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121. 1471-148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471.北周废佛
北周武帝(560-578年在位)所进行的废佛。武帝为英明的君主,杀死长期握有实权的宇文护(495-572年),独掌政权。如同国名所显示的那样,由于佛教国家富裕,立志讨伐北齐乃至统一中国,其富国强兵的障碍就是佛教的寺院与僧尼。当时道士张宾乘着有“黑取天下”的流言,诽谤佛教;还有作为还俗僧而成为道士的卫元嵩提出平延大寺的观点,上书主张一种在家佛教,进言放心毁佛教。但是武帝很慎重,先于天和四年(569年)在大德殿聚集百官、道士、沙门,进行有关道、佛二教的讨论。第二年甄鸾提出《笑道论》,对道教的这种明目张胆的非难,触犯了龙颜,该论被焚于群臣面前。道安又呈上《二教论》,提出根据儒、佛二教的政策。武帝逐渐厌烦道、佛二教之间无休止的争论,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七日,不仅是佛教、连道教也废止,毁坏经像,令沙门、道士还俗。并在长安设立通道观,可称为国立宗教研究所,决定从还俗的沙门、道士中选择120名通道观学士,但实际上只不过有少数人成为学士。建德六年讨伐北齐,同样断然实行废佛。净影寺慧远论述反对武帝的意见,未被接受,很多僧侣逃往南方的陈国。武帝驾崩,宣政元年(578年)宣帝一即位,就接受任道林复兴佛教的请愿,这一废佛才终止。这一废佛在佛教思想史上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南北朝的以学问与寺院为中心的佛教不得已而转向实践与民众性的佛教。以此废佛为契机,也形成了所谓中国佛教独特的宗派。而儒、佛、道三教对论、争优劣,也成为后世三教谈论的先驱。

1472.北道派
依据《十地经论》的地论学派中从菩提流支传到道宠的一派。由于在北齐邺都中位于北面的地方讲说,而得此称呼。道宠门下据传有四、五个弟子,但不及南道派兴盛。

1473.扑扬大师
《成唯识论演秘》著者智周的别称。→智周

1474.菩萨戒
亦称大乘菩萨戒,对应于小乘声闻戒。大乘的菩萨指努力精进、立志成为佛陀的人,指成为人们理想生活态度的模范的人,指为成佛果而发大心入佛道,发四弘誓愿、修六波罗蜜之行,上求菩提、下度一切众生,精进于自利利他的人。这些菩萨所持之戒被称为菩萨戒,也称大乘戒。在内容上,小乘戒是“四分律”中所举的250条僧戒、348条比丘尼戒,而大乘的梵纲戒解说十重四十八轻戒,其基本精神基于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止恶)、摄善法戒(修所有善法)、摄众生戒(救济众生)。受戒的基本[方法]是自己在佛之前发誓受大戒,即自誓受戒。天台智顗著《菩萨戒经义疏》,引用被称为大乘戒经的《地持经》、《璎珞经》对被称为菩萨戒经的《梵纲经》加以注释,在中国佛教中确立了菩萨戒的地位。由于菩萨戒并非僧尼出家者的生活规定,而是佛道、六度之行,僧俗都能用,因而有在家、出家菩萨。中国实行菩萨戒是在东晋时代,僧肇的《梵纲经序》中,有译者罗什的弟子道融、道影等300人受菩萨戒,宋代金陵的建福寺尼法盛从道场寺偶法师受菩萨戒、北魏僧达从慧远律师受菩萨戒,在家者中特别有梁武帝、北齐文宣帝受菩萨,称为菩萨戒弟子。智顗以给隋皇太子晋王广(后来的炀帝)及五十多个州许多出家、在家人授菩萨戒而著名;据说律僧鉴真渡海去日本失败,漂流于南海,巡历广东、广西各地之际,给无数官人、百姓授菩萨戒。[日本的]最澄倾注心血所设立的叡山大乘戒檀,也基于这一菩萨戒思想。

1475.菩萨戒义疏
二卷。智顗说,灌顶撰。大正藏四十卷。亦称《梵纲菩萨戒义疏》、《菩萨戒经义记》,解释《梵纲菩萨戒经》。姚秦罗什从梵纲大本112卷61品中翻译第十菩萨心地品,成为上、下二卷。又从天台的立场,对单独刊行的、题为菩萨戒经的下卷加以注释,用释名、出体、料简三重玄义,构成圆顿大乘戒之根本。本书撰述的时间、地点不明,但《国清百录》中有向王侯、臣下授菩萨戒的记载,与本书的内容合并来看,确实可知本经所说之戒作为在家、出家共通的大乘戒而流传。有关本书撰说的真疑,在细节上还有不明之处。

1476.菩萨戒经
意为解说菩萨受持的戒律的经典,世称菩萨戒经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昙无谶译出的《菩萨地持经》,第二种是被当作鸠摩罗什所译、实为完成于中国的《梵纲经》,第三种是大正藏二十四卷所收的《菩萨戒本》。第一与第二有专门条目,这儿讲述第三种《菩萨戒本》。本书也有二种,第一是《菩萨戒本》一卷,据说慈氏菩萨说、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于姑藏,是从昙无谶的《菩萨地持经》中抄出戒条,以便拿着诵读;第二是《菩萨戒本》一卷,记为弥勒菩萨说、沙门玄奘奉诏翻译,抽出玄奘所译《瑜伽论》四十、四十一两卷的戒条,便于护戒。此两者与其说是翻译,还不如说是模仿所谓小乘戒中的“戒本”,作为大乘戒的戒本,据认为是后人抄录的。

1477.菩萨地持经
Bodhisattvabhumi,十卷。昙无谶译。大正藏三十卷。亦称《菩萨地持论》,略称《地持论》或《菩萨戒经》。本经尽管称为“经”,本来为“论”,据说是无著记录弥勒的说法。详细解说大乘菩萨的修行法,特别是解说大乘戒,因而自古以来尤为引人注目。在中国、日本与《梵纲经》并列受到重视。汉译本除上述外,还有求那跋摩所译的《菩萨善戒经》九卷及玄奘所译《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梵本由荻原云来出版(1930年、1936年),还存有西藏译本。

1478.菩萨善戒经
九卷本与一卷本。大正藏三十卷。刘宋求那跋摩(367-431年)译。与《菩萨地持经》是同本异译,摘录《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按经的体裁加以整理而成,但内容差别相当大。据认为一卷本可插入九卷本的第四卷与五卷之间。一卷本亦称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解说菩萨戒是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具足之后而得到的。解说八重戒,在《梵纲》、《璎珞》中为十重、十波罗夷。基的《瑜伽论略纂》卷九到十二、遁伦的《瑜伽论记》卷十六到二十四被当作指南书。

1479.菩萨僧
高德的有发僧。北周武帝废佛之后,静帝于大象元年(579年)四月下诏,从原来的沙门中选择120名优秀者,命他们在陟岵寺中留发为国行道,由此而设置。九月时,隐于紫盖山的法藏下山,希望谒见,但因僧人形象而不得入内。但是据说知道此事的太上皇宣帝讲,“长发而著菩萨之衣冠,当为陟岵寺之主”。后来杨坚握有实权,大象二年六月同意法藏剃发,第二个月担当检校(?)陟岵寺120名菩萨僧的度僧。由此而废菩萨僧,出家佛教复活。

1480.菩萨璎珞本业经
二卷。大正藏二十四卷。据传为竺佛念译,但被视为完成于五、六世纪的伪经。通过《华严》、《菩萨本行》、《梵纲》、《仁王般若》、《地持论》等之说,解说五十二位的行位与三聚净戒、十波罗夷,解说一得永不失、戒体无尽。由于天台智顗关注此经,而受到与《梵纲经》同样的重视。作为单独的末注,仅存有元晓《璎珞本业经疏》的下卷。

《中国佛教史辞典》(120. 1461-147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461.凤林寺
位于浙江省杭州的秦亭山或称葛岭。开创情况不明,建于唐代牛头宗径山法钦的弟子鸟窠道林在松树上坐禅的故地。据传元和年间(806-820年),当时杭州的知事白居易与在树上坐禅的道林就佛法的大意互相问答。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僧如月重建,寺额为凤林寺,俗称喜鹊寺。寺域中有题名敕赐鸟窠道林禅师之塔的墓塔。

1462.宝林传
十卷。朱陵的沙门智(慧)炬撰。中文出版社影印本。完成于贞元十七年(801年)的中国初期禅宗史书之一。十卷中缺七、九、十卷。全名《大唐韶州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由马祖道一系的人所作,根据传法偈确定西天二十八祖说,各详传中加上圆寂时间。二十八祖说主张第七祖为婆须蜜,第二十五祖由舍那婆斯改为婆舍斯多,以下为不如密多、般若多罗、菩提达摩。与舍那婆斯系相对,此系统称为婆须蜜系,对之后的禅宗史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卷九、十的逸文由椎名宏雄发表,认为列有慧能下的怀让、行司、宝觉、本净、令韬、慧忠、神会与马祖道一、石头希迁为止的传记。

1463.法砺
(569-635年)俗姓李,赵国人。初投灵裕为弟子,受具后,跟静洪学《四分》。跟恒州的洪渊听大义,最后去江南游览《十诵》。回邺后开导。隋代时无缘而隐,唐初(618年)再开辟法门,撰《三要疏》之一的《四分律疏》10卷。为相部宗。另外有《羯磨疏》3卷、《舍忏仪》、《轻重叙》等。讲律达四十余遍,圆寂于邺的日光寺,终年六十七岁。弟子有满意与怀素,满意的弟子大亮有弟子昙一。

1464.法朗
(507-581年)俗姓周,徐州沛郡沛(江苏省沛县)人。梁大通二年(528年)二月二十一岁时,在青州出家。游学于杨都,跟大明寺宝志禅师学禅法、同寺的彖律师学律、南涧寺的仙师学《成实》、竹涧寺的靖公学《毗昙》,还跟摄山的僧诠学《智度论》、“三论”、《华严》、《大品》等。陈永定二年(558年),应敕住钟山兴皇寺,讲“三论”、《华严》、《大品》等,常有众徒一千余人,住了二十四年。太建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圆寂,终年七十五岁。著书有《中论玄义》。弟子吉藏继承法朗的三论学而集大成。

1465.法论目录
16帙103卷(93卷?)。陆澄撰。大正藏五十五卷。全名《宋明帝敕中书侍郎陆澄撰法论目录》,梁代僧祐的《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中仅收录其“序”。据说宋明帝(465-472年)敕命中书侍郎陆澄收集当时存在的有关法论的文献而撰。现在此书已佚,根据其“序”只能略窥其内容,但从中可以得知,对围绕着佛教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人有如何多的议论。本书的构成是:法性集15卷、觉性集7卷、般若集6卷、法身集4卷、解脱集1卷、教门集12卷、戒藏集8卷、定藏集4卷、慧藏集7卷、杂行集10卷、业报集6卷、色心集9卷、物理集3卷、录序集2卷、杂论集6卷、邪论集3卷,其中收入超过250篇论著。令人注目的是提及牟子,本书所收著作中被收录于《弘明集》等的也不少。

1466.辅教篇
三卷。收录于《镡津文集》。大正藏五十二卷。契高(1007-1072年)著。契高著本书反驳王阳修的排佛论。本书中认为五戒十善与五常事迹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解说佛教的五戒十善与儒教的五常一致,提倡儒教与佛教的一致说。契嵩的这一儒佛一致说规定了宋代以后佛教的面貌,具有很大的影响。当时在社会上是确立宋代封建制的时代,思想上是宋学勃兴的时代。是为了使佛教在这样的时代中在中国社会中生存下去,而解说儒佛一致说。

1467.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别名《宋云行纪》、《慧生行传》、《惠生使西域传》。附载于东魏杨衒之所撰《洛阳伽蓝记》卷五。神龟元年(518年)应世宗之命,敦煌出身的宋云(生卒年不详)与僧惠生同访西域及北印度,正光三年(522年)带佛经170部归来。此二人的旅行记由后人总结成《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包括有关六世纪西域(吐谷浑、EFUTARU、西北印度等)的重要记录。

1468.北魏废佛
北魏世祖太武帝即位后,继承太祖、太宗的佛教政策,招高德[德高望重的]沙门谈论,在四月八日的佛诞会上还举行行像的例行之事。但当时的宰相崔浩不仅自己信服道教,还对佛教的兴盛不快,与新天师道的创立者寇谦之相互勾结,使太武帝逐渐转向道教,为弹压佛教作准备。在崔浩成为政治、军事方面最高实权人物的同时,寇谦之也逐渐得到帝的信任,新天师道也形成了道教教团的形式。始光二年(425年)在都内造天师道坛。太延四年(438年),作为大弹压的先兆,发诏禁止五十岁以下者为僧;440年,为告知天下太武帝为道教君主,改元号为道教色彩很强的太平真君。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崔浩以民间迷信神庙而废弃,将佛教信者太子晃(后为恭帝)所尊崇的沙门玄高与慧崇处刑。又因盖吴有乱,为讨伐而进兵长安,在长安的一所寺院中发现大量武器,另外听说僧尼的风纪混乱,太武帝支持崔浩的建议,下废佛之诏。当时是太平真君七年三月。许多僧尼被杀,经典被烧。太子晃向太武帝进谏,帝听不进,而寇谦之也不赞成这一彻底的破佛方法,与崔浩进行争论。寇谦之也在废佛之中即病故。而废佛事件的主倡者崔浩,由于在他自己编集的魏国历史书中充满对胡族的蔑视,且显示出将自己的功业传于后世的态度,因此而触犯了太武帝的忌讳,在太平真君十一年连同一族人被诛杀。太武帝也被杀,452年文成帝一即位,即刻出诏复佛,师贤与昙曜为沙门统而活跃,迎来了北魏佛教的全盛期。

1469.北山录
十卷。神清撰。大正藏五十二卷。全名《北山参玄语录》。据推断九世纪初著于梓州(四川省三台县)的慧义寺中。以问答的形式比较儒、道二教之说与佛教之说,解说儒、道二教最终可归于佛教。还批判禅的一个派别提倡妄说、蛊惑世人,据认为这是指成都保唐寺无住这一派舍弃律、仅尊心法。本书受到当时知识分子与僧侣的欢迎,入北宋后,有慧宝作《北山录注》、德珪作《北山录注解随函》等注释。

1470.北宗
早期禅宗教团之一。北宗是南宗人所用的蔑称。五祖弘忍的弟子大通神秀活跃于当阳(湖北省)的玉泉寺,被称为北宗,与之相对,六祖慧能活跃于韶州(广东省)曹溪山,主张南宗。北宗的思想是渐悟,与南宗所主张的顿悟相对,“北宗”常用作价值低劣的名称。神秀被称为则天武后、中宗、睿宗三帝的国师,其弟子普寂也被称为三帝的国师,与义福、敬贤、慧福等一同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具有很大的势力。继承普寂的弟子道璿—行表的是日本的最澄。此宗派的史书有净觉所撰《楞伽师资记》、杜朏所撰《传法宝纪》。

《中国佛教史辞典》(119. 1451-146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451.抱朴子
内编二十卷,外编五十卷。晋代葛洪著。葛洪被称为抱朴子,这成了他的称号,自已的书也命名为“抱朴子”。据说本书完成于建武年间(317年)。内编讲述仙道的根本,解说为得不老不死的仙药处方、导引、行气等,作为道家思想之本,批判政治社会。内编将神仙思想纳入道教的中心,是体系化的道教基本书籍。抱朴子的仙道与张道陵一派的天师道不同,早就在南方有根据,经陆修静与陶弘景,对后世的道教给予支配性的影响。本书的神仙思想影响了净土教,昙鸾的《无量寿经论注》中引用本书。另外本书中说,人根据所积善行增加寿命的增寿益算说,也渗透到佛教中,屡见于造像的铭文与中国成书的疑经中。文本有《平津馆丛书》本、《四部丛刊》本、《道藏》本等,也有清代孙星衍的对校本、和刻本及最近的现代语译本。

1452.亡名
(生卒年不详)俗姓宗,南郡(湖北省)人。梁元帝(552年即位-554年)时为官,后跟从兑禅师出家。北周时被任命为称作夏州三藏的僧官,宇文护怂恿他到更靠近中央的地方活动,但被坚决推辞。现存有《宝人铭》与《息心赞》,另外还写有《至道论》、《淳德论》、《遣执论》、《去是非论》、《影喻论》、《修空论》、《不杀论》等许多论文,有文集十卷。弟子僧琨到了隋代被任命为二十五众主。另外,进言北周废佛的卫元嵩原来也是亡名的弟子。

1453.法门清式二十四条
据说释道安研究、整理、制定戒律的僧制。内容是(1)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2)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之法;(3)布萨差使忏过等之法。

1454.法勇
(生卒年不详)亦称昙无竭。俗姓李,幽州黄龙(河北省)人。受法显、宝云渡天壮举的刺激,决定去佛国,宋永初年间(420-422年)与同志[者]僧猛、昙朗等二十五人一起去西方,过流沙,经由高唱、龟兹、疏勒,翻越葱岭的雪山。在苦斗中,失掉了十二名同行者,到罽宾国学胡语,得《观世音授记经》的梵文。又经月氏国到犍駄罗国石留寺,由佛陀多罗授具足戒。经舍卫国到南印度,后经海路由南海到达广州。

1455.法融
(594-657年)牛头宗之祖,三论系的禅者。俗姓韦,润州(江苏省)延陵人。认为儒、道的俗文如渣滓,般若之止观才是人生之舟,入茅山师从大明法师而剃发,湮没于林中达二十年,大入妙门。贞观十七年(643年)在牛头山幽栖寺的北岩创建禅室,经数年聚集了数百名修行者。贞观二十一年讲《法华经》。永徽三年(652年)在建初寺讲《大品般若经》。显庆元年(656年)应司功萧元善之请在建初寺进行说法。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三日圆寂,终年六十四岁。应八世纪末牛头宗之要求而成为初祖,被称为东夏达磨,当作《心铭》、《绝观论》的著者,及至四祖道信的嗣法弟子。

1456.蓬来[莱]山
据传神仙所住的古代想像中的山,在渤海。敦煌本《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中说,月光童子与三千徒众到蓬来[莱]山,有水灾时出现,申酉年为众生说法。

1457.法立
(生卒年不详)西晋末年人。惠帝、怀帝(290-311年)年间与法炬一起译《法句喻经》、《福田经》。据说还寻求胡本,得一百余部并译出,但永嘉年间(307-312年)由于胡族入侵而散逸。《历代三宝纪》以后的经录中认为,法立死后,法炬名下有一百余部译经,由于这个原因,法炬译出经典达132部之多。

1458.宝亮
(444-509年)俗姓徐,原为东莞(山东省临沂莒县)人。十二岁就出家,跟随青州的道明法师。二十一岁时到建康,留于中兴寺。齐文宣王以师礼遇他,后移往灵味寺,大讲涅槃等诸经、成实等诸论。据说僧俗弟子三千余人、受学的门徒常有数百。梁天监八年(509年)五月,应敕开始撰述《大般涅槃经义疏》,九月完成。同年十月四日圆寂,终年六十六岁。

1459.法琳(南齐)
(?-495年)由于支谦所译《阿弥陀经》与畺良耶舍所译《观无量寿经》等,在中国兴起了弥陀净土教。初期,在南方受到庐山慧远的白莲社的影响,盛行弥陀净土。南齐的法琳常诵《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根据《高僧传》卷十一“释法琳传”,法琳俗姓乐,晋原临邛人,年少时出家,喜爱戒品,研究十诵律,后来祈愿安养国。

1460.法琳(唐代)
(572-640年)初唐的护法僧。俗姓陈,颖川郡(河南省许州)人。幼年出家,修诸家之学,尤其通晓三论。据说义宁元年(617年)为探索道教,穿道服、住道观。武德四年(621年)太史令傅奕上奏整理寺塔、利国利民,立即上书反驳,接着著《破邪论》二卷。之后还撰《辩正论》八卷,屡次攻击废佛论者(主要是道教徒),贞观十三年(639年)道士秦世英上奏说《辩正论》诽谤国家,因而发配到益州,第二年病故。有《三教系谱》、《释老宗源》等著作,据传虞世南编集其文集三十卷,未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