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LC中文网站

      发现OCLC有了中文网站,主要设有社团、产品与服务、专业化发展和研究四大版块。可惜除了界面,链接内容多半还是英文的。从其“网页导览”(网站地图)可知网站框架,全部汉化估计尚有待时日。
      就现有汉化内容来看,还只能算广告。除”OCLC简介”外,重点是”产品与服务”,以及从中单列的WorldCat,至于其他三个版块基本没有汉化。

      看OCLC提供的产品,对什么叫增殖服务又有了深刻的印象。仅举一个例子:“OCLC为大学和研究图书馆选择的题名”(可惜这一部分尚未汉化)。这是OCLC向大学和研究图书馆推荐的”馆藏发展指南”,”是用来增强英语资料馆藏的选购工具”。每季度一期,年末出累积本。筛选条件大致如下:一年之内进入WorldCat数据库的记录,当年或前一年出版,符合上述条件品种最多的50个出版商出版,”研究图书馆协会”成员馆中有10个或以上收藏。利用WorldCat数据库,简单得只需编个程序,就可以随时产生这样一个副产品――”推荐书目”,而且保证质量。
      不知道目录学家们发现原来不看书也可以推荐书,会不会气得吐血。

 

 

英国汉语图书联合目录

新发现一个国外的汉语文献联合目录,可以提供各字段的汉字(GB码)与汉语拼音输入检索。
1999开始的”英国汉语研究资料数据库”项目,于2000年建成提供服务,更名为”英国汉语图书联合目录”(UK UNION CATALOGUE OF CHINESE BOOKS)。参与机构为英国收藏汉语文献的主要图书馆,包括大英图书馆及6所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利兹大学Brotherton图书馆,爱丁堡大学和达拉谟大学。
据2004年8月统计,联合目录现有277,122条记录,去重后为227,545条,除剑桥有部分数据尚未转换成汉字外,其他均以汉字著录。
该目录以文革后各领域的汉语学术文献为主,对英国或欧洲的汉学研究当不无益处。

又:由于汉字分词难题的存在,一般检索系统不处理分词问题,因而关键词检索总不免出现”噪音”。有意思的是,该目录在”帮助”中提供了二个常见检索例子,以提高检准率:
避免查”华人”时出现”中华人民”,用”华人”-“中华”
避免查”国文”时出现”中国文学”,用”国文”-“中国”

 

 

缘起

      早前听说Weblog,便看了一些入门,不同的中文译名等等,觉得将自己的”日记”上网有些无聊。后来在一网看到一问说bujai(或者tsingove?)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就去搜索精彩钱涂无量,一看不觉就上了瘾。通过他们的博客再发散出去,知道了更多的博客,知道博客还是有很多并不无聊的。
      再后来,有位朋友也做起了博客,并建议我也建个博客,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想法等综合在一起,但我一直不接受。理由有二:
一,写博客,即使再怎么小心,总会写到自己的生活,而我不想将自己的生活公之于众,或者说不想让别人将网上的那个人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对照。当然这个理由很可笑。现实生活中,最关心你的其实就是你自己。别人或许会看到你写出的生活,但并不会很在意的。
二,看博客上瘾,每天去看,如发现没有更新,就有点失落。虽然博客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干,然一旦建立,对自己就形成了经常更新的压力。一直是个闲适的人,何苦自己找麻烦?
      那天朋友在博客中国为一门课程建设新建一个博客。为试验多个用户共同维护功能,我居然就注册了一个!博客一不小心就这么建起来了,真不知道是不是朋友给我下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