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A在中国的实施和挑战”研讨会

RDA对我们来说,其实已经不是遥远的理论问题。对西文编目而言,真是已事到临头、每个图书馆都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玩过“植物大战僵尸”吗?一大波僵尸正在接近……
如芭芭拉在前面培训(模块8)中所说的,无论对实施RDA回答“是”、“否”还是“不知道”,都必须做好准备。对西编来说,即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套录RDA数据,需要做好准备:1、确立基本的沿用还是改动政策;2、无论1的结果如何,都需要对西编人员做程度不同的培训;3、对图书馆集成系统设置做某些更改(增加字段、子字段、索引),因为在目前的编目环境下,套录记录不改是通常做法。
不过在我国,中外文采用不同的MARC格式,有不同的编目规则(中、西文之外,印象中还有俄文,这个真正是中国特色)。这意味着即使西文采用(这个专家也有不同看法),也和中文是否采用完全没有关联性。

在两天半的“RDA理论与实践培训”之后,7月11日下午参加了小规模的“RDA在中国的实施和挑战”研讨会
顾犇主任介绍说,芭芭拉是希望听rule-maker的意见,可是他觉得在中国,“规则制订者”比较复杂,所以他邀请的是中图学会信息组织专委会委员、文标会委员,以及一些RDA研究者。
因为这两组委员本身就有一定的机构类型代表性,所以会上16位专家围绕此议题的发言,真正是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

会议开始,芭芭拉先就RDA的国际化发展做了一个发言(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RDA)。接下来的发言由于内容的多样性,自感完全没有能力综述。对我来说,是了解了国内各方的态度,可谓收获良多。

———-我的提问———-
先前准备参会的时候,理解是barbara Tillett女士借此了解RDA如何在中国实施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我只能选择一个角度。正考虑中,收到去年写的一篇论文发表前的核对稿,就摘取部分做了个简单的PPT。
不过后来从RDA中文化课题角度,我想到了更好的角度,结果就是在被提名第一个发言时,向芭芭拉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要采用,另一个是关于如何采用。

第一个问题:关于ISBD和RDA
Q:IFLA编目部的“一部国际编目条例”规划了十多年,然后有IME-ICC和ICP。曾经困惑RDA是否事实上的那部条例,当然不是,因为IFLA推出了ISBD统一版。而2011年11月JSC、ISBD、ISSN之间的协调(或者说harmonization)我认为并不很顺利。
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在ISBD和RDA之间选择的问题。中国的标准(GB3792系列)是对应ISBD的,现在我们正基于统一版修订原标准。
说到面向未来的关联数据或语义网,RDA元素集已经在OMR注册,而ISBD元素集也做了注册。
那么,我想问的是,我们该如何选择,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要选RDA?
──我最后的那个提问句,似乎在现场引起了一阵小骚动。是不是觉得我太打击芭芭拉了?
A:芭芭拉的回答是:
ISBD只有著录[这是毫无疑问的],产生于1970年代,适合引用,未采用FR模型;
IFLA缺乏持续的资助及成员,以志愿者形式无法编制一部完整的编目条例;
JSC已放弃英美倾向,是国际化的编目规则;
2011年11月的协调会结果还是不错的,目标是互操作;
如果安于现状,可保持ISBD,如果要前行,则改用RDA;
ISBD做了注册,如果没有能力升级到RDA,也可以采用。
(在芭芭拉回答后,我向她解释说,我做的课题,其他人会问我同样问题,所以我想先请她向大家说明。从后来与邻座的简单交流看,她的回答尚无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个问题:关于LCPS
Q:这个是采用RDA的模式问题。
LCPS不仅限于有“交替”或“选项”的部分,LCPS的选择有时不同于RDA的条款。这是不是意味着LC会以此提出修改RDA的建议,这只是临时的?或者说,其他机构是不是可以同样做?
A:芭芭拉的回答是:
LC在认为需要一致的地方做出规定,其他可由编目员判断。包括:
(1)将向RDA提出修改建议的(在今年有18项);
(2)RDA未做出规定的
希望其他国家政策制订机构也像LC那样做,今后在工具套件中不仅有LCPS链接,也可以有其他国家的链接。
(国图专家说可以有NLCPS……)

———-国际化的分割线———-
会后和其他专家聊,说到在中国,政策的、文化的、人员的、技术的……,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其国际化推广结果。如果RDA在欧美以外得到(普遍)采用,那中国跟进就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了。德国虽然在他们的理解是英美规则以外的国家,德国的加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在我们这儿来看,德国只是又一个欧洲国家。所以,芭芭拉的布道之路还很漫长──她在会议开始的发言中提到她已经在台湾和马来西亚做了培训,接下来还将在新西兰、以色列等地培训。

———-相关博文———-
“RDA理论与实践培训”参加记(2012年7月12日)
文献著录ISBD统一版专家研讨会(2012年3月30日)
RDA与ISBD和ISSN的协调(2011年11月6日)

[update]书蠹精博文
国家图书馆成功举办“RDA 理论与实践”培训班暨“RDA在中国的实施和挑战”研讨会(2012-07-13 19:56:23)
在培训之后进行的专家研讨会中,参会各方分别对国内编目界的历史与现状、RDA与ISBD等其他编目标准的关系、RDA对现有中国编目标准的影响及其在国内的应用前景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沟通,对RDA在我国实施的前景及对策逐步达成了共识,也使芭芭拉•B•蒂利特女士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国编目工作发展的现状及面对的挑战。研讨会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落下了帷幕。(外文采编部)

RDA在中国的实施和挑战”研讨会圆满结束(2012-07-11 21:47:29)
研讨会照片2张

“RDA理论与实践培训”参加记

2012年7月9-11日,国图请来顶级专家、RDA编辑指导委员会现任主席Barbara Tillett女士做为期二天半的RDA理论与实践培训,并全文翻译了培训的PPT,作为会议资料提供。培训班费用之低,也是多年来罕见的,还给每人发了一个中图学会的证书,有芭芭拉签名──二百多张证书,也真够她签的。

培训中,大家充分感受到芭芭拉推广RDA的不遗余力,一再欢迎用中文就RDA给她(btil#loc.gov)或者LChelp4rda # loc.gov发邮件。最后的未来展望模块(Looking to the future with RDA),有7页PPT的心愿单(Wish List),为RDA描述了一幅完整而美好的应用前景,真是令人向往(链接见后)。猜想会有人用来写论文,各位期刊编辑请认明原始出处
跟国图MM聊到年近古稀的芭芭拉精力充沛、真正喜欢自己所做的事。忽然悟到,我们通常更强调应该如何,或者说责任感,其实恰恰暗示是一种外界的强加、而非出自内心的愿望(这个扯远了)。又跟其他专家聊,我开玩笑说芭芭拉像是在传教。后来在微博上看到中图学会秘书长称之为布道──现在来说,一些机构还真有Evangelist这样职位。

会议全程英语。虽然自己听力烂,但因为相同的培训,芭芭拉已经在世界各地做了很多次,官方PPT早已在网上看过,加之对RDA及相关内容的原文比较熟悉,所以在现场听解释时基本没有障碍,并且通过自己和他人提问得到解惑,还是有不少收获。
当然自己更烂的是口语,不过提问好歹还是做到了让芭芭拉明白的程度,或者多少也是因为她懂七种语言、对语言领悟力强的缘故吧──第三天下午研讨会上,国图MM就没听懂。

PPT的内容还是有更新的,不少模块都有一年多来RDA的更新及进展,还包括全新的Bibliographic Framework Initial模块,现在官方PPT中仍没看到。不过因为建立模型的工作正式启动不久(芭芭拉说才三周,或指ALA年会中的更新会),所以并没有更多细节可以透露,据说要到9月才会有初步供讨论的报告。又是一个必须关注的内容。

培训中特别注意到自己在FRBR方面的一个认识错误,即内容表达实体的元素中没有题名,只是在作品题名后附加属性(或者说翻译题名并非内容表达的题名,而是载体表现的题名)。
另外一个消息是IFLA正在讨论,考虑在第3组实体中增加Time(年代、朝代等)。

———-培训视频及原文PPT———-
未能与会而又有兴趣的,可以看Barbara Tillett 3月21-23日在台湾“RDA讲习会”上的视频,内容应该是一样的。数位影音服务系统,快速查询 Tillett 即可。PPT原文在官网的Presentations on RDA部分,用原名在台湾网站上也能搜到(以下标注了国图相应报告的日期,以及PPT原文对应的Module号,目前最新的是2011年8月)

台湾“RDA讲习会”(2012年3月21-23日)
2012/03/21
RDA未來展望 (国图2012/7/11上午,PPT1:Looking to the future with RDA“:PPT2:Building Blocks for the Future : Making Controlled Vocabularies Available for the Semantic Web[update 2012-7-14])
2012/03/22
RDA講習會 (一) FRBR Review: Background and structure of RDA(国图2012/7/09上午;Module 1)
RDA講習會 (二) Identifying manifestations/items: Exercise(国图2012/7/09下午;Module 2)
2012/03/23
RDA講習會 (三) Identifying works / expressions: Exercise(国图2012/7/09下午;Module 3)
RDA講習會 (四) Identifying persons/ families/ corporate bodies: Identifying relationships(国图2012/7/10上午;Module 4 & 5)
RDA講習會 (五) Name authority record examples: Reminders–RDA “Top Twelve”(国图2012/7/10上午;Module 8)
RDA講習會 (六) RDA Toolkit walkthrough: Review of bibliographic examples(国图2012/7/10下午;Module 7)
RDA講習會 (七) US RDA Test and Bibliographic Framework Initiative: Preparing for RDA whether you implement or not(国图2012/7/10下午;Module 6,RDA测试为另一PPT,书目框架PPT尚无)

———-参见———-
RDA官方PPT(2011上半年)(2011年8月8日)
RDA最要记住的12件事(TOP 12)(2011年8月7日)
LC正式启动以关联数据取代MARC(2012年5月26日)
ALA 2012年会之RDA指南(2012年6月13日)

———-会议照片———-
ben的个人相册:RDA培训照片(相册)

书蠹精:
RDA培训中的自恋照 (2012-07-10 21:48:04)
[update 2012-7-13]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理论与实践培训开始 (2012-07-09 16:11:37)
“RDA在中国的实施和挑战”研讨会圆满结束(2012-07-11 21:47:29):第一张为颁证后合影
芭芭拉百态图(2012-07-12 22:52:00):讲课时生动的表情与手势

[update 2012-7-14]RDA会议总结 (2012-07-14 18:26:35):主办者的艰辛……

证书封面

证书内页

ISBN-A:ISBN官方URI

在佛罗伦萨上月举行的“全球图书馆互操作和关联数据会议”(Global Interoperability and Linked Data in Libraries Seminar)上,Karen Coyle向国际ISBN机构代表询问为ISBN创建官方URI的事,被告知已经有了,名为ISBN-A,用的是DOI命名空间。

ISBN-A,即可操作ISBN(“the actionable ISBN”),采用13位ISBN形式。语法:
DOI前缀(10).ISBN前缀(978或979).ISBN注册组元素和出版社前缀(2-8位)/顺序号(最多6位)和校验位(1位)
如:10.978.12345/99990
(对应的ISBN-13为:978-1-2345-9999-0,校验位不变)

Karen困惑于这个“/”,质疑其是否实用。
在CNMARC记录中的ISBN是包含“-”的,但在MARC21记录中,ISBN10位或13位是连写的,并无“-”区分。不过要在ISBN中截出前后两部分,也是有规律的。
对ISBN机构来说,“/”前的部分是其指定的,代表了组标识(国家地区代码)和出版社,是重要的信息,需要与出版社自己给的顺序号作出区分。

Karen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有了标准ISBN-A的URI格式,是不是就可以不要如bibo:ISBN这样单独的属性,而直接用该URI格式标识,比如如下的例子:

< bookURI> < RDVocab:hasManifestationIdentifier> < http://10.978.14000/96237>

via Coyle’s InFormation: ISSN as URI(有墙)

关于ISBN,参见:
ISBN国家地区代码表(2006年2月16日)
ISBN-13正式登场(200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