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124. 1501-151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501.法显
(339?-420年?)俗姓龚,平阳武阳人。三岁出家,二十岁时受具足戒。感叹当时缺少律藏,立志寻求,晋隆安三年397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一起从长安出发,跨越戈壁沙漠,再翻越葱岭,经三十余国抵达北印度,经迦施国停留于摩竭提国的天王寺三年,学胡语、得经像。后经锡兰,由海路返回建康,与佛驮跋陀罗在道场寺携手从事译业。后在荆州辛寺,八十六岁时圆寂。

1502.法显传
一卷。法显撰。大正藏五十一卷。亦称《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法显自撰的印度旅行记。记载情况是: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出发开始求法之旅,经由西域南道,过葱岭之险、悬度之难而入西北印度,遍访佛教盛行时代各地的塔寺,向东南到达中印度,巡拜佛迹、学写经律,由海路过锡兰,于义熙八年(412年)回到青州海岸。为有关五世纪初西域、印度的佛教及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503.法性论
庐山慧远撰。现不存,仅在《高僧传》卷六的慧远传中引用了一部分。在解说涅槃常住的《涅槃经》还不为人所知的时期,据说作者感叹很多人只讲解佛陀寿命的长短,著本书论述佛陀常住不变。据说后来鸠摩罗什见本论,赞赏其见识。由于可见到阿毗昙之要素,据推断是作者辞别师道安而入庐山后的太元六、七年(381、382年)起,到译出《阿毗昙心论》的太元十六年(391年)间撰述的,但很明确。

1504.法相宗
唐代时,在从印度传来新唯识教学的玄奘门下兴起的学派。显庆四年(659年),以玄奘所译《成唯识论》为根本典籍,以玄奘所译唯识诸经论为基础,以分析、钻研法相(dharmalaksana,法固有的特性)为此学派的特色。事实上初祖为慈恩大师基(632-682年),据传根据他的意见,以护法释为基准,译出现行的《成唯识论》。基对本书著《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两部注释书,又撰《大乘法苑义林章》,确立法相宗的教学。其批判的矛头指向旧译的真谛系的教义,真谛系统的教义对真如与诸法不作严格区别,强化对对真如的一元志向,而法相宗认为真如绝不会成为诸法,强调作为诸法自身原理的阿赖耶识。基的弟子有成为法相宗二祖的慧沼(650-714年),他的主要著作是《成唯识论了义灯》。他的弟子有智周(668-723年)、义忠、道邑、道献等,智周为第三祖,有《成唯识论演秘》。慧沼、智周对基的《成唯识论述记》作有二个注释,传说为唯识三箇之疏。从基到智周三代可说是法相宗的正系,作为异系的代表性人物有圆测(613-696年),他出身新罗,也是玄奘门下,相当于基的先辈[师兄]。由于他在玄奘之下学习以前,还受学于摄论宗的法常与僧辩,了解真谛的教学,并受到很大的影响。由此也可视他为异端者,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现已散失的真谛之说,资料价值也很高。他的弟子有道证、胜庄、慈善等。法相宗与玄奘新译本一样,在初唐时的中国佛教界极为出色,但三祖以后不振,反而在传到日本后,作为南都六宗之一而繁荣。

1505.保唐宗
早期禅宗教团之一。在五祖弘忍门下,有四川主张念佛禅的系统,即资州智诜—处寂—净从寺无相的系统,被称为净众宗;无相有弟子无住,由于住在保唐寺,为将无住的系统与其师无相区别开来,称之为保唐宗。总结到无住为止的该系统的禅宗史书有《历代法宝记》。无住将其师无相所说的“无忆无念莫忘”改为“无忆无念莫妄”,综合荷泽神会的三学与无相的三句三学,使之前进了一步。并且还解说无念时不为无念(?),活鱍鱍(活生生)的、一切时中[在任何时候]都是禅,主张自由自在的禅思想。

1506.梵琦
(1296-1370年)临济宗杨岐派。自号西斋老人,赐号佛日普照慧辩禅师。字楚石,小字昙曜,俗姓朱,元贞二年六月二十日生于明州象山。九岁跟讷翁模出家、剃发。十六岁受具戒。历参径山的虚谷希陵、天童的云外云岫、净慈的晦机元熙,参拜径山的元叟行端而嗣法。泰定元年(1324年)冬在福臻寺开堂,天历元年(1328年)住天宁永祚寺、至元元年(1335年)住大报国寺、至正四年(1344年)住嘉兴的本觉寺、十七年八月住报恩光孝寺,再住海盐的天宁永祚寺,十九年在天宁寺之西建寺,命名为西斋寺后告老。洪武元年(1368年)应召在蒋山说法。洪武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圆寂,终年七十五岁,僧腊六十三。有《语录》二十卷。

1507.翻经院
用于译经事业的建筑,特别建立,附设于大寺院。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应太宗之敕,在长安大慈恩寺的西北建翻经院,安置玄奘从印度、西域传来的佛像、经卷、佛舍利等,与此同时,从第二年二月起,在此开始大规模的翻译[活动]。神龙二年(706年),又应中宗之命在长安大荐福寺建翻经院,当作义净的翻译道场。不过在唐代以前,为译经而特别造建筑物的例子很少,象罗什在长安庙庭逍遥园中译经那样,很多是在宫殿中译经,隋大业二年(606年)炀帝在洛阳上林园所建的翻经馆等,或许可以说开翻译院的先河。到了宋代,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建译经院(第二年改称传法院),作为国立的译经设施,其规模、机构基本完备。

1508.梵语杂名
一卷。礼言集,真源校。大正藏五十四卷。汉梵对照的书籍。从人的身体各部分开始,汇集动作、数目、年时、鸟兽、药物、衣服、亲族等涉及生活百科的词汇。

1509.梵语千字文
一卷。义净撰。大正藏五十四卷。精选1000个汉字,附梵语,为初学者提供方便。也有伪作说,认为此书模仿《唐梵文字》,但现在证明是义净的真撰。

1510.本济
(562-615年)三阶教徒。俗姓宋,西河介休(山西省)出身。年轻时悟出儒教乃“宇宙糟粕”,出家。开皇元年(581年)十八岁时,“戒定愈净,正业愈隆”,精进佛道,听说信行开创三阶教,投于其门。据说信行由于手边没有著作,为本济口述教义,大家得以领会其奥旨。信行去世后,[本济]认真地服务于教团,推广三阶教。大业十一年(615年)圆寂于所住的慈门寺。著书有《十种不敢斟量论》六卷。另外,有弟弟善智,弟子道训、道树。

《中国佛教史辞典》(123. 1491-150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491.法华经安乐行仪
一卷。慧思述。大正藏四十六卷。亦略称《安乐行仪》、《法华安乐行》。本书根据《法华经》安乐行品表明三昧的行仪,叙述慧思通过自己的般若空的实践而得到的佛教的奥旨,在得到奥旨前,慧思有过多次与迫害进行对抗,使似是而非的学徒、众惠论师折伏并皈依正法的生活体验,从中可以看到本书产生的基础。这直接导致了以止观为宗的天台教学的诞生,间接地导致了禅与念佛的兴隆,在中国佛教教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92.法华经疏
二卷。竺道生撰。续藏一·四十二·二。现存本题名为《妙法莲华经疏》,亦称《法华义疏》、《妙法莲华经略疏》。刘宋元嘉九年(423年)在庐山东林精舍中编纂。默写其师鸠摩罗什的讲义,整理自己经常性的思考,以明确法华一乘的根本义。注释之际,将经分成因、果、人三段,再作精密的细分,还可看到用《法华经》解说一乘之因果,其出色的解释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法华经》注释,还被当作决定其后经典解释方向的重要著作。

1493.法华玄义
十卷。智顗说,灌顶记。大正藏三十三卷。亦称《妙法莲华经玄义》、《天台法华玄义》等。以《法华经》的幽玄的义趣之意味,作为表达天台法华经观的根本。与《法华文句》及《摩诃止观》同称为天台三大部。开皇十三年(593年)在玉泉寺开讲,后来由灌顶记录。全书的组织采用名、体、宗、用、教五重玄义,以智顗独特的出色论法进行论述,还分通释与别释,前者称为七番共解,后者称为五重各说。由此将佛一代所说的教行人理全都统一到法华一经中,也是一部佛教概论。

1494.法华玄义释签
十卷或二十卷。湛然述。大正藏三十三卷。亦称《天台法华玄义释签》、《玄义释签》等。对智顗说、灌顶记的《法华玄义》作适当的分节,附上科文随文解释。著者湛然在卷头序中说,“昔于台岭,随诸问者所录签下云云”,以答问的形式,在宣扬天台正义的同时,从天台的立场对华严宗学徒、法相宗等别家的主张进行驳斥。玄义与释签原来分开,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佛陇的真觉合并[二者]成二十卷。

1495.法华玄赞
二十卷。基撰。大正藏三十四卷。全名《妙法莲华经玄赞》,还略称《法华经玄赞》、《法华经疏》、《玄赞》。法相宗初祖基(632-682年)对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的注释。在对《妙法莲华经》的数种注释中,比较特别的是从法相宗的立场所作的注释。作为注释,得到极为出色的评价。而重要的是从法相宗三乘真实一乘权教的立场,对强调会三归一的一乘的《法华经》进行注释这一点。

1496.法华三昧忏仪
一卷。智顗撰。大正藏四十六卷。亦称《法华三昧行法》、《法华三昧仪》、《法华经三昧仪》等。智顗在光州的大苏山访慧思之际,慧思述及在灵山同听法华经的宿缘,指导法华三昧的行法。法华三昧建立在《法华经》的精神上,是观诸法实相之理的三昧行。智顗取《法华经》、《普贤观经》等大乘经典之意,将慧思传授的法华三昧的精髓组织成礼拜、忏悔、行道、诵经、坐禅这三[十]七日的半行半坐行法,作成本书。在日本由最澄传授、圆仁弘扬,以比叡山法华堂为中心进行传播,成为发展法华信仰的母胎。

1497.法华传记
十卷。僧详撰。大正藏五十一卷。亦称《法华经传记》、《唐法华传》。僧详之传与生卒年代不明,从本书的内容来看,大概完成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以后。将有关《法华经》的由来、翻译、灵验等事迹,分成十二科加以记述:部类增减、隐显时异、传译年代、支派别行、论释不同、诸师序集(以上卷一)、讲解感应(卷二-三)、讽诵胜利(卷四-六)、转读灭罪(卷七)、书写救苦(卷七-八)、听闻利益(卷九)、依正供养(卷十)。本书的特色是,详细叙述围绕着《法华经》的讲解、讽诵、转读、书写、听闻、供养的各人的事迹与灵验。

1498.法华文句
二十卷。智顗说、灌顶记。大正藏三十四卷。亦称《妙法莲华经文句》。天台法华三大部之一,对《妙法莲华经》本文的解释。将一经二十八品标上小节(?),三分为序正流通;解释诸文时,多用因缘、约教、本迹、观心四种释。另外,本书中评驳其他师的法华经说之处颇多,有关一经分段的道凭等七师说,说无量义的道生等五师说,有关十如实相的光宅等四师说,示真实相的道生等十一师说,对此一一加以批驳。由此本书也成为了解南北朝时期法华学者之说的资料。据认为本书在陈祯明元年(587年)于金陵的光宅寺讲说,灌顶听后记录。

1499.法华文句记
三十卷。湛然述。大正藏三十四卷。亦称《妙法莲华经文句记》、《妙法莲华经文句疏》等。智顗的法华三大部之一《法华文句》的注释。著者在五台山见到含光之际,听说印度的学僧希望梵译天台教迹,为解说弘经者的用心,在卷末列出了发愿文。文中评驳三论的吉藏、华严的法藏、澄观、法相的基等之所说,辨明、启蒙祖说等,不违祖意而又极为亲切地为祖师的释意,对不太明了的部分也尽力探究。

1500.法华论疏
三卷。吉藏撰。大正藏四十卷。对世亲造、菩提流支等译的《妙法莲华经优婆提舍》的注释书。吉藏著有许多有关法华的注释书,从三论宗的立场主张法华一乘,由本书可以理解,其根据之一就是《法华论》。南北朝时提出了五时、四宗的教判,[本书]指出了这一教判对《法华经》的理解与本论的不同之处,对旧说进行更正。围绕着本书对本论中“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的解释,日本的天台、三论、法相等之间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中国佛教史辞典》(122. 1481-1490)2483字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481.菩提达摩
(生卒年不详)禅宗开祖。谥号圆觉大师,在昭明太子的祭文中亦号圣胄大师。生于南印度,为南印度国的第三个王子。为学大乘佛教而出家,继承佛教的传统,热烈地修行而得悟。内典自不必说,也通晓外典,还通晓世事,道德方面也很优秀。禅宗的传说中,嗣法于般若多罗。悲叹传到中国的佛教的衰弱,通过丝绸之路由陆路(传说中亦有说海路)来洛阳。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载,达摩来到洛阳永宁寺时150岁,感叹寺院之美,口唱“南无”、合掌数日。传统的教理与小乘禅观的人们对达摩的佛教持批判态度,而年轻但志向高的惠可与道育则接受达摩的指导,形成研究《楞伽经》的集团,还作为继承大乘禅的集团之一,形成了独特的集团。是活跃于北魏(386-534年)末年的人。禅宗的传说中,由海路来中国,与梁武帝(502-549年在位)相互问答,与武帝没有机缘,入嵩山少林寺,度过了面壁九年的坐禅生活;据传太和十九年(495年)或丙辰岁[年](536年)十月五日,被怀有怨恨的教学者毒杀。另外,据传在少林寺允许断臂的慧可入门,通过安心答问使慧可大悟,成为禅宗第二祖。现在了解菩提达摩思想的唯一文献是《二入四行论》,二入指理入与行入,行入又分为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行;理入指藉教以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解说当时实践的“壁观”。四行是其具体内容。

1482.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经
一卷。齐武时的僧道备(后改名道欢)撰。本经被认为是齐武帝(482-493年在位)时比丘道备所撰,是所谓的疑经。据说道备改名道欢,与梁天监二年(503年)撰《众经要揽法偈二十一首》的道欢为同一人物。收录于《出三藏记集》卷五。

1483.菩提流支
(?-527年)Bodhiruci,道希。北印度人。亦作菩提留支。后魏永平元年(508年)来洛阳,住永宁寺,从事译经,有《金刚般若经》、《金刚般若经论》、《十地经论》、《入楞伽经》、《深密解脱经》、《不增不减经》等三十余部经。道宣在《续高僧传》中,以达摩的壁观作为大乘的禅观,与僧稠的四念处的小乘禅观加以对比。壁观是得到虚空(般若的根本义),以实践般若波罗蜜为目标。译出 [原文空]论。菩提流支为传播无着、世亲系的新大乘佛教的瑜伽唯识,对当时佛教界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与勒那摩提共译《十地经论》,被当作地论宗之祖;还译出《无量寿经论》,给中国净土教兴起提供了一个转机,被后世当作净土教初祖而受到敬仰。

1484.菩提流志
(572?-727年)Bodhiruci,觉爱。南印度人。永淳二年(683年)受唐高宗之招,武后长寿二年(693年)来洛阳。同年起在佛授记寺与大周东寺译出《宝雨经》、《实相般若经》、《大乘伽耶顶经》、《般若六字三句论》等许多经论。期间与义净一起协助实叉难陀译出新译的《华严经》。神龙二年(706年)在长安崇福寺,应和帝之敕命开始翻译玄奘未及完成的《大宝积经》,睿宗先天二年(713年)译成120卷。开元十五年圆寂。

1485.法界观门
一卷。杜顺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全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本书的单行本现不存,可以根据澄观的《华严法界玄镜》与宗密的《注华严法界观门》所引用的文本了解其内容,由此可知撰述于终南山。本书由真空观第一、理事无碍观第二、周遍含容观第三这三重观组成,第三观相当于所谓的事事无碍观。本书与法藏教学的接触点尚有疑问之处,澄观基于本书的内容,形成了四法界说。另外也有许多禅宗的人中学此观门的例子。

1486.法界玄镜
二卷。澄观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全名《华严法界玄镜》。根据《五祖略记》,撰述于元和二年(807年),可说是澄观七十岁前后成熟期的著作。本书是杜顺《法界观门》的注释书,在事、理、事理无碍、事事无碍四法界中,省略了最初的事法界,把握《观门》的三重观,还主张根据周遍含容观的十门提出的十玄门等等,是澄观独特之说。宗密的《注华严法界观门》为继承本书的简要注释书。《法界观门》广泛流传的背景,是受到本书及宗密的注释的很大影响[由于受到本书及宗密注释的很大影响,《法界观门》得以广泛流传]。

1487.法界无差别论疏
一卷。法藏撰。大正藏四十四卷。天授二年(691年),提云般若在洛阳的魏国东寺译出本论,本疏是其注释,由玄谈与随文解释组成。由于本书继承《探玄记》,据认为是法藏五十四岁前后的著作。在本书前后还撰述有《起信论义记》,多半本书在后。因为本书与《起信论义记》相同,也提出(1)随相法执宗,(2)真空无相宗,(3)唯识法相宗,(4)如来藏缘起宗这四宗的教判,而其所附理由更为详细。全编中区别法相宗与如来藏宗的意识一以贯之。

1488.北涧禅师文集
十卷。北涧居简撰。五山版。北涧居简(1164-1246年)继承大慧宗杲—佛照德光之法。《语录》一卷存于续藏二·二十六。历住台州般若院、台州报恩光孝寺、湖州铁观音寺、湖州西余大觉寺、安吉州圆觉寺、宁国彰教寺、常州显庆寺、常州碧云崇明寺、平江府常熟慧日寺、道场山护圣万岁院、净慈山报恩光孝寺诸寺。弟子有物初大观(1201-1168年)。《语录》一卷与《北涧外集》一卷、《北涧诗集》九卷、《北涧文集》十卷合为《北涧全集》二十一卷刊行,对日本的五山文学有着特别大的影响。

1489.法句经
现在的大正藏中留存有二种《法句经》,一为完成于印度的汉译经典,另一种是作于中国的伪经:(1)二卷。大正藏四卷。三国时代吴国的支谦等所译。本经由三十九品组成,其中二十六品相当于巴厘语的《Dhammapada》,另外十三品相当于有部所传的《Udana-varga》。(2)一卷。大正藏八十五卷。正名为《佛说法句经》。初唐时所作的伪经之一,敦煌文献中留传有许多写本。由十四品组成,是只有(1)的《法句经》四分之一的小经。首次出现在《大唐内典录》以来即被当作伪经,但早期的禅录中引用很多。本书的注释书(《法句经疏》一卷)也在敦煌被发现,由宇井伯寿译成日语(《西域佛典の研究》,1968年)。

1490.法华义疏
十二卷。吉藏撰。大正藏三十四卷。亦称《法华经义疏》。从三论宗的立场,对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进行注释。据认为是吉藏在会稽时(589-597年)的作品,据推断作于另一法华方面的注释书《法华玄论》之后。本书完成后,完成《法华游意》、《法华论疏》、《法华统略》。暗示罗什译本本来为二十七品,没有提婆达多品,与法云和智顗相同,未触及普门品的重颂。旁征博引令他人难以企及,作为法华研究的文献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