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回忆——80年风云5:激情的青春(1950-1955:大连海军学校)

1950年12月份的一天,我、白苇(女)、潘积妙(女)和陈泽福四人,乘一路有轨电车从青泥洼桥出发至离终点老虎滩的前一站下车,到达大连海校报到,正式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待人介绍,大连海校分驻两地:总校和一分校(指挥分校)在此地老虎滩,二分校(机械分校)在寺儿沟。我们都留在总校政治部待分配。我至今记得当年的保密通信地址就是“大连老虎滩花园一号”。

老虎滩是大连市东南角的一处风景区,实际是个出口向南的小海湾,海校驻地在老虎滩湾西侧,那时是苏军出让的,而之前却是日本人一所军校的原址。校区坐南朝北,南边弧形山体是天然屏障,通路就在北边的马路上,海校大门没有任何装饰标志,只有一间简单的门卫室、加上两个站岗的水兵。沿马路边缘和西边与苏军炮兵营房交界处都栽有密集的冬青树,外边仅用铁丝网隔绝,像我们住在靠马路房子里,开始时晚上电车隆隆驶过简直无法入睡。而那时不仅个人宿舍、甚至机关办公室都设在各式各样的日式小洋楼中。只有学员宿舍及教舍区域才设置在跨过沙河较为隐蔽的原日军军校的大楼之中。能被公众看到、也值得炫耀的是东面靠海湾的军事体育和体育设施齐全的大操场,平时或是学员个人煅练体魄展露的骄健身姿,或是学员队为迎接国庆阅兵进行队列训练等道道亮丽风景线。台风季节则可切身体验狂风劲吹、暴雨如注、浪湧排山倒海轰鸣侵袭的自然气势。另外在对岸(即老虎滩湾东侧)还设有海校的船舶实习码头,停泊有舢舨、帆船及作为实习舰的四明山号坦克登陆舰。

进入大连海校原先分配去校文工队。但文工队我实际只待了11个月,除了当时正在大连的军委海政文工团听说进了新人便由苟副团长带人考察了我和陈泽福二人的笛子吹奏技巧,最终挑走了陈泽福,算是与本职搭点界。其余时间多半借调到政治部组织科抄写干部人事档案或到秘书科抄写文件。后来干脆将我正式调进秘书科。又听说我曾经有文章登过报,再被调至宣传科、文化科。刚参军的我,充满了热情,对分配的任何工作,都极其认真。尤其让我接触团级及团以上干部个人档案,更感到组织信任和责任重大,不需任何催促就会加班加点提前完成,甚至还累倒住进医院。而这些努力付出,也很快得到回报:我离开文工队时,就脱下水兵服换上军官服,享受排级待遇,并于52年5月被正式提为副排级。仅仅一年半时间,我从一个大头兵,逾越班级,直接升任军官,应该看作相当优厚,而此时我的文工队同僚至多不过是班级待遇、有的还是大头兵。

53年9月我被抽调到设在河北昌黎的海军直属政工干部训练大队青训队培训。三个月的教学内容,除海军常识、军队青年团工作方法及《历史唯物主义》之外,其余《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与旅大党校青干班学习内容基本一致,足以让我轻松应对,并在青训队结业时获得好评。回到大连更是顺理成章安排进一海校青年科,四个月后又调至由原二分校独立升级的二海校青年科,一直到55年2月离开大连。

以上仅介绍了我在大连海校的经历。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氛围和周边人际关系的影响。当时的大连海校即如今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按网页介绍,它成立于1949年11月,1952年改名为第一海校,1957年改名为海军指挥学校,1988年才定名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可网页还透露学院的学员编队参与了建国以来的历次阅兵典礼,是否有误?要知道学校虽成立于49年11月、却是50年2月才开始招生,怎么可能参加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呢?其实我刚参军时就知道大连海校的前身是安东海校。而安东海校则是在全国解放前的49年4月为迎接改造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灵甫号驱逐舰等起义官兵,以重庆舰邓兆祥舰长为校长、原辽宁军区司令张学思(张学良胞弟)为副校长,由原辽西军区机关为基础在当时的解放区辽宁安东(即今丹东)组建而成。开国大典上的海军军官队伍正是安东海校学员。1949年11月安东海校解散,除校长邓兆祥另有任用、部分人员重新分配外,以副校长张学思、政治部主任李东野为首的校直机关及大部分学员即搬迁至大连直接转化为大连海校。当时的海军司令萧劲光虽然身兼校长政委,但仅挂虚名,很少来校,我在大连5年就没见到过。实际的负责人就是副校长兼副政委张学思,加上政治部主任李东野、稍后到达的教育长老红军胡绵第等才是大连海校真正的创始元老。

共产党领导下的海军学校政治正确当然是第一位的。但作为一支高技术的海军,尤其是培养军官的海军学校。团结与组织一流的师资队伍可以说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起义海军技术骨干的实践操演经验(重庆号与灵甫号都在英国受过正规训练)。所以像航海、通信、损管、枪炮等教研室、实验室他们几乎都是主角,学员们的军容、仪表、队列训练也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且不说灵甫舰的尚雷,因为他是文工队员尚世芳、尚世霞的哥哥,文工队员们都认识;重庆舰的毕先纲(?)也很活跃,不仅在文工队、在机关中的名声也很大。然而这些只能称为专业人士。另一方面重庆号是相当于国府旗舰的最大军舰,应该是藏龙卧虎之处。且此次起义还有额外收获:如将参加过二战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原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卢东阁等带了过来,他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专家级人才,当时也被委以重任。再一方面,从发展的眼光出发由北大、清华等高校聘请一批教授来海校任教,以提高军事技术的理论水平和推动军事科学研究。初创时期(1950-1951年)的大连海校学员以在读的高校和高中学生为主,也招收少量地方、军队干部子弟。学员的政治素质和学业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整个海校洋溢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既重视思想教育、思想改造,又尊重知识、尊重人材的宽松气氛。

作为一名政治部下属的工作人员,我们接触较多的是李东野主任,很少有机会接触其它校级领导。比如教育长胡绵第我是在一次校直机关三反、五反动员大会上听报告时才认识的,给我印像深刻的是他自我检查说:“1935年长征的时候我贪污过一条皮带,被我吃了”。又比如副政委刘华清虽然1952年5月已到校,但我是在他取代晋升去京的张学思成为副校长兼副政委(即新的实际的负责人)后的1953年才知道的。张学思始终给以儒雅军人印象:军容整齐、身姿挺拨,语言简洁、但音调不高,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有时还不乏幽默感。我在校园曾亲自见证过这么一幕:路上有一干部军容不整在行走,张并不训斥或查询其所属部门,只是上前叫住“同志,我建议你军装外贴张纸条,写上内有新衬衣一件”,令被叫者羞涩不已,当场将衬衣塞进军裤,敬礼而去。我们更多见到他的场合是听报告,“尊师重道”的名辞,我第一次就是从他报告里听来的。

我记得当时总校(后来的一海校和二海校)政治部下设科室负责人和熟人如下:

    秘书科科长高玲(女、李东野的爱人、阎宝航的女儿)

    组织科科长谢雪萍(女、张学思的爱人)

    保卫科科长孙毅

    宣传科科长丁毅(后曾任海军修造部设计处处长)

    文化科科长董萍(后曾任一海校学员二大队政委)

    青年科科长沈坚

    文工队队长张先择

    文工队指导员史久华

    文工队分队长王殿彬、冯景湖、刘德全、王桂梅(女)

    文工队队员沈长怡、马佩宗、高永吉、黄世芬(女)

    二海校青年科科长刘斯

    二海校保卫科干事张同嘉

尽管与地方相比部队的等级观念相对较强。比如干部和战士从服装样式就可立即区分;又比如干部按职务也是等级森严的,大连海校总校(后来的一海校和二海校)校级干部为军级,分校校级干部为师级,总校(后来的一海校和二海校)科级干部为团级,即使同样为科员也可按职能资历有营、连、排级的区分,文工队队长和指导员为营级,文工队分队长为连、排级等。且部队组织纪律更严格,上级的命令下级必须绝对服从,没有讨论商量的余地。但是在个人关系上还是相当平等、相对尊重的。

我对文工队记忆深刻的原因,一它是我参军报到的具体单位,二是如前所述居住环境、我虽调离但仍与队员们长期居住在一起或相近,三是与某些年龄相近、志趣相投的队员,我们节假日常玩在一起,后虽在异地却几十年从未中断过联系。

在接触过的职能科室中,我几乎都是从最底层做起,领导人全都是老革命,有象谢雪萍、高玲这样延安培养的老干部,而且是校领导的夫人,高玲本人还是高干之女,但没见过她们颐指气使、傲慢不逊对待下级,总是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地布置或检查工作。也从不作官样文章,一次都没从她们口中听到过官话套话。也有象刘斯那样年纪较轻的干部,虽然我不瞭解他的背景,但从刚结婚的事实证明其县团级是无疑的。他同样平等待人,作为他的下属我从没感到任何压力。尤其得知我即将调离大连时,他与太太(忘了姓名,只记得是大连工学院团委书记)在其家中设宴为我送行。除了嘱咐我到新岗位可能要独立工作外,别无其他多余闲话。而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喝白酒,和其他人的酩酊大醉不同,我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睡着!至今记忆忧新。

在二海校我不得不提还有一位同事是保卫科干事张同嘉。他其实与我一样是从总校调过来的。我记得总校保卫科共两位干事:他和萧荆。但因为不住在一起都不太熟。寺儿沟与老虎滩不同之处是没有那么多的小洋房,办公室在楼房内,住房设在一个像仓库一样的大统间内,虽然不是睡通铺,但铁床一个挨一个的一字排开也差不多了。而我与张同嘉恰好挨在一起,他年纪比我大,级别比我高(连级),见识肯定也要比我多,很多地方我当然要向他请教,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当他得知我家庭情况,问我父亲现在在那里?我回答不知道。他告诉我其实与有具体下落(比如去了台湾)相比,下落不明更麻烦。以后的经历证实确实如此。

应该说在大连的五年生活是相对艰苦的,参军前后并没有多大变化。外界一直传说海军待遇高,其实这是误解。只有执行海勤的舰艇部队和海校学员队,才穿呢子服吃海灶。其余人员和陆军一样穿布军服吃大灶。可能是演出需要,文工团(队)员们比较特殊,虽然同样吃大灶,但却发呢军服。我记得节假日经常约二、三好友去大连百货大楼二楼吃什锦炒饭以自我改善生活。但精神上这是我生平最愉快的五年。这可能要归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当然和解放初期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没有那么多的政治运动)有关;其次是本人当时比较年轻、比较单纯,还没充分体验错综的社会脉络及接触复杂的人际关系。再次我放弃学业参加工作就是相信共产党的自愿行为,至少在大连海校我所碰到的领导和接触过的人群中,我广泛的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我参加工作和参军以后受到的教育、学到的东西及当兵的生活实践,也种下热爱解放军,以当解放军为荣的观念。

父亲的回忆——80年风云4:历史转折期的少年(1945-1950:从上海到大连)

1945-1950年是抗战胜利到全国解放的转折期,是社会变化的动荡期,也是我10-15岁少年成长期。这种转折与动荡不可能不影响人生的成长,也必然影响个人世界观的形成。
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人们为摆脱日寇统治,迎来国人扬眉吐气新时代而兴高灿烈。然而从大后方来的接收大员们并不急着整顿混乱的经济、解决迫切的民生问题,而都忙于争夺各自的私利,即出现了五子登科歪风。所谓五子是指位置(官位)、票子(钞票)、女子、房子、车子。按常理一个10岁少年对这种社会问题还不该有什么理会,然而目睹重庆归来的父亲急着要解决与母亲的关系纠葛,并亲历向父亲催讨学费的周折,几乎就是五子登科丑象中女子问题的一个生动写照。它一下子使我明白许多,顿悟许多。这也许就是我思想早熟的重要原因吧!
  1945年9月我考入市立和安小学(我毕业时已改名上海市第十一区中心国民小学,即现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地址在成都路,我至今仍然记得该校校歌开宗明义交待了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
吴淞江上新闸桥旁,和安小学历史悠长,啊,一堂学子百千强……
因我系失学三年后重新入学,基础较差,加上四年级后半学期又生了一场伤寒(那时伤寒是重症,幸亏母亲及时找到伤寒名家张聋甏医生,才捡回半条命),所以学习成绩平平。在班级一般排名第12、13位。平时相对来说比较喜欢国文。
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毕业的班主任都是年纪已五十出头的国文老师沈如钦先生,他不仅是我的学业导师、也是我的人生导师。我的字写得较好是那时写毛笔练出来的;文字格式规范也与那时作文格式的严格要求有关;以后工作经验总结或研究成果发表写文章,即是由五、六年级时两周一篇作文煅练出来的。即使逻辑思维的形成,也由写作文养成的观察分析事物打下的基础有关。可惜自1948年离校后再没见过他。1957年我从部队回沪探亲时曾专门去学校探询,当时教研室的一位老师告知我,沈老师早已退休回青浦乡下,并于去年(1956年)离世。这位老师对我说难得你现在还记得他。
  1948年9月考入私立国强中学,读了一学期觉得没劲,于是在1949年2月考入市立吴淞中学,插班初一下半学期。然而这时国内形势出现巨大变化,解放军于4月21日渡江。吴淞地处前线、且吴淞中学还驻守着国民党军队。于是开学仅仅二个多月学校只得暂借市区格致中学继续上课(他们上半天上课,我们下半天上课)。事实上从学校暂迁市区开始中共地下党几乎已半公开活动,组织人民保安队和人民宣传队,准备迎接解放军解放上海。5月25日解放军进入市区,5月28日上海全部解放,我和不少同学都积极参加了人民宣传队:慰问解放军、向群众宣传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参与庆祝上海解放的游行活动。相隔不过一个月,6月份学校又迁回吴淞上课。我并填表加入上海学联参与课余的宣传活动。后来又参加三野特种兵文工团团长于丁指导的学校腰鼓队,更多地参与校外宣传活动,11月由学校陈紫霄老师介绍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
此时学校虽然仍在上课,但我已下定参加工作的决心。先是报名三野九兵团文工团,麻袋厂大伯伯说:现在全国都快解放要搞建设了,你还参什么军?正好看到上海青年文工团招收团员的广告,我又去报了名,通过考试终于被录取。回想在吴淞中学这两个学期,对自己虽然很重要,但毕竟时间太短、变动太大,以致本班同学名字大都已模糊(只有1954年在部队遇到过的吉子平是例外),而课外活动的高中同学如郑法理、叶俊秀等则是难以忘怀。这都是题外之言了。
到青年文工团报到时才知道这次录取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本团自招,另外部分是为旅大青年文工团代招的,而我正属代招之列。回家征得母亲同意决定应招。
春节后我与十几位被录同事启程前往大连。当时除了我年纪最小(15岁)外,现在能记得名字的还有:
白苇,初中生,上海青年文工团团员白芦的妹妹;
潘积妙、张健碧,一对要好的高中同学;
章以萍、陈敏,一对高中同学情侣;
张健民、张新民,一对堂兄弟,哥哥是店员、弟弟是学徒;
钟志坚,曾是上海海关合唱团团员;
陈经迪,职员、擅长摄影;
郑幕铎,职员、擅长木刻;
丁立人,职员、擅长胡琴;
吴X甫,店员、擅长京剧、胡琴。
从上海出发,用三天两夜先在南京让火车摆渡到浦口、再通过天津、沈阳二次转车才到达大连。青年团旅大市委会宣传部将我们作为旅大青年文工团(筹)暂时安置在火车站附近一座大楼内。但并没有派其他专职人员组建领导班子,只有一名联络员负责通联安排,让我们自行进行业务锻炼和政治读报学习。期间我们也排练过一台小节目去旅大人民广播电台演出过。后来才知道那时因为编制没有落实,旅大青年文工团正处于难产之中,一直到5月份终于胎死腹中,决定将所有人员另行安排,宣布解散。
这时我们到大连已经两个多月,开始对此地有初步了解。它和东北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有更长的殖民地历史。其他地区是9.18以后才被日本占领,而旅大地区先是由俄国管理,日俄战争俄国失败后日本又占领了50多年,抗战胜利苏军仍然驻守至今。它在许多方面不可避免烙上殖民地印记。首先从城市的名称说起,不论城区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旅顺都远小于大连甚至还不及它的一个街区,但占领者看重的是旅顺军港,因此那时叫旅大市而非大连市。其次是人口组成,虽然大部分仍是中国人,但俄国人(当地人称大鼻子、老毛子)、日本人(当地人称小鼻子)、朝鲜人(当地人称高丽棒子)、混血儿(当地人称二毛子)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几乎随处可见。再次是城市建设和格局,那时除青泥洼桥、中山广场外很少有高大建筑,当然俄式的秋林公司大楼和可将汽车开上二层的日式火车站大楼(据说原先准备迎接日本天皇的)是例外。市内平坦的街道不多,也很少见到像其它城市那样成排排列的开放式商店。起伏山坡上布满着俄式、日式小洋房,有时单门独户的小商店分散在其中(要进门才知道卖什么),自行车在这很难有用武之地。最后是老百姓语言混杂,受俄语影响的:如面包叫列巴、黑面包就叫黑列巴,白酒干脆叫伏特加,面包酒就叫葛瓦斯,打招呼的有达瓦来西(同志)、斯巴西博(谢谢)、赫鲁少(好)、麻达姆(妇女)、少达子(当兵的)、格必丹(军官)……;受日语影响最多的是将日文汉字直接变成汉语,如大连火车站叫大连驿,邮局叫邮便,钢笔叫万年笔等。当然也有将日文读音直接当汉语读的如将衬衣读做“外瑕子”等,弄得我们这些外来人莫名其妙。
生活上我们享受供给制,温饱虽不成问题,但一则当时整个经济条件较差,粗粮是主粮;二则南北生活习惯相异,刚开始对苞谷、高粱有的难以下咽,有的则排不出去。吃饭一度成为难题,个别人坚持不下去——如张健碧大约只待两星期就走了,其他人确实也经历了艰难的适应过程,其间也会从有限的津贴中挤出一些去小铺买个肉火烧(肉烧饼)既吃到细粮,也享受了荤腥,以改善自己的伙食。
所以当解散的决定下达后,大部人还是留了下来。其中张新民目标明确地要求去旅大文工团舞蹈队,经该团考核被录用了(改名张毅,后成为该团台柱,一直到80年代还很出名)。几个青年团团员:我、白苇、潘积妙、应该还有章以萍被推荐进入中共旅大党校青干班(二期)学习。可能因为难以与恋人拆分,章实际没有报到,以后再也没有他俩的消息。58年我从部队复员回上海,郑幕铎曾从昆山来找我,说是因病返回家乡,可后来断了联系(1959年我曾按他留下的地址:昆山市前进路前进新村22号,被邮局以地址不详退回)。钟志坚、陈经迪参加过公安部队,钟复员后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工作,80年代我们还见过面。顺便交待一下,那位在大连只待两周回沪的张健碧,其实还是参加了公安部队,不过仍留在了上海。
50年6月初我们正式到党校青干班学习。同班的学员大都来自旅大地区工厂、学校等基层单位团组织,很少有像我们这种既无社会阅历、又无青年团工作经验的学生。那时过的是半军事化生活,睡通铺、吃大锅饭,天天出操煅练。学习方法是听大报告、小组讨论、个人写学习总(小)结。学习内容有《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大众哲学》(艾思奇)、《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时事形势及青年团工作等。当时大连化工总厂出了个为抢救国家财产而不怕牺牲的劳动模范赵桂兰,在时事形势学习中,我写了篇题目为“我能不能像赵桂兰一样”的小结,结果被学校选中刊登在9月份旅大日报副刊上(后来事实证明这篇文章的刊出对我的人生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在青干班学习期间,6月份爆发朝鲜战争、10月份志愿军入朝参战,全国掀起抗美援朝高潮,青干班学员几乎全都报名参加志愿军。但在12月初培训结业时,大都没被批准,而是返回原单位。只有我们几个没有单位可回的被批准,不过不是去朝鲜当志愿军,而是在国内当解放军,或进入公安部队。我们三个从上海参加工作的,加上一位大连参加工作的陈泽福被分配进入解放军大连海军学校。我也算结束了少年生活。

父亲的回忆——80年风云3:我家的亲友圈

如前所述,原先我父亲只身来上海打拼。可能为了隐瞒以前的婚姻,很少提及原籍状况。以致我们只知道他是浙江崇德(今桐乡崇福镇)人,是城镇还是乡村,其本人经历、学籍、亲属等几乎一无所知。所以严格地说我家的亲友圈应该只是我母亲家的亲友圈。
我外公家兄弟三人,外公排行第二。外公早年经商,从事化工颜料的进口业务,其实在我出生前早已过世。我母亲兄妹三人,小舅早殁。大舅徐宸枢有过二次婚姻。第一次婚姻育有秀珍(女)、根富(男)、三毛(女)、美珍(女)、小妹(女)、根发(男) 等六个子女。大舅早年在外地工作,一方面子女众多负担较重,另一方面这位夫人非常强势(好婆婆称她为白相人嫂嫂),婆媳关系根本无法调和。这也是外婆长期居住在我家的主要原因。其六个子女除根富有时会探望老人,老人过世后每年春节也会探望姑妈(我母亲),其余基本无来往。
大舅第一位夫人去世后,在杭州与乐清籍女子有了第二次婚姻,并育有秀丽(女)、根宏(男)、根荣(男)等三个子女,这已是解放以后的事了。由于经济负担沉重,家庭生活相当困难,1958年外婆忍痛将外公遗留的宁波市区白马庙弄房产产权传给了他(关于此一房产,我不知母亲是否知晓,在当时我可是第一次听说),事实上他当即转卖贴补了家用。文革开始因历史问题(当过矿警)被下放到余杭农村。可怜大舅此时已年近60,很难从事体力劳动。幸亏农村出身的舅妈吃苦耐劳,才勉强养活一家五口。文革后期他家的生活更趋困难。大舅几乎每年都会来上海一次,一般都住我家并探询他前妻所生子女,据我们所知除根富以外,其余子女都不愿给予补助,倒是我妈总是会给予适当资助,我们(我和姐姐两家)作为东道主也会在临行前赠送一些实用物品作为补贴。1978年年初大舅邀请我们参加秀丽婚礼,而此前我们还从未去过余杭乡下。婚礼当天早晨我和姐姐、姐夫、大可四人从上海乘长途汽车出发,抵达余杭车站时,正值大雪纷飞,我们顶风冒雪一路步行寻访总算顺利到达超山附近目的地,得以准时参加婚礼。说实在的上海客人的来到,也在当地为女方争得了面子。当晚我们就住宿在他们虽略有透风、但仍保暖的家中。并在第二天由根宏、根荣兄弟摇舢舨送至塘栖镇,让我们少走了很多田间小路,并可从铁路更便利返回上海。需要指出的是秀丽的同父异母兄姐竟然无一人参加此次婚礼。
徐瑞记是堂舅徐汉堂(我外公长兄之子)所经管的一家日用百货批发商店的名称,地址是今东新路(那时叫东新桥)附近一条弄堂里,楼下是店堂、楼上是住房。除堂舅夫妇及他们二个儿子小峰、小栋外,堂舅的母亲及仍待字闺中的妹妹也住在一起。徐瑞记曾经与我家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是:在地域上它虽属于法租界,但与我家旧居九亩地相距很近,两家甚至可以说是隔路(民国路即今人民路)相望。因此徐瑞记是我家进入租界的中转站。在逃避日寇入侵时是跳板,在眺望陷落故居时则仍然是立足点。我前面提到的法租界铁丝网边其实就是它们家弄堂外。徐瑞记另一个不被遗忘的原因是:那时从新闸路我家去东新桥都乘3路(山海关路-东新桥)有轨电车,它是我幼年人生最早的重要记忆。
西摩路金家(可能是我外公长兄的女婿)。所住三元坊其实与我家同在新闸路上而相距稍远,因接近西摩路(即今陕西北路)而呼之。金家住在弄底不记得几号,但住的却是当时我家亲友圈中最好的洋房:不仅款式新,而且全套西式洁具,尤其印象深的是该弄与大同中学(今五四中学)操场隔篱笆相望。学生课间的打球欢笑声,至今犹在耳边。金家男主人是个医生。印象中他们有一个子女生理上似乎有些缺陷。
徐瑞记与西摩路金家,那时主要都是外婆在走动,确切地说我年幼时是她带着我,她年老时是我陪着她。1950年2月我离沪参加工作,记得我到达大连,曾分别写信给这些亲友们报过平安。没有想到一别7年,1957年才获得探亲机会,此时外婆因年老体弱,很久没人陪伴随走动,有的就失去音讯,与徐瑞记及西摩路金家两家从此断绝了来往。
麻袋厂大姆妈(徐凤珍、小名阿娥,是我外公小弟的长女)。丈夫王听涛我叫大伯伯,在日商麻纺厂当工长,就住在工厂宿舍。在我上小学暑期曾去居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她们女儿王嫣然已去南京中央大学读书,儿子王剑云(安然哥)在胶州中学读书,曾领着我这小弟去逛过胶州公园的八百壮士收容所。我当时还不明白,国民政府为什么不优待这些抗日英雄?解放后安然哥考上沈阳东北工学院,我在大连还给他寄过苏联出版的中译本列宁全集双卷版。他大学毕业分配回上海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当工程师。以后就顺理成章的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可惜他英年早逝跑在自己父母的前面。幸亏靠妻子支撑养大了二女一子,女儿们都有出息,儿子却因高考失败而失智,可能要终老精神病院。
麻袋厂大姆妈自幼失去父母,弟妹都是她拉扯大的,所以都视以为母。妹妹阿毛阿姨从童工开始,一直在统一纱厂当女工。弟弟徐信威其实比她自己女儿大不了多少,但也从学徒开始一直在麻纺厂当工人,而且成了地下党。解放后一直从事工会工作,(据说曾任厦门总工会副主席)。
绍兴路冯家。是我外婆家的远亲。其岳母比我妈高两辈,称她为小舅婆。她的女儿,也即冯太太虽然比我妈年轻,但我妈叫她阿姨,我称她为小婆婆,而我大姐当年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公公介绍的。冯家家庭殷实书香门第,夫妇育有一个女儿肇章(冯慧新)并领养了一个儿子肇基(冯家声)。肇章从小品学兼优,但在上大学时突患精神抑郁症,休学期又与补课的外文老师付启人(当时认为他政治不可靠)谈起恋爱,而此时公公的糖尿病已入膏肓,且很快离世。按辈份肇章应该算我阿姨,但实际年龄比我小两、叁岁。她的生病、恋爱以至家庭变故都发生在我从部队复员回上海以后。当时无人可商量的小婆婆多次找我讨论对策,从此两家关系更加密切。事实上肇章付启人后来的婚姻关系很稳定,她们的儿子海贝,还是小婆婆带大的。小婆婆去世后 ,她家开始从绍兴路搬迁至南江路,接着又因世博动迁,干脆搬迁至苏州。前些年我还去苏州探望过。冯家养子肇基从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并在那里成了家。小婆婆生前并没亏待他,但又怕肇章脑子不清醒时误事,所以事先将留给他的一些首饰存放在我处,小婆婆去世后他才从我处取走。
堂舅洪才祯,是徐家重要的亲戚,我不仅说不清是何种关系,而且还不知道究竟住在上海何处,因为家中有事总是他上门的。但我知道他是银楼的跑街先生(外勤-采购或推销),路道粗、人脉广。家里很多对外关系都由他出面去打交道,尤其外婆涉及宁波的事务,诸如庙弄故居租赁、徐家坟山打理、外公忌日祭拜等等杂项,更是非他莫属。才祯舅老家在宁波,儿子读完中学来上海学生意时我曾见过。那大概是1958年,他人高马大、一表人才。可惜没留下联系方式,后来与他父亲一起没了音信。那是外婆过世后,她的棺木运送及与外公合葬事宜照例仍是才祯舅按排的,但此事办理妥贴后连他自己一起都没了消息。2011年信威舅曾经用才祯舅文革前留下的地址给宁波写了封信,但很快被邮局以地址不详退回。当时所写的地址是宁波市镇明路苍桥头郁家巷五号。从地图上看镇明路苍桥路都是存在的,2013年我按此地址,实际去宁波市中心探询过,苍桥头找不到。然而苍桥路底确实与镇明路交汇,或许可以理解为此处为苍桥头,但郁家巷并无踪影。据当地老人介绍,此地的街道、房子十几年前就拆掉改建,此处早已名是人非了。
好婆婆(人称吴家姆妈)是原九亩地的老邻居。813逃难后搬迁至法租界钜赖达路(今巨鹿路)厚德里(已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好婆婆与我家的关系确实如此,即使后来变成了远邻,关系依然亲近。好公公姓吴,是个商人,我们很少见到他。因好婆婆不育、以传宗接代为由他理所当然的有了外室;后来同样因好婆婆不育,担心其老来无伴,特地将外室所生的一个女儿蕴珠,过继给她。好婆婆自青春至迟暮不仅肤色细腻、容貌清丽、气度高雅,而且思路敏捷、善于抓住事物本质、言辞犀利、疾恶如仇。小的如早期对我父亲本质的分析,大的如私下对江青为人的评论,几乎都准确无误入木三分。可好婆婆最终并未如其夫所愿——孤独而去。蕴珠当年下乡去了东北,结婚后在徐州华东石油管理局工作而离开了上海。
高高阿婆(人称劳家姆妈)也是原九亩地的老邻居。因居住在高高的三楼而呼之。813逃难后搬迁至英租界极斯菲尔路(今万航渡路)。高高阿婆还是我妈妈过房娘(干娘),她有两个儿子劳为公、帅为中,抗战初期随国民政府去了大后方。后来劳为公还考取青年远征军实际参加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员进入商务印书馆回到上海(那都是后话了)。那时母子间经常有书信来往,而我父亲与家里的信息来往却越来越少。因而我母亲常去她那里打听消息,父亲在重庆再婚的消息就是由此得到。如今看来虽然结婚的对象有些出入(当初告知的对象是立法院副院长梁寒超的女儿)、但再婚的事实准确无误。或者也可以说这也为抗战胜利后我母亲能坦然面对婚变提供了充分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