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黑洞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国家档案馆(Riksarkivet, RA)保存部主任Jonas Palm最近在TAPE (Training for Audiovisual Preservation in Europe)上发表了题为《数字黑洞》的文章(The Digital Black Hole,15页PDF文件),分析RA在数字化及长期保存方面的费用,主要是纸质文献。另有2004年瑞典文化部出版报告《保存声音与图像》中国家音像档案馆(Statens Ljud och Bild Arkiv, SLBA)中音像资料数字化保存方面的数据。
    数字保存费用巨大在现在看来应该不是新见解,但用恒星的生命周期来比喻数字化项目的生命周期,用“黑洞”来比喻数字化项目大量吞噬金钱,或许有点新意?(题外话:他对恒星演化的理解似乎有点望“图”生义,想当然)

    “没有长期规则,数字化项目就如同天空中的黑洞。经扫描的信息,在模拟世界可以用我们的眼睛简单访问,突然存贮在了一个只有通过使用技术才能检索的环境中,则构成了持续的费用因素。被转换的信息越多,访问费用增长越多。数字黑洞对项目有着稳定的控制力。它将继续吞噬金钱或信息:必须持续投入资金,否则原来的投入就会浪费掉。如果投入资金开始减少,信息可能仍可检索,但由于文件损坏或文件格式过时或技术原因,过一阵子将不再可访问。随后数字信息就永远消失在黑洞中了。”

关于数字保存的一些对比数据:缩微、纸质与数字化的费用比较

    “在RA,我们基于我们用于数字信息存贮的等级存贮管理系统(Hierarchical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HSM系统)计算费用。用我们的计算结果与Chapman[哈佛大学图书馆Weissman保存中心]的结果比较,相当一致,如图3所示。在两种情况中,比较存贮相同信息量的费用:平均每本书332页,(1)以其原始格式存贮于空调库中,(2)以缩微胶卷存贮于气候控制库中,(3)数字化为600 dpi黑白图像,(4)数字化成300 dpi灰阶(8位)图像。……存贮费用包括需要管理与保存数据的系统,含校验数字一致性、备份过程、校验存贮信息、自动传输到新磁带等。”
    “数字存贮费用比一般认为的要高得多,因为包含比大多数人了解的更多的东西。在讨论这些问题中,业界提出,随着存贮增加,经济负担增长更快。”
    “存贮介质的能力每年加倍的事实,导致存贮价格快速下降的误解。短期而言――典型地少于五年――是对的,因为保存文件可访问不需要做多少事,但长期而言,管理费用将持续上升。”
    “如果作比较,单个2TB硬盘驱动器的费用为450欧元,而一个典型的2TB备份硬件系统可能要10倍的费用,达4500欧元或更多。对于HSM系统,主要费用不是存贮介质,而是围绕的硬软件。”

    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很不错的省钱的文本保存设想,即以COM(计算机输出缩微胶卷)代替数字化保存:

    “RA目前正研究为确保处于不佳状态[纸质]资料上的信息有一个长期的记录,使用COM改善缩微拍摄策略的可行性。RA正考虑将图像文件连同可检索的元数据转换为COM,代替简单的缩微拍摄(如果反之首先生产作为图像文件来源的缩微胶卷,缩微胶卷就会缺少这些检索用数据)。数字图像可以直接使用,但有了COM,就没有必要保存它们,否则就有必要了。未来胶卷可以很快地(再)扫描,以数字方式获取,同时又是可检索的。”

    对于古籍之类需要作保护性保存的资料,听说有照相拍摄存档的,国内有没有采用COM的呢?

    如果说由于播放设备限制,音像资料无从选择,为长期保存只有转换为数字格式,那很多纸质或文本资料并无此限,面对最终似乎难免进入“黑洞”的数字化项目,为什么还要前仆后继?
    绝大部分数字化项目应该以方便利用为目的(包括以保护为目的的保存项目)。如果把费财费力费时的数字化项目当宝贝似地藏着限制使用,或许还没跟多少人打过照面,就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