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A可能的修改及时间表

《美国RDA测试协调委员会报告与建议》的建议部分有五个建议,均列有时间表,分别面向:

1、三个国家图书馆(LC/NAL/NLM)

2、RDA开发联合指导委员会(JSC)

3、ALA出版社

4、社区[编目界](包括PCC)

5、厂商

Nalsi已经简要翻译了给LC/NAL/NLM的实施建议。这里翻译报告中给JSC的建议,看看接下来的一年中,RDA本身可能会有什么变化(方括号内为本人推定)。在RDA-L邮件组中看到了JSC主席、大英图书馆的Alan Danskin的礼节性回应。

p.15-16: Recommendations to the 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of RDA (JSC)

1. RDA的内容
a. 与CoP协作,确定并聘用写手,承担以清晰、无歧义、浅显的英语重写RDA用法说明的任务。

完成时间表:3个月内 [-2011.9]

b. 与测试协调委员会协作,基于本次测试收集的信息,确定优先重写的章节。

完成时间表:3个月内 [-2011.9]

c. 开始重写优先章节。

完成时间表:12个月内,即a和b完成后9个月内 [-2012.6]

d. 完成并公开RDA元素集与词汇表的联机注册,确保注册信息与RDA用法说明保持同步。

完成时间表:6个月内 [-2011.12]

e. 明确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和单件间的边界

f. 明确不同发行模式编目资源的差异

g. 特定论题:

> i. 明确个人活动字段(RDA 9.15)与专业或职业(RDA 9.16)的区别,或者合并两个元素;确认这些元素或被合并的单一元素的受控词汇(MARC 372和374字段)。

> ii. 明确应用于内容表达的元素的识别

> iii. 讨论识别特定内容表达的需求,考虑未区分的规范检索点用于内容表达范畴的可能性(如对同一语种译本)

> iv. 修改会议的规范检索点的用法说明,明确何时会议出版物被当作连续出版物编目

> v. 明确在仍然使用具有多个FRBR第1组实体的属性的书目记录的实施场景中[?],使用RDA第17章

>vi. 明确对生产、出版、发行与制造陈述的用法说明(RDA 2.7-2.10)。同时允许重复这些元素,而非作随时间而变的附注。

> vii. 与不同的专业社区(如移动图像、音乐、珍本资料、连续出版物)共同工作,修改与增加用法说明

> viii. 对RDA第6章与9-11章,确认(用法说明中的)元素是否包括在规范检索点中

> ix. 在RDA 19.2, 19.3, 20.2, 21.2-21.6及22.2-22.4中,提供到创建与资源有关的个人、家族与团体的规范检索点的用法说明的链接

> x. 考虑需要使用与团体有关地点的规范检索点(RDA 11.13),使这一信息更能够机器操作

> xi. 在内容附注及包含在这些附注中的信息的使用上,增加更多用法说明(如,表演者名称的使用)

> xii. 与舆图社区一同工作,考虑与这些资源相关的个人、家族与团体的适当的关系指示词

2. 更新RDA的过程
a. 在联机环境下确定并公开RDA更新过程。

完成时间表:3个月内 [-2011.9]

b. 比过去更频繁地更新 [永远的beta版,在2012.6优先章节改写完成后,继续其他章节,并持续更新]

3. 强化RDA工具套件(注意3a-3e与给ALA出版社的建议重复)
a. 与ALA出版社一同工作,集成完整用例到RDA工具套件,包括特定社区的用例(如连续出版物、珍本书、音乐资源)

完成时间表:6个月内 [-2011.12]

b. 与ALA出版社一同工作,解决现有标记为“核心”的检索,检索到超出“核心”与“附加核心”元素之外用法说明的问题

c. 与ALA出版社一同工作,开发一种检索,仅针对“核心”及“如果……则核心”元素

d. 与ALA出版社一同工作,强调“元素集视图”的可得性与有用性,让编目员知道他们可以看到一个元素的所有用法说明 [元素集视图在“工具”部分,容易被忽略,而其可用性或许在正文之上]

e. 与ALA出版社一同工作,以某种方式表明RDA内容及相关文献已被更新 [更新过的内容有特别的标记,如MARC标准网站上标为红字?]

f. 提供RDA元素到其他元数据标准的映射:MODS、MADS、METS、DC等 [RDA到MODS的映射已经挂在工具套件网站上了]

———-给LC/NAL/NLM的实施建议———-

录自Nalsi的西文编目笔记III:RDA测试报告及其实施声明

用简单、无歧义的英语重写;

定义在网络环境下升级RDA的程序;

增加RDA工具包的功能;

开发完整的RDA记录样例,使用MARC格式和其他编码方案;

RDA元素集和词汇表网络注册的宣布完成;

开展可靠的进程,以取代MARC格式:18-24个月完成;

保证并且促进社区参与;

领导并且协调RDA的培训;

征求RDA元素集的搜索工具和原型输入端(prototype input)。

RDA测试经验教训,或未来编目标准测试注意事项

美国RDA测试报告摘要14日公布,最终报告全文在18日提前发布。全文共192页,包括前言、建议、背景、方法、发现、附录。13个附录包括各方之前发布的各种声明、调查问题及结果等,附录F“RDA测试经验教训,或未来编目标准测试注意事项”一下吸引住我的眼球。虽然美国的情况与本国差别很大,但多少还是会有所借鉴的。

[说明:由于对本次测试了解不足,以下译文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容后更正;方括号中为本人理解]

Appendix F: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RDA Test, or, Considerations for Future Testing of Cataloging Standards (p.157-159)

测试很有价值,对国内外编目界有正面影响。但回望当初的选择与决定,或许换一种实施方式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因此总结经验教训如下,这不是批评协调委员会的选择,而是为未来负责执行类似任务的人提供指导与预期。

> 总则

>> 遵循“保持简单”的原则,让测试对测试者与评估数据者两方都不那么复杂

>> 有一个计划,以无限期地接受、分析与存储数量不可预知的测试数据(包括调查数据与编目记录)

>> 准备好以各种有时可能相互冲突的方式进行指导。

> 选择参与者

>> 如果可能,选择两个代表各类图书馆的机构,负责一个代表整个图书馆行业的机构提交的无效或不完整数据 [?]

>> 鼓励现有编目格式小组/集中项目(即ALCTS CRCC、GODORT、MAGERT等)参与,对更广泛类型的资料编目 [测试集包含更多资料类型]

>> 在为研究拟议变化而征求志愿者时,考虑向“入围者”发送问卷,评估其对改变的态度。这样能够选择不同态度的测试者,也有助于确定测试是否导致态度的改变,或者测试者在测试后是否如先前一样仍持同样观点。[调查分两次进行,先筛选入围者、避免单一倾向性,后实施调查、同时可分析态度变化。是否可以在同一调查中分两部分,实现同样功能?]

> 沟通

>> 通过电话会议,建立与参与机构的定期沟通机制,每月或每季更新,而不仅仅在ALA会议上。

>> 鼓励参与机构更多地参与进程

>> 征求有关测试过程对社区[编目界/图书馆界]可能影响的反馈

>> 尝试在方法制订时,尽早回答问题与疑问

>> 澄清过程、确认理解 [以上几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因沟通不畅而产生负面评价]

>> 让参与者就测试准备进行讨论,比如计划如何在本机构实施测试以避免意外,给参与者相互分享的机会并相互学习。建议的论题包括:

>>> 是培训所有员工还是有所选择

>>> 编目[测试记录]公同集与附加集的是相同还是不同的编目员

>> 所有电邮沟通使用一个通道与列表,所有文件与沟通存档使用一个网站 [以下几条主要是信息公开,让更多人参与、了解]

>> 在到哪里寻找测试相关信息方面,减少协调委员会、参与者和公众之间的困惑

>> 维持在社区[编目界/图书馆界]整体上更大、更广泛的存在

>>> 鼓励PCC在过程中采取更积极的作用

>>> 建立准则/最佳实践

>>> 讨论对PCC记录及社区[编目界/图书馆界]可能的影响

> 培训

>> 协调不同组织间的培训工作(ALCTS、图书馆协会等)

>> 开发对非MARC记录的培训 [非MARC记录]

> [测试记录]共同集品种

>> 在过程中尽早选定品种,在参与者确定这些品种是否真的合适前,协调委员会成员有时间先做编目 [由组织方对拟入选品种预编目,以确定最终入选品种]

>>> 确定可能出现的任何编目不一致或不完整的替代品

>>> 调节替代品以弥补缺失信息

>>> 对编目什么提供明确的指示

>>> 这将创建一个对控制测试有用的、更统一的编目数据集 [像考试出题一样,而非取实际存在的品种吧。这样有利于评估。]

>> 可能在共同集中增加附加格式如音乐和地图,以便对格式有一致的分析 [各类文献]

> 调查

>> 寻找在设计调查方面有经验者,帮助进行问题开发

>>> 应提供选择题而非填空题,使更多问题得到回答,方便数据分析。确保允许自由文本评论。[选择题、填空题、开放题]

>>> 问题应当只允许有一个回应,而非全选,以避免分析时的混乱。[多选不行?]

>> 调研调查开发工具的所有可用选项,确定哪个产品/工具能最好满足项目在调查设计、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方面的需求 [选择适当的调查工具]

>> 那些评估结果者应当在进程早期接受调查工具的培训,了解分析结果特点,将有助于调查问题的构造

>> 调查问题设计应尽可能同步于评价因子开发,以确保评价因子与问题之间的一致性 [调查设计时考虑结果分析与评价]

>> 是否有太多调查手段?

>>> 或许应该只有一个包含原编与套录的共同集,对适当的调查问题?

>> 如果包括非正式测试者,考虑他们与机构测试者完成同样的问卷,因此这个群体可以作更准确的比较?

>> 进一步标准化测试者ID以方便匹配基于回答者或机构的多个调查,比如用下拉菜单选择。[通过ID可以关联测试参与者提供的记录及其调查问卷]

———分割线———-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U.S. RDA Test Coordinating Committee (9 May 2011, revised for public release 20 June 2011) (PDF, 192p)

Nalsi的西文编目笔记III: RDA测试报告及其实施声明 (六月 15th, 2011)
RDA美国测试结果公布 (2011年6月15日)

《资源描述与检索》的中文化及其应用研究

申报的“《资源描述与检索》的中文化及其应用研究”入选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今日揭晓。如果是去年的话,肯定会非常开心,因为我觉得我需要一个这样的课题。时过境迁,这回听到消息时已是波澜不惊。忘了填申报表时的绞尽脑汁,第一反应是发愁,觉得凭白给自己添了一堆的事──其实申报时对所报课题还是很有感觉的。

这是首次命中"纵向课题"。查自己的申报史,距第一次申报正好十年,不过早年比较懒散、不愿意给自己添压,第二次申报已是七年之后,因而十年中总共申报了五次。无论如何,这回应该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贴一下申报表中的“研究内容及思路”,用思维导图软件FreeMind画的。软件用起来相当简单,感觉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