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01. 101-11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说明第1-100词条译文丢失)

101.慧猷
(生卒年不详)江左人。年轻时出家,留在江陵辛寺。受具足戒后,来江陵弘律。受业于西国的律师卑摩罗叉,学《十诵律》、讲说。在陕西的律师中最受尊敬。著有《十诵义疏》八卷。

102.慧稜
(576-640年)俗姓申屠。西隆(隆州)人。八岁在檀溪寺的诞律师下出家,十六岁受教于镇江之南的茅山的明法师之下。隋末回襄阳,追随安州的暠师入蜀,在门下被称为得意稜。暠下狱,稜也被捕,对囚徒讲三论。回安州,侍奉暠到其终,后回襄州的紫金寺讲论达五年,贞观八年(634年)归须弥,贞观十二年入鹰寺进行教化。葬于凤林山。

103.慧琳
(生卒年不详)南朝宋的僧侣。俗姓刘,秦郡秦县人。出家,住杨都的冶城寺。元嘉年(424-453年)初,因著《白黑论》(一名《均善论》)讥讽佛教,受波罗夷罪,被教团驱逐。但文帝钦佩其才学,免其罪。后参与朝廷大事,掌有相当大的权势,被称为黑衣宰相。《白黑论》收于《宋书》九十七。另外,《孔明集》卷三中收录了何承天与宗炳围绕本书的争论。

104.慧琳
(737-820年)俗姓裴,疏勒国人。师事不空学密教。特别精通梵语,并且通晓中国的训诂。玄应曾有《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慧琳在加以继承的基础上,增加慧苑、基、云公等的音义,撰述了一百卷的《一切经音义》,通常被称为慧琳音义。此外,从贞元四年(788年)到元和五年(810年),一边参照《玉编》、《说文》、《字林》、《字统》、《古今正字》、《文字典说》、《开元文字音义》等,一边斟酌梵音,注解了《大般若经》以下共1,220部大、小乘经、律、论中的熟语。

105.圆觉经
一卷。大正藏第十七卷,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据传长寿二年(693年)由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出,但开元十八年(730年)的《开元释教录》中就出现了对其真伪的不同说法。尽管之前也有惟悫、悟实、坚志、道诠等的注释,但本经得以流传则完全是由于宗密的注疏。宗密视本经为教禅一致的权证而加以重视,在对《略疏》二卷、《略疏钞》六卷、《大疏》三卷、《大疏钞》十三卷等作细致缜密注释的同时,著《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也可看作是仪礼实践的基础。宋代净源撰述《圆学经道场略本修证仪》一卷,是对宗密本的简化。

106.圆觉经大疏
三卷,宗密撰。续藏一·一四。根据被收在《大疏钞》中的自传,作者为撰述本疏,先对以前各注释书进行再三的研究,之后制作科文;长庆元年(821年)起,隐栖于终南山草堂寺,专注于注释,于长庆三年大致完成。本书开头有十门玄谈(概说),而在权实对辩第三中,特别针对法相、破相两宗,在法性宗中放入了《圆觉经》的教义,部分地规定了与华严相同的内容。另外,在修正阶差第八中,明确了顿悟渐修的见解,现知此点根据的是澄观《华严经行愿品疏》的玄谈第五修证浅深。

107.圆觉经大疏钞
十三卷,宗密撰。续藏一·一四·五。本书是宗密本人著作《圆觉经大疏》的细释本。《大疏》完成于长庆三年(823年),本书撰述于此后。特别在玄谈(概说)的第八修证阶差的注释中,宗密将当时禅宗南北两宗分成七家,并说明了以荷泽宗为正系的原因;这点与其它如《禅源诸诠集都序》、《禅门师资承袭图》一起,提供了禅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此书还引用了很多儒道二教的典籍,并且在佛教方面也广泛言及禅与华严以外的内容,显示出佛教大百科辞典的气度。

108.圆觉经道场修证义
十八卷,宗密撰。续藏二·乙·一。以《圆觉经》所说为基础,明确佛教人士在实际修行及宗教行事中所应进行的忏悔灭罪的方法与坐禅观法的作法,同时也言及讽诵礼拜等清规。在中国佛教史的仪礼方面,本书继承了从西晋释道安到天台智顗的实修体系,与同为唐代的慧觉的《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四十二卷并称大著。具体而言,虽然依据智顗的《天台小止观》之处不少,但将重点放在华严与禅的行法的巧妙结合上,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因本书内容过于广泛,净源择其要加以简略,撰述《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义》一卷。

109.圆觉经略疏
二卷,宗密撰。大正藏三十九卷,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本书有裴休与宗密本人的序,根据此两序,由于《大疏》及《大疏钞》的内容过于广泛,因而为难以受持者选取精要、加以简略而成此疏。确实,将《大疏》与《略疏》试作比较,前者对经论的旁征博引在后者中无影无踪。另外,本书现存本的末尾收有宗密呈给清凉澄观的信,以及澄观的回信。对本书,有宗密自己的注释《略疏钞》六卷及南宋清远的注解《圆觉经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

110.圆觉寺版大藏经
南宋所制大藏经之一。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左右,在湖州思溪(浙江省吴兴县)圆觉禅院完成的私版大藏经,亦称《湖州圆觉禅院版大藏经》、《湖州本》、《思溪版》、《思溪藏》、《浙本》。另外,同被称为《思溪版》的还有南宋中期的《安吉州思溪法宝资福禅寺大藏经》。然而,“安吉州”这一地名是宝庆元年(1225年)由“湖州吴兴”改名而来,而“法宝资福禅寺”则是因“圆觉禅院”的寺格提高而改称,因而以《圆觉禅院版》为前思溪、以《法宝资福禅寺版》为后思溪以示区别,但《思溪版》其实是在同一场所、先后雕印而成的。《思溪版》指南宋初年雕印,而后在南宋中期追雕补刻的版本,一般称为《南宋版》。日本的芝的增上寺所藏的《宋版》(《缩册藏经》、《大正藏》中为《宋本》)就是本版,江户时代所制的《天海藏》是本版的翻刻本。

《《中国佛教史辞典》(001. 101-110)》上有9条评论

  1. “108.圆觉经道场修证义
    十八卷,宗密撰。续藏二·乙·一。以《圆觉经》所说为基础,明确佛教人员在实际修行及宗教行事中所应进行的忏悔灭罪的方法与坐禅观法的作法,同时也言及讽诵礼拜等清规。”

    “佛教人员”这个词,好像一般不会这么说,一般都称作“佛教信众”。

    1. 谢谢指正。原书未在手边,待核对原文。
      除非有出版可能,否则不会重译。

  2. 如果是单数呢,用“佛教人士”也行吧……不重译,内容就不全了,有点可惜呢。

    1. 谢谢!听上去佛教人士比佛教信众更合适,不用看原文也可改掉。已改!

  3. 词条108应为“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净源撰述的是“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和词条105里提到的这两部著述一样,是“仪”而不是“义”。

    仪,在佛教中称为“仪规”(105词条中译为“仪礼”),是历代高僧为持诵重要经典或忏悔发愿等修行实践而编订的一整套仪式化、规范化程序,一般包括上香、礼佛、诵经、念咒、忏悔、发愿、回向等内容。

  4. 词条“105 圆觉经”中,“……宗密视本经为教禅一致的权证而加以重视,……”,“权证”一词,有点费解,是指“权威的证明”?

    佛教中,权与实相对,权即非实,实即非权,实为究竟了义,权为非究竟、不了义,所以词条“106.圆觉经大疏”中有提到十门玄谈中有“权实对辩”。

    圆觉经,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既然特别定名为“了义经”,显然是究竟了义实说之经典,从权实相对上讲,本经必定为教禅一致之“实证”,而非“权证”,权证,是指“权威的实证”?似乎还需要推敲一下:)

    1. 本人不通佛教,虽然翻译时也查考佛学辞典,但基本上只是在按字面翻译无法理解时。前面“义”与“仪”之差异,应该是原文如此,我以为或许以前两字相通(本辞典的人名中也有用通借字的),也不敢随意判断到底采用哪个,只是原样照录。
      这个权-实之分更高端,不是推敲的问题了——我根本不懂,绝无可能把“实”译为“权”的。
      如果有机会出版,你来做校对吧。

  5. 不敢当呦~~我虽然是佛教徒,但学的是汉传佛教,对汉字和佛教名词传到日本后有了怎样的演变,一无所知呢。

    佛教人名中的通假字,在汉传佛教中也很常见,最著名的,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古汉语中“惠”与“慧”通,所以古籍中写成“慧能”和“惠能”的都有。

    至于“仪”与“义”,不知古时如何通借,后来一般说起来,仪,是外在的有形的表现;义,是内在的无形的意涵,似乎不太习惯混用了。

    权实之辩,在汉传佛教中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凡是一种学说、一个宗派、一部经典,要加以弘扬,都要千方百计论证自己是实非权,才能赢得立足和发展的空间,一旦被判为是权非实,那可就惨了,只有靠边站、坐冷板凳的份了……原文中视本经为教禅一致的“权证”,原意肯定是指最权威、最有份量、最有力的经典依据和证据,翻译过来,也许在用词上需要用一点意译的技巧,比如翻译为“视本经为教禅一致的力证”,这样既符合其原意,又避免可能引出“是权非实”的误解。

    我老人家果然是位佛学家,嘻嘻嘻~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