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有14条评论

  1. 编目精灵不知道是否来参加“2011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如果来了,认识一下 🙂

    1. 微博是有一个,不过基本只关注其他图书馆的具体实践,不在那儿讨论此领域的问题。马上就3.16实名了,估计也不会再发言了。

  2. 你好!
    多谢你提供很多很多的编目数据给大家。
    有一问题想提出。
    在中学图书馆中如想如LC作为编目(因为想把中英文书放在一起),是否需要完全根据LC的分类方式,特别是CUTTER TABLE,或是好像大英图书馆外借部那样,分类号+按题名字?

    请指教!

    1. 1、通常认为LC分类法适合比较专业的图书馆,当然如果粗分,中学图书馆用或许也无不可;2、同类书区分号有很多种,克特号只是一种。对中文来说,要用克特号自然要用拼音,拼音变化不多(记得总共才200多种),同号的可能性比较高,克特号的适用性不明(你可咨询本地的大学馆)。小型图书馆中文书用题名拼音首字母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1. 利用拼音首字母配上LC那就可以將中英文書放在一起,真的是個不錯的選擇。謝謝你!

  3. 在网上查询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你的文章,想必是哪所大学的教授。我是北大硕士毕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目前在美国伊利诺依联合编目维护中心工作,正在孜孜不倦地研究FRBR和RDA,发现漏洞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认识和切磋一下?

    1. 好啊,“关于”这页最上面就有邮箱。怕垃圾邮件,是图片形式的。

  4. 你好,关于您说的澳大利亚的RDA training 模式,个人觉得还不错。但是实际上national library 的培训时间是六天,不是三天,三天的时间太短了。而且,这六天是正式的培训,还不算前面的introduction training。 RDA 培训个人认为关键是要“领会精神”,因为RDATookit上面没有像AACR2有很细,很具体的规定和范例。同时,比较遗憾的是,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RDATookit 上有些范例跟其某些规定是相矛盾的。目前,我们工作中就遇到了些这样的问题。不过,National Library关于这次培训的组织是不错的。

    1. 谢谢提供信息。我只是在培训日程上看到是3天,不了解实际情况。
      初步看了一遍培训PPT,基本上是逐章、手把手地教了。
      我觉得您理解得很正确,确实是要领会精神,因为有很多地方都是让编目员自己判断的。
      因为RDA不管显示,有时看例子会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有LC PCC-PS的条款时可以参照,尤其是其中MARC的例子挺有帮助的。
      由于语言环境问题,不明白的时候,常常会从是否理解有误角度想,不会轻易质疑原文。而且因为没有实际做编目,所以应该没有您看得那么细。

    1. 当然啦。原则上,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OPAC提供访问的。主要是找到可行的实现方式。

  5. 大佬您好,我是一个图书馆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很感谢您的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