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FRAME本体2.1版发布(4层确认)

美国国会图书馆(LC)赶在BIBFRAME更新论坛于2021/6/29召开前,发布了BIBFRAME本体的2.1版(之前为2.0.1版),涉及50个类与属性的变化。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络开发与MARC标准办公室主任Sally McCallum在BIBFRAME邮件组中说明,其中绝大多数来自社区中一直在使用Bibframe词表和模型的实施者,并表示感谢。 见:BIBFRAME Ontology Updated / McCallum, Sally (2021-6-24)

LC网站上有修订后的本体:http://id.loc.gov/ontologies/bibframe。主要讨论场所则在GitHub:https://github.com/lcnetdev/bibframe-ontology

LD4社区应该是所指的重要实施者,BIBFRAME本体中有4个属性(awards、custodialHistory、dimensions、fontSize)在编辑附注中注明“请参阅 ARM Ontology(艺术与珍本资料本体) 以了解更详细地对此信息建模的策略”。【参见:BIBFRAME扩展:bibliotek-o(及ArtFrame和RareMat)(2018-5-1)】

Kevin Ford昨天在BIBFRAME的GitHub中发了上百条评论、包括关闭问题,涉及对建议的处理结果,如在BF中声明FOAF命名空间等,特别有一条解释新增的Hub类。之前在某PPT已经见过Hub,此评论可认为是官方解释。概言之,Hub为作品的子类,对应于RDA作品。也就是说,BIBFRAME对应于LRM/RDA的资源四层结构为:Hub—BF作品—实例—单件

Proposal: New class – bf:Hub #75

bf:Hub 的实验始于三年多前(在 LC),并于2019年6月首次公开实例化[用于实例?]。Hub被定义为作品的子类,是抽象资源,充当两个作品之间的桥梁。通过这种方式,它们起到聚合和配置资源的作用。例如,它们使收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耶历险记》(Tom Sawyer)的所有西班牙语翻译成为可能,或者捕获包含弗朗西斯科·塔雷加(Francisco Tarrega[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的《随想曲》(Capricho árabe)的其他BF作品。在LC的实验中,Hub作为聚合器执行三个功能:作为主题、作为相关作品以及作为 RDA 意义上的作品。Hubs,作为BF作品,可以作为主题来描述其他作品。

参见:Hub:BIBFRAME模型下的超级作品(2020-6-28)

—— 附:BIBFRAME 2.1的变化 ——

根据Change Notes总结(红字,日期2021-06-09),共86处修改,有些属性涉及多处修改。

一、新增22个类/属性,大致可分成两部分

(一)类(7个)及相应属性(6个)

  • AccessionNumber(登录号,标识符Identifier子类)
  • CollectionArrangement(资料信息的组织)collectionArrangement(资源集合的组织安排)/ collectionArrangementOf,collectionOrganization(资源分成较小单元的方式)
  • Eidr(Entertainment Identifier Registry,标识符Identifier子类)
  • Ensemble(合奏,新增上位类:有子类MusicEnsemble)
  • Hub(中转站/枢纽=桥接两个作品的抽象资源,作品Work子类)
  • Material(材料=资源的物质或组成,新增上位类:有子类BaseMaterial、AppliedMaterial)material(有子属性baseMaterial、appliedMaterial)/ materialOf(有子属性baseMaterialOf、appliedMaterialOf)
  • PubFrequency(资源的出版频率)pubFrequency

(二)原有属性的互逆属性(9个)

adminMetadataFor,agentOf,appliedMaterialOf,arrangementOf,baseMaterialOf,contributionOf,noteFor,subjectOf,titleOf

二、其他修改

  • 1、因新增上位类导致的变化(AppliedMaterial、BaseMaterial、MusicEnsemble;appliedMaterial、baseMaterial、ensemble、ensembleType)
  • 2、修改标签(MovementNotation、MusicNotation、Script、TactileNotation、mount)
  • 3、修改定义(Arrangement、Event、GenreForm、Mount、Urn;arrangement、ensemble、expressionOf、hasExpression、originDate、originPlace、relatedTo)
  • 4、修改/增加附注(Classification、Identifier、Note;awards、custodialHistory、dimensions、fontSize)
  • 5、修改Comment(hasPart、partOf:也用于Event)
  • 6、修改上位属性(otherEdition)
  • 【以下定义域/值域的修改基本上是为减少对使用的限制】
  • 7、扩大定义域/用于(appliedMaterial、assigner、baseMaterial、issuedWith、otherPhysicalFormat、subject、title)
  • 8、移除定义域/用于所有资源(electronicLocator、firstIssue、frequency、geographicCoverage、lastIssue)
  • 9、扩大值域/期望值(colorContent、extent)
  • 10、移除值域/期望值为所有资源或取值(acquisitionSource、agent、appliedMaterial、assigner、baseMaterial、derivedFrom、descriptionModifier、genreForm、grantingInstitution、heldBy、issuedWith、originPlace、place、source)
  • 11、修改值域(hierarchicalLevel、pattern)

关联数据编目走向现实——新项目LD4P3及LD4社区

梅隆基金资助的“图书馆关联数据”LD4系列项目始于2014年,每2年1-2个项目。2020年中,新项目LD4P3“闭环”得到批准(2020/7/1-2022/6/30,250万美元)。历经多年探索、关联数据编目似乎终于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项目名称“闭环”,指创建一个完整周期的工作模型,以进行图书馆元数据的创建、共享和重用。本项目伙伴(partner)即共同申请者为斯坦福、康奈尔和爱荷华大学图情学院,协作方包括Share-VDE(意大利厂商的托管编目环境)、美国国会图书馆(LC)、合作编目计划(PCC)以及OCLC。此外还有合伙人(cohort),即在LD4P2时已参加从MARC到关联数据编目的PCC成员馆。

主管此项目的斯坦福大学技术与访问服务副馆长Philip Schreur在新闻中称此项目的目的是“使图书馆资源超出图书馆目录的可访问性,并利用来自更广泛网络的相关信息来增强基于图书馆的发现,以及从现有但以前未链接的数据中创建新知识”。

七个主要目标:

  • (1)完成能够与多种环境(例如FOLIO)进行交互的开源关联数据编辑器【对Sinopia的功能要求1】
  • (2)扩大查问规范(QA)范围,以在各种传统(例如LCNAF)和非传统(例如Wikidata、Discogs)规范源中为规范和实体查找以及数据导入提供一流的支持【对QA的要求】
  • (3)通过将QA与OCLC提议的“实体主干”相集成来扩展实体管理【参见:OCLC获梅隆基金资助开发实体管理基础设施(2020-1-11)】
  • (4)以RDF创建所有PCC原始编目的连续馈送池,该池可在世界范围内免费开放使用【PCC数据池】
  • (5)扩大Sinopia与其他数据源(ILS、发现系统、PCC数据池和其他外部数据源)基于API的集成的能力,使RDF环境中的数据流闭环【对Sinopia的功能要求2】
  • (6)将PCC合伙人的管理和培训从LD4P转移到PCC【从项目试验走向实际应用?】
  • (7)可持续发展计划和建模,包括确定单个组件以及LD4P3主要利益相关者在业务、成员资格、服务、软件、数据和运营方面的几种长期选择

七个目标通过五个工作包实现:

  • (WP1)扩大Sinopia环境
  • (WP2)集成并完成生产就绪的关联数据规范支持服务(QA)
  • (WP3)在Blacklight中实现发现增强功能【那个历史悠久的?Blacklight:佛吉尼亚大学的开源OPAC(2008-3-3)】
  • (WP4)通过创建PCC数据池和扩展PCC合伙人来扩展PCC社区的参与
  • (WP5)环境关键部分的可持续性和社区发展

日前LD4社区也宣布成立:ld4.io。“新的LD4社区向任何人开放,供其探索、学习和协作以提高意识和知识,鼓励采用并建立可互操作的标准、工具和服务的生态系统,以将关联开放数据和其他技术从理论付诸实践并规模化。”目前网站汇集LD4年会资料(始于2017)、维基、slack(即时沟通和团队协作)、邮件组(可申请加入发现、Wikidata、非拉丁文字资料3个组)、油管频道、Github等。

  • 社区宪章:LD4是一个共同努力以促进图书馆实践的社区。 我们专注于链接和使用Web上的数据来推进图书馆的使命、宗旨和目标。/ LD4社区的参与对任何人开放——个人或机构、 非营利组织、政府组织或商业组织。通过直接参与,并通过其各种渠道、项目和活动,LD4聚集全球成千上万的个人。
  • 愿景:世界用图书馆数据丰富,图书馆用世界数据丰富。
  • 使命: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多样化、可持续和图书馆主导的社区来推进图书馆实践。我们将共同探索、学习和协作,以提高认识和诀窍,鼓励采用,并建立可互操作的标准、工具和服务的生态系统,以便将关联开放数据和其他技术从理论大规模地应用于实践。

参考资料:

LD4系列项目网关 ld4l.org

  • 2014-2016: LD4L (Linked Data for Libraries)
  • 2016-2018: LD4L Labs
  • 2016-2018: LD4P (Linked Data for Production)
  • 2018-2020: LD4P2: Pathway to Implementation
  • 2020-2022: LD4P3: Closing the Loop

2020居家办公时期的BIBFRAME更新论坛

新冠肺炎全球横行,工作仍要继续,于是很多时候变成了居家办公。BIBFRAME开发几乎没有中断,原本在ALA年会期间召开的BIBFRAME更新论坛,如期举办但改为线上会议——BIBFRAME from home于2020-6-24举办,PPT日前已上网。

5个报告,美国国会图书馆(LC)3个,分别介绍进展概况、新的BF编辑器和BF到MARC转换;另外2个介绍梅隆基金资助项目,也是延续先前的LD4P系列和OCLC。

BIBFRAME Update Forum – June 2020(2020-6-24)

一、BIBFRAME from home / Beacher Wiggins,LC采访与书目获取部主任

介绍会议日程,概述BF试验进展(由另2位报告人详述)。

二、Cataloger’s editor / Matt Miller, LC网络开发与MARC标准办公室(NDMSO)

BIBFRAME编辑器(BFE)重构,主要重点放在用户(编目员)界面与体验,NDMSO委托SAMHAENG做UX咨询与设计。

新的编辑器界面设计(截屏)见BF官网:BIBFRAME Implementation, Tools, and Downloads 之Editor interface design

当前编辑器见:BIBFRAME Editor(正常显示需架梯)

五、BIBFRAME to MARC refined / Sally McCallum, LC NDMSO主任

2020-5-1,LC宣布提供新的BIBFRAME 2.0组件,用于将BIBFRAME数据转换为MARC。

特别说明与半年前ALA仲冬会议BIBFRAME更新论坛上Jodi报告中的2个变化(更新):

  • 没有007字段 -> 007字段添加007/00(资料类别)和007/01(特定资料标识)
  • 仅通用008字段 -> 添加特定媒介008数据
参见:
LC发布BIBFRAME到MARC转换(2020-5-6)
2020ALA仲冬会议BIBFRAME更新论坛(2020-2-11)

三、LD4P, LD4P2, LD4P3, and community / Philip Schreur, Stanford University

概述2016-2018年的LD4P和LD4L-Labs,2018-2020年的LD4P2(实施之路),以及最新的2020-2022年LD4P3(闭环 CLOSING THE LOOP)

LD4P3目标:发现;合作编目项目PCC的自维持数据池;扩展Sinopia;扩展质询规范;扩展合伙人培训计划。

参见:LD4系列

四、Shared Entity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update / Chelsea Dalgord, OCLC元数据服务部产品分析师

共享实体管理基础设施项目的进展。基本情况可参见:OCLC获梅隆基金资助开发实体管理基础设施(2020-1-11)

项目计划交付:实体主干:数百万实体、永久URI;生产规模;生产基础设施;通过API访问搜索、读取、创建、更新;基本的用户界面。

对图书馆有什么好处:基于Web的发现结果;丰富的背景、联系材料和馆藏;数据品质;数据的机器可操作性和使用;跨馆藏和资料类型的元数据工作流程的一致性和效率。