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64. 801 神灭不灭争论)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801.神灭不灭争论
佛教进入中国后,在整个六朝时代,信奉佛教者与批判佛教者之间,围绕着佛教的轮回报应说进行神灭不灭的争论。这一争论,始于相信佛教轮回报应说的人们提倡,人即使死了,居于其身体中的神(灵魂)并伴随着肉体之死而一同消亡,而是寄居在接着的新的肉体中继续存在,是不灭的。也就是说,信奉佛教者们根据存在不灭之神,认为轮回报应之理是成立的,即人经三世,在六道或五道间轮回,自身必定会受到与自己所行的善恶相应的报应。对此,神灭论者不承认经三世的轮回报应,从中国传统的立场出发,否定存在这样的不灭之神,主张人一死,形即与神同灭。神不灭的主张早见于三国时吴国牟融的《理惑论》,但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晋时庐山慧远(334-416年)的《沙门不敬王者论》第五编的形尽神不灭论,在此,慧远将形与神比作木与火之间的关系,解说在神从形移动到形的过程中,轮回持续着,就象火从木到燃木一样。而慧远的弟子宗炳(375-443年)在其所著《明佛论》中,更发展了慧远的观点,将神不灭按二种意思来加以解释,即轮回的神不灭与作为法身的神之常住(不灭)。作为法身的神之常住的观点,是《涅槃经》的佛性说与道家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佛性可视为道家理想境界的虚静无为之心,即与神同一,认为佛性(法身)之常住即神不灭的意思。因此宗炳将作为轮回之体的神与作为法身的神联系起来,解说人在持续轮回的同时,假如能逐渐去除烦恼,则轮回之神也能回归成本来清净的法身之神,当达到只有法身之神的状态时,人即成佛。对于这样的神不灭论,神灭论可见于: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第五编的问者的意见,何承天(370-447年)批判宗炳《明佛论》的书简,以及何承天给神不灭论者颜延之(384-456年)的书简等。神灭论基本上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础,而神不灭论者解释神灭论否定灵魂与精灵的存在,非难反而是神灭论反对儒教,因为儒教讲祭祀宗庙,承认精灵的存在,而否定人死后存有神,就是反对自己所信奉的儒教。这样的批判,是由于神不灭论者将作为轮回之体的神与作为死后的灵魂、精灵的神当作同样的东西,这种混同也造成了把中国传统观念的“神”原封不动地当作了轮回之体。因而把轮回之体当作神,也是与否定实体存在的佛教的无我论相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神不灭论也并非基于对佛教的正确理解,是为中国人自己容易理解佛教的轮回报应说而作的解释。以神灭论而引起同时代人们的反响的有梁代范缜的《神灭论》,范缜指出形与神是一体的,形为神之质、神为形之用,因而形若灭神当然也灭。这一主张不单否定轮回报应,也否定精灵、鬼神的存在,因此被支持佛教的人们当作否定佛存在的危险的反佛理论,范缜的表弟萧琛(476-513年)著《难神灭论》,批判范缜的《神灭论》。萧琛指出形与神是不同的东西,而不是象范缜所说的一体的。更有曹思文著《难范中书神灭义》、沈约著《难范缜神灭论》,梁武帝也写《立神明成佛义记》与《敕答臣下神灭论》,批判范缜的观点。范缜的《神灭论》之所以引起如此反响,是因为与当时的风潮相逆、刺激了奉佛者们,当时由于梁武帝热心于佛教信仰,佛教处于非常兴盛的时代。

《中国佛教史辞典》(063. 793-80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793.神会(荷泽)
(670-763年)荷泽宗的派祖,谥号真宗大师,又称般若大师,因住持地而称为荷泽神会或南阳和上。俗姓高,襄阳(湖北省)人。幼学惇[信]明[义],从师学习五经,也学习老庄。看《后汉书》知道佛教之说,以此为机缘不做官,终于出家。先寻访弘忍的弟子玉泉寺的神秀,师从三年,大足元年(701年)神秀入内时,听众神秀之劝,参拜曹溪慧能,师资合道。后来又北上游历,增长见识,在上都受戒,景龙年间(707-710年)再度回到慧能之下而嗣法。师从慧能直到慧能于先天二年(713年)八月三日圆寂,之后开元二十年(732年)住南阳(河南省)龙兴寺。由此,得到王琚、张说、崔日用、王维、苏晋等许多支持者。同年正月十五日,在滑台(河南省)的大云寺设无遮大会,对北宗进行攻击。攻击内容在《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中详尽。菩提达摩根据《禅经序》认为受法顺序为如来—迦叶—阿难—末田地—舍那婆斯—优婆崛—顺婆蜜—僧伽罗,而神会主张菩提达摩之法由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继承,证物为所传袈裟。所谓十三代之说,不同意弘忍—神秀—普寂的继承关系而称普寂为七祖,把这当作旁系。解说顿悟渐修、定慧一体、见性,由于北宗的主张是“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的有为,他对这一作为予以彻底的否定。这一差异的代表人物称为南能北秀,宗旨称为南顿北渐。三次攻击北宗后,接着于天宝四年(745年)应兵部侍郎宋鼎之请,入洛阳住荷泽寺,在此地还是主张六祖慧能的正统性。天宝十二年,因北宗一派的卢奕的诬奏,左迁到弋阳郡(河南省),又移到武当郡(湖北省),第二年得恩命回襄阳,到七月受敕命住荆州开元寺般若院。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之乱时,为救唐朝的财政,卖度牒聚集香火钱。由于此功,受肃宗之诏入内,在荷泽寺中造一座禅庙让他住。建午月(761年五月)十三日圆寂,终年九十三岁。晚年主张《金刚经》的宣扬、一行三昧、无念。现存有胡适校定的《神会和尚遗集》。

794.神会(净众寺)
(720-794年)净众宗。俗姓石,原为西域人,祖父移居后,成为凤翔(陕西省)人。三十岁入蜀,拜谒净众寺无相即金和尚,顿悟、心印默契而嗣法。住净众寺,大行教化,将人们按上、中、下性使之入道。另外,还解说心即是佛。南康王韦皋深深地皈依神会。贞元十年十一月十二日圆寂,终年七十五岁,曾腊三十六。弟子有那提与益州南印。益州南印的法系由遂州道圆继承,继承道圆之法的是圭峰宗密。另外还有师兄弟保唐寺无住与慧义寺神清。

795.神会语录
荷泽神会的语录类几乎都是因敦煌写本的发现而得到介绍的。有《胡适校敦煌唐写本神会和尚遗集 附胡先生晚年的研究》一卷(中央研究院胡适记念馆刊,1968年)及《铃木大拙全集》卷三。前者中收录《顿悟无生般若颂》、《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上下卷、《五更转》类。所谓语录有三种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S6557《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语录的原题名)由前者校订,接着[第二阶段的]P3047也由前者校订;最后发展阶段的下段是P3047,上段收于后者,与《石井光雄旧藏敦煌出土神会录》(略称石井本)加以对照,只是石井本卷末的《大乘顿教颂并序》,在后者中被省略了。

796.清版大藏经
清代所作的敕版大藏经,亦称《清藏》、《龙藏》。着手于雍正末年,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每纸二十五行十七字的折本,形式按照明代的敕版《北藏》。内容上也是对《北藏》的修补,全藏由737函7838卷组成。不必说是中国历代的钦定大藏经中最大的,其细目可由《大清三藏圣教目录》五卷(《昭和法宝总目录》第二卷)得知。而且本藏现藏于日本的龙谷大学,这是清末时由西太后赠给西本愿寺的。顺便提一下,以《北京版》而知名的《西藏大藏经》也是清代康熙年间(1684-1700年)开版的。

797.人物始义论
康法畅撰,论述有关清谈中主要话题的人物批评的书,现不存。撰者康法畅,在晋成帝时(326-342年)与般若学者康僧渊及支敏度一起来到江南,据说常持尘尾漫步街头,遇到名士的话,则耽于清谈直到日暮。当时的当权者庚亮问“此尘尾何以常在”,“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常在”,是著名的反驳语,被当作逃避战乱而来的华北僧侣迎合江南贵族时尚的一个例子。

798.神昉
(生卒年不详)据说是新罗人,活跃于玄奘三藏的译场,因此与嘉尚、普光、基并列为四位优秀弟子之一。初住法海寺,贞观十九年(745年)玄奘的译业一开始,就被召到弘福寺作证义,显庆年间(656-661年)翻译《大毗婆沙论》时作笔受,在玉华宫翻译《大般若经》时作缀文。他信仰《十轮经》,还著有注释,也有可能信奉三阶教。著作有《显识论记》、《成唯识论要集》、《种性差别章》等,现不存。

799.神宝寺
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北捃孝明帝正光初年(520年)明沙门(一说法定禅师)留锡,建一庙,称为静默寺。昙迁向隋文帝上奏,复建北周废佛时所废毁的寺院,据说本寺与灵岩寺、神通寺一起在当时得以再兴。随着隋代的衰败,寺也荒废,到了唐代,当地的豪富王氏加以复兴,堂塔宏大。根据子寰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所撰碑文,可知历住的僧侣有明干、彦休、元质、神解、宏哲、惠冲、景淳、贞固、慧珍。由于之后废绝,没有记载。

800.心铭
一编。牛头法融撰。大正藏五十一卷。《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中收入“牛头山初祖法融禅师心铭”。法融与菩提达摩系的禅没有关系。跟茅山大明学习,大明与三论宗的吉藏是兄弟弟子师兄弟,他也是三论宗系的习禅者。法融后来被认为是牛头宗的初祖,被当作四祖道信的嗣法者。《心铭》也因与牛头宗的关系被当作法融之作。与北宗、南宗都不同的牛头宗,其基础是般若思想。最早对《心铭》的引用是《祖堂集》卷二南阳慧忠的问答,以及《宗镜录》卷九十八龙牙的示众。《心铭》中的一句“绝观忘守”也说的是般若思想。

《中国佛教史辞典》(062. 787-792)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787.净慈寺
禅宗五山第四位。位于杭州西湖南岸,与北岸的大昭庆律寺相对。寺南有南屏山。显德元年(954年)由吴越忠懿王创建,号慧日永明院,由法眼文益的法嗣道潜开山,二世为永明延寿。延寿撰《宗镜录》一百卷,寺内有宗镜台。宋太宗改为寿宁禅院,绍兴九年(1139年)改为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几度遭火灾,现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得赐的御书“净慈寺”额,之后又重修。历代住持中著名的有宗本、善本、道昌、师一、义云、居简、德厚、处林、廷俊、弘智等。

788.神清
唐代僧。字灵庚,俗姓章,线州(四川省)明县人,活动于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对于其卒年有不同说法。十三岁出家,师从开元寺的辩智法师;二十岁时在梓州慧义寺由如律师受具足戒。学东塔宗之律,还研究《俱舍论》,据说曾一度学习净众寺系的禅。后来赴长安,入内应奉,晚年回慧义寺,致力于讲义与著书。还通晓儒教与道教,据说著有《法华玄笺》十卷、《释氏年志》三十卷、《新律疏要诀》十卷等一百余卷,现仅存《北山录》十卷(大正藏五十二卷),解说儒、道二教应当归于佛教。

789.神仙思想
中国古代的神秘思想。在尊崇长生不老的中国,很早起就产生了很多关于神仙(仙人)的传说,并研究通过修业与服药而成仙。在《楚辞》中曾有神仙住昆仑山的传说,《庄子》中也可见藐姑射之同的神仙故事等等,因而据认为,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与山岳信仰结合的神仙说就已在中国各地流传。然而,所谓神仙说,据认为起源于山东地方。根据《史记》记载,齐威王、宣王、燕昭王等受海滨方士的蛊惑,让他们寻找海中的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据说这些神山中住有神仙,有不死药,宫殿由金银作成,鸟兽草木均为白色,远望如云,靠近则在水下,风牵引而不能达。据认为,这样的传说是由山东半岛北部沿岸常见的海市蜃楼而起,随着时代的推移,解说长生术与炼金术的方士越来越活跃、兴盛起来。著名的有秦始皇派徐巿[福]去三神山求仙药的传说,汉武帝等也相信方士们的话,祀灶神,让他们试各种神仙术。从这时起三神山信仰衰退,开始尊崇五岳,而养生术也分化、发展起来,集大成者是晋代的葛洪。他所著的《抱朴子》介绍各种仙术,论述养生的理论与辟谷(不食谷物的修行)、胎息(呼吸法)等的具体方法、特别是最高的仙药金丹的制法,并提及仙人的种类与阶段、符的功德,以及日常所应守的德目。另外,以著《桃花源诗并记》的陶渊明与著《养生论》的嵇康为首,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对神仙思想有兴趣。另一方面,后汉末年张陵开始的道教,渐渐从中吸收了神仙说并加以体系化。神仙说从与道教与佛教的交往中尝试着新的发展,唐代以后的神仙说不一定是从道教中独立出来的。

790.真谛
(499-569年)印度出身的翻译僧,印度名有二种传说,一种是Paramartha,音译为波罗末陀,另一种是Kulanatha,音译为拘罗那陀,一般用前者所对应的译名,称为真谛,据传为西印度优禅尼(Ujjayani,Ujjaini)国的婆罗门出身。当地与摩腊婆(Malava)国相邻,在当时印度的学问方面,西南的摩腊婆(Malava)国与东北的摩揭陀(Magadha,其中心为那烂陀寺)国并称,这一点对了解真谛在学问方面的根基很重要。之后,游历印度诸国,接着到达扶南(现柬埔寨)时,听说梁武帝招引名僧,天大同十二年(546年)到达南海(广东),二年后大清二年(548年)入建康(南京),谒武帝。计划尽早开始翻译,但当年十月因侯景谋反、武帝下台,真谛逃往富春,约三年中在当地从事翻译。之后大宝三年(552年)到承圣二年(553年),一度有返回建康的机会,并辗转各地,在不幸的境遇中继续译业。然而,对流浪的生活痛感失望,光大二年(568年)竟至于打算自杀而未果;同年八月,失去最爱的弟子慧恺;第二年太建元年一月十一日,自己也在失意中圆寂,终年七十一岁。据传译出经论中以唯识系统为中心,有《解节经》、《金光明经》、《决定藏论》、《中道分别论》、《摄大乘论》、《转识论》、《俱舍释论》等,共52部121卷(其中现存29部80多卷)。另外,据认为还有他自己所撰述的书,但除《随相论中十门谛疏》以外,现已不存。真谛最倾力翻译的是《摄大乘论》与《俱舍释论》,以前者为中心形成了摄论学派,对以后中国佛教以很大的影响。后者由慧恺、道尼、道岳继承,但不怎么兴盛,后来被玄奘所译《俱舍论》所取代。

791.神泰
(生卒年不详)初住蒲州(山西省)普救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开始在弘福寺译经时,与灵润等11人一起作证义。显庆二年(657年)成为西明寺寺主。著书有《俱舍论疏》、《因明论疏》(以上二部现存)、《摄大乘论疏》、《常[掌?]珍论疏》等很多,尤其是《俱舍论疏》与普光与法宝的疏并列为三大疏之一。据说神泰批评灵润所指出的玄奘译本与之前译本的不同,法宝维护灵润,慧沼为神泰辩护,神泰是围绕着一切皆成佛所进行的争论中的一方之雄。

792.神通寺
位于山东省济南东南的柳埠、泰山。符秦时竺僧朗与隐士张忠交往,张忠离去后结庵,被称为朗公谷山寺。僧朗是一位伟僧,曾给佛图澄的弟子符坚、南燕王慕容德、晋孝武帝等写信。北周时废毁,隋文帝应昙迁的奏敕命复兴,唐代时义净来此参拜善遇、慧智两师。据报告,寺域中留存有据推断为东魏时代的四门塔、唐代神龙元年(705年)时的住持无畏的造像记、估计建造于唐代末年的纪念僧朗的朗公塔。另外,寺的西南方有千佛崖,雕刻有许多佛像,在铭为贞观十八年、显庆二年、三年,幸免于人为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