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图书馆实验室(附广告二则)

   台湾大学的陈光华曾两度参加大陆地区的图书馆2.0会议,并介绍他们的实践。杭州2.0会后曾询问陈教授他们的有关服务何时推出,指点去看他们的BLOG。这些天在准备即将在上海举办的“图书馆2.0技术与服务应用”研讨培训班,拿着《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认真看,看到钱涂给了“台湾大学图书馆新服务实验室”网址,就去NTULIB netLab(Blog)逐篇看过。各项服务情况如下:

2006-07-01 馆藏目录系统Widget (Yahoo Widget)
2006-07-10 最新消息Widget (Yahoo Widget)
2006-07-23 新书精选推介Widget (Yahoo Widget)

2007-03-14 Search Box(馆藏检索搜索框)(JavaScript嵌入网页)
2007-03-16 Scholars Gateway SearchBox(学术网关搜索框:免費電子學術資源的搜尋引擎)(JavaScript嵌入网页)

2008-04-30 我的个人资料库清单(个性化主页?)
2008-05-04 My Database Google Gadget (上述iGoogle版)(Google Gadget)

    三年时间,三种不同类型的嵌入用户环境的服务,看得出互联网服务的走向。

    看看“实验室真相”,行文具亲和力(其他各篇莫不如此)。内中还有几位MM噢
NTULIB netLab

    当我们在嚷嚷的时候,他们在脚踏实地地做。真是这样。
    不过话要说回来了,嚷嚷者或许不能而非不为,不能因此就丧失了嚷的权利──比如像偶,只会自言自语,除了忽悠自己,忽悠不了……的人,结果就只能这样了──这就是文化差异么!
    幸亏偶属于那种没有责任感的,要不然真要买块豆腐撞死了。

广告: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关于举办“图书馆2.0技术与服务应用”研讨培训班的通知(时间:2008年5月13-15日,现在报名还不晚)
[update 2008-5-15:  培训班PPT下载: http://www.dlresearch.cn/download/lib08tutorials/]

 

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
    
自吹自擂的不算!
    
青一MM看得可仔细,给书挑出了一大堆的毛病──足以让不少作者汗颜(有些该是最后排版所致)──最后的结论是好书,绝对好书”
    
PS:我用极品五笔、想打“毛病”结果跳出的是“赞美” 😉

美国国会图书馆推出myLOC

    myLOC (http://myloc.gov/),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新网站,目前设有四栏目──LC展览、杰弗逊楼的艺术与建筑、教育资源(面向中小学生的课程计划)以及如何访问LC。LC的一种营销?
    myLOC特色是注册登录后,可以把那些精美的图片收藏在myCollection中。详情可看帮助页面
    我的试用之旅将放到Google Docs上共享(现在上载不了)。自己很菜,只能说网站设计得很好,却说不出如何好──感兴趣者请亲自体验。

via Catalogablog: myLOC

编目外包印象

    这些年,编目外包之声不绝于耳,中山大学外包了,北京大学也外包了,交通大学马上要外包了──那些很牛的大学外包,应该会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只是,编目外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一直不甚了了。
    上月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开会,有一个议题是编目外包对联合目录的影响,得到些关于包外的信息。印象如下:

1、编目外包固然有书商提供“免费午餐”的原因,但有些馆是出钱请外包公司做的。因而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图书馆编目员普遍不足造成的。
    这也与国际状况暗合──LC之所以不想再承担编目责任,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其面临编目员大量退休的压力。
    这也多少可以解释为什么比编目员更不需要技术的流通很少听到外包。

2、外包公司员工的工作量远高于图书馆编目员,因为采用的是计件工资。然而速度与质量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故而某馆要求外包公司不能超过100种/天,目前一般在80种/天(套录)。
    与外包工作量相比,编目员不免给人以混日子的感觉。然而有人认为,如果只做套录的话,80这个工作量编目员也不是做不到的。但颇有经验的H馆长指出,在目前的环境下,不可能单给编目员订如此高的工作量。
    过高的工作量会使人成为《摩登时代》中的卓别林。窃以为,果真定这么高的话,编目员如果没有机会“胜利大逃亡”,就可能选择集体消极怠工──因为心理不平衡嘛。

3、为什么外包员工能够承受馆员所不能承受的高工作量?因为外包员工多半是年轻人,一方面精力充沛,有资本“用青春赌明天”,另一方面也是生活所迫。“同工同酬”?那是天方夜谭。
    其实扫描也是同样的情况。

4、编目外包了,但普遍情况是编目部人员变动并不大,外包只是一种补充,而非取代。比如外包只做套录,原始编目仍由编目员做。
    一个例子:竹帛斋主曾撰文提倡外包,但XXX说自己走进中大采编部,看那架式吓一跳,三四十个人在那儿干活──结论是,不要让斋主给忽悠了。

    再看两年前写“图书馆有什么业务不能外包”时,自己曾错误地认为“市场可以提供什么外包服务,馆长才能外包什么业务”,这真正是本末倒置──图书馆外包是由买方市场而不是由卖方市场决定的。如果馆长愿意,就目前的环境,技术部外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IT民工”满街走,弄得名牌大学的计算机都成了冷门专业

参见:
图书馆有什么业务不能外包 (2006-02-21)
外包、联合目录及数字出版 (200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