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28. 381-39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381.华严教分记
五卷,法藏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全名《华严一乘教分记》,别名《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或《华严五教章》。法藏四十岁前后的最早期著作,对其师智俨的五教判,也即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的体系作更为细密的论证。在中国赵宋之前,本书几乎没有受到注释家们的注目,倒是在新罗高丽与日本受到重视,例如高丽均如(923-973年)的《华严教分记圆通钞》、日本奈良东大寺寿灵的《华严五教章指事》等。可以说是表明法藏教学出发点的重要著作。

382.华严孔目章
四卷,智俨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全名《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亦略称《华严经杂孔目》、《孔目章》。智俨的晚年、龙朔三年(663年)以后成书,援用教判的视点以表明《华严经》(《六十华严》)的究极的意味。按经的八会的顺序提出问题,最后形成五个总体性问题,全部为147章。表现了五教的教判及三乘与一乘的融合的思想等,是智俨的结论性的思想,由此可见与义湘、法藏思想的密切关联。注释书有日本尊玄的《华严孔目章抄》八卷、日本凝然的《华严孔目章发悟记》二十三卷(第二十一卷不存)等。

383.华严五十要问答
二卷,智俨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全名《华严经五十要问答》,亦略称《华严问答》、《要义问答》、《华严经问答》、《五十要问答》。成书于显庆四年(659)、智俨五十八岁以后,先于《华严孔目章》。主要根据一乘、三乘、小乘的三教教判,解释说明《华严经》(《六十华严》)所表明的五十三个中心概念、思想的意味。注释书有日本凝然的《华严五十要问答加尘章》残缺二卷。

384.华严金师子章
一卷,法藏撰,大正藏四十五卷。根据《宋高僧传》的法藏传,实叉难陀三藏译出《八十华严》,法藏在则天武后前讲新经,因为武后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奥意义,法藏指着殿上装饰的金狮子,巧妙地说示华严的六相十门,本书就是以当时的说法为基础的。说到新华严经译出,应当是圣历二年(699年)左右的撰述。注释有承迁的《华严经金师子章注》、净源的《金师子章云间类解》、日本高辩的《光显钞》等,净源所解释的本文与其它诸本基本上不同。

385.华严三昧观
一卷,法藏撰。本书就是法藏撰述的《华严经传记》杂述第十中所记的“华严三昧观一卷十门”,但对于其内容及是否存在有不同的说法。关于同样由法藏著的《发菩提心章》与《华严三昧章》和本书的关系,围绕杜顺的《法界观门》的争论中,一方认为现存的《三昧章》就是原来的《三昧观》,主张《三味观》附加《观门》后成为《发菩提心章》而得以流传,另一方认为由现存的法藏的《发菩提心章》抄出《观门》,残编成为《三昧章》,也即原来的《三昧观》是另一种。现在没有定论。

386.华严寺(西安)
位于陕西省西安。唐代贞观十四年(640年),华严宗初祖杜顺圆寂后,在长安南郊、樊川的北原龛藏,十九年在此地创建墓塔,法藏也葬于此。宋代的记文中记述存有寺塔与唐碑,元代时建四祖澄观的妙觉塔。明代赵崡巡游时,从寺僧处得知曾有五塔,但已只有杜顺、澄观二塔了。二塔现仍存。明代改称开福寺,但与藏有杜顺碑的城内的开福寺的关系不明。

387.华严寺(大同)
位于山西省大同,有上下二寺。创建于唐代,但到辽重熙七年(1038年)重修之间情况不详。金天眷三年(1140年)再兴,元明又重修。

388.华严旨归
一卷,法藏撰,大正藏四十五卷。本书分十门,概观《华严经》。由于《华严经传记》中记载有本书,本书又引用提云般若译的《华严经不思议境界分》,被认为是法藏四十九岁前后的撰述。法藏的教学首先以《五教章》为基点,以《探玄记》为集大成者,在二者之间,本书起着重要的作用。《探玄记》列举书名,对本书的作了如下说明:第一,本书中可以看到从古十玄到新十玄的中间形式,其次,作为十玄门的根据,提出了十义。

389.华严社
白乐天(772-847年,白居易)时代的佛教法社。长庆二年(822年),杭州龙兴寺僧侣南操,邀请灵隐寺道峰讲《华严经》,听了“华藏世界品”的广博严净后十分欢喜,向十万人推荐(劝进)《华严经》,更发愿要向一千万人推荐(劝进)。此后每年四次集会、持斋会。斋会的费用是由从大众劝募而来的钱财买来的十顷(一千亩)左右良田来维持的。白乐天也是该社中人,应南操之请于宝历二年(826年)写碑文,并刻在石上。

390.华严宗
亦称贤首宗,是以《华严经》为经典的宗派。吸取南北朝时代在中国北方发展的地论学派与摄论学派的思想,对抗初唐时流传的玄奘的法相唯识的教说而形成。先提倡初祖杜顺、第二祖智俨、第三祖法藏的三祖说,接着出现加上第四祖澄观、第五祖宗密的五祖说。另外也有七祖说,在杜顺之前加上印度的马鸣(Asvaghosa)与龙树(Nagarjuna)二祖,这是宋净源的主张。华严宗的传统说如上,但从教学上的关联来看,这些观点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第一,提出七祖说的前二祖的根据不足;第二,智俨在学问方面的立场,难以看出与杜顺的直接关联,倒不如说与地论学派的智正与摄论学派的法常有关联;第三,法藏的高徒有慧苑,但因为提倡统一的四教判,被澄观作为异端者排除在传统之外,尽管如此,综合起来判断,慧苑明显具有列名华严宗之祖的资格。华严宗后来进入宋代后再度兴盛,中兴的教主净源与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宗朝四家”等辈出。然而,其主流是对《五教章》与《法界观门》的注释性研究。再者,华严宗最早是在新罗的671年由智俨门下的义湘传入朝鲜,在天平时代的740年由跟从法藏学习的新罗僧审祥传入日本。著名的华严宗教说有,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十宗(法我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的教判,说明究极缘起状态的十玄门、六相义,作为世界观的四法界说等。但是,严格地说这些教说都是历史形成的,不可忘记是在变化着的。

《中国佛教史辞典》(027. 374-38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374.华严经音义
二卷,慧苑撰,全名《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注释《八十华严》的梵语及难字。其师法藏也有关于新旧两经音义的书各一卷,本书当是继承其师所著。由于慧苑的主要著作《刊定记》引用本书,本书是在这之前撰述的。智升于开元十八年(730年)写成的《开元释教录》中曾记载本书,慧琳从建中末年到元和二年(783-807年)间写作的《一切经音义》(大正藏五十四卷)中转载了本书,署名为大唐沙门慧苑撰。

375.华严经感应传
一卷,胡幽贞刊纂,大正藏五十一卷,全名《大方广佛华严感应传》。本书原由法藏的弟子惠英编集成上下二卷,建中四年(783年)四明山的居士胡幽贞整理后成为一卷。与法藏自己的《华严经传记》相对比,如题名所示,本书是以华严经为基础,只收集感应谭,删除与研究讲说有关的内容。这一点与后代的明祩宏的《华严经感应略记》、清弘璧的《华严感应缘起传》、同为清代的周克复的《华严经持验记》等为同类,但却是先驱性的著作。

376.华严经疏
六十卷,澄观撰,大正藏三十五卷。本书是《八十华严》的注释,成书于贞元三年(787年)。原为二十卷,后细分成六十卷。成书的因缘是,澄观登五台山、住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应当时的寺主贤林的邀请讲华严。本书中还有澄观自己细释的《演义钞》,对此加以参考,本书撰述的直接意图是为更正慧苑的异义,应当也有针对禅宗的意图。本书与后来《四十华严》的注释书《华严行愿品疏》十卷一起,成为澄观教学的中心。

377.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九十卷,澄观撰,大正藏三十六卷。略称《演义钞》,是澄观对自己的《华严经疏》进行的详细注释。首先重视杜顺的《法界观门》,并以此为基础,以事、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四法界为中心,继承法藏的十玄门,批评慧苑的十玄。更意识到了禅宗的顿悟,确立了自己的顿渐义,在将天台定为渐圆、华严定为顿圆等方面,显示出澄观的独特性。而法藏尽管批评唯识,但说到他的教学的基盘,却可以知道重视的是僧肇、道生、三论等空观佛教。

378.华严经搜玄记
五卷(十卷),智俨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亦略称《华严(经)方轨》、《搜玄记》、《略疏》等。完本是现有最古的《华严经》(《六十华严》)的逐文注释书,确立了华严教学的基础。全体由五门组成:(1)叹面对圣机的德量的由致;(2)表明藏摄的分齐;(3)辩明教下所诠的宗趣、及能诠的教体;(4)解释经的题目;(5)分文解释。据推断写于贞观二年(628年),智俨二十七岁“立教分宗”时。地论南道派的慧光、慧远等的思想影响很大。

379.华严经探玄记
二十卷,法藏撰,大正藏三十五卷。本书是法藏模仿其师智俨的《搜玄记》,注释六十卷《华严经》。由于卷一中出现八十卷《华严》翻译中的记事,写作应当始于证圣元年(695年)前后。玄谈第三立教差别中批评了以往的教判,融会空观与唯识,说明一乘三乘的区别,表述了自己的五教十宗的大系。集法藏教学之大成,与后来澄观的八十华严注释一起,成为中国佛教中华严研究的双璧。有很多日本的注释书,如凝然的《洞幽钞》、普寂的《发挥钞》、芳英的《南纪录》等。

380.华严经传记
五卷,法藏撰,大正藏五十一卷。据认为,本书先在嗣圣七年(690年)前后、也即法藏四十八岁左右撰述,到示灭(712年)为止作过加笔。本书的构成是十门,即部类、隐显、传译(翻译)、支流、论释、讲解、讽诵、转读、书写、杂录;在体裁上,网罗了法藏以前与《华严经》有关的所有事迹,资料根据《高僧传》、《续高僧传》。弟子慧苑对本书加以修饰,写成《纂灵记》五卷,但现在只残留下断片。表明华严经信仰的祥瑞的数种感应传置于书中的开头部分。

《中国佛教史辞典》(026. 373 华严经)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373.华严经
大正藏九·十卷,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原名为《Mahavaipulyabuddhagandavyuha-sutra》,或者《Buddhavatamsaka-nama-mahavaipulya-sutra》。据推断是在贵霜王朝初期的100-200年前后,在中央编纂、集成的大乘经典。华严宗所依据的经典。说是照原样表现佛悟的内容,以究明与宣扬菩萨道为基调。说法者以诸菩萨为王体,佛自身在地上—天上—地上移动、放光明,但沉默不语。现在一般所称的《华严经》,是以下三种汉译与一种藏译共四种。(1)东晋·佛駄跋陀罗Buddhabhadra(觉贤)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三十四品·六十卷(略称《六十华严》、《晋经》、《旧译华严经》);(2)唐·实叉难陀Siksananda译《大方广华华严经》三十九品·八十卷(略称《八十华严》、《唐经》、《新经》、《新译华严经》);(3)唐·般若Prajna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一品·四十卷(略称《四十华严》、《贞元经》、《普贤行愿品》);(4)胜友等译《Sana-rgyas phal-phal-po-che shes-bya-ba sin-tu rgyas-pa chen-pohi mdo》四十五品·一百一十五卷(名为佛华严的大方广经,略称《藏译华严经》)。但是其中的(3)性质不同,因为增著有与其它三种《华严经》(《大华严经》)的最后章相当的“入法界品”。另外,从上述事实可知,梵语原本(梵本)的《华严经》没有传下完本。现存的仅是与《大华严经》的“十地品”相当的Dasabhumisvaro-nama-mahayana-sutra(十地经),以及与“入法界品”相当的Gandavyuha-sutra(华严经)。初见就可以感觉到,《华严经》(《大华严经》)并非短时期内完成的经典,是集成、总结以前形成、流传的同系统的诸经典而成的。这些经典中有几部在三世纪末前后起在中国多次被翻译。这些汉译华严经类可以说是汉译《华严经》的前奏,起到了形成中国华严思想的准备工作的作用。《华严经》作为《六十华严》在中国出现,是在东晋末的元熙二年(420年)。原本是支法领在于阗得到的,译出场所是扬州的道场寺。之后到初唐代为止,本经是中国人唯一的《华严经》,基本上一直在教判论上得到很高评价,对思想、文化各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成为华严教学形成的出发点。由以下三十四品(章)组成(括号内指佛现世、菩萨等说法的场所=会座):(1)世界净眼品;(2)卢舍那品(以上,寂灭道场会);(3)如来名号品;(4)四谛品;(5)如来光明觉品;(6)菩萨明难品;(7)净行品;(8)贤道菩萨品(以上,普光法堂会);(9)佛升须弥顶品;(10)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11)菩萨十住品;(12)梵行品;(13)初发心菩萨功德品;(14)明法品(以上,须弥山顶会);(15)佛升夜摩天宫自在品;(16)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17)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18)菩萨十无尽藏品(以上,夜摩天宫会);(19)如来升兜率天宫一切宝殿品;(20)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21)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以上,兜率天宫会);(22)十地品;(23)十明品;(24)十忍品;(25)心王菩萨问阿僧祗品;(26)寿命品;(27)菩萨住处品;(28)佛不思议法品;(29)如来相海品;(30)佛小相光明功德品;(31)普贤菩萨行品;(32)宝王如来性起品(以上,他化天宫会);(33)离世间品(普光法堂重会);(34)入法界品(重阁讲堂会)。佛的会座按此变化,只是由于普光法堂重复,《华严经》(《六十华严》)被说成是“七处八会”的教说。现存的《六十华严》的注释书有北魏·灵辩《华严经论》一百卷(其中现仅存十二卷)、隋·吉藏《华严游意》一卷、唐·智俨《华严经搜玄记》五卷、唐·法藏《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唐·湛然《华严经骨目》二卷等。接着是《八十华严》,由实叉难陀Siksananda(喜学)从唐(武周朝)证圣元年(695年)到圣历二年(699年)译出。译场初在洛阳的大内大遍空寺,后来移到佛授记寺。译出后本经代替《六十华严》成为主要流传的华严经。现存的注释书有唐·法藏《华严经关脉义记》一卷、唐·李通玄《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唐·慧苑《华严刊定记》十六卷(卷十六不存)、唐·澄观《华严经疏》六十卷、《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八十卷、宋·复蓭《华严经纶贯》一卷、明·德清《华严经纲要》八十卷等。可以说《六十华严》与《八十华严》的构想基本是同一的,但是细细看来在整体上有若干不同。例如,《六十华严》的第二《卢舍那品》,在《八十华严》细分成第二“如来现相品”、第三“普贤三昧品”、第四“世界成就品”、第五“华严世界品”、第六“毗卢遮那品”;而《八十华严》中,在“十地品”后新插入了《六十华严》没有的第二十七“十定品”;另外,《六十华严》中配“他化天宫会”的是从“十地品”到“宝王如来性起品”,而《八十华严》中只有“十地品”配他化天宫会,“十定品”以下的十一品是在普光法堂中教说的。因此,《八十华严》会数增加了一个,成为七处九会三十九品。最后的《四十华严》,是由般若Prajna从贞元十一年(795年)到十四年(798年)在长安的崇福寺译出的。如前所述,由与《六十华严》、《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相当的“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一品组成。但是,卷末解说普贤的十大愿,劝说与之有关的极乐往生,成为本经的固有特征,这也提高了本经的价值,有助于它的流传。注释书有唐·澄观《普贤行愿品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