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52. 591-60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91.嫉妒新妇经
开元十八年(730年)智升编纂的《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开首所著录的疑经。亦称《妒妇经》。解说嫉妒的人受报极重。

592.十方住持院
决定寺院住职的后任时,不拘泥于师徒关系,从各地高僧、名僧中选拔决定后任住持的高规格寺院。宋初起出现,区别于甲乙徒弟院。

593.四天五经
一卷,智严、宝云共译。大正藏十五卷。说明月的六斋日时,四天王或其太子率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诸天,巡游天下,考察各人的行善行恶,报告给帝释,见到修善则喜、见到修恶则悲,用以劝告行善。与《八关斋经》、《中阿含》二百零二、《持斋经》、《斋经》、《优陂夷堕舍佉经》巴增支部第八品四十三经等对照,这些经全是解说八斋戒的,而本经的特征是解说五戒。

594.四道场
晋王广(后为炀帝)于开皇十年(590年)就任扬州总管后,在扬州汇集江南宗教界高德的四个道场,即佛教的慧日、法云二佛寺与道教的玉清、金洞二道观,是学文帝在中央所设大兴善寺与玄都观,尤其是慧日道场中有智脱、法澄、智矩、吉藏、慧觉、慧越、慧乘、法安、法称等;三论宗的嘉祥吉藏在长安建立了被视慧日道场的延伸的日严寺,在移住前在慧日道场住了将近十年。被请到玉清玄坛的道士,只有王远知之名流传下来。

595.志德
(1235-1322年)俗姓镏,山东人。十二岁就学于开元寺的海闻,后来听说法照禧法师在龙兴寺弘扬法相唯识学,师从、得其奥秘。至元二十五年世祖(1288年)下诏在江淮地方设御讲三十六所,志德也得到敕选,被赐紫方袍,成为天禧、旌中心二寺的寺主,讲《法华》、《华严》、《金刚》、《唯识》等经论。至元三十一年被赐号佛光大师,为七众进行授戒。虽在天禧寺住持达三十年以上,但一直过着一衣一钵的清贫生活。赵孟頫为他写塔铭。

596.私度僧
皇帝、王公、贵族根据其特权私自认可的僧尼。北魏—北齐时急剧增加,私度僧占僧尼总数的大半,据说北魏时为二百万人,北齐时达三百万人。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492年)下诏,四月八日与七月十五日,大州度僧100人、中州50人、小州20人,将此作为定例是私度僧的典型实体。

597.支遁
(314-366年)东晋中期僧侣,当时贵族佛教的代表者。字道林,俗姓关,陈留(河南省陈留县)人,一说为林虑(河南省林县)人。生于洛阳附近,生长在代代信奉佛教的家庭。作为年轻才子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王蒙等的重视。很早就开始关心佛教,离开故乡隐栖于会稽的余抗[杭]山,研究《道行般若经》(《小品般若经》)等般若系的经典,二十五岁出家。以后来到东晋的都城建康,与贵族社会交往,参加知识分子的清谈,显露头角。通晓佛教与老庄、才气焕发的支遁很快成为时代的宠儿,其交游的范围极广,谢安、王洽、刘恢、殷浩、许询、郗超、孙盛、孙绰、何充、韩康伯等,当时的名士几乎都与他有关系。一方面通过清谈普及佛教知识,一方面在建康诸寺中讲释《道行般若经》与《维摩经》,在使佛教扎根于贵族社会方面具有很大的功绩。之后,回会稽,在剡山造房,继续与名士交游,与王羲之的交往就是在这一时期。隆和元年(362年)应哀帝之招再度赴建康,约三年间在瓦官寺与东安寺讲经。相传离开都城回会稽时,当时的名流全部云集征虏亭,与他惜别。回到剡山后,在教化贵族的同时,致力于育成弟子,晚年移往石城山,建栖光寺,贯彻素食主义,专心于修禅与著述,五十三岁圆寂。关于其终老之地,或说是剡山及余姚的坞山,或说是洛阳。著作有《安般守意经》及其它禅经的注、《即色游玄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旨归》、《学道诫》等,据传有名为《文翰集》的十卷文集,但早已散佚。现存《大小品对比要钞序》、《释迦文佛像赞》、《阿弥陀佛像赞》、《座右铭》等,还留有《逍遥论》、《妙观章》的一部分。

598.支昙籥
(生卒年不详)月支人。晋孝武帝(372-396年)初年,受敕请留于建初寺,向帝授五戒。制新声法,传授“六言梵呗”。终年八十一岁。

599.司马睿
(276-322年)东晋第一代皇帝、元帝。十五岁听从琅邪王王导之劝,逃离八王之乱持续的都城,永嘉元年(307年)移到建康,开东晋王朝。

600.司马炎
(236-290年)西晋第一代皇帝、武帝。原为晋王、相国,由禅让夺得三国时魏国元帝的帝位,开晋朝。

《中国佛教史辞典》(051. 581-59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81.四帖疏
通称《观经疏》。本书由玄义、序分、定善、散善四卷组成,因为是讲述净土的教相教义的根本典籍,通常被称为四帖疏。→观无量寿经疏

582.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
一卷,师得撰。大正藏八十五卷为敦煌本残简。略称《瑜伽法镜经》。由第一“佛临涅槃为阿难说法住灭品”、第二“地藏菩萨叹法身观行品”、第三“常施菩萨所问品”三品组成。第一品及第二品的前面部分散佚,没有传下来,据《开元录》卷十八,第一品是玄奘所译《佛临涅槃记法住经》的改本;而第二品根据现存部分来看,可与不空译《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的内容相对应;第三品明显是伪经《像法决疑经》的改订版。总之,显示出信行以后三阶教的进一步民众化。经记中记载,本经于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上奏,第二年经昭文馆学士们的详定,加入目录而得以流行。

583.四时礼文
释道安(312-385年)收集的礼忏文集(《义天录》卷二)。

584.子璿(璇)
(965-1038年)赵宋六大华严家、二水四家之一,号长水大师。本名子玄,字仲微,俗姓郑,钱塘(杭州)人。九岁跟从杭州普慧寺契宗出家,十三岁受具之后,在嘉兴灵光寺洪敏之下学华严,尤其擅长《楞严经》。洪敏与奉先源清一样,属于与四明知礼的山家派相对的山外派的天台学匠。据说山外派之说与华严的教理解释相通,子璿(璇)随洪敏所学的华严证实了这一点。进行《楞严经》的讲经达三十多次,相传曾围绕着一节经文的含义参见瑯瑘慧觉。著书有《首楞严义疏注经》、《起信论笔削记》等。

585.次第禅门
十卷,智顗说、法慎记。大正藏四十六卷。全名《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亦称《禅门修证》、《渐次止观》。关于智顗的修禅的大著,完成于讲说解说圆顿止观的“摩诃止观”体系之前,是在金陵瓦官寺时,从陈光大二年(568年)到太建七年(575年)间的讲说,由弟子法慎笔录。印度来的所有禅观实践法统括为禅波罗蜜,以《大智度论》思想为立脚点,按深浅程度形成组织体系,其构想与《摩诃止观》相同。对禅宗产生影响的“小止观”为本书卷二、三、四的概略本。

586.七阶佛名
一卷,信行撰。现存敦煌写本数本(大英博物馆藏,斯坦因59、236、1306等)。亦称《七阶佛名经》、《礼忏》、《礼忏文》、《礼佛忏悔文》、《六时发愿法》。记录作为三阶教仪礼的礼忏法。一本中附有“大平兴国”[太平兴国](976-984年)年号的后记,可知至少敦煌地方到北宋为止三阶教仍生存着。且现存数本之间,内容、顺序都多少有些不同。经录类中记载有本书,为别名“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佛名”的一卷三十纸(或三十一纸)的详本与一卷六纸的略本。据推测,原本为此详本,后来作成此略抄本(略本),此二种不时交替地流传,形成现存的诸本。

587.自知录
二卷,云栖祩宏编。单行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刊行。明代的袁了凡著劝善书《阴隲录》,本书对此书加以改编,尝试作具体实践。分为善门与过门二门,善门中设忠孝类、仁慈类、三宝功德类、杂善类,过门中设不忠孝类、不仁慈类、三宝罪业类、杂不善类,各四项,详细判别善恶功过。本书的德目分类与善过评价精细,纲罗人间生活的一切。本书的出现,在中国民众的生活中渗透进功过格思想,养成积阴德的生活。

588.实叉难陀
(652-710年)Siksananda,学喜,出身于阗的译经僧。唐则天武后时,为补足不完整的旧译《华严经》,在于阗求梵本时,请来梵本,到中国,从证圣元年(695年)到圣历二年(699年),与菩提流志、义净一起译出。当时,华严宗之集大成者法藏也担当笔受。此为新译的《华严经》八十卷本。武后也御临本译场,作序文。第二年久视元年(700年)起到长安四年(704年),从翻译《入楞伽经》七卷开始,其译出19部经典。同年回国,应再三请求,景龙二年(708年)再度来京,住大荐福寺,景云元年(710年)圆寂,终年五十九岁。

589.十种大乘论
本书为僧粲所著。大兴善寺僧粲于开皇十七年(597年)受敕任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据说在总化寺敷通本论、收学众。内容是一通、二平、三逆、四顺、五接、六挫、七迷、八梦、九相即、十中道。

590.悉昙字记
一卷,唐代智广(?-806年述)。大正藏五十四卷。总结在五台山跟南印度僧侣般若菩提所学的梵语学Siddham。空海传到日本,有许多注释书。

《中国佛教史辞典》(050. 571-58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71.竺法汰
(319-387年)东晋时东莞人。擅长般若学,提倡本无义。与道安是同学,为逃避冉闵之乱一同到新野(河南省新野县南),在此地与道安分手,与弟子昙一、昙二等同下荆州,遇桓温。驳斥沙门道恒的心无义,之后入都城建康,住瓦官寺。在此受简文帝重视,为帝讲说《放光经》,并与王洽、王珣、谢安等江南贵族交往。《放光经》的义疏、给郗超的信、论本无义的书流传于世。太元十二年圆寂,终年六十八岁。

572.竺律炎
(生卒年不详)亦作竺将炎、竺持炎。印度人,吴黄武三年(224年)与维祗难一起来武昌,共译《法句经》二卷。另外还与支谦、支越一起译出《摩登伽经》、《佛医经》等。

573.支谦
二世纪末到三世纪中的人。三国时吴国的在俗译经家,字恭明,一说字越,月支人。祖父法度在汉灵帝时,率数百国人归化,被任命为率善中郎将(也有说是父代时归化)。十三岁学胡书,通晓六国语。师从支娄迦谶的弟子支领,据说被称为“天下博知,不出三支(谶、领、谦)”。献帝(190-220年在位)末年,为避争乱逃往江南,入吴。孙权听到支谦的名声而召见,惊于他的博学,拜他为博士,让其辅导太子孙亮。以后受孙权的保护,到建兴年间(252-253年)为止,一直从事译经工作。252年孙亮即位,隐于穹隘(隆)山,跟随竺法兰道人守五戒,不与沙门以外交往,在山中六十岁时圆寂。据《出三藏记集》记载,译出《维摩诘经》、《太子瑞应本起经》、《大明度无极经》、《了本生死经》等,共36部48卷。《历代三宝纪》举出129部152卷虽不可信,但小乘涅槃经的初译《般泥洹经》等可被明确认定为支谦所译。另外,主张翻译时不仅要译大意,对微妙之处也应以优美的文章来表现。据说参加《法句经》的翻译时,尽管责难译语者竺律炎过于直译的译风,但诵出者维祗难也支持直译,因而也就不加修饰地笔受了。其所著“法句经序”不仅记载期间发生的事情,还论述以往的翻译,作为最早的翻译论而令人注目。重译《首楞严经》与《道行般若经》,也是由于前面所述的主张。也可以说,支谦所译的般若系经典,是后来佛教与玄学相结合、格义佛教兴盛的契机。另外,还有《了本生死经》的注,以及根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所写的声明、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据说都在世上广为传播。

574.师贤
(生卒年不详)罽宾国人,452年十二月,高宗文成帝下诏复兴佛教,任命师贤为监督教团的沙门统。北魏和平(460-465年)初年圆寂。

575.子元
(?-1166年?)白莲宗之祖。平江昆山(江苏省)出身,十岁前后出家,先学天台法门,到中年时念头一转,仰慕庐山慧远的遗风,归净土法门。后来在淀山湖(江苏省)畔建白莲忏堂,在此致力于修行于教化。但被谗言污为邪教徒,流放到江州(江西省)。不久即获赦免,受到高宗的优待,被赐予“劝修净业莲宗导师慈照宗主”之号。之后住故乡平江的白莲忏堂,弘扬宗风。著书有说明白莲宗要点的《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等多部。

576.至元辩疑录
五卷,元代祥迈撰,大正藏五十二卷。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敕撰。本书举十四项,指出道教如何盗窃佛教之说修改自家之说,彻底地暴露道教的愚蠢。本来道教经典中模仿佛典的很多,对这样的道教经典的真伪有议论,至元十八年(1281年),政府高官与僧侣、各派道士汇聚,讨论道经的真伪,结果只有《老子道德经》被当作真经,其它都被当作后来道士的伪撰,所有经典、版木、八十一化图等全都被烧弃。作为这一事件的结束,著本书。

577.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十卷,庆吉祥等撰。昭和法宝总目录第二卷。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就世祖之敕,用五年完成。是后汉到世祖至元二十二年的1200余年间、194名译经僧所翻译佛典的总目录,亦称《至元录》。本书的特色是比较对照汉译大藏经与西藏大藏经(蕃本),注明有无。世祖信奉喇嘛教,大建寺院、开法会。因而制作包含西藏译本的目录,也可说是回应这样的时代的要求。采用本目录的汉译大藏经有元代钦定版的《弘法寺大藏经》,但不清楚西藏大藏经是否根据某一版。

578.志鸿
(生卒年不详)俗姓钱,湖州长城(浙江省)人。跟随道恒律师,后著《四分律搜玄录》二十卷(续藏一·六十七,仅二卷),大历年间(766-779年)华严的澄观加上序文。一百零八岁去世,谥号长寿大师。

579.四十二章经
一卷,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译。大正藏十七卷。大概五世纪左右,在中国从已译的诸经典中收集伦理的、实践的章句,总结成四十二章的经。如同在经录中被当作小乘经之一那样,本经整体上以小乘佛教的德目(如“断欲去爱”)为中心。本经后来成为受到中国与日本禅宗所重视的经之一,被禅宗的《语录》所引用。然而,禅宗内所用的《四十二章经》并非现在的《高丽本》(大正藏经本),而是经禅宗改变后的《四十二章经》(《守遂本》)。现在《四十二章经》仍然是二系统并行,各自得到诵读。如《国译一切经》(经集部三,深浦正文译)与《大藏经讲座》(第二十二卷,足立俊雄译)基于《高丽本》,而《国译大藏经》(经部十一卷,山上曹玄译)与《岩波文库本》(得能文译)为《守遂本》,也即文本用的是禅宗改订本。说到《四十二章经》,自古就与佛教初传的传说结合在一起。就是所谓后汉孝明帝梦中见神人,知道天竺有佛教,送张骞等使者到月支国、让其书写《四十二章经》,根据的是《四十二章经序》。此《序》作者不明,在梁僧祐时就已存在,在《出三藏记集》中也被收入。《四十二章经》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共译之说完成于隋费长房,在《开元录》进而现在的大藏经中得到继承。然而对于此说未有史实的认可这一点,曾完全得到论证。关于《四十二章经》的成书时期有各种说法,但在中国,对肯定成书于较后的时期(五世纪左右)这一点则是一致的。另外,《四十二章经》中禅宗加以改变的痕迹,曾得到《宝林传》(801年撰)的认定,由此推断,成书可以上溯到在这之前(八世纪左右)。

580.子淳
(1064-1117年)曹洞宗,名讳亦为德淳。俗姓贾,剑州(四川省)梓潼县人。二十七岁剃发受具,师从道凝上人。分别参拜大沩慕喆、真净克文、大洪报恩,最后参拜大阳山的道楷,大悟嗣法。崇宁三年(1104年)住南阳丹霞山,经大乘山普严禅院,政和五年(1115年)住大洪山。政和七年三月十一日圆寂,终年五十四岁,僧腊二十七。弟子中大洪庆预、真歇清了、宏智正觉三个活跃,一时间,曹洞宗有了很大的势力。现存有《语录》与《颂古》,《颂古》附有正觉的“丹霞山淳禅师颂古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