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枝介绍w-index后(h指数(h-index)之变体–w指数(w-index)诞生),去那儿留言鼓动他做牛人们的h-index和w-index,看到结果(图林牛人们的h指数与w指数、选择阅读图情牛人经典文献(鸡鱼w指数)),也想算算自己的指数几何。
进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http://ref.cnki.net/),看到左栏“统计数据”下有“作者统计”,想当然地由此而入,其下已有“H指数”这一项,但如何获取w指数?总不至于逐篇查找后统计?
看丫枝一日间做了N多牛人的统计,网上碰到,就讨教如何做成的。一来二去,才发现自己弄错了入口,如丫枝所言,“在初级检索处,直接输入作者名就行”──JADSL的人机交互老师Michael B. Twidale说,What you see depands on what you know,这里居然是个逆向干扰的例子。
如上所说是新的引文库入口,需要注册才能使用(依丫枝告,免费注册使用),直接检索的结果提供题名及被引频次等信息,可依次复制到EXCEL中处理。由于进入时看得不仔细,一度从旧版进入(竟然是无需注册的),结果发现检索结果一览就是表格形式的,可以整批复制到EXCEL表中,处理起来方便不少。(在CNKI主页上看介绍新旧引文库应该是一致的,但实际检索结果略有差异,不知何故)
根据丫枝发来的统计表样例,按文章被引频次在EXCEL表中降序排序,从上到下有N篇被引N次,则H指数为N;有M篇被引10M次,则W指数为M。果然“简单”。
转引丫枝对w指数值意义的说明:
i) w 指数为 1 或者 2,表示该研究者已经学到了一个课题的基本。
ii) w 指数为 3 或者 4,表示该研究者已经掌握了 the art of scientific activity。
iii) w 指数为 5,表明他是位成功的研究者。
iv) w 指数为 10,表明他是为出色的科学家。
v) 工作 20 年后 w 指数超过 15,或者 30 年后指数超过 20,那就是顶尖科学家了。
查了一些人的H指数和W指数后,感觉H指数更有区别性,任何人只要发表一篇文章得到一次引用,就得到H指数为1;而要使W指数为1,至少须得有一篇文章被引十次以上(不是总被引次数)。我查到几位H指数从1到4的,W指数均为0──W指数用来给大牛们排名还有点用,要用做一般人的评价指标则是形同虚设了。不过,如果上面这个“意义说明”竟被有关部门认可,也会让N多牛人非常伤心的。
老槐曾认为当年选择“三大检索刊物”作为大学排名研究的依据是由于这几个刊物的检索功能而非收录内容(排行榜研究的智慧),事实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此次丫枝做引文分析选CNKI而舍CSSCI,则明确申明是功能的原因。自己很少有几次不得已使用CSSCI,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多少年了,得到荣誉无数,怎么还看不到多少长进呢?
参见:
CNKI的引文检索功能(兼及维普)(2005-09-14))
Scopus与引文评价H指数 (2007-09-12)
中美数图研讨班2008·人机交互与数字化图书馆 (2008-05-24)
CSSCI更新慢,错误多,功能少,确实是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