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49. 561-57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61.竺道壹
俗姓陆,吴国人。竺法汰的弟子,受东晋简文帝厚遇,琅琊王荟为他建嘉祥寺。长于统御四众,被称为九州的都维那。隆安年间(397-401年)七十一岁时圆寂。

562.竺道潜
(286-374年)字法深,出身于华北名族琅琊的王家,对江南的清谈与玄学性贵族佛教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十八岁出家,师从当时颇有名声的中州的刘元真。避永嘉之乱,移到建康,受到元帝、明帝等尊宗。明帝驾崩后,隐栖于会稽的剡山达三十余年,其间应哀帝之请在建康讲《放光般若经》。接受会稽王昱(简文帝)的皈依,也与清谈界名士刘惔交往。孙绰在《道贤论》中将他比作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

563.竺佛朔
(生卒年不详)亦作竺朔佛。后汉灵帝时来洛阳,带来《道行般若经》的梵本,熹平元年(172年)译出。相传还与支娄迦谶一起译《般舟三昧经》。

564.竺佛调
(生卒年不详)亦说为印度人,但不清楚。侍奉佛图澄住常山寺。显示出各种神异,令时人惊异。

565.竺佛念
(生卒年不详)凉州(甘肃省武威县)人。未成年出家,前秦建元年间(365-384年)在长安帮助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的译业,担任译语。《婆须蜜经》与《增一阿含经》、《中阿含经》的翻译也受到他的帮助而成。到姚秦时,自己译出《菩萨璎珞经》、《出曜经》、《十住断结经》、《菩萨处胎经》、《中阴经》等诸经(《出曜经》与僧伽跋澄共译)。另外,在律部方面,与昙摩持一起译出《十诵比丘戒本》、与昙摩持、慧常共译《比丘尼大戒》等。在符、姚二秦时期,被称为安世高、支谦之后的译经名手。

566.竺法雅
(生卒年不详)与道安共听佛图澄的讲义的笔法雅倡导格义佛教。竺法雅为河间(河北省河间县)人,与中山(河北省定县)出身的康法朗等一起,以格以的方法来理解佛教。法雅轮流讲说外典与佛经,与道安、法汰一起解释各种疑问,尽力明确经要。道安在早期也以中国古典、尤其是《老子》的语言为媒介理解佛典,但后来认为佛典应当作为佛典来正确理解,排斥格义。当时,康法朗、毗浮、昙相等也主张格义,法雅的弟子昙习也继承了格义。

567.竺法义
(307-380年)竺法深的弟子,擅长《法华》。在建业大开讲席,与王导、孔敷等交往。受孝武帝厚遇,去世后被赐墓地,弟子昙爽在该处建寺,命名为新亭精舍。

568.竺法护
(239-316年)西晋代的译经僧,被尊称为敦煌菩萨。竺法护的“竺”并不表示他的出身是天竺(印度),是由于师竺高座之故。法护为Dharmaraksa,也流传有音译名昙摩罗察(或刹)。因为也被称为支法护,可能他的祖先为数代住在敦煌的月氏族人。他作为月氏系归化人的后裔,生长于敦煌,中国语自不必说,中国的古典(儒教与诸子百家之学)也很精通。八岁出家,跟随外国沙门竺高座学习、暗诵佛典等等,受到严格的训练。感叹大乘的深经在西域、尚未传到中国,陪伴其师游历西域诸国,掌握了号称西域三十六国的多种西域语知识,携带许多西域语的佛典(胡本)回敦煌。之后,在敦煌、酒泉、长安、洛阳等地,翻译涉及大、小乘的经典共154部309卷。他的翻译活动达四十年以上,且由于其主要的译经宣教地为长安、洛阳,对这一地域的佛教化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并且他所译的包括许多在教理、信仰方面都极为重要的经典。如《正法华经》十卷,早于罗什译《法华经》一百二十年,实为中国初传的《法华经》;《光赞般若经》十卷为罗什译《大品般若经》的异译经,当然也是初译;另外,《维摩诘经》也是有支谦、罗什异译经的著名大乘经典。《正法华经》产生了法华研究与观音信仰,《光赞般若经》与《维摩诘经》受到流行清谈的贵族社会的欢迎。《生经》、《普曜经》等属小乘系,前者为阇多伽,后者为佛传的一种,而属于华严、大集、宝积各部的诸经也不少。帮助他译经的人有著名的聂承远、聂道真父子,另外已知有竺法首、陈士伦、孙伯虎、虞世雅等汉人知识分子。门下有竺法乘、竺法行、竺法存。总之,竺法护为罗什之前最有功绩的翻译僧,被说成是古译时代的第一人。

569.竺法济
(生卒年不详)竺道潜的弟子,在孝武帝时(372-396年)作《高逸沙门传》。孙绰为他作赞。

570.竺法崇
(生卒年不详)东晋时人。尤其擅长《法华》,据说著《法华义疏》四卷。住湘州的麓山、剡的葛岘山等,与鲁的隐士孔淳之相遇,亲密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