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转换到BIBFRAME的愚人节公告

四月的上海,可以说整月都是愚人节【COVID-19】。所以,现在发这个愚人节故事似乎也不算太晚。

4月1日那天,Jeffrey Edmunds在BIBFRAME邮件组发帖“MARC转换到BIBFRAME”。文中可见对此一趋势的不满,对小型图书馆被抛弃的无奈。也提到相关的重要机构LC和OCLC,在MARC及其转向关联数据过程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Terry Reese、Roy Tennant和Lorcan Dempsey,重要的编目软件Connexion、MarcEdit和Sinopia。

MARC –> BIBFRAME transition(全文翻译如下)

即时发布

美国国会图书馆今天宣布,自2022年7月1日起,所有LC系统将从MARC转换为BIBFRAME。

  • MARC记录将不再由LC创建或从LC获得
  • 现有的书目记录将以RDF三元组被原子化、存储及提供
  • 所有LC发现工具的搜索结果都将呈现为知识图谱而不是列表

在LC宣布的同时,OCLC公布了将WorldCat从基于MARC的数据库转变为基于BIBFRAME的三元组存储的计划。OCLC的编目客户端Connexion将于2022年7月1日停用,并由Sinopia取代,以允许OCLC成员以BIBFRAME本地创建和管理书目元数据。

BIBFRAME和关联数据倡导者称赞该公告是十多年发展的顶峰。高级图书馆管理者April Fisch说:“通过这一公告,我们看到了数千小时工作和数百万美元投资的成果。现在,当用户搜索我们系统之一时,他们将看到的不是一个无聊的可用资源列表,而是一些漂亮的东西,比如知识卡和指向其他事物的链接,以及更多指向其他事物的其他事物的链接,以及更多指向其他链接的链接带有更多链接的信息和链接。旨在将用户与资源联系起来的传统图书馆发现系统已经过时。这些新系统将把用户与一切联系起来,我相信我们会同意,这更酷。”

Roy Tennant,二十年前他的心声:“MARC必须死!”终于被听到了,大喜过望。 “终于!”据报道,他明显松了一口气。 “我开始以为MARC可能永远不会死!” (另一方面,MarcEdit的创建者和ALCTS编目和元数据管理部门颁发的2019年Margaret Mann奖获得者Terry Reese沮丧地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校园内蹒跚而行,喃喃自语“现在怎么办?” )

Lorcan Dempsey著名地观察到“发现发生在别处”。由于BIBFRAME完全放弃了MARC,发现现在将无处不在,即使用户无法判断它正在发生。

BIBFRAME 和关联数据长期承诺的极大改善的用户体验现在将成为现实。新系统不再回答诸如“我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之类的无聊问题,而是允许用户形成诸如“向我展示生活在18世纪并在莱比锡出版的名叫玛丽亚的德国女作家的所有资料”之类的查询。或者柏林、还有谁有红头发、或棕色、还有一只名叫基普的腊肠犬。”

当被问及资源较少且现场技术专业知识较少的小型图书馆如何应对巨变时,LC政策和标准部的一位发言人发表了以下声明:

“嗯,不确定。”

音乐图书馆协会RDA最佳实践更新(2022年3月)

音乐图书馆协会最佳实践(MLA BP)是新RDA工具包上现有3种本地政策之一,2021年7月(或者更新早)就已上线。可参见:新RDA政策声明初步印象(2022-2-28)

2022年3月RDA更新,音乐图书馆协会的最佳实践(MLA BP)也同步更新。可参见:

MLA网站的RDA最佳实践RDA BEST PRACTICES

新RDA工具包上的仍还是草案:Draft Best Practices for Music Cataloging in the Official RDA Toolkit (March 2022- )。“最佳实践将根据需要继续扩展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工具包的结构。”

此次主要是另外提供了2个支持文档(Supporting Documentation),也在不断完善中:

1、音乐图书馆协会RDA元数据指南文档(Music Library Association RDA Metadata Guidance Documentation  v0.91 (March 2022)

2、MLA应用纲要草案(Draft MLA Application Profile)[Google Drive文档]

前者可以作为新RDA培训资料,特别聚焦一些新概念。主要包括三部分:

  • (1) 导论资料,出自原最佳实践,在新工具包中没有合适归宿
  • (2) 关于…的指导
  • o 解释和应用MLA最佳实践
  • o 合集和代表性内容表达
  • o 音乐作品和内容表达的首选题名和检索点
  • (3) MARC示例,按元素组织、由原RDA条款编号标识

与原RDA配套的3个补充文件本次没有更新,但对新旧RDA均有效:

1、录音载体属性的描述和编码指南(Supplement 1 (v1.81): Guidelines for Describing and Encoding Attributes of Audio Recording Carriers

2、在MARC和最小标点MARC中使用ISBD记录并列数据(Supplement 2 (v1.9): Recording Parallel Data Using ISBD in MARC and Minimally Punctuated MARC

3、完整MARC记录示例(Supplement 3 (v1.8): Complete MARC Record Examples

特别提示:新的MLA BP暂时还用不上。因为这是与新RDA配套使用的,而目前美国国会图书馆(LC)和合作编目项目(PCC)还没有实施新RDA。

上海的新冠防疫(躺平、隔离、死亡)

进入2022年3月,上海的新冠奥密克戎疫情爆发,本土感染者呈指数上升,4月6日已近2万例,自3月1日以来累计超过11万例。以4月4日全员筛查2566.5万人计,每233人就有1人感染。就像之前所有防疫优秀生的结局一样,上海防疫神话破灭,随后被骂得狗血淋头。

  • 其实上海防疫之前被称赞,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 其一是流调快、封控及时。这个不用说,是基础。
  • 其二是运气好,疫情没有扩散。比如很多人称赞上海迪士尼2021年10月31日晚的烟花,而引发临时闭园、现场排队核酸检测的那位,是在离开迪士尼后在浙江境内收到疾控电话的,因此没算上海病例。并且那时是德尔塔病毒,感染力远低于奥密克戎,迪士尼园中无论是与她当日同游的,还是后几日与她有空间交集的,无人感染。
  • 其三是为减少对工作或出行的影响,风险区设定有选择。比如2021年境外航班全部移到浦东机场,关联疫情不断,但从来没有把浦东机场设为中风险地区,只选感染者居住地。2022年1月把一家奶茶店列为中风险地区,则是选工作地,也是同样操作。
  • 其实那时国人对上海的过誉,映射的是内心对本地过度防疫的反感。
  • 但上海的防疫,实际上一直是外松内紧,甚至可以说同样粗暴,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人性化”。
  • 奶茶店中风险是这场的顶峰。在静安区的这家奶茶店关了,看上去对周边居民没有任何影响。但远在宝山区和普陀区的两个小区、成千上万居民因此被封14天,还有整栋楼的人和小区里部分商店员工因被判为密接而运出去隔离,对于封控原因没有解释,只是流传感染的奶茶店员工住在本小区。
  • [update 2022-4-9] 补充一个2021年12月中旬的例子。市图书馆有位同仁在饭店与一位复阳的外国人有过交集=密接,然后所有与TA同样在本单位食堂吃过饭的全员被召回在单位里封闭48小时、核酸检测2次,与TA一起开了会的领导们=次密接、被拉出去隔离14天;图书馆闭馆2天。
  • 3月上海本轮疫情逐步升级,大家更为重视。比如本次疫情高发的某高校,第一位感染学生3月9日去看发热门诊,当天清早上班前所有教工接到通知“非必要不进校”。之后要求所有人居家隔离7天+7天、核酸检测5次,少数领导干部“逆行”到校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大部分员工居家办公,至今已是第30天。
  • 凡此种种,大家还会以为上海防疫很松、一心想“躺平”?还真以为上海是“法外之地”了!
  • 只能说,面对感染力超强又多无症状的奥密克戎,流调终会来不及、封控终会做不全。最重要的是,运气不会永远维持的。
  • 西方文化中有广为人知的“墨菲法则”或称“墨菲定律”:凡可能出错的事必定出错(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因而从根本上,这次被征用隔离酒店管理问题导致疫情扩散是不可避免的(这家不出错也会有另一家),况且这家隔离酒店只是全市多点爆发中的一个点而已,其他的源头在哪里都不知道。
  • 结果就是到3月底已不可控,先划江而封(3.28-4.1黄浦江以东、4.1-4.5黄浦江以西),然后浦东浦西一起封、就是不肯说“封城”。
  • 由于封控时间延长且不知尽头,快递奇缺,开始出现物资短缺,大家在网上疯狂抢菜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真想不到在21世纪的上海、和平年代竟然会有如此场景。一位朋友说:“解禁是早晚的,但早晚还会再禁,赶紧找食物,尤其是能储存的,加冰箱,才是上策”。这对大陆其它地区同样适用(我的囤货清单链接见后)。

有人说,上海为什么不设高风险地区?3月到23日时上海已宣布24个中风险区,之后没再宣布新的风险地区。当次日感染者突破1千、几乎遍布全市,设风险区已经没有意义,整个上海就是高风险区。而随着疫情外溢,周边地区对从上海“出逃”者的悬赏从200元上升到5000元,亦是玄幻

  • 【躺平】其实无论中外,“躺平”从来不是选择,而是结果
  • 新冠初起时西方有政客想躺平而不被接受,直到奥密克戎出现,因基本不侵害肺部、被视为大号流感,西方国家才陆续取消管控。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的日本也于4月1日起放开,“东京不再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和隔离,也不限制其正常上班。感染者确诊后也无需向保健所报告”。香港在经历2月以来第五波疫情爆发、基本全民免疫,3月21日宣布即将“躺平”。
  • 上海仍在苦苦挣扎,医疗体系其实早已击穿。医院经常因为疫情停诊,医护人员或者在做核酸检测,或者在应对大量无需治疗、只需等待上呼吸道症状过去的普通感染者,大量其他疾病患者因而无法得到及时救治。不想在此重复那些流传的医疗悲剧,以及由封控造成的各种其他次生的、有的还很惨烈的灾害。然后到了隔江而封的时候,全国各地医护来支援。网上段子:我们都躺平了,被全国人民硬生生扶起来
  • 【隔离】在“清零”政策下,为应对即将达到的数十万感染者,上海最近已建或正建大量方舱医院,很多滞留社区的感染者已被转运。电视里的方舱给人的印象只是简陋,而这几天入住者对远郊方舱的描述与视频,真的吓坏了所有人。我的感觉就像难民营,没有看过听过的可以脑补下。于是很多人一方面怕自己阳了去隔离,另一方面看到小区甚至自己楼栋里有阳没被转运出去就大吵要送他们走。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恐惧面前已不起作用。说到底大家怕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得病,还是隔离?
  • 因为了解绝大多数感染者可以自愈,现在不少人希望可以选择居家隔离。反对者说很多家庭没有居家隔离的条件。其实居家隔离,条件可高可低,香港的住房状况不会比上海更好,他们不也撑过来了?
  • 【死亡】肯定有人会谈到死亡,质问你愿意你家老人得新冠死吗?其实人都是要死的,衰老到一定程度死亡,表象上不是死于此病就是死于彼病。很多近两年有大量新冠死亡的国家,其数据显示平均死亡年龄没有降低,换句话说,即使没得新冠、差不多时间也会因其他疾病死亡,况且很多人并非死于新冠肺炎,只是死时感染有新冠病毒。(另外还有后遗症问题……就不扯了)
  • 同学群中谈到外国人不怕死,我问:“中国人为啥这么怕死呢?”同学答:“外国人认为是上天堂,中国人老祖宗吓唬人是下地狱。”确实可能是这样,但是,不是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普通人为什么这么没自信,觉得自己就会下地狱呢?如果是无神论者,死了灰飞烟灭,就更没什么好怕的了呀。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