。戏剧性的是原来那个对付日伪的国民党接收大员,后来竟转身成为向共产党陈毅市长交接上海市政的工作人员。问题在于确定他身份依据的前半部是我的交待、后半部则是组织通过外调确定并得知其落户北京的。那么我最终的出身算什么?哪些才是我真正的阶级烙印?我从不指望有人对无端污蔑行径的道歉,因为当事者早已不知去向、而且也不会有道歉的意识(原因是没有承担此类责任的先例)。我不解的是竟然没有任何一级档案掌管者出面进行过说明或至少告知一下最终真相。我自己对其下落的了解先是来自外调者口风,其余则通过熟人曲折打听才得到的。为了证实,我后来曾问接触过档案的原来书记,他也并未正面回答,只是说:你父亲的事我们早就知道,是保密的。我至今都不明白保的是什么密,让人长期背负思想包袱的理由(或原因)是什么?我的一个老朋友提醒我说:你父亲不会也是地下党?谁知道呢,天知道!他是国民党让我们惹上终生麻烦,他若是共产党也没有给我家带来丁点好处——这里的好处并不是企望特权,而是多少减掉点麻烦。正是这种思想负担使我对自己的终生评价至少减除20分。总计75分就是这样确定的。反正人生终归会走向终点,那就带着这种不圆满意识去见“上帝”吧!虽然我并不相信它,“安拉”、“菩萨”我也不相信,那么去见“谁”?干脆让“谁”也成谜吧!

父亲的回忆——80年风云13:南海颂

南海助剂厂是浙江奉化靠象山湾的费家村十八个渔民每人出资七千元起家的集体企业。1986年陈光明厂长到我们化工服务部来的时候,我推荐了粉末涂料流平剂,当时我看好粉末涂料,认为它的助剂会有很大发展前景。他们出资二万元买下了这项技术,并投资建造生产车间,很快制造出合格的产品。但因为企业没有知名度、产品又没有经人实际使用过,市场推销难度很大,半年只卖出几十公斤。

好在陈光明虽然也是个渔民,但文革前上过一年大学,因家庭经济困难回家捕鱼,后来当过渔业队干部,所以善于同人打交道,通过交朋友、参加粉末涂料学会活动等逐渐打开了销路。开始时聘请我当顾问,1990年我退休后干脆聘请我当总工、后来是技术总监,并在上海郊区租用实验室供我就近开发新产品。

南海从流平剂开始挖到第一筒金后,就不断升级老产品,开发新产品,当然开始是由我,后来也找过其他人,而我是始终如一的技术支持者。

一、流平剂……。从第一代BLP402液态流平剂,升级为第二代(方便使用的)固态流平剂GLP503环氧型专用、GLP504混合型专用及GLP505纯聚酯型专用,再升级为第三代(更方便使用、流平效果更好的)通用型固态流平剂GLP588、GLP788。

二、在新产品方面,我先后开发了两个美术型助剂BBM桔纹剂、BBWK斑纹剂。

三、粉末涂料因为没有液体,润湿性很差,表面张力不易调节,涂膜缩孔是顽疾。所以我一直想开发一款粉末涂料润湿剂。那时南海引进了一个称为增光剂的新产品,发现它增光效果不理想,单独使用流平性也不佳,但通过与流平剂恰当配合却有意想不到的抗缩孔效果。从单体组成上分析,我终于悟出:两者虽然化学结构接近但后者由于极性较强当然润湿效果也好。所以就给它正名为 BLC701润湿促进剂,在大力宣传下它已在国内普遍应用,是南海单个产品产量最大的。我相信三十 多年前行业动辄出现缩孔恐慌局面的改观,也与它的全面推广有关,以至连入境的外资企业也很重视它。以前国外并没有类似产品,但现在也在竞相开发。

四、另一个引进产品是一种消光剂,因为流平性差几乎没有销路。经反复试验发现它有特殊性能,即与适当填料配合并控制它的用量可以形成美丽的花纹(通常称为绵绵漆)。所以被开发成一款新的美术型助剂 XG605-1A 。可贵的是过去类似花纹的粉末要通过羟基纯聚酯才能制得,由于原料来源原因,国内很少有这种粉末。现在就就方便多了,因为XG605-1A的出现开创了环氧型、甚至混合型粉末也能制造绵绵漆的新方法。

五、B68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进口消光剂,上世纪80年代售价曾达400元/公斤。当国内开发成功,生产厂商争相引进,南海当然不甘落后。虽然手中都持有配方,但问题是研发单位使用的原材料都是化学试剂,而有一种原料国内没有工业产品( 要进口一是时间长、二是价格高),大家都面临“无米之炊”的窘境。所以对此产品而言,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尽快找到这一材料。正巧我从一个老同事处得知他所在的工厂曾经中试过该产品时,立即同陈光明一齐找上门去。那时国企经营都很困难,加上此系计划外业务,更是难上加难。但经再三协商,陈老板痛下决心,出资三十万元作为贷款供对方购置设备,而且主动提出贷款额可作为产出物的货款抵扣,消除了对方后顾之忧。就这样南海短期内以XG603-1A消光固化剂名称、按60元/公斤价格迅速占领国内市场,等竞争对手获信纷纷赶来订购此原料时他们已失去产品销售先机。

六、环保型的的纯聚酯固化剂羟烷基酰胺(HAA)国外商品名XL552,也是南海率先在国内开发的(商品名T105),它保持了传统固化剂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绝大部分优点,甚至有更出色的耐候性,最主要它是低毒(接近无毒)物,当然它也有耐水性稍差的弱点。尽管TGIC 有明显的对操作工人肌肤毒害性,还有隐芷的环境致畸性,1998年欧洲已经正式抵制它在粉末中的应用,但国内保守势力仍顽固的试图维持其统治地位,我们的责任首先是通过大量数据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宣传;其次也通过解决HAA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来扩大它的应用范围,如HAA固化体系缺少消光手段,我通过数年努力开发成功两项HAA体系的消光剂,而且都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早先开发的产品(XG665)现年销量已达到数百吨,它还是目前粉末助剂产品中单价最高的(50-60元/公斤)。正是在我们不懈努力下,以南海为主要供应商的HAA在国内纯聚酯固化剂市场占据了很大比例,而且受国家环保政策的支持TGIC退出粉末涂料午台已成铁板订钉的实事。       

除上述具体产品的开发,中国化学化工学会粉末涂料与涂装专委会初期组织的历次粉末涂料技术培训班我是唯一的助剂教师,在此期间我还参加了其它学术活动和发表科技论文等,具体归纳如下

  • 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三项:
  • 2003年 ZL 991 08435.7 用于粉末涂料的固态流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2004年 ZL 01113270.1 固化剂组合物以及含该组合物的粉末涂料
  • 2012年 ZL 201010222104.9 一种消光固化剂、含消光固化剂的粉末涂料及其用途       
  • 乙、发表专著和担任杂志的主编或编委七项:
  • 《 特种涂料的制造与应用》第一作者,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0
  • 《粉末涂料与涂装》杂志副主编 2001 ;编委 2002-2013
  • 《粉末涂料涂装工艺学》执行编委(负责助剂方面编写)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7
  • 《功能高分子材料》编委(负责医用高分子方面编写)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 《粉末涂料与涂装工艺学》编委(负责助剂方面编写)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 《粉末涂料及其原材料检验方法手册》编委(负责助剂方面编写)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 《中国粉末涂料信息与应用手册》编委(负责助剂方面编写)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 丙、发表论文数十篇,包括若干年会论文及近期刊载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
  • 金属有机化合物(XG605—1A)与聚酯和环氧树脂的作用 [J] 粉末涂料与涂装,1995(6)
  • 改性羟烷基酰胺(T105)在纯聚酯粉末涂料上的应用 [J]  粉末涂料与涂装,1999(4)
  • 热固性粉末涂料配方设计中助剂的选择 [C].//中国化工学会环保型涂料及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厦门)
  • 混合型消光固化剂XG665的性能和应用 [C].//中国粉末涂料与涂装年会会刊.2003(杭州)
  • 几种耐候消光剂涂膜的基本数据及其分析 [C].//2中国粉末涂料与涂装年会会刊.2004(河北廊坊)
  • 羟烷基酰胺在耐候粉末涂料交联剂中的地位 [C].//中国粉末涂料与涂装年会论文集.2005(浙江象山)
  • 混合型消光粉末涂料的配方设计 [C].//中国粉末涂料与涂装年会会刊.2006(湖南长沙)
  • 多元羧酸固化剂的进展 [C].//中国粉末涂料与涂装年会.2007(安徽黄山)
  • 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及其替代物的毒性和性能探讨 [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1(1)
  • 粉末涂料助剂应用的几项原则 [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2(4)
  • 中国粉末涂料产业的绿色发展 [J] 上海染料* 2013(2)
  • HAA在耐候粉末涂料中的应用 [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4(10)
  • 丁、参加标准(国标、行标)起草两项:
  • HG/T 2006-2006  热固性粉末涂料 [S]
  • GB/T 27807-2011, 聚酯粉末涂料用固化剂 [S].
  • 戊、获奖两项:
  • 1992年  GLP功能性粉末涂料流平剂  被确定为国家级新产品
  • 2013年  个人获得粉末涂料行业30年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以上是个人在南海30多年的经历。

—— 附:陈光明与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 ——

南海现在的全称是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是国内产量最大品种齐全的粉末涂料助剂生产和销售企业,2018年销售额超过五亿元(包括外销五百多万美元),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生产知名助剂 B68 的德国企业和生产 XL552 的瑞士企业都曾主动要求合作。南海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粉末涂料需求的高速增长,使小助剂成长为大产品。其次是南海有个出色的领导人——陈光明。当然我们技术人员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主要是基础性的:提供或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技术支持。然而作为企业领导,不仅要负责资金筹措、原料供应、生产组织、产品销售的全过程。还要上下打点、平衡内外,尤其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条件下更需要娴熟手段去应对危机。

陈光明是个非常自律的共产党员,虽然身上仍带渔民嗜酒陋习,却从末因酒误事。刚来上海时找旅馆,那时我也不懂,带他去较近的希尔顿酒店,一打听价格,他马上退出另找了中档宾馆住下。工作需要的桑塔那轿车,也是在用了十几年企业成为私营后更换的。听到买进大奔时他的小儿媳感叹说:哦!?终于想通啦。她的意思是为众人赚了那么多饯,早该享受了。我却以为它与享受观无关,不更新坐驾是出于对公款运用的节制,花自己的钱才心安理得。以前每户一栋同样别墅、年底分红十八个股东完全一模一样,自己绝不高人一等,都说明他行为有底线,人品无可指责。况且企业业绩良好,红利年年提升,照理应该个个满意才对。但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没赚到时曾同心协力的伙伴,获利后纷纷爆露出争夺利已的本性。有人对收入数额不满、也有人不同意再投入额度过高。此类矛盾在企业开办的前十五年内曾爆发三次,前二次每次都有人退出和进入,基本仍维持着十八人的格局。第三次是在传出某外企拟以壹亿元人民币收购本企业的消息后,有人打起小算盘,将它分成十八份每人可分得550余万元。除了白吃白拿十几年红利,按当初集资七千元计算,投入产出比达到800倍,他们认为已经赚够了,有十户坚决要求出让,而以陈光明家族为首的阵营则认为企业仍大有发展前途,不能出让,双方吵得天昏地暗。最后达成陈光明方按接近外方收购价的目标,即以每份五佰万的价格收购退出方的股权,而后陈光明家族为主的一方内部调整转变为陈光明的私企,摆平了这场风波。但当时陈光明一下子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还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通过银行贷款支付的。需要补充的是退出者最终并没有拿到五佰万元,大约打个七折。其原因是按规定集体企业开办时的税收优惠,即三(年)免两(年)减(半)数额,企业性质转变时必须悉数追回。也即此时余款的投入产出比仍达到约500倍,确实仍然是高的。据了解那些退出者,除都买房成为城镇户口,现今似乎没有更出息大款出现。

在行业内陈光明的影响也不应低估,在解决B68原料国产化时,他拿出三十万元对没有经过考核项目的支持是冒着极大风险的——这笔钱在当初并不是小数,且化工项目放大时并不保证一次试车成功,有可能时间拖长、预算增加甚至项目泡汤。主观目的当然是急于解决本企业产品的原料供应,但客观上确实为行业加快开辟了相对低廉的原料来源。而且当时他完全有能力实际却没有向供应方提出利已的优惠条件,说明他本质上还是抱着有钱大家赚的公平竞争思想,得到行业的尊重。

他还是除学会之外, 行业自发联谊活动的创导和组织者。 开始时南海只是为推销产品每年邀请客户在旅游点举办联谊活动,后来将它拓展为由树脂、填料、制粉设备制造、粉末生产、喷粉设备等上下行当串连的联谊活动。再后来发展为由相关企业轮坐庄的形式,持续了一段时间。虽然此活动已慢慢式微无疾而终,但不能否认通过这类活动企业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融洽,南海的影响也逐渐扩大。尤其作为活动开启者的陈光明在老板中年龄最大,大家一直亲切地以“老爷子”相称,于是“老爷子”的外号在行业中不胫而走尊享荣耀。另外对学会的公益活动他也都会慷慨解囊,当然南海实力的增大、助剂产量行业排名第一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2013年陈光明也由公众提名为粉末涂料行业30年突出贡献人物。在最终确定的九名总数中其独占第二足以说明南海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可惜正是在 2013年的农历冬至前夕陈光明离世了(享年74岁),而且其主因正是我不幸言中的酒精。值得欣慰的是生前早已安排了后事,他所开创的事业现正在他大儿子陈荣平继承下发扬光大,仍然保持着粉末助剂龙头老大的地位。所以“南海”还是值得歌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