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49. 561-57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61.竺道壹
俗姓陆,吴国人。竺法汰的弟子,受东晋简文帝厚遇,琅琊王荟为他建嘉祥寺。长于统御四众,被称为九州的都维那。隆安年间(397-401年)七十一岁时圆寂。

562.竺道潜
(286-374年)字法深,出身于华北名族琅琊的王家,对江南的清谈与玄学性贵族佛教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十八岁出家,师从当时颇有名声的中州的刘元真。避永嘉之乱,移到建康,受到元帝、明帝等尊宗。明帝驾崩后,隐栖于会稽的剡山达三十余年,其间应哀帝之请在建康讲《放光般若经》。接受会稽王昱(简文帝)的皈依,也与清谈界名士刘惔交往。孙绰在《道贤论》中将他比作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

563.竺佛朔
(生卒年不详)亦作竺朔佛。后汉灵帝时来洛阳,带来《道行般若经》的梵本,熹平元年(172年)译出。相传还与支娄迦谶一起译《般舟三昧经》。

564.竺佛调
(生卒年不详)亦说为印度人,但不清楚。侍奉佛图澄住常山寺。显示出各种神异,令时人惊异。

565.竺佛念
(生卒年不详)凉州(甘肃省武威县)人。未成年出家,前秦建元年间(365-384年)在长安帮助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的译业,担任译语。《婆须蜜经》与《增一阿含经》、《中阿含经》的翻译也受到他的帮助而成。到姚秦时,自己译出《菩萨璎珞经》、《出曜经》、《十住断结经》、《菩萨处胎经》、《中阴经》等诸经(《出曜经》与僧伽跋澄共译)。另外,在律部方面,与昙摩持一起译出《十诵比丘戒本》、与昙摩持、慧常共译《比丘尼大戒》等。在符、姚二秦时期,被称为安世高、支谦之后的译经名手。

566.竺法雅
(生卒年不详)与道安共听佛图澄的讲义的笔法雅倡导格义佛教。竺法雅为河间(河北省河间县)人,与中山(河北省定县)出身的康法朗等一起,以格以的方法来理解佛教。法雅轮流讲说外典与佛经,与道安、法汰一起解释各种疑问,尽力明确经要。道安在早期也以中国古典、尤其是《老子》的语言为媒介理解佛典,但后来认为佛典应当作为佛典来正确理解,排斥格义。当时,康法朗、毗浮、昙相等也主张格义,法雅的弟子昙习也继承了格义。

567.竺法义
(307-380年)竺法深的弟子,擅长《法华》。在建业大开讲席,与王导、孔敷等交往。受孝武帝厚遇,去世后被赐墓地,弟子昙爽在该处建寺,命名为新亭精舍。

568.竺法护
(239-316年)西晋代的译经僧,被尊称为敦煌菩萨。竺法护的“竺”并不表示他的出身是天竺(印度),是由于师竺高座之故。法护为Dharmaraksa,也流传有音译名昙摩罗察(或刹)。因为也被称为支法护,可能他的祖先为数代住在敦煌的月氏族人。他作为月氏系归化人的后裔,生长于敦煌,中国语自不必说,中国的古典(儒教与诸子百家之学)也很精通。八岁出家,跟随外国沙门竺高座学习、暗诵佛典等等,受到严格的训练。感叹大乘的深经在西域、尚未传到中国,陪伴其师游历西域诸国,掌握了号称西域三十六国的多种西域语知识,携带许多西域语的佛典(胡本)回敦煌。之后,在敦煌、酒泉、长安、洛阳等地,翻译涉及大、小乘的经典共154部309卷。他的翻译活动达四十年以上,且由于其主要的译经宣教地为长安、洛阳,对这一地域的佛教化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并且他所译的包括许多在教理、信仰方面都极为重要的经典。如《正法华经》十卷,早于罗什译《法华经》一百二十年,实为中国初传的《法华经》;《光赞般若经》十卷为罗什译《大品般若经》的异译经,当然也是初译;另外,《维摩诘经》也是有支谦、罗什异译经的著名大乘经典。《正法华经》产生了法华研究与观音信仰,《光赞般若经》与《维摩诘经》受到流行清谈的贵族社会的欢迎。《生经》、《普曜经》等属小乘系,前者为阇多伽,后者为佛传的一种,而属于华严、大集、宝积各部的诸经也不少。帮助他译经的人有著名的聂承远、聂道真父子,另外已知有竺法首、陈士伦、孙伯虎、虞世雅等汉人知识分子。门下有竺法乘、竺法行、竺法存。总之,竺法护为罗什之前最有功绩的翻译僧,被说成是古译时代的第一人。

569.竺法济
(生卒年不详)竺道潜的弟子,在孝武帝时(372-396年)作《高逸沙门传》。孙绰为他作赞。

570.竺法崇
(生卒年不详)东晋时人。尤其擅长《法华》,据说著《法华义疏》四卷。住湘州的麓山、剡的葛岘山等,与鲁的隐士孔淳之相遇,亲密交往。

《中国佛教史辞典》(048. 551-56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51.三论玄义
一卷,吉藏撰,大正藏四十五卷,成书于吉藏住扬州慧日道场的开皇十七年(597年)九月到十八年前后。在吉藏的众多著书中,本书是唯一简洁地论述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中心的三论宗教义的书。作为中观佛教的入门书,也作为论述吉藏自己的三论学体系的书,有其意义。内容大体上由总论与各论组成,总论叙述破邪与显正,论述宗义的特色;各论解说三论宗的中心教义。作为一种空观立场的佛教概论,在日本被广为阅读,并有许多注释书。

552.三论宗
依据龙树(Nagarjuna,150-250年前后)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弟子提婆(Aryadeva)的《百论》而形成的宗派。从在中国所从事的研究来说,与其说是宗派,倒不如称作学派更为恰当。三论均由罗什翻译,因而罗什被当作三论宗的开祖。罗什门下的僧叡、僧肇、僧导、昙影等擅长三论,僧导作三论的义疏,之后智林著《中论疏》。关于三论宗的学系,自古以来的传承被说成是罗什—道生—昙济—道朗—僧诠—法朗—吉藏七代相承,但对此加以研讨,道朗为僧朗之误,从罗什到僧朗的学系不明。隋唐时最早完成三论宗建立的吉藏,尊称僧朗为大朗法师、摄山大师等,称自己的学系为摄岭相承。实际上,在江南弘扬三论学而留有功绩的是僧朗,新三论自他开始。梁武帝于天监十一年送僧正智寂等十人到摄山,让他们受学于僧朗。僧朗的弟子僧诠也是应梁武帝之命受学的人之一,曾经是成实学者,投向僧朗,住摄山的止观寺,以般若中观与坐禅三昧为主,育成众多门人,著名的有被称为“诠公四友”的法朗、智辩、慧勇、慧布。这一时期,三论宗作为学派已经形成,在建康(南京)三论宗兴盛。僧诠弟子法朗的弟子尤其多,据说有二十五人,吉藏在理论方面加以继承,集摄岭相承的三论学之大成;明法师接受法朗的遗嘱,入茅山,继承了实践方面,禅宗的一派牛头宗的开祖法融,跟明法师学三论。吉藏出生于金陵,幼年起就受学于法朗,专门研究三论,现存著书有二十五部。弟子也有很多,其中硕法师著《中论疏》等。另外,与吉藏同门的慧均留有《四论玄义》。唐初时元康曾注释三论。三论宗随着唐代诸宗的兴盛而衰退,但传来朝鲜半岛与日本,得到新的发展。

553.师会
籍贯等详细传记不明。号可堂,谥号法真大师,赵宋时人。幼年接触华严的教章,探究《孔目章》、《搜玄记》、《探玄记》,认为华严寺观复的《折薪记》(已佚)弄乱了智俨、法藏的义理,与之相对著《焚薪》。以智俨、法藏为华严的纯粹教学标准,认为澄观、宗密的教学在其之下一致。按照这样的理解,六十五岁时(1166年)开始述作《五教章复古记》,未完而圆寂;弟子善熹受遗命完成《复古记》。著作除上述外,还有《华严同教一乘策》、《同教问答》、《般若心经疏连珠记》等。与道亭、观复、希迪同为赵宋四大家之一。

554.芝园集
二卷,元照撰,续藏二·十·四。净土教在贯穿宋代的三百余年中颇为兴盛,特别是这一信仰深深地渗透到民众中间。净土教多依附于天台、禅等诸宗,其教旨也形成了台净、禅净双修的思潮。律宗的灵芝元照著有关净土教的《芝园集》等。题号芝园是由于元照在约三十年间所住的西湖灵芝寺,本集是其遗作。从本书还可知当时佛教界的全貌。

555.慈恩大师
基(632-682年)的通称。→基

556.止观义例
二卷,大正藏四十六卷,荆溪湛然著。概述天台止观研究法,尤其作为与华严学对质的教判争论书而著名。宋代从义有《止观义例纂要》六卷;宋代处元批判从义之说,有《止观义例随释》六卷。从义有后山外的宗谱,处元有山家的宗谱。

557.四教义
六卷或十二卷,智顗述,大正藏四十六卷。称《大本四教义》、《大部四教义》等。增加以往教判的化仪四教(顿、渐、不定、秘密),采用著者提出的化法四教(三藏、通、别、圆),并在对此加以解说的同时,详说《维摩经》的旨趣。本书原为《维摩玄疏》的一部分,是著者应隋炀帝的请求而撰述的,由于在短时间内写成之故,先前所写的谬误很多,因而改稿后再度呈给炀帝。弟子灌顶将先前的《维摩玄疏》分为《三观义》二卷、《四悉檀义》二卷(现在散佚)、《四教义》六卷等加以流传。本书为分出来的化法四教部分。为与后世高丽的谛观所写《四教仪》加以区别,称为《大本四教义》。

558.四教仪集注
三卷,佛教大系卷二十四—二十五。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玉冈蒙润所著《科文》一卷也现存。与从义的《四教仪集解》三卷(1076年)、元粹的《四教仪备释》二卷(1214?)并称为三大注。清代灵耀有《节义》一卷(1678?)、性权有《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二十卷(1779年),另外日本的注书有很多现存。

559.支疆梁接
(生卒年不详)译为正无畏,西域人。据说曹魏甘露元年(256年)到交州,译《法华三昧经》六卷,但本经现已不存,其事实不明确。

560.竺叔兰
(生卒年不详)西晋时的在家奉佛者,翻译家,与竺法护大致为同时代人。印度系的归化人,出生于洛阳。父亲为达摩尸罗(法首),二位叔父为沙门。少年时代,他在二位叔父的感化下成长,通晓汉、胡双语,掌握中国古典与佛教学的知识。然而,有喜好狩猎、饮酒海量的一面,以其才智与辩舌而成为贵族社会的名士之一。一次得死而复生的稀有体验,念头一转,成为热心的奉佛者,有志于佛典研究。元康元年(291年),译出《放光般若经》二十卷、《异维摩诘经》三卷、《首楞严经》二卷。《放光般若经》的原本是甘露五年(260年)朱士行去于阗抄写,由弟子弗如檀(法饶)等十人于太康三年(282年)关到洛阳的。翻译是以于阗的沙门无罗叉持原本读、竺叔兰改为汉文的共译形式进行的。在此之前数年,由竺法护所译的同本异译的《光赞般若经》仅限于在甘肃、凉州地方流行;而《放光般若经》是在仓垣(河南省陈留县)的水南寺所译,不久即在中原地方传播,在流行清谈玄学的贵族社会中大受欢迎。《首楞严经》、《异维摩经》也分别是支谶、支谦曾译出本的再译。对于此二经,后来支敏度将当时各种异译经加以比较、合并,作成《合首楞严经》、《合维摩诘经》,很有名。总之,由于竺叔兰作为在家奉佛者与中原的贵族、知识分子们交往,且在文化中心洛阳译出清谈玄学社会所喜爱的《般若》、《维摩》等,在中国的佛教化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据传晚年遭石勒之乱,从洛阳逃往荆州,并圆寂于当地。

《中国佛教史辞典》(047. 541-55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41.三教谈论
儒、佛、道三教间进行的谈论。三教的争论自佛教传来就一直在进行,中唐时起,在天子的诞生日举行例行的三教谈论。初唐的三教谈论,如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祭酒孔颖达、沙门慧净、道士蔡晃于弘文殿进行的谈论,是实质上的谈论,但中唐以后只是礼仪上的。贞元十二年(796年)四月天子诞生日,在麟德殿徐岱等、沙门覃延、道士葛参成讲论三教,第二年左街僧事端甫入内殿讲论儒道,被赐紫方袍。另外,宝历二年(826年)、太和元年(827年)也在麟德殿举行过三教谈论。

542.山家山外
四明知礼与其派下的天台正统派称山家,庆昭、智圆等钱塘一派称山外。智顗的《金光明玄义》有详略二本,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晤恩以略本为正本,源清、洪敏赞同其师之说,从而引发事商。知礼著《扶宗释难》加以批驳,接着与庆昭、知(智)圆对立,在四十年间,围绕着观心的真妄、别理随缘、色心双具等论点进行争论。另外,此山外派称为前山外,净觉仁岳、神智从义、草蓭道因等一派称为后山外或杂传派。由于得到《佛祖统纪》的确认,兴起了只重视正统山家之学的风气。

543.三纲
一类为统制寺院而设的僧官,有作为僧众修行之长的上座、总管事务的寺主、掌管僧众生活杂事的维那(都维那)三种。现确知北魏孝文、宣武两帝时(五世纪末—六世纪初)在各寺设置。以后,这一制度广为流传,随后扎下根来。《唐国六典》卷四中说,“凡天下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六所,每寺上座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统众事”。

544.三宗论
南齐周顒著。《南齐书》卷四十三的周顒传、《弘明宗》卷六的“张融门律”、《广弘明集》卷二十四的智林的“与汝南周顒书”、吉藏的《中观论疏》卷二末=《二谛章》卷下等说及。所谓三宗指以空假名、不空假名、假名空来谈论真与俗二谛义。前二者为成实论师之说,第三为周顒之说。相传周顒曾受学于摄山的三论学者僧朗,周顒的义根据的是僧肇的“不真空论”。本书的公开是由于智林的要求。本书是江南般若三论学复兴的先驱。

545.三圣圆融观
一卷,澄观撰,大正藏四十五卷。本书目的在于彻悟毗卢遮那如来与普贤、文殊二菩萨三人所行圆融无碍。因为引用了《演义钞》,所以被认为是早期的撰述。本文中尽管作为古德引用了法藏的《探玄记》,但本观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李通玄居士的《新华严经论》的思想。著本书是由于处于禅宗兴盛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向世人展示华严教学独自的实践体系。注释有日本凝然的《三圣圆融观义显》、灵暀的《讲义》。

546.山涛
(205-283年)三国时魏国的政治家。河内怀(河南省)人,通常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喜好老庄,与嵇康、吕安交往。孙绰在《道贤论》中将他比作佛教的竺法护。

547.参同契
一卷,石头希迁撰,大正藏五十一卷。石头希迁(700-790年)嗣法六祖慧能的法嗣青原行思,其集团没有成为大集团,宗风以自己彻悟、乐道(乐于悟道)为本。《参同契》一编为五言、四十四句、二百二十字构成的古诗,颂扬安坐于自受用的境界,解说佛道原来并无南北二宗的对立。诗的中心主题是宣扬整个世界是由平等与差别二个方面组成的,从平等方面来说一切是相互不可分的,从差别方面来说一切是各自独立的,这两方面的完全合一即为真实的状况。

548.赞宁
(919-1001年)俗姓高,吴兴(浙江省吴兴)人。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934年)在天台山学习。广通三藏,尤其通晓南山律。并且善长舌辩,颇富文辞。忠懿王任命他为两浙僧统,赐明义宗文大师之号。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谒太宗,得赐通慧大师之号及左街的天寿寺。太平兴国七年起编集《宋高僧传》三十卷,于端拱元年(988年)完成;淳化元年(990年)奉诏撰《鹫岭圣贤录》一百卷。咸平四年(一说二年,或至道二年)圆寂,终年八十二岁。所著除以上之外,还有《大宋僧史略》三卷、《内典集》一百五十二卷、《外学集》四十九卷、《筝谱》十卷、《事钞意义指归》三卷、《物外集》数卷。

549.三武一宗法难
中国佛教史上四次大的破佛行动。第一次是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的破佛,第二次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的废佛,第三闪是唐武宗公昌五年(845年)的废佛,第四次是五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的废佛,其中三个皇帝有“武”字因而合为“三武”,世宗为“一宗”,称为三武一宗法难。除此以外,也曾实行过各种形式的僧尼淘汰、整顿寺塔等,但国家进行的大规模行动可算此四次。

550.三品弟子经
一卷,支谦译,大正藏十七卷,译出于吴黄武二年—建兴二年(223-253年)。本经讲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优婆塞的学道有上、中、下三辈,阿难问其义如何,佛加以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