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2.0”标签往哪儿贴

    去年9月中,网络上关于Web2.0的讨论可称得上如火如荼,很多行业都已经贴上了2.0的标签。其时,在图书馆行业内部,Web2.0应用的实例还接触得不太多,正巧此时看到了关于“你我之书”(My Book Your Book)的报道,该网站自称“联机合作图书馆”,而我感觉这种用户参与图书借阅活动的方式,利用的正是Web2.0的理念,故而给其贴上了一个杜撰的“图书馆2.0”标签
    9月下旬以“Bringing You A “Library 2.0” Perspective”为宗旨的LibraryCrunch博客建立,引发国际图林关于”Library 2.0″的持续不断的讨论,并有越来越多应用得以报道,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应用日益浮现。11月初网络期刊Ariadne上Paul Miller发表了“Web 2.0: Building the New Library”,与此同时作者所在公司(图书馆系统开发商)发布2.0演示系统Talis Whisper,使图书馆2.0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新年伊始,《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将首期刊发的论文“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PDF文件)挂在网上,在网络图林引发不同反响。且不说反对的声音,即使是赞同者,也是众说纷纭。
    其实Web2.0本身就是个众说纷纭的概念,对“图书馆2.0”有不同理解也是必然的。当初自己给“你我之书”贴“图书馆2.0”标签时,并没有很深入地想过Web2.0在实体图书馆中的应用方式。现在,我所理解的“图书馆2.0”,是图书馆以Web2.0的理念、服务与技术,改善图书馆工作与服务,吸引更多人利用图书馆。也就是说,是图书馆在应用Web2.0,而不是其他机构应用Web2.0抢图书馆人的饭碗――或许这种理解太狭隘,但身为此行中人,希望此行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而不是日薄西山,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游园在老槐“图书馆2.0文章自评”下留言,所举两例在我看来都不属于“图书馆2.0”的实例,就好象我不会把提供免费图书全文搜索的亚马逊Google图书搜索或者提供免费电子书的古腾堡计划百度国学看作“图书馆”一样:

  • LibraryThing:个人书目服务网站。类似网站不少,因它最近开始提供RSS,再次成为网上热点。但那是在与图书馆抢饭碗――当然没有图书馆想到提供此类服务,也怪不得他人。
  • LibrarySuccess:一个集合图书馆实践信息的维基网站。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象提供图情信息的LISNews,或者说游园钱涂ginger经营的“图林中文译站”,甚至是学网、《新华书目报》,虽然与图书馆有关,但并不是直接面向图书馆工作及用户服务。

    至于所举第三例利用Flickr,似乎有所不同。把图书馆活动的图片等放到Flickr网站上,并加上相应的标签,可算作图书馆营销。最近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与Flickr合作,邀请网友为PictureAustralia提供图片,从图书馆单方面的营销活动转入与用户共建图片库,性质有所变化,可称创新之举。借用商业服务,是不是可以算作图书馆2.0?我还要想一想。

《“图书馆2.0”标签往哪儿贴》上有6条评论

  1. 编目老师对图书馆2。0的理解很深刻。图书馆切莫乱贴2。0的标签才好。游园老师所举的很多例子,其实很多都和图书馆2.0无关,比如goole学术搜索,比如douban,等等,它们是在抢图书馆的饭碗。当然,它们也给图书馆如何利用web2.0技术带来了新了思路,它们的服务模式,图书馆是可以借鉴的。<br>

  2. 编目精灵真是精啊,一眼就看出原来我们好多人大吵“2.0”是为了将失去的阵地抢回来,希望激励我行中人士师出有名啊。<br>其实仔细想想,什么时候那些阵地曾经是咱们的?那些饭碗何时端起来过?别人根本就不是在抢,而是走的没人走过的路子而已。<br>啥时候,咱也走出来一条自己的路子,到时候以“图书馆 3.0”去催生“WEB 3.0”,那才叫有志者去抢别人的饭碗。<br>

  3. 应该承认有些碗是被抢掉了的――由于网络的兴起,图书馆利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有些碗确实是图书馆可以去端却从未曾去端的,比如LibraryThing之类。作为图书馆更应该承担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去走“没人走过的路子”,现在应该还不算太晚。<br><br>换一个角度,如果怀有益于天下众生信息获取的慈悲之心,那么谁来完成这个责任就无足轻重了。Google、百度之类已经表了很大的决心,图书馆一边呆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着它们普渡众生,也是一种归宿。<br>

  4. 编目今天在博客中说出了他的图书馆2.0观,而且还是在反对我所举例子的基础上的。唉,这个半佛半禅的家伙没想到半天不吭气,一吭气就拿寡人做殉葬。先气愤地表&shy;示一下。 <br><br><br>不过编目的图书馆2.0观我很难苟同。把用户吸引到图书馆,就象leon所说的把图书馆的阵地夺回来――这就有点痴人说梦了。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来看,去图书馆只&shy;是为了工作,而不是为了利用资源;去图书馆只是迫不得已,而不是心甘情愿。如果我是一个与图书馆工作无关的人,那查找文献的时候我首先会利用网络,其次是利用商&shy;业服务,譬如书店等等;再次是利用人际网络――图书馆估计很难排得上号啊。所以,连我们自己都很难说服自己回到图书馆,那还做什么“把用户吸引到图书馆”的梦呢&shy;。 <br><br><br>再者,2.0的精神不是为了建立一个一个的资源堡垒,而是炸开堡垒共同分享资源。我认为我举的三个例子目前都是最好的图书馆2.0的应用,而不是编目说的“与图&shy;书馆抢饭碗”。如果你说豆瓣是抢我们的饭碗,那我们其实早已失去饭碗了。 <br><br><br>我认为判断究竟什么是图书馆2.0的根本依据在于确立一种核心价值――以用户为中心。这个价值观的分析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虽然我自己都没有理清,尤其是一个用&shy;户发展史的角度考察。那传统的图书馆也主张“读者就是上帝”,“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这也应该是2.0的精神啊。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传统的“以用户为中心”&shy;实际上只是一种口号,本质上仍然是边缘化用户的。根据德尔文的研究,那个“用户中心论”其实是把用户的头脑当作“空净的竹蓝”,可以随意灌输知识,依靠制度与权&shy;势因素凌驾于用户之上。 <br><br><br>那么现在这个价值判断的“用户中心论”至少已经完全有了改观――技术上的实现,理念上的支撑:博客的内容创造,RSS的信息推送服务。 <br><br><br>不多谈,肚子饿啦。<br>

  5. 同样的话不重复了。如果有兴趣,请去看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ibrarythings/<br>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