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采用RDA为编目规则做关联数据的编辑器有RIMMF和BIBFRAME Editor(BFE),分别是RDA和美国国会图书馆(LC)的官方推荐编辑器。华盛顿大学(UW)图书馆最近做了一个实验性的RDA输入表单,尝试与前两者有所不同的页面布局:
RDA Input Form
从截屏及说明看,有两个特点:
一是卡片式耳标(tab)选择编辑层次,共6个,分别是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单件及相应的关系说明语。默认文献格式为印刷专著。
二是不同耳标的下部有书目格式单选钮(图书、连续性资源、计算机文档、地图、混乱资料、乐谱、录音、视频资料),提供相应的附加RDA元素。
相比BFE:先选择文献格式(专著、乐谱、连续出版物、地图、蓝光DVD、音频CD),每种格式有实例、作品和实例+作品三个选项。不只是选择先后不同:BEF只限PCC核心元素,UW输入表单包含其他RDA元素。
这个实验被称为proof-of-concept experiment,除了编辑界面,还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根据RDA录入,以多种RDF方式输出。目前为RDA/RDF和BIBFRAME。
BFE录入界面是RDA,但背后是BIBFRAME到RDA映射,保存格式为BIBFRAME。
UW录入界面是RDA,按接近RDA/RDF的XML保存,最终生成完全的RDA/RDF格式记录,再通过RDA到BIBFRAME映射,自动变换生成BIBFRAME格式记录。
2、网络级编目:记录不保存在本地,而是在远程数据库(WorldCat作品)
3、馆藏信息:扩展OPAC显示需要的馆藏信息、衍生自MARC馆藏格式,用于流通 。RDA完全没有与馆藏相关的元素,BIBFRAME有部分。
本实验的主要结论是:使用与最详细输出尽可能相同粒度的中介格式(本例为RDA),完全可以由一种输入表单,通过自动转换方式输出多种格式。
Joseph Kiegel在BIBFRAME邮件组中介绍此实验后如是说:
“对未来生产编目系统的意义是:输入和输出不必直接相互绑定。相反,编目系统应该足够灵活以多种编码规范输出,可以自动方式达到。这将在不同受众所需粒度层次上方便数据交换。”
“在关联数据世界中,技术环境基本上不同。在MARC中,编目数据直接在承载物上编码,实际上,编目员工作的一部分是编码编目。而且,只有一种承载物。使用关联数据,有多个选项:编目和承载物可以并且应该分离。编目员应该专注于编目数据的创作,不需要用一个规范编码,编码可以在后台自动做。而且,可简单使用多种编码规范,并且应当如此。”【承载物Carrier,指编目格式,如MARC或者BIBFRAME】
via [BIBFRAME] Cataloging in multiple schemas / Joseph Kiegel (8 Feb 2016)
参见:
RIMMF:多元数据格式中的RDA(2014-8-20)
BIBFRAME+RDA全新亮相:bfe 0.2.0发布(20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